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区域间投入产出研究的专著,既对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理论进行了探讨,又详细介绍了中国区域间和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方法及应用分析方法,并从区域间产业关联、溢出和反馈效应、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技术追赶效应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本书的出版为我国投入产出领域研究扩展了新的方向,对我国今后在国家、地区进一步开展国家间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及应用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和参考作用。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区域间投入产出研究的专著,分为方法篇和应用篇两部分。方法篇首先讨论了两类主要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区域间流量矩阵的估算方法,并介绍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的推广—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然后讨论了我们研制的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以及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方法和主要步骤。应用篇则尝试对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讨论,并对区域间产业关联、溢出和反馈效应、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技术追赶效应和模式、奥运投资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做了实证分析。
方 法 篇
第一章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 3
第一节 区域间投入产出(IRIO)模型 4
第二节 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 8
第三节 区域间流量矩阵估算方法 15
第四节 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 20
第二章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 36
第一节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 37
第二节 企业生产投入结构和产品流向典型调查 48
第三章 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 63
第一节 建立统一的部门分类 65
第二节 延长中国投入产出表 67
第三节 研制分国别进口矩阵和出口向量 77
第四节 研制转换系数向量 83
第五节 模型的概念调整 85
第四章 区域和区域间投入产出乘数的非调查研制方法 94
第一节 非调查编表方法 95
第二节 实证分析 102
第三节 结论 114
应 用 篇
第五章 中国区域经济分析 119
第一节 区域经济状况与结构分析 119
第二节 区域间的产业联系 130
第三节 区域间的产品流动 136
第四节 最终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137
第六章 国家间产业关联分析 142
第一节 分析方法 143
第二节 实证分析 152
第三节 结论 179
第七章 沿海与内陆区域的溢出和反馈效应分析 180
第一节 区域间投入产出的溢出和反馈效应分析 181
第二节 沿海与内陆区域的溢出和反馈效应分析方法 185
第三节 沿海与内陆区域的溢出和反馈效应实证分析 189
第四节 结论 199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因素分解分析 200
第一节 文献回顾 201
第二节 分析方法 203
第三节 实证分析 208
第四节 结论 223
第九章 技术相似和追赶效应
——中国与其他国家列昂惕夫逆矩阵的比较研究 226
第一节 五个国家的工业结构和数据 227
第二节 中国与其他国家技术系数矩阵的比较 230
第三节 国家间技术追赶效应模式比较 248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254
第十章 奥运投资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257
第一节 奥运将提升北京及中国经济实力 258
第二节 奥运影响经济的途径 259
第三节 奥运投资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拉动作用的测算模型 266
第四节 奥运投资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测算 270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281
附录一
1985和1990年中国进口非竞争型模型、中日两国间模型与1987和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产业部门分类对照 284
附录二
2000年亚洲多国间模型76部门分类与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124部门基本分类对照 290
附录三
亚洲多国间模型76部门与78部门基本分类对照 301
参考文献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