本书是作者的民间文学研究三部曲之一。作者选择对一些重要现代作家——学者胡适、周作人、老舍、朱自清、闻一多、郑振铎、鲁迅、茅盾等,对他们在民间文艺学研究上的理论建树,作系统的、历史的评价和跨学科的阐发。书中同时收录了部分罕见的照片史料,更使本书增色不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 |
分类 | |
作者 | 高有鹏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民间文学研究三部曲之一。作者选择对一些重要现代作家——学者胡适、周作人、老舍、朱自清、闻一多、郑振铎、鲁迅、茅盾等,对他们在民间文艺学研究上的理论建树,作系统的、历史的评价和跨学科的阐发。书中同时收录了部分罕见的照片史料,更使本书增色不少。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原题为《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是我独立承担的国家社科项目。作者选择对一些重要现代作家——学者在民间文艺学研究上的理论建树,作系统的、历史的评价和跨学科的阐发,对于今天的学科建设,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从学科建设和理念创新的角度来估量,本书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目录 [序] [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建立 [贰]胡适的民间文学观 [叁]鲁迅的民间文学观 [肆]周作人的民间文学观 [伍]茅盾的民间文学观 [陆]老舍的民间文学观 [柒]闻一多的民间文学观 [捌]朱自清的民间文学观 [玖]郑振铎的民间文学观 [附]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怪小说。胡适指出它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产生的联系。玄奘的生活故事以取经为中心,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所反映,被胡适称为“中国佛教史上一件极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传播与民间文学中的“神话化”发生了复杂的联系,从而形成具有宗教色彩的民间传说,胡适说,“和一切大故事的传播一样”,它“渐渐的把详细节目都丢开了”,“都神话化过了”。他解释这种“神话化”的原因在于玄奘作为一位“伟大的宗教家”,其游记中的“沙漠幻景及鬼火之类”,都成为人眼中的“灵异”和“神迹”,是“后来佛教徒与民间随时逐渐加添一点枝叶,用奇异动人的神话来代换平常的事实之后,不久就完全神话化了”。他将唐代僧人慧立的《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故事材料与宋人《太平广记》中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发现“取经故事神话化之速”。同时,他还将日本人收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之相对比,提出“在南宋时,民间已有一种《唐三藏取经》的小说,完全是神话的,完全脱离玄奘取经的真故事了”。其中的“猴行者的加入”、“深沙神为沙和尚的影子”和“途中的妖魔灾难”等内容,成为《西游记》的原型“祖宗”。胡适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白南宋或元朝已有了这种完全神话化了的取经故事”,“明白《西游记》小说——同《水浒》、《三国》一样——也有了五六百年的演化的历史”。他更认真地从中考证“玄奘‘生前两回取经,中路遭难’的神话”、“猴行者现白衣秀才相”、“花果山是后来小说有的,紫云洞后来改为水帘洞了”、“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和唐僧“三次要行者偷桃”等故事在《西游记》中的具体运用,管窥小说与民间传说之间的“渊源”关系,让人清晰地看到故事的嬗变。 胡适对《西游记》中孙悟空故事原型的研究,在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史上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这里,胡适仍是把“假设”作为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不失审慎地提出“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甚至“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在他看来,对孙悟空故事原型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岳渎经》其“本身便不是一部可信的古书”,而至于“宋元的僧伽神话”便“更不消说了”。P.44-45 序言 高有鹏先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研究”,经过几年的学术探索之旅,日前已经完成并结项,其最终成果《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就要出版了。这部著作是他写于前几年的《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姊妹篇,不仅为中国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园地里增添了一束别开生面的史论之花,也显示出作者在学术研究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开拓的精神。我对这部书的出版,表示一个同行老兵的衷心祝贺。 作为诞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启蒙运动中的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中国民间文艺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到多学科的渗入,几代学人苦心经营,熔铸传统国学研究与西方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创造自己的民族的学科理论体系,而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漫长道路。尽管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学科地位还很脆弱,理论开拓也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应该说,到20世纪末,中国民间文艺学已经初具规模、蔚为大观了。