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眼周之林写意人生/刘一达京味儿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一达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讲述了当今中国的大写意画家周之林,作者出色的文笔和浓郁的京味儿,大大增加了这部书的可读性。阅读此书,能了解到不少画家圈儿的事儿,也能知道不少画画儿和品画儿的学问。本书写得如何?周之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画家?他有怎样的人生经历?甭我多说,您还是打开书,上眼吧!

目录

第一部墨影寻踪………………1

 大活人“失踪”……………3

 玩家眼里不插棒槌…………7

 让玩家追了十年……………10

 领教“石榴周”的个性……15

 咂摸“孤傲”………………2l

 显山露水……………………23

 九年变了一个人……………29

 寻找寂寞……………………35

 大话“面壁”………………38

 大肚能容……………………48

 自己折磨自己………………52

 如醉如痴……………………54

 走出“炼狱”………………58

第二部风雨留痕………………63

 遥远的青龙湾………………65

 书香门第……………………69

 四岁丧父……………………74

 慈母手中线…………………79

 少年始知愁滋味……………83

 梦里见父……………………87

 迷恋田野……………………90

 大地是画纸…………………93

 给村民画像…………………96

 清苦的日子…………………98

 殷二大爷……………………100

 梦魂萦绕家乡水……………102

 初到北京……………………107

 学费的尴尬…………………111

 摔灯泡………………………114

 当小工………………………118

 十四岁办画展………………123

 老师“点穴”………………128

 后生可畏……………………13l

 琉璃厂遇知音………………135

 雪立王门……………………140

 与王雪涛成了忘年交………145

 录取通知……………………147

 进了设计院…………………152

 画巨幅领袖像………………155

 无端挨打……………………158

 世态炎凉……………………161

 兄弟情谊……………………164

 书画结缘……………………167

 相敬相知……………………175

 砸了“铁饭碗”……………180

 收画数万不动心……………185

 人品与人缘…………………189

 董寿平识才…………………192

 范曾给“麻雀”配诗………194

 溥杰题斋号…………………196

 莫逆之交……………………199

 撕画“变法”………………201

 发现虚谷……………………204

第三部丹青冷眼………………207

 画坛虚火……………………209

 谁领风骚……………………212

 拯救大写意…………………214

 卢光照道破天机……………218

 媚俗易避俗难………………220

 曹禺是知音…………………223

 三十年觅得四个字…………225

 带“斧子”画画儿…………227

 李可染点化笔墨……………229

 风格前所未有………………231

 在台北办画展………………233

 视虚名如粪土………………236

 不能糟蹋艺术………………238

 也曾有遗憾…………………240

 远方有知音…………………242

 不做“糖炒栗子”…………246

 动手烧画……………………248

 与黄胄论画儿………………251

 我有我法……………………254

 意境“五性”………………259

 物象与意象…………………261

 感悟人生……………………263

 “阳春白雪”的典故………266

 留下一道痕迹足矣…………268

 画画儿用的纸有一火车皮…270

 一笔不能动…………………272

 艺术也能济世救人…………274

 多愁善感一个人……………277

 儿子眼中的父亲……………280

后记“眼"在画儿上 …………283

试读章节

"孤傲"

事后,我曾反复揣摸周之林的这种微妙的神态,觉得他是在下意识地考察我。我琢磨,他在封闭的世界里,不愿意轻易在生人面前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他生怕我这个冒冒失失闯入他精神世界的人,对他产生某种误解。但他的这种犹豫和小心翼翼,恰恰使人很容易跟他产生距离感。

而在生活中,心理上的距离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的欲望和感知都是赤裸裸的,很少有人能耐下心来细细地洞察人们的复杂的内心情感。这也许正是周之林不被有些人理解的原因吧。

好在我这当记者的脸皮厚,不会计较礼貌上的周全与否。所以周之林对我的这种生冷态度,并没让我觉得疏远。

那天的晚饭吃得也很乏味。饭局设在前门东大街的人人大酒楼。当时这家粤菜馆在京城很有名。

文杰好吃,一般饭局点菜的活儿都由他张罗。他点了几道海鲜,席面弄得挺体面。

周先生不喝酒。文杰和郭春兰合计了一下,要了一瓶红酒。没有酒的宴席,气氛自然挑不起来,再加上话不投机,所以这顿饭吃得让人没有胃口,好像完全出于一种礼节。北京人好面儿,客人来了,不吃饭就走,显得主人没面子。

周之林在饭桌上几乎没话可说,只是偶尔跟文杰聊几句画界的人和事儿。

他脸上的阴云一直没散,眉头锁着,有时看着窗外发愣,好像在想P21什么心事。

我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得出来他心情挺沉重,吃这顿饭完全是为了应场,不是为吃饭而吃饭。所以他对饭桌上丰盛的饭菜,并没胃口,只是偶尔拿筷子比画几下。

