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导特质(领导人才之魂)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史策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究竟怎样做好领导工作?怎么做好领导者?如何才能成为领导人才?从职业的视角看,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领导特质。这样,对于领导者而言,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问或看法,包括那些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问题,诸如水平与能力、见识与谋断、批评与自我批评、气量与人格等问题都可以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较好地避免以往有关这些析述的零乱性、与表面性,从而为领导者成才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谁想成为领导人才,谁想当一个称职的领导者,谁就必须具备领导特质。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客观地析述归纳领导职业的根本特征与要求,力求哲理性与知识性的完美统一。

内容推荐

什么样的人适合当领导?怎么样才能当好领导?围绕这一千古命题,本书阐述了领导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领导特质。领导特质是领导人才的灵魂,是领导职业最需要的良好习惯、心理定势与悟性直觉,其中包括知人善任、远见卓识、多谋善断、气量恢宏、人格魅力五个方面。全书通过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正反面知名人物的一些具体经历,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领导人才的这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要求,为已在领导岗位和正走向领导岗位者提供基本而必要的理性指导。谁想当好领导者,谁想成为领导人才,谁就必须具备领导特质。

目录

导论 领袖本色

一、领导者成功的历史争议

 1.中国自先秦迄今的探讨

 2.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探索

 3.领导人才所具有的与众不同

二、领导特质是领导人才的灵魂

 1.领导特质释义

 2.领导特质与性格有联系也有区别

 3.领导特质与领导能力不能画等号

三、领导特质的源起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后天因素具有强大的塑造性

 3.先天因素有时也起主要作用

四、寻找几分历史的清醒

 1.走向优秀与卓越的奥秘

 2.树立领导人才的科学理念

 3.社会制度对领导特质存在重大影响

 4.领导特质与其他专业技术能力不宜混同

第一篇 知人善任

一、大将受任 必先料人

 1.知人之道,圣人所难

 2.三千年“辨材”史略

 3.“试玉”有方决狐疑

二、任贤使能 国无不治

 1.德才并举,用人唯贤

 2.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3.有机组合,优势互补

三、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1.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2.礼义备而君子归之

 3.士为知己者用

四、得士者昌 失士者亡

 1.致治之本,为政之要

 2.英雄所见略同

 3.知贤用贤先自贤

第二篇 远见卓识

一、高瞻远瞩 未萌见微

 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风物长宜放眼量

二、不审全局 难谋一域

 1.善弈者谋局谋势

 2.包藏天地之妙

 3.吞吐宇宙之机

三、明察秋毫 更见舆薪

 1.总其纲则万目张,握其纪则万目起

 2.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3.“捡芝麻”与“抱西瓜”

四、雄才大略 风云际会

 1.回首再识“春风面”

 2.弃俗绝愚,力戒平庸

第三篇 多谋善断

一、良谋深算 鲜有败事

 1.上兵伐谋

 2.谋算的奇正阴阳

 3.足智方能多谋

二、乘隙握机 张势阻险

 1.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2.时至不疑,机至不怠

 3.决断“三戒”

三、处变不惊 临危不乱

 1.愤怒出诗人,冷静出领导

 2.每临大事有静气,指挥若定失萧曹

 3.心和为本,胆识为要

四、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1.总文武者军之将

 2.大贤虎变愚不测

第四篇 气量恢弘

一、从善如流 何虑壅蔽

 1.好善优于天下

 2.兼听则明,多听则圣

 3.孜孜以求,犹惧不至

 4.自是者祸生,自非者事败

二、尺蠖之屈 以求伸也

1.小不忍,则乱大谋

 2.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3.盈缩为宝,用之有方

三、宽以待人 吴越一体

 1.褚宽怀大,绠长汲深

 2.容人之短,谅人之过

 3.不做“东郭先生”和“农夫”

四、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宰相肚里能撑船

 2.“鹏程之远”与“鹤梦之悠”

第五篇 人格魅力

一、行高品洁 众望所归

 1.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2.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3.谦廉诚信,为官“四宝”

