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剖析青少年性心理;用圣经的原则解释何为“性道德”;用幽默的话语阐述等待的价值。
本书由美国知名青少年问题专家-Tim Stafford撰写,他用事实说话,用靠拢青少年的语言解释何为“性道德”,何为“等待的价值”。
青少年们平时无法启齿,无法向人诉说的性困惑,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相仿的影子,从而得到正面的指引。在青少年性早熟,性乱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值得等》无疑可以起到指南手册的作用。本书文章简洁、干练;一问一答,明白晓畅;题文图配彰益,插图风趣幽默。本书按部就班,抽丝剥茧,针对你的疑虑一一澄清,而且举了不少实例。
既然俩人彼此相爱,感觉也很好,为什么一定要等?
问题可能困扰你或朋友已经很久,你仿佛有答案,却又模糊说不清。
为什么要等?有如一股难以承载的压力,不仅来自本身,也来自传媒大胆强烈的性鼓噪和周围朋友的津津乐道:性没什么大不了。
满足性渴望是不道德的吗?
NO!本书作者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圣经》原则,给出了为什么值得等的答案,让陷于困境的你,不再犹疑矛盾,不再随波逐渡,活出清新圣洁、气质迷人的生命。
为什么上帝把这么强的性冲动放在我里面,却又不准我发泄?
这是一个来自北卡罗那州的19岁男孩保罗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性不是个抽象的话题,不能像讨论月球构造般地讨论它;它活生生地存在着。并且在每个人里面施加压力。
当然,保罗夸大了上帝对他的要求。上帝并没有说人类永远不能发泄性冲动,而是希望人能够把性最极致的表现——性交——保留到结婚之后。但是,性交不是发泄性冲动的惟一方式,更何况“结婚之后才可以”并不表示“永远不可以”。
然而,当保罗说“把这么强的性冲动放在我里面”时,他一点也不夸张。由于人里面有这么巨大的冲动,“婚后才可以”似乎就已经等于“永远不可以”了。
等待是很辛苦的。因此,许多人根本就不想努力。即使对那些想等的人来说,要等到结婚才可以也是很难的。19岁的保罗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性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为什么人们会经常想到性?为什么只是看了某位俊男美女一眼,就立刻会有“触电”的感觉?
为什么性会使人迅速地去做他们发誓绝对不做的事?人为什么会被性引诱?为什么性比所谓的意志力要强得多?性为什么能使我们把基本的理智抛诸脑后?是谁把性冲动放在我们里面?
这问题一点也不神秘。如果你一定要归咎是谁的话,就怪上帝好了。是他使你有活跃的性欲,是他把这股动力放在你里面的。但是,当你责怪他时,可别忘了也要给他一些称赞。如果没有性,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还记得,当我家要新建一所房屋时的情形。建筑商先来打好地基,接着盖好了骨架结构;然后,电工在木质骨架的里里外外安装电线网络,与房屋的骨架结构相比,这些电线不太引人注意。再后来,等墙壁加上了壁板、护墙板和绝缘物,并涂上漆之后,就根本看不见那些电线了(有几个突出来的地方除外)。
当房间人住时,电力公司派人来把电线与主电源连接起来。突然问,这些电线变得极为重要。虽然仍看不见电线,但有了它们,这间房屋不仅可以遮风蔽雨,还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可以把音响接上电源听流行音乐,也可以使用电脑,还可以熬夜读狄更斯的小说。
如果一不小心,我还可能触电呢!
性冲动就有点像这些电线。从生理的角度来看,你的潜能早在母亲怀胎时就安装好了。你有适当的器官,也有男性或女性的荷尔蒙。当上帝完成了整个宇宙的创造,并以造男造女作为圆满的结束之后,他观赏全局,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当然也包括了你的性冲动。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直到进入青春期,性冲动才显得重要。也就是说,到那时候电线才会接上电源。突然之间,性冲动变成了一股活泼的潜在力,男性和女性都成为负有电荷的分子,能够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好的,因为上帝造了它们,而且上帝知道自己在做什么。P1-3
上帝造男造女之后,送给亚当、夏娃最棒的一份礼物,就是“性”了。只是,没到适当的时间,不能提前拆开这份礼物。就好像别人送我们生日礼物,生日前就已偷窥了礼物内容,生日当天就少了惊喜,也少了期待。
也许,有人会问,甚么是适当的时间?是结婚吗?万一到三、四十岁还没结婚,怎么办?或是“性”总不按牌理出牌,鼓动我们提前偷拆,结果你发现也不过如此,以后是不是对“性”就倒了胃口?
