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剧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就宏观而言,在探讨了20世纪中西悲剧观念和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生成及其悲剧精神特点,将中国现代作家悲剧艺术创作置于中国悲剧艺术发展的美学历程和中西悲剧美学思想对话中去考察,分析其在中西悲剧艺术长河中的重要学术价值。这构成本文“上篇”的主要部分。就微观而言,具体研究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位最有代表性的悲剧作家及其作品,重新解读和阐释文本中所蕴藏的悲剧精神,体味其各具特色的悲剧艺术表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中国现代重要作家悲剧创作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马晖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剧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就宏观而言,在探讨了20世纪中西悲剧观念和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生成及其悲剧精神特点,将中国现代作家悲剧艺术创作置于中国悲剧艺术发展的美学历程和中西悲剧美学思想对话中去考察,分析其在中西悲剧艺术长河中的重要学术价值。这构成本文“上篇”的主要部分。就微观而言,具体研究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位最有代表性的悲剧作家及其作品,重新解读和阐释文本中所蕴藏的悲剧精神,体味其各具特色的悲剧艺术表现。 内容推荐 面对20世纪初日益严峻的民族与社会危机,中国现代作家普遍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其中那些被文学史家公认的重要作家,其悲剧意识似乎更为强烈,在创作中亦有更突出的体现,构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和美学意蕴的艺术存在。正是这种悲剧意识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使中国现代文学抵达了民族情感和思想的深层。所以,丰富独特的悲剧精神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遗产,悲剧视角是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把钥匙。 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剧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就宏观而言,在探讨了20世纪中西悲剧观念和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生成及其悲剧精神特点,将中国现代作家悲剧艺术创作置于中国悲剧艺术发展的美学历程和中西悲剧美学思想对话中去考察,分析其在中西悲剧艺术长河中的重要学术价值。这构成本文“上篇”的主要部分。就微观而言,具体研究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位最有代表性的悲剧作家及其作品,重新解读和阐释文本中所蕴藏的悲剧精神,体味其各具特色的悲剧艺术表现。 第一,中国现代悲剧意识的生成固然直接受益于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审美意识,但更多的是中国现代作家的人格、精神的体现,是他们对时代、社会的关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惧,对传统文化哲学的探索等综合因素在作品中的渗透,因而其悲剧性是整体的、深层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 第二,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弥漫的丰富、多样的悲剧意识,以往大多注重对其社会性、阶级性等内涵的剖析,其实在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对于人的存在的终极性追问和个体生命的形而上体验也始终占据着话语言说的中心,本文因此在对作家悲剧情结的阐释中重点对此加以分析、开掘。 第三,本文试图摸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多种悲剧意识与中国文学、现代作家的关系,力求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作家创作过程及作品的深入解析来论证这种关系;并在论析的过程中,尽可能客观、准确地探讨悲剧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产生影响的“度”,进而把握悲剧情结与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实际的准确关系,以此进一步揭示悲剧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相关联的广泛性、多义性、复杂性,企望对“悲剧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重要课题有所推进。 第四,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作家放入中西文学、美学思想对话和中国文学发展的长河中去研究其深邃的悲剧意识,比较、阐释其独特性、丰富性、复杂性,并进行新的价值认证。 本书避开了学界惯常关注的诸如中西悲剧差异及中国是否有悲剧等这些专门性问题,而是汲取、融合了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等要素,注意宏观通论与个案分析、纵向梳理与横向剖析之交融结合,在感知和把握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发展大势的同时,强烈感受到充实于悲剧文学内部旺盛的生命活动,领略由它们构成的中国现代文人的生命样态,最终体会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现实文化精神。 目录 引言: “悲剧”概念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悲剧意识 一、悲剧意识的理论建构 二、悲剧审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及美学重要的学术遗产 上篇: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的生成与嬗变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悲剧与传统悲剧的关系 第一节 探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剧意识 第二节 崛起——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悲剧意识 第三节 继承与超越——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悲剧 第二章 西方文学悲剧概要 第一节 悲剧意识及悲剧精神的生成 第二节 悲剧意识内涵的丰富与近代悲剧精神 第三节 现代文化价值取向与悲剧精神的深化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生成与历史演进 第一节 五四:人的文学与悲剧意识的新变 第二节 文学与现实(1928—1937):现代悲剧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与文学(1937—1949):现代悲剧意识的深化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审美意识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审美意识的共同点 第二节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审美意识的复杂性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审美意识之价值和意义 下篇:中国现代重要作家及其创作中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 第五章 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意识 ——鲁迅对人类生命悲剧本质的探索及其影响 第一节 对鲁迅悲剧人生观和文学观的再认识 第二节 对鲁迅文本悲剧意识的重新审视 第三节 萧红、路翎对鲁迅生命悲剧意识的继承 第六章 “自我”对人生悲剧的真切体验与坦诚表现 ——郭沫若、郁达夫悲剧审美意识分析 第一节 在“表现自我”与社会批判的结合点上 第二节 郭沫若悲剧意识的独特表现 第三节 郁达夫悲剧意识的独特表现 第七章 理智和情感的迭合与偏离 ——对茅盾、巴金悲剧意识的研究 第一节 执着于现实与人生 第二节 巴金悲剧意识的独特表现 第三节 茅盾悲剧意识的独特表现 第八章 文化悲剧意识与生命悲剧意识的交织 ——老舍的悲剧意识与悲剧品格 第一节 老舍的悲剧意识及生成 第二节 老舍对个体人生毁灭的关注与思考 第三节 老舍对民族文化悲剧的抒写 第九章 关于人性、生命、文化的悲剧性体验 ——沈从文悲剧意识的独特表现 第一节 沈从文悲剧意识的生成 第二节 对人性、生命悲剧的抒写 第三节 对文化价值选择的悲剧性探索 第十章 “人样的生活”与“文明的缺憾” ——曹禺与中国现代悲剧文学意识的建构 第一节 宿命的存在与悲悯的情怀 第二节 对人的超理性生命激情的张扬 第三节 超越平庸现实的精神憧憬 第十一章 荒凉世界中的荒凉人生 ——张爱玲悲剧意识的现代品格 第一节 对存在的反思 第二节 对人性的卑陋与扭曲的揭示 第三节 写出“人生味” 第十二章 诗人的执着与超越 ——艾青、穆旦等中国现代诗人的悲剧意识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诗歌与悲剧意识 第二节 艾青诗歌的悲剧审美意蕴 第三节 穆旦诗歌的悲剧意识 结语:悲剧审美意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嬗变、发展 附录一:小人儿大世界 ——中西文学儿童形象审美论析 附录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附录三:左翼文学价值观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