怪,这位周之林真是一位怪人。

其实,那次会面没有什么主题。文杰的意思是想让我认识周之林,然后写写他。但周之林对写不写他并不感兴趣。八成是文杰事先也没征求他的意见,而按他本人的意见,他不愿意让人写他,也不愿见记者,所以场面有些尴尬。

晚宴不欢而散。当然说“不欢”,只是心理上的貌合神离的一种感觉。其实,那天大面儿上还说得过去,郭春兰是老北京人,说话办事有里有面儿,在待客的礼节上绝找不出让人挑眼的地方。临分手,她执意送了我两筒茶叶。这是北京的老礼儿,我不能不接。

这次会面,周之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两个字: “孤傲”。也许是曲高和寡吧。我在周之林的“孤傲”之中,品出一个画家的鲜明个性。

我接触的画家不多,画家圈儿里的一些事儿也知道得很少。周之林的“孤傲”,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很难接近的人。

既然难以接近,何必又那么上赶着呢?再说我又不是闲人,要干的事很多。所以自从那次会面以后,我没再跟他联系,尽管郭春兰把他们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

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岁月的风沙剥蚀着人的记忆。我渐渐地把周之林忘在了脑后。文杰也很忙,我们只是偶尔通个电话,互报一下平安。大概他也看出周之林对我的态度,电话里再没提起周之林。

我想要不是因为周之林的“失踪”,我跟他很难再有碰面的缘分。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否相识,只在一个缘字,擦肩而过的人真是太多了。P22

序言

“上眼”

给书起个书名,有时比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儿还劳神。《上眼》这个书名,让我琢磨了半年时间。一点儿不蒙您。书还没写完,就开始动脑子想书名,直到书写出来有一个月了,才想到了“上眼”俩字。这俩字把我折腾的, “上眼”不是“上眼”,快“上火”啦。

什么叫“上眼”?这是一句地道的北京土话。这个词妙就妙在它有味儿,而且让您越咂摸越有味儿。不但有味儿,还有多层含义。一种意思是:提请您注意看,这本书,请您上眼。还有一种意思是:这东西值得您看,您瞧这本书多上眼。另外一种意思是:这本书本身属于“上”眼。即它不是一般的读物。此外,还有别的意思。什么意思?那得由您自己一边看书,一边咂摸了。但是甭管有几层意思,您一听这书名儿,眼睛也许就会痒痒,不“上眼”,您的眼睛似乎就不答应您。

一本书,书名起得好,就算成功了一半。大凡作家都懂这里头的学问。当年法国的巴尔扎克为给自己的书起个好书名,抓耳挠腮,急得在书房里转腰子,最后逼得他出门逛街,看街面儿上店铺的字号找灵感。我虽然没到“老巴”那份儿上,也差不多了。但愿您对此书“上眼”的时候,能体味到我“上火”的滋味儿。

这些年,我写过的书,粗算下来,有三十多本了。但专门为一个画家写本书,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说老实话,周之林还算不上特有名儿的画家。跟齐白石、张大干、徐悲鸿等妇孺皆知的大画家相比,他的名气小得多。当然,搞艺术的都讲究名气,有名儿跟没名儿大不一样。徐悲鸿信手涂鸦随意画的一张小画儿,也许在艺术品拍卖市场能卖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一位不知名的画家辛辛苦苦几年画的一幅大画儿,也许只能卖几百块钱,甚至拿到拍卖会场无人问津。没辙,艺术本身就这“规律”,您着急上火也没用。  一个艺术家出名儿真是太难了。您说眼下中国画画儿的这么多,有几个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呀?但画画儿的人人都想当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 “想”跟“是”,差着十万八千里。画家画出名儿,行话叫“画出来”。一个画家要想画出来,得经过多少艰辛的努力?齐白石也好,张大千也罢,他们哪个不是画了大半辈子才出的名儿?历史上,一上道儿就成名的画家几乎没有。

既然周之林不算特有名儿的画家,为什么我要写他?而且还吭哧吭哧为他写一部书?原因就是四个字:他值得写!不论从他的人品来说,还是从他的画品来看;不论是从人格,还是从性格来评判他,他都值得我一写。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艺术本身。他的大写意的确不同一般。他的人生经历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样的画家,我不去写,会成为我写作生涯的一种遗憾。

至于说为什么他值得写?我想您只要上眼这部书,自会找到答案。我在这里再说,就显得多余了。

我想说的是,一个画家的有名儿没名儿,这要分怎么看。有的画家,活着的时候,就很有名儿,但死后便无声无息了。有的画家,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贫困潦倒,但死后却名气大增,他的名儿能载人史册,铭刻人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里的原因也很复杂。这本书里也谈到了,您可以细细品味。