嗯!避免人偷拆,最好是明明白白说清楚,不提前拆有甚么好处,提前拆有甚么坏处?而“性”又是份甚么样的礼物?如此一来,你自会评估,是乖乖听上帝的话呢?还是要做个“性叛逆小子”。
问题是,“性”这字写起来不过“八”划,要把它说得明明白白,而又不致太过枯燥乏味,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幸好,幸好有了这本书问世。“性”就不必偷偷说、胡说、乱说、不清不楚说。
为甚么不能提前拆?书里提供了最high的答案,因为“时间还没有到”。譬如我们看表演,要准时观赏;煮自来水,要开了才能喝;火车、飞机也要照时刻起飞、出站,否则就要一团大乱,甚至出人命了。
这书按部就班,抽丝剥茧,针对你的疑虑一一澄清,而且举了不少实例。虽然当事人是外国人,不过,我们跟欧美日的“性观念、性行为、性冲动……”都差距不大。所以呢!实例还真是一针见血。
开始就说得毫无保留,而且真实,“为甚么性难以等待?”因为你要面对“社会的压力”、“同侪的压力”。可是,上帝造你,原本就有性的渴望,而它确实是难以驾驭的,它会给你最大的考验,所以,要小心别让“性”与“承诺”纠缠一起。
然而,你会问,电视、电影之中的“性”为何那么容易“一拍即合”?原因很简单,“性是卖点”。偏偏当你的朋友、同学都提前尝“性”,你也违背了自己的判断力,认定“关系”比标准重要,既然不可避免,你为甚么要傻等?
嘿!作者早就料到你有此一问,接朝在第四章就回答了,“等待的好理由”是让你完成“婚姻的美梦”。然而,听多少遍“美梦成真”合唱团的歌曲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做到第六章提到的“让这个梦想持续到永远,要求舍己的爱,必须没有竞争者,梦想的开端是在你全然委身的那一刻。”
太玄了,你说你没有耐性,就问了第七章的问题,“现在做可以吗?”作者肯定的告诉你“爱它,就是保护他免受任何伤害。”够清楚了吧?这样才能“提升爱情”。同时,这不是作者一个人的论调,第九章则说明了“为甚么上帝说要等待”。
当你明白了这些理由之后,就要学会“如何说不”,万一脱轨时要懂得“寻求饶恕”,最后还要了解“建立健全关系的艺术”,然后才能“寻找到最佳伴侣”。
看完这本书,你就能深切体会作者花费十四章数万字来说明“性”这回事,绝不是小题大作。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从青少年、青年……一路走来,交过男朋友、谈过恋爱,面对过激情,写过无数男女情爱的小说,还作过青少年、青年团契的辅导,我太清楚“性”的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五招八式,足以令你眼花撩乱。
“性”没有预防针,花个一百多元买这书,并且把它看完,然后消化吸收,应该可以算是完成了疫苗注射。可是,爱情这条路的陷阱仍多,做?不做?等?不等?时时还在挑战你的理性与感性。
衷心希望我亲爱的朋友们,别性急,耐心等待礼物可以拆开的那一天,你就会知道,我的话是否有道理,作者的话是否有根据,而上帝的话是否有真爱在其中。
当人们想到基督徒对性的看法时,往往是负面的,这个不可以,那个也不可以。反正他们就是有一种印象,以为上帝并不赞同性,认为那是件不幸的必需品,你甚至不愿去提它。
这完全错了。上帝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创造性是为使我们愉悦。他并不希望我们终生独自一人。梦想拥有一生不变的爱情以及永无止境的性亲密,都是他深植人心的美梦。
上帝也是伟大的务实主义者。他知道我们是起起伏伏的,他知道要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持续爱的感觉有多难,他知道我们多么容易便粉碎了那美梦。所以,他下了一些严格的命令,这个不可以,否则你会伤害自己;那个也不可以,否则你会滥用我伟大的发明。虽然他定下的规矩常是负面的,但却是基于一些极为正面的理由,建造或重修婚姻的美梦。
令人吃惊的是,宇宙的创造者上帝,竟然关心我们在婚姻方面能否美梦成真。他不会满足于让我们一生漂荡,好不容易才有惊鸿一瞥的幸福。他要我们以强烈而不止息的爱,活在性的光辉中。它不会自动发生,也绝非易事,但它是可以实现的。
15年来,我为人解答有关性方面的问题。聆听人们诉说各样的苦衷。他们提出的问题似乎总是令人迷惑,我不禁也要问:有任何希望吗?
但我在自己、朋友和家人的生命中,看到了上帝的智慧一再被证实。我的婚姻虽不完全像我13岁时所梦想的那样,然而却更好、更丰富地实现了梦想,而且更有乐趣。同时,婚姻也极具挑战性,它让我付出该付出的,也让我得享“红利”。
这种每天活在真实中的生活,帮助我回答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许多人如同在黑暗中一样,完全不知何为性的满足,所以他们很难想象性的光辉是如何明亮。当他们所见的尽是黑暗时,是很难有耐心、盼望和节制的。我的一项工作便是,让一点点的明光照耀四周。
所以我说:婚姻的美梦是能够实现的,千万别让它破灭了!
“要学会‘如何说不’,万一脱轨时要懂得‘寻求饶恕’,最后还要了解‘建立健全关系的艺术’,然后才能‘寻找到最佳伴侣’。看完这本书,你就能深切体会作者花费十四章数万字来说明‘性’这回事,绝不是小题大作。”
——台湾著名作家,知名电台主持人 温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