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理与人欲--传统儒家文化视野中的女性婚姻生活/女性社会文明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邢丽凤//刘彩霞//唐名辉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出发,同时通过社会性别视角,对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女性生活进行了考察。而且,在探讨当代中国女性犯罪与女性受害问题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材料,结合个案分析,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有很强的可读性,并且对有关部门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一 生活于天理人欲之间/1

1.父权理想:天理中的女性/2

2.夫权对象:人欲中的女性/11

3.红颜祸水:公共领域中的形象/16

4.春闺幽怨:私人领域中的形象/23

二 从人女到人妻/33

1.闺女:父权下的人生/34

2.择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8

3.订婚:明花始有"主" /43

4.哭嫁:结婚礼仪面面观/46

三 妻妾成群与夫妻关系/5l

1.妻子:明媒正娶者/52

2.小妾:偏房太太/6l

3.妻妾关系:争风吃醋/67

4.婢女丫鬟:两头受气/72

四 性的和谐与冲突/77

1.儒家性观念:从无邪到非礼/77

2.房中规范:夫妻性生活/82

3.婚外性行为:丈夫的特权/94

五 休妻种种/103

1.妇女主动请离:父权制阴影下的光斑/105

2.离婚或再娶:政治思路催化下的加减法/109

3 "七出":抛弃妻子的七条理由/113

4.潜在的真实:红颜未老恩先断/127

5.悔恨与饮泣:陆游唐琬悲剧的个案分析/129

六 节烈妇女/134

1.女戒:儒家贞节观/135

2.童贞:处女崇拜/14l

3.守寡:从一而终/148

4.烈女:宁死不屈/154

七 家庭网络中的女性/162

1.儿媳角色:高堂眼中的外来人/164

2.妻子角色:"四德"框架内的理想闺秀/169

3.母亲角色:不仅仅赋予儿女以生命/179

4.妯娌关系:同盟与敌人/183

八 叛逆女性/186

1. 卖笑:风尘血泪/187

2. 私奔:让爱做主/192

3. 私通:红杏出墙/197

4. 寡居:门前是非/202

主要参考书目/207

后 记/210

试读章节

生活于天理人欲之间

在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屈服在男子的拳

头下,几千年来始终受支配,因为适应环境,养成了所

谓妾妇之道。女子的劣根性是男子一手造成的,男子还

抱怨些什么呢?--张爱玲:《谈女人》

炎黄子孙已经在这块大陆上生活了几千年,它幅员辽阔,山水丰茂,生息繁衍着龙的代代传人。在上古典籍的记载中原始初民从草泽间起身,终于适应了风云雷电的自然现象,征服了洪荒年代的广袤天地和鸟兽虫蛇,做了万物灵长。史前文明的丰功伟绩虽然不能确考,但那一定是壮阔激昂的,所以原始先民的后代,才在历史的扉页上不停地追述并神往着祖先那些涌动着激情的光辉岁月。

从"郁郁乎文哉"的周代开始,江山进入了有据可查的文明时期,天子的灵山秀水使华夏民族英才辈出。父系血统历史性地冲击了母系血统的天下,它的文明也在圣人们的修订中日益完善,并且凭借着统治者的地位强行进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爱欲与文明成了绑缚百姓生活的两条主线,历史就在二者的一张一弛间向前发展。

 饮食男女,生活于天理人欲之间。在父权制的文化情境中,男性书写着白纸黑字并在其中自由徜徉,这一点简单明了,我们十分清楚;而女性--自从母系社会的天下烟消云散后,处于在野状态的性别--此种情境下的日常生活的存在形态倒显得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关注。P1

序言

当人类社会由母权制社会步人父权制社会后,男性处于家庭 和社会的中心地位。父权制确立的前提是夫权的确立,即丈夫必 须把妻子置于自己的绝对权力之下并实行独占,使所生子女确立 为丈夫自己的血统。黑格尔曾把中国文化的主旨概括为“家庭 精神”,在长期的封建宗法社会里,父亲在家庭中具有绝对权 威,君主作为一国之父在社会大家庭里君临一切,对国民实行独 裁统治,这种家长制政体标志着男性的极权统治。在父权制社会 中,父亲是家庭的支柱,家庭是通过他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他成 了那广大而充满冒险的神奇世界的化身。由于父亲和丈夫的二位 一体,女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女儿和妻子的双重身份意味着父权 和夫权对女性的双重压迫。正如鲁迅所言:“女人的天性中有母 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 合。”对于中国女性的这种尴尬处境,闻一多先生指出:“‘女’ 字和‘奴’字在古时不但声音一样,意义也相同,本来是一个 字……未出嫁的女儿叫‘子’,出嫁后才叫‘女’或‘奴”’, “真女性就应该从母性出发而不从妻性出发(从妻性出发不成为 奴即成妓)”。妻性乃是奴性,并不是女人的天性,而是逼成的。