二、心悦诚服 无形之治

 1.相得益彰,也相互影响

 2.推动帆船前进的风

 3.权力行使的“通行证”与“放大器”

三、立德立功 求善求美

 1.合理的“二律背反”

 2.都应该有点“氏族酋长的尊敬”

 3.好人与好官

四、天序有常 得失有道

 1.“十年寒窗”和“一举成名”

 2.相对稳定与得而复失

结语 五省吾身

一、五个要素紧密联系

二、不同层面的要求各有侧重

三、历史评价是流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1.走向优秀与卓越的奧秘

无数事实说明,无论什么原因,如若没有领导特质而一时成为领导者,充其量都只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转眼即逝,给后人留下无数笑柄与嗟怨。反过来,无论通过什么途径成为领导者而又有领导特质,大都会在实践中干得有声有色,以至彪炳史册,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受到后世的赞颂。

领导特质的重要性,很突出的一点,在于越是关键时刻越是显著。关键时刻是指事物发生质变的转折点,比如反败为胜或变胜为败之时,转危为安或转安为危之时,由衰转盛或由盛变衰之时等,领导者都是一定群体、单位的决策者、统帅者,在事关整个集体安危兴衰的重大关头,大家何去何从,如何动作必须作出选择时,就完全依赖领导者拿出主意,作出决断,也惟有领导者有权设谋拍板。这时,他的谋略、用人、决策是否正确,就关系到所有成员的前途与命运。在战场上则决定整个集体的生死存亡,如果是平时,对一些琐碎事务的处理是否得当,一般影响不大,无关宏旨,甚至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加以解决,领导人即使点头、签字,也多是例行公事,其领导特质的作用难以显山露水。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关键时刻领导特质往往“暴露”无遗,受到最严峻的考验。

在中国历史上,秦亡之后楚汉相争。有一次刘邦被项羽团团包围在广武,情势危急,于是派人飞马向正领兵平齐的韩信求救。这时韩信已平定齐地,收信后想趁机封王。便给刘邦写了一封回信,大意是:“齐人多诈,反复无常,而且南边近楚,难免不再发生叛乱。可不可以让我做个假王(代理),镇守齐国?”汉王看了回信,差一点儿连高鼻子都气歪了,正要骂这小子忘恩负义,乘危讹诈,但在旁边的张良、陈平赶紧用脚尖踢点刘邦的脚。刘邦毕竟机灵,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得罪韩信,立即改口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做王就该做真的,干么要做假的呢?真是!”立即派人带着王印去封韩信。韩信得封后自然高兴,随即发兵,最终帮刘邦消灭了项羽。这就是历史上“踢脚封王”的典故。(林汉达《前后汉故事新编》(上))

公元74年,东汉王朝派班超为使者去恢复与西域的来往。班超带着随从与礼物先到达鄯善国。这时的鄯善王脚踩两只船,一方面对匈奴又恨又怕,不敢绝交,另一方面对汉廷想交好又担心它无力西顾。班超住了几天,正打算到别的国家去,忽然察觉鄯善王变得不那么友好,一打听才知道匈奴那边也来了使者,鄯善王不敢得罪他们。于是班超立刻召集36个随从说,我们人少,如果鄯善王变心,恐怕连尸骨都还不了乡,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袭击匈奴使,迫使鄯善王下决心站在汉朝一边。得到大家赞同后,他即于当天夜里率所有随从火烧匈奴使者的帐篷,并指挥众人乘乱杀了所有匈奴使者。天亮时鄯善王看到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知道不可能再取悦匈奴,只好从此听从汉朝号令,班超等人的安全也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刘邦与班超,相隔两百多年,但都由于能够随机应变而拯救了整个集体,倘若有一念之差,后果不堪设想。