民间文艺学由三个有机部分(分支)构成,即:民间文学理论、民间文学作品搜集与研究、民间。学学术史。前两部分,即民间文学理论和民间作品搜集与研究,学界所做的工作比较多,成果积累也比较丰饶,特别是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突破,而后一部分,即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这部书所论之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又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在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先行者们几乎清一色的是一批学者型的文学家,民间文学也一直被作为民众的文学而登堂入室的,胡适、鲁迅、茅盾、郑振铎也好,闻一多、朱自清也好,他们都是把民间文学擢升到“文学”这个“大雅之堂”的先辈文学家,他们积极地、开创性地参与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建设,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作者所阐述的,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的重新认识和发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整个20世纪中国人文学界对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发掘上具有时代意义的转折中,一批中国现代作家的历史功劳是不可低估的,他们的论述或曰理论,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和现代学术格局中的文化研究。 诚然,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研究与评述,并非中国民间文艺学史的全部,在作家之外,还有历史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的参与,从而也给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学坛造就了多种流派共存的多元格局。多学科学者的积极参与,带来了民间文艺学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而即使作家之中,也并非都持有同样的观点和方法。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在中国民间文艺学诞生的初期,英国人类学派(以弗雷泽和安德鲁·兰为代表)曾较多地影响过鲁迅、茅盾、周作人、郑振铎等作家,他们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和运用了这一学派的一些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来解释中国的民间文学现象,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论系统。他们在引进和借鉴人类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时,尽管所采取的立场不同、视角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选择了“本土化”的道路。而活跃于30年代末与40年代的闻一多,则把旧国学的考证、考订与民族学的实证、比较等新理念新方法融为一炉,用以破解中国的神话,把神话传说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论何种学科的发展和前进,都是在不断积累已有的成就的基础上所做的创新与探索。作者选择对一些重要现代作家——学者在民间文艺学研究上的理论建树,作系统的、历史的评价和跨学科的阐发,对于我们今天的学科建设,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从学科建设和理念创新的角度来估量,高著为我们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有鹏嘱我为他的新著作序,便不揣浅薄写了上面这些意思。是为序。 2004年1月8日于北京寓所 后记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原题为《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是我独立承担的国家社科项目。如今,书稿终于按照计划完成了,此刻,正是凌晨,窗外还是一片寂静,令人百感交集。为了这个课题,有多少次四处奔波,去全国各地查找材料,采访相关作家;又有多少个通宵,难忘我所在的这座古城冬天停水夏天停电,让人在写作中有了更多的感受。尤其是一切都是课外,一切都是个人的工作,让人多了许多无奈、尴尬,正是在这样的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我做成这部书稿,我像往日写后记一样,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和孩子对我的理解与支持,要感谢朋友们,包括我的研究生给予的帮助。 感谢中山大学的黄修己先生无私的帮助,感谢北京大学陈连山先生热情的帮助,感谢南京大学沈卫威先生中肯的帮助,他们或热情提出意见,或热情惠寄资料,使我受惠颇多。尤感谢河南大学文学院的黄志芹女士在图书借阅上提供的特殊的方便,使我不至于为借阅时限而费周折;感谢《中学语文园地》袁士迎先生对书稿的校阅,包括我的研究生张绮、郭红彦和赵丽敏帮助校稿;感谢刘进才博士、刘涛博士、傅光明博士他们在材料使用、问题讨论、文稿修改等方面所给予的真诚帮助。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是他们从四面八方伸来温暖的手,帮助我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这部书稿是我计划完成中国民间文学“三史”的一部分。每一天都有清晨,每一天都有夜晚,清晨有鸟儿从窗前飞过,告诉一天的开始,夜晚万籁俱寂,让人静思;这一天又一天还要让人一步步去跋涉,去攀登,去跳跃,去踏踏实实地前行。我会继续努力,让我的《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史》、《中国近代民间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早日一齐破土而出,为这个时代增添一份文化和思想的亮色,去启发更多的人;当然会欢迎一切意见,愿越来越多的人相互间关心、支持和帮助。本书照片由王四朋先生从各种文集、纪念册中精选,特致谢忱。 2003年11月1日 晨 记于开封卧龙坡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