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向读者呈献了宋代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帝王、名相贤臣的重大历史活动,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千年以前宋人的风采。本书语言平朴,人物刻画鲜活,情节叙述细致,同时配以适当的背景图片,给读者以如梦如幻的震撼之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细说宋代十八朝(上下最新图文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朱孟阳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向读者呈献了宋代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帝王、名相贤臣的重大历史活动,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千年以前宋人的风采。本书语言平朴,人物刻画鲜活,情节叙述细致,同时配以适当的背景图片,给读者以如梦如幻的震撼之感。 目录 上册 一 开国拓土——太祖朝 (1) 1.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2) 2.宋太祖如何“杯酒释兵权” (5) 3.宋太祖为何实行强权政治 (8) 4.李筠为何孤军反叛 (10) 5.宋朝的统一战争 (12) 6.宋太祖是如何征服南唐的 (15) 7.陈洪进纳土归降始末 (17) 8.“吴越归地”的内幕 (19) 9.宋朝收服北汉始末 (21) 10.宋太祖誓碑之谜 (23) 11.何谓“金匮之盟” (25) 12.赵普官场沉浮内幕 (27) 13.“无敌将军”杨业缘何兵败 (30) 14.大是大非的潘美 (33) 15.宋太祖的移风易俗政策 (35) 16.赵匡胤与花蕊夫人 (38) 17.“烛影斧声”之谜 (40) 二 崇尚文治——太宗朝 (43) 1.赵德昭、赵德芳死因之谜 (44) 2.太宗逼死廷美内幕 (46) 3.宋太宗传位风波 (48) 4.宋太宗为何要杀李后主 (50) 5.天台宗的“山内山外”之争 (52) 6.“锁院”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55) 7.高粱河之战始末 (57) 8.雍熙之役始末 (60) 9.“宽厚宰相”——吕蒙正 (62) 10.“大事不糊涂”的吕端 (65) 11.“肥相”——张齐贤 (68) 12.王小波、李顺大起义始末 (70) 13.“梅妻鹤子”的林逋 (73) 14.抗辽英雄——杨延昭 (75) 15.宋太宗轶事 (77) 三 好大喜功——真宗朝 (81) 1.宋真宗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82) 2.澶渊之盟是怎样签订的 (84) 3.正直大臣——李沆 (86) 4.寇准官场沉浮之谜 (88) 5.宋真宗“泰山封禅”始末 (91) 6.王均起义始末 (94) 7.王旦因何深受真宗器重 (96) 8.“江南第一宰相”——王钦若 (98) 9.“鹤相”丁谓为什么能得势 (100) lO.民女刘娥进宫始末 (102) 11.宋真宗为何立刘娥为后 (104) 12.“一琴一鹤自相随”的赵忭 (106) 13.寇准轶事 (108) 14.宋真宗昏庸的晚年 (111) 四 偃武修文——仁宗朝 (113) 1.“狸猫换太子”的内幕 (114) 2.“吕武之才”的刘太后 (116) 3.郭皇后为何被废 (118) 4.曹皇后如何能辅佐三主 (120) 5.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包拯 (122) 6.贡献卓著的晏殊 (124) 7.出身寒门受重用的狄青 (126) 8.落魄词人——柳永 (129) 9.毕升与活字印刷术 (131) 10.宋与西夏战争始末 (133) 11.宋仁宗的“庆历新政” (135) 12.富弼使辽内幕 (137) 13.胸怀天下的范仲淹 (140) 14.王则起义始末 (143) 15.沈括与《梦溪笔谈》 (145) 16.张美人如何集宠爱于一身 (148) 17.宋仁宗久不立嗣内幕 (150) 18.宋仁宗的功与过 (152) 五 锐意改革——英宗、神宗朝 (155) 1.宗实入继皇嗣内幕 (156) 2.英宗和曹太后是怎样冰释前嫌的 (158) 3.三朝元老——韩琦 (160) 4.一代宗师——欧阳修 (163) 5.静修无欲的周敦颐 (166) 6.英宗大志难酬的短暂一生 (168) 7.神宗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170) 8.王安石变法始末 (172) 9.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75) 10.