从这个意义上说,画家有名儿没名儿并不重要,只要他的艺术能在历史上站得住脚,他的艺术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这样的画家才是真正有名儿的,也才是伟大的。

这本书,写了许多当今画坛上的人和事。写一个人总得把他放到他生活的社会背景之下,这样他才是真实的人。所以,您从这本书里能了解到不少画家圈儿的事儿,也能知道不少画画儿和品画儿的学问。您放心,刘一达写的书,不会让您花冤枉钱。

这里需要跟您交代的是人和事儿在写作时的处理。我笔下的人物绝大多数,不,应该说全部是生活中实有其人的。只是个别地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把人名隐去了。

此书不是小说,尽管带有一定的文学性,但书中所述都是真事儿。也许由于当事人记忆的偏差,难免会在时间地点上有一个半个对不上茬儿,恳请诸位能谅解一下。事实上,任何一部纪实类的作品都难免有这种情况。但只要不伤及人的名誉,穿衣戴帽,大笑微笑等细节上的描写,您也不必去较真儿。看这本书,主要是品人品味儿。

这本书的体例有点儿特别。有些地方写得像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有些地方写得像小说和散文。到底算什么?我也说不清。因为我用的是京味儿语言,咱们姑且把它叫京味儿作品吧。

这么一归类,我只能把它纳入我的“京味儿系列”了。这又得返回头说到《上眼》这个书名儿,之所以用这个书名儿,就是为了体现京味儿特点。

周之林算是生活在北京的画家。北京人应该把有周之林这样的大写意画家视为一种骄傲。周之林又是当今中国的大写意画家,中国人应该为有这样一位画家感到自豪。这也是我写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本书写得如何?周之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画家?他有怎样的人生经历?甭我多说,您还是打开书,上眼吧!

是为序。

 刘一达

 2005年1月20日

  于京城如一斋

后记

"在画儿上

一达先生是我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从相识到相交再到后来成为“莫逆”,这中间跨越了十多个春秋。

中国有句老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朋友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朋友之所以叫朋友,是要经历时间考验的。在这方面,一达先生和我在时间老人面前,不会感到惭愧。

说心里话,我对一达先生是十分敬佩的。我不但佩服他的文笔,也佩服他的为人。他是有名的京味儿作家。他的文章在京城家喻户晓,他的著作可以等身。他的文才和勤奋,在同辈作家中,堪称翘楚。但是他却是一个非常谦和、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作家。在我跟他的接触中-他没有一点儿架子,从不把自己当名人或当作家。他的心态非常平和也非常散淡,他心里很干净,没有什么杂念。交朋友,并不是想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而是相反,他总希望能为别人做点什么。这种质朴和厚道,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难得的。

我和一达先生在一起的时候,很少谈论艺术和人生以外的事儿,也从不议论别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在艺术切磋的交流中,在人生的感悟和相知中,我们的心境是恬淡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超越了时空。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几年前,一达先生对我说,他很想把我们之间的谈话记录下来,将来出本名叫《谈艺录》的书。他大约整理了有十多万字以后,对我说,光谈大写意和艺术,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单调乏味。他想写写我本人的艺术人生经历,我听了以后.对他说.你还是只写艺术吧,别写我了。我有什么值得你写的呢?他知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在闭门“面壁”,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一般在宣传上都是“低调”处理。所以,反复说服我,做我的工作。

因为我跟一达先生是无话不说、经常过心的好朋友,我对他是绝对信任的。他的真诚打动了我。我不能不接受。于是,就有了这部《上眼》。

一达先生的写作风格与众不同。他写我,写大写意,完全是用第一人称。像随笔,又像散文;像人物传记,又像报告文学。这部书,实际上应该叫《一达眼里的周之林》。这部书从一达先生正式动笔到定稿出版,历时五年多。应该说他写作比较认真,也比较刻苦。因为他毕竟不是画家,隔行如隔山,作家写画家,要具备许多艺术理论。初稿出来后,一达先生拿给我看。我反复读了两三遍,认为他写得很客观,内容很翔实,基本上是我们接触的经历和我讲述的内容。当然,由于他出色的文笔和浓郁的京味儿,大大增加了这部书的可读性。

有关我本人和大写意绘画艺术本身,一达先生在这部书里已经都写到了,我不想再哕唆什么。我想说给读者的只有几句话:周之林大写意如何?请您“上眼”。

老话说:人怕笑,画怕吊。一个画家艺术水准的高低,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品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上眼”的“眼”不单单在这部书里,而在周之林的大写意画儿上呢。

 周之林

  2005年1月20日

  于京城野草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