女人的附属地位及她们对自身角色的宿命式的认同,更衬托 出了父权与夫权的神圣和权威,父亲是确立女性目标和价值的人 面神。女性意识到,人类文化的历史主要是父权中心文化的历 史,人类就是男性,男人不是由女人自身而是根据和他的相对关 系来解释女人。英文单词“history”(历史)源于古希腊文,由 “his”(他的)和“story”(故事)组合而成,也就是说,“历 史”就是“他的故事”,完全由男性操控话语权,与女性无关,“女性的故事”也是由男性随意叙说。由此可以看出,不仅中国 封建社会以严酷的礼教规范抑制甚至迫害女性,西方传统社会具 有同样灰暗的女性命运史。中国传统父权文化在推进文明时所留 下的罪恶,突出的表现是对女性的戕害,把许多残忍的清规戒律 只施加于妇女身上。如史书明确提到的“七出”,还有因政治因 素而将妻子遗弃等五花八门的休妻名目,充分地体现出这种夫权 法则的非人道特征。程颐提出的“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以及男性自己可以放荡不羁,却对女性的点滴过失严惩不贷,都 表明封建礼教的虚伪及其凌辱女性的特质。

长期的男权历史对女性的压抑,使女性一方面渴望改变被男 性宇宙所笼罩的痛苦处境,另一方面又过分沉溺于自我的狭小空 间,苦苦地守护着既得利益。正如波伏瓦在其名著《第二性》 中所言:“女人互相认同,所以她们能互相了解;然而由于同样 的原因,她们彼此对立。”人人自危的困境常常使女性上演内讧 的悲剧,典型如正房与小妾勾心斗角的悲哀。而在家庭关系中, 婆婆与媳妇似乎一直是一对天敌,“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当媳 妇成了婆婆,又把自己当年所承受的屈辱转嫁给自己的媳妇,这 真是不幸女人同类相煎的双重不幸,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不 幸的基础上,代代相传,使妇女无法逃脱恶性循环的厄运。父权 统治的根深蒂固常常使女性在不知不觉中被外在环境所辖制,因 此,女性的继承性大于开创性。女性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实际上也是女性的一种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剖。

长期处于附属地位的历史塑造了积重难返的女性气质,坚守 自我有时也意味着继承传统的依附观念。东汉班昭的《女诫》, 最为典型地反映了女性对男权法则的自觉迎合。但也有少数胆大 妄为者,她们敢于蔑视传统礼教的约束,离经叛道,坚持由自己 来主宰自己的情感和命运,私订终身,不离不弃,上演了多少令 人赞叹的活生生的戏剧。值得反思的是,她们一边激烈地反抗男权,一边又不知不觉地依附到男人的怀抱,把如意郎君视为反抗 的归宿。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们的反抗往往把自己推向更 加悲惨的境地,历史上的名妓如苏小小、薛涛、李香君、柳如 是、陈圆圆、赛金花、小凤仙等,都承受着难言的孤寂与飘零的 宿命,而且还常常被咒骂为“红颜祸水”,很多著名的历史女性 的悲哀与痛苦都是这样被一笔勾销的。

女性命运与处境的复杂性更多地源自女性作为“第二性” 的漫长历史,正如当代女作家徐晓斌所言:“父权制强加给女性 的被动品格由女性自身得以发展……除非将来有一天,创世纪的 神话被彻底推翻,女性或许会完成父权制选择的某种颠覆。正如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胆大包天的预言:下一个基督也许将是一个 女性。”

即使在当今社会,父权制社会历史进程中积淀下的集体无意 识和男性中心价值观念,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伦理道德、各种制 度和现实规范,仍然压抑着女性的个体生命自由,父权文化对男 性的纵容使女性承受着社会和男性的双重压迫。女性是独立的个 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女性对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的态度 已由被迫的顺从转变成大胆的质疑和猛烈的冲击。但女性并非要 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其批判锋芒主要指向权力文化传统。反抗过 去对现在的统治,蔑视专制对民主的压制,都是为了激发现代女 性彻底改变生活的勇气。

女性意识的萌芽和觉醒只能发生在民主气氛较浓的现代社 会,男权法则的嬗变是与当时时代相适应的历史性产物。尽管经 过“五四”的文化洗礼与近百年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摆脱了 传统儒家社会的婚恋枷锁,但是,封建残余思想依然没有得到肃 清,它在适当的气候下依然会沉渣泛起,借尸还魂。因此,女性 在争取解放过程中应该清醒意识到社会客观条件的强大制约,只 有直面历史的现实态度才能使女性地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后记

这本小书总算完稿了,邢丽凤、刘彩霞合作完成了本书初稿的写作,唐名辉为本书的写作搜集并整理了不少资料。需要作特别说明的是,第四章的初稿是由文宗理协助完成的,他还为本书的写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初稿的基础上,邢丽凤陆续地对文字进行订正与润色,对一些不规范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写,对整体风格进行协调与统一。

感谢丛书主编刘文明教授和山东大学黄发有教授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切实有效的指导,他们事务繁忙,依然拨冗对书稿的写作体例、结构、内容和行文提出了宝贵意见,甚至亲自进行删改与补充。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为本书增添了光彩,提升了品位,尤其值得敬佩的是他们严谨的学风,他们不仅不掠人之美,而且给予了纯粹的友情支持,本书若有错讹与不妥当的地方,当然应由我们这些署名者负责。最后,感谢严红女士的真诚帮助。

2004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1: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