          P24-P25

序言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领导活动中,称职与优秀的领导者各有千秋,昏愦与庸劣的领导者却也略绩相当、恶习相似。众所周知,领导活动涉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领导者如何加以有效成功地组织、指挥、规划、监督、控制、协调,往往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因之千百年来无数政治家、思想家对于如何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领导者,从不同角度做过很多总结探讨。从过去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到现今各种关于怎样当好领导的著述;从西方的特质理论,到后来的行为科学与能力学说;从李世民的《帝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到伯恩斯的《领袖论》、德鲁克的《有效的管理者》等各种名篇名著,见仁见智,百花齐放。这一论题至今还在热烈争鸣,可谓一道千古难题、千古疑题与千古热题。这些著述无疑都有其特定角度和价值,然而领导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性的特殊实践,有其特殊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特殊的绩效标准与条件要求,并非人人皆可胜任,有权谁都会,更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担任领导职务不等于就是领导人才。那么领导人才与其他人才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带着这一悬念,十几年来,教研之余,我常反复思索,既然是人们带共性的实践活动,就必定对主体存在相似的客观要求。如同从职业角度评价一个人怎么才算得上一个好医生、好翻译、好教师或好工程师一样,领导人才也理应有其带共性的特殊内涵。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知识的积累,终于逐渐感悟到领导实践的内容虽然繁多,涉及面广泛,领导者采取何种方式处理各自面临的各种问题,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有的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不管目的何在,要点不外乎正确用人和处理所在群体的发展与其他公共事务。于是发现,大凡高明的领导者,或者说可以称得上领导人才者,最可贵的就在于具备对待各种问题的良好领悟力和判断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导特质。“内圣外王”,一切领导绩效辉煌、令人景仰的领导者,其主观原因都主要在于此。

究竟怎样做好领导工作?怎么做好领导者?如何才能成为领导人才?至此就可以比较符合实际地作出回答:从职业的视角看,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领导特质。这样,对于领导者而言,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问或看法,包括那些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问题,诸如水平与能力、见识与谋断、批评与自我批评、气量与人格等问题都可以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较好地避免以往有关这些析述的零乱性、与表面性,从而为领导者成才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随着信息和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时代正在来临,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领导者成才规律的探索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特别当我们的眼光视野和努力方向投向的是全人类历史与整个世界,汇入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共享整个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有益于促进许许多多领导者完善和提高自己,认识、把握和履行好职责。

本书的前期成果曾以《领导素质论》为名,于1998年和2002年两次出版发行,受到许多读者、特别是不少领导同志的好评。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同行专家,分别在《中国行政管理》与《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发表长篇书评,认为这是对“领导职业的崭新探索”,是“领导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新华社于1999年6月20日对专著的出版进行了报道,《每日电讯》等媒体分别加以刊发。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评授该书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部书稿能够由学术专著走向社会认可,说明它所阐述的内容不再只是个别人的见地,这是可喜之事,也令人鼓舞。

                 史策

               2006年盛夏于福州

后记

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谁都希望有幸工作、劳动与生活在贤明的领导者之下。《礼记·礼运》篇开头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是人们的美好理想之一,也是不少身在其中者的不懈追求。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真正的贤明者并不多见。但“一片冰心在玉壶”,起码寄托作者的一个美好愿望。

任何探索真理的活动都是艰苦的劳动。遑论整理、析述这一有史以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的千古难题。屈指算来,从开始构思,收集资料,到今天正式付梓,整整历经19个春秋。虽说时代已进步多了,不存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但十几载创作,数度增删,几番审校,甘苦寸心知。“晨风夕月,阶柳庭花”,自不足道;摆脱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干扰,冥思苦想,逐句编织,谈何容易。剥唐人李绅“悯农”诗就是:“爬格夜当午,汗滴桌上纸。谁知手中书,字字皆辛苦。”

谁想成为领导人才,谁想当一个称职的领导者,谁就必须具备领导特质。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客观地析述归纳领导职业的根本特征与要求,力求哲理性与知识性的完美统一。这一良苦用心如能得到读者的普遍赞同,那将是作者最大的满足。

              史策

             2006年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