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公民权(寻求接纳)/世纪前沿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作者 (美)茱迪·史珂拉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哈佛政治教授茱迪·史珂拉于1989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坦纳讲座”的讲稿,集中探讨了在美国民主社会构成“公民”身份的两大核心要素:选举和收入。作者勾勒了美国黑人奴隶、白人妇女争取选举权和工作权的曲折历史,力图批判地阐明,在美国这个承诺政治平等和接纳包容的现代多元社会里,依然遗留着歧视和不平等的诸多现象,美国公民权的历史演变和现实问题不容漠视。

内容推荐

本书为茱迪·史珂拉教授1989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坦纳讲座”的讲稿,集中探讨了在美国民主社会构成“公民”身份的两大核心要素:选举和收入。作者勾勒了美国黑人奴隶、白人妇女争取选举权和工作权的曲折历史,力图批判地阐明,在美国这个承诺政治平等和接纳包容的现代多元社会里,依然遗留着歧视和不平等的诸多现象,美国公民权的历史演变和现实问题不容漠视。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选举权

第二章 收入权

注释

译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对于美国来说,与关于古代雅典的记忆相比,更不同、更有意义的是公民义务兵(citizen soldier)的身份。马基雅维利就是这一理想的最完美的现代捍卫者。他的理想公民是具备爱国美德的典范,拥有为祖国的军事荣耀而随时战斗和牺牲个人利益的所有军事品格。贪婪以及那些被奚落为女人特有的柔弱性格被痛斥为堕落,恰恰是因为这些性格干扰了公民的真正天职、从军的意愿以及为荣誉献身的决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和善战的军队,必须能够预期有德性的公民会支持良好的法律和军队,而特权阶级则不同,他们自然地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腐化。 

在每一次战争中,年轻的美国人都会突然怀有这些情感,追问在战争中为国尽忠是否是好人,这个问题并不同样适用于正式公民。的确,难道与那些未能在战场上展示出类似英勇事迹的人们相比,他们能更好地履行公民的义务? 许多美国人认为,有德性的士兵最适于做真正共和体制下的公民。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普遍接受的公民德性的概念,实际上,许多美国人一直反对公民必须要证明自己的德性,然后方能获得选举资格的前提。权利并不取决于德性。

与作为忠诚型臣民的公民概念相比,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这些公民权的必不可少的积极形式更遥远了。博丹和霍布斯不仅仅是绝对君主制的辩护者,他们还设计出一种旨在满足普通百姓的最直接需求的政治秩序:防止征服、内战、无政治状态和个人暴力的最低限度的安全。臣民向立法权威放弃所有的权利主张,得到的回报是安全乃至繁荣。按照霍布斯的观点,这种局面是由理性的人们按照契约的形式建立起来的,但无论如何,它必须是人民永远至高无上的需求,只要他们

P21懂得无法状态的成因与后果就能够实现。绝对君主对普通百姓并无威胁;即使是尼禄式的暴君,所铲除的对象也只是他身边的侍臣。主权就是制定和实施法律,公民权的最高境界就是臣民懂得自己为什么要遵守法律,而且除非生命受到威胁,都要一贯遵守法律,而当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就不再做臣民了。直到那种生死关头出现之前,臣民型公民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都是君主的臣民。 

在主权的运用中,同意(0nscnt)无需发挥重要作用。在博丹的更传统的观点中,身为臣民合乎自然,很容易有归属感。它不仅适用于出生在特定国家的原住民后代,还可以通过拟制自然的“归化”而后天获得,大概正是通过“归化”,同意替代了出生的偶然因素。博丹的公民是“一个受他人主权统治的自由臣民”。然而,它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的属性;重要的属性是处于“他人权力的命令之下”。博丹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站不住脚,存在漏洞”,因为统治是一种属于君主的功能,而公民的特征是享受合法授予的权利和特权。有迹象表明,公正的审判是基本公民权之一,但离开国家的自由不是公民权。天然的臣民型公民对主权者应尽的道义上的顺从;而主权者对臣民应尽的道义是提供“教导、正义和护卫”。公民是受保护的臣民。男性和公民的身份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可以辨别后者的特别品质。他是纳税人。无论是先天的道德品质还是后天习得的,对他都没有任何要求。这一点使得排斥和接纳完全变成了法律上的事情。博丹不像霍布斯那么偏重哲学,因此他可以自称为现代国家及其有限但又根本平等的、包容性的公民权概念的发明者。的确,在早期的现代国家中,臣民只有在主权者面前是平等的,仍然有大量的不平等现象占据上风,如种姓、政治身份、权力和财富等等。不过,随着君主统治权的衰败,霍布斯和博丹学说中的平等主义涵义变得一目丫然而又陈旧过时了,在法国尤为如此。

P22

序言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大学经典”依据中西文明传统的知识谱系及其价值内涵,将人类历史上具有人文内涵的经典作品编辑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本,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倾力尽心。“开放人文”旨在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面向调动读者的阅读愉悦,寓学于乐,寓乐于心,为广大读者陶冶心性,培植情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此,我们深知现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所在,以我之不懈努力,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5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