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积尘依然掩不住血光泪光熠熠然的近、现代史,多少英雄豪杰才子佳人联翩而至,复活于眼前,可谓“惊才绝艳”,非此四字不足以形容,以后人的眼光来打量,乱世固然是悲哀的,又何尝不是美丽的?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解读历史文化现象,感悟名家睿智哲思。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血亦有时尽,月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1907年7月15日(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六),女革命家秋瑾被浙江绍兴知府贵福下令杀害。刑讯时,秋瑾别无供状,只挥笔写下了沉痛悲愤的七个字——“秋雨秋风愁煞人”。
秋侠死后,曾有人对这句绝命词的可信性表示怀疑:其一,农历六月初六正当溽暑炎夏,何来“秋雨秋风”?其二,鉴湖女侠豪迈刚毅,视死如归,虽酷刑加身,又岂肯言“愁”?其《宝剑行》中的伟句——“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应该才是她一贯亢爽明决的态度。广罗深掘的质疑者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得出结论:“清廷欲以此鬼蜮心机沮坏革命党人之志气,堕损鉴湖女侠之英名。”
殊不知,“秋雨秋风愁煞人”的原始版权应归属清代诗人陶淡人。秋瑾在生死关头提笔援引,自有其可信之处。所谓“秋雨秋风”,并非简单的即景之词,而是借喻民心日窘,国势日蹙。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古人就以“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的句子形容天下板荡。秋瑾除了是本色的革命家,还是出色的诗人,她既已悲愤之至,又何待秋天而咏风雨?至于说革命家决不言愁,则显然是后人故意将他们格式化了。本世纪初,章炳麟因在《苏报》上发表反清言论,骂光绪皇帝为“小丑”,骂慈禧太后为“妖婆”,因而被捕系囚,他自料必死,遂吟就《狱中赠邹容》一诗,有道是“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他又何曾向狰狞凶恶的满清政府缴笔投诚?众所周知,瞿秋白在监牢中撰写过一篇《多余的话》,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的心灵世界,文章从头至尾意绪消沉,笔调悲观,但这并不妨碍他最终慷慨就义,从容笑谈“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
我们的目光还可以深入到更广远的异域去。在法国古代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无疑是圣女贞德。她刚满十七岁就率领法国义军抗击英国侵略者,而且所向克捷。然而,阴暗邪恶的教会却以“施行巫术”的罪名,将她残酷地烧死在火刑柱上。贞德牺牲时年仅十九岁。像贞德那样的巾帼英雄,也有过一次软弱,当教会将她带到圣奥恩墓地,以火刑相胁时,“她害怕了,便发誓认罪,声言要痛改前非”。贞德签字悔过之后,内心深感不安,仅过三天,“她终于恢复自我,宣告悔过作废,以至于死”。由此可见,那些求仁取义的勇士,一旦生死交关,内心也不免有悲苦和挣扎。常言说,谁能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同样的道理,谁能坚强到最后,谁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南社诗人柳亚子曾作《吊鉴湖秋女士》,一组共四首,末章颈联为:“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秋瑾甘心抛洒一腔热血,她真心里最想赢得的肯定不是虚名,而是实绩,即颠覆专制王朝,缔造民主国度。可惜她收获的只是前者。秋瑾无疑是百年难遇的女中豪杰,正因为有这个“女”字,应该说,她对生死的敏感更胜过绝大多数须眉。要知道,她既是无所畏惧的义士,又是有所爱怜的母亲,侠骨与柔肠,一身而兼具。试想,当诀别人世的最后时刻,她除了深忧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小儿女(儿子十岁,女儿六岁)岂能不存丝毫牵挂?万种悲情齐集三寸灵台,又怎一个“愁”字了得!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