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健康新视野丛书”之一,从饮食和营养学角度介绍了众多食物对人体血糖的调节作用,让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改善饮食结构和改变饮食习惯所起到的降低血糖作用。书中较系统的介绍了荞麦,黑芝麻,柚子,芹菜、 百合等众多具有胰岛素样成分的食物。全书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分析具体,提示准确,科学实用,图文并茂,切入点新颖,将科学性与知识性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是献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本书从饮食和营养学的角度介绍了众多食物对人体血糖的调节作用,让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改善饮食结构和改变饮食习惯所起到的降低血糖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已成为一类严重影响众多人群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此类病人和高血糖人群来讲,合理调整和改变饮食结构是控制血糖和缓解病情的基础。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荞麦、黑芝麻、柚子、荠菜、百合等众多具有胰岛素样成分的食物,这些食物还含有纤维素、微量元素等物质,正确食用可以起到降低血糖及血脂的作用。全书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杨梅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果实,又叫圣生梅、朱红、树梅等。杨梅原产于我国,分布于我国东南各省。以江浙两省品质最佳,特别是浙江绍兴的水晶杨梅,被誉为“杨梅之冠”,以个大、新鲜、味甜、无核或核小称胜。杨梅不是梅,其果实似球形。外表呈凹凸的肉柱,红、紫、白色均有。紫色叫紫杨梅,青白色叫水晶杨梅,淡红色叫红杨梅。味甘如蜜,甜中沁酸,含于口中,余味绵绵。由于正是初夏成熟上市,此时正值百果凋落之期。故独享盛誉,一到五月便想起杨梅来。古代许多文人骚客,都喜爱杨梅,并留下了许多赞颂杨梅的诗句,如“玉盘杨梅为君设,呈盐如花酸白雪”等。杨梅除鲜食外,可制成杨梅干、蜜饯、果酱、果汁等。杨梅浸酒制成杨梅酒也为人们所喜爱。杨梅也有一定药用价值。但杨梅一次不可多吃,多食易令人发热,并易损齿伤筋、发疮生疾。
据分析,每100克杨梅中含有蛋白质0.9克,粗纤维1克。无机盐0.9克,钙11毫克,磷36毫克,铁1.8毫克,柠檬酸20克,苹果酸15克;还含琥珀酸、单宁酸、酒石酸等。
从上述营养成分看,这些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此外,杨梅还含有较多的果胶,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降低血糖,对治疗糖尿病人口渴欲饮、小便增多等症较为有益。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杨梅提取物中的杨梅树皮色素和杨梅树皮甙对肾脏有直接作用,又与路丁相似,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树皮干粉对狗股动脉游离段作半切断,加压2分钟,即见止血。杨梅树皮、根皮水煎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杨梅可止渴,消食,涤肠胃,和五脏,除烦腻,止呕秽,断下痢物。树皮也有止血、止痛等功用。杨梅果含铁质也多,对于缺铁性贫血病人有一定疗效。张潞《本经逢原》:“杨梅,能止渴除烦,烧灰则断痢,盐藏则止呕哕消酒。但血热炎旺人不宜多食,恐动经络之血而致衄也。其性虽热,而能从治热郁,解毒。”
祖国医学称,杨梅性味甘酸、温,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作用,可治烦渴、吐泻、痢疾、腹痛。杨梅浸烧酒适量饮用,可预防中暑;用盐腌杨梅数颗泡开水服,可解胃肠胀满;饧梅作末,以少许涂鼻取嚏,可解头痛;杨梅烧灰为末,油调擦敷局部可治烫伤:紫红杨梅浸于盐卤内,胃痛时吃一个,可治胃痛。
江南人喜欢用杨梅浸高梁酒,此酒便于储藏,香醇可口。杨梅树皮适量,煎汁漱口,可治牙痛。杨梅树皮研末,醋调敷,可治恶疮、疥、癣。食用杨梅多数人喜欢蘸盐吃,的确别具风味。李白曾写诗“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可见古人早已领略到盐蘸杨梅的风味了。
杨梅多吃损齿,且易引起鼻出血,食时应适可而止。
糖尿病人可将杨梅制成杨梅汤饮用,每日2次。
P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