《资治通鉴》完成始末 (178) 11.广有贤名的吕公著 (181) 12.沈括出使辽国内幕 (183) 13.旷达高洁的黄庭坚 (186) 14.文学巨擘——曾巩 (189) 15.“天下第一文人”——苏轼 (191) 16.“乌台诗案”内幕 (194) 17.“关学”创始人张载 (197) 18.矢志变法图强的宋神宗 (200) 六 走向没落——哲宗朝 (203) 1.宋哲宗是怎样即位的 (204) 2.垂帘听政的高太后 (206) 3.何谓“元佑更化” (209) 4.“蜀、洛、朔党争”始末 (211) 5.改革家——章悖 (214) 6.北宋重臣——张商英 (216) 7.哲宗为何讨厌程颐 (218) 8.名动天下的“二程” (221) 9.军国重臣——文彦博 (224) 10.奸相——蔡京 (226) 11.曾布为何与宰相无缘 (229) 12.温柔贤淑的孟皇后为何被废 (231) 13.奇才科学家——苏颂 (234r) 14.宋哲宗为何英年早逝 (237) 七 任人宰割——徽宗、钦宗朝 (241) 1.赵佶为何能继承皇位 (242) 2.宋徽宗是如何将画院发扬光大的 (244) 3.“媪相”童贯为何被人们痛恨 (246) 4.王黼是怎样讨得徽宗欢心的 (249) 5.“光复燕云”的屈辱 (251) 6.郭药师降金内幕 (254) 7.方腊大起义始末 (256) 8.“苏黄米蔡”中的“蔡”是谁 (259) 9.书画全才的米芾 (261) 10.梁山起义始末 (264) 11.梁山起义结局之谜 (266) 12.宋徽宗为何迷上李师师 (269) 13.宋钦宗临危受命难救国 (271) 14.李纲是如何抗金的 (274) 15.徽钦二帝的悲惨结局 (276) 16.北宋帝王陵墓之谜 (278) 下册 一 偏安江东——高宗朝 (上) (1) 1.高宗赵构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1) 2.南宋为何选都杭州 (5) 3.“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是真的么 (7) 4.宗泽是怎样领导东京保卫战的 (9) 5.富平之战宋军为何大败 (12) 6.钟相、杨幺大起义始末 (14) 7.陈东是怎样死的 (17) 8.“八字军”的由来 (20) 9.苗、刘之变始末 (22) 10.杜充降敌之谜 (24) 11.顺昌之战刘錡是怎样以少胜多的 (27) 12.奸相秦桧南归之谜 (30) 13.绍兴和议是怎样签订的 (32) 14.屡立战功的吴玢 (35) 15.高宗迎回韦太后内幕 (37) 16.柔福帝姬真假之谜 (40) 17.《清明上河图》 (43) 18.郾城之战始末 (46) 19.精忠报国的岳飞 (49) 20.抗金骁将杨再兴 (53) 21.民族败类张邦昌的结局 (55) 二 偏安江东——高宗朝 (下) (59) 1.吴皇后为何能稳坐后位 (60) 2.“中兴四将”是指哪四人 (62) 3.宋高宗为何要杀岳飞 (65) 4.为何会发生淮西兵变 (67) 5.张俊因何唯秦桧是从 (69) 6.王贵背叛岳飞之谜 (71) 7.陈之茂因何交恶秦桧 (73) 8.少年将军——岳云 (76) 9.矢志抗金的张浚 (78) 10.“黄天荡大捷”始末 (80) 11.击鼓抗金的梁红玉 (83) 12.宋高宗是怎样释兵权的 (86) 13.宋军是如何取得采石大捷的 (88) 14.高宗立太子之谜 (90) 15.千古绝唱《满江红》 (93) 16.胸怀大志的刘过 (96) 17.婉约词人李清照 (99) 18.牛皋真的是笑死的么 (102) 19.宋高宗为何禅位 (104) 三 壮志难酬——孝宗朝 (107) 1.张浚北伐失败的真相 (108) 2.《东京梦华录》是怎样一本书 (110) 3“鹅湖之会”的由来 (112) 4.宋代社会生活初探 (115) 5.“王霸义利”之辩 (117) 6.中兴四大诗人 (120) 7.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123) 8.瓦肆是怎样的娱乐场所 (126) 9.宋朝人为何崇拜妈祖 (129) 10.郑樵与《通志》 (131) 11.陆九渊与心学 (134) 12.解读《守城录》 (137) 13.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139) 14.杨万里缘何被叫做“诚斋先生” (142) 15.断肠女词人朱淑真 (144) 16“白石道人”——姜夔 (146) 17.名臣崔与之其人其事 (148) 18.何谓“朱子理学” (150) 19.“隆兴和议”签订内幕 (153) 20.孝宗为何死于子不孝 (156) 四 庸碌无为——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朝 (159) 1.光宗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160) 2.跋扈善妒的李皇后 (162) 3.留正为何要辞官 (164) 4.“庆元党禁”始末 (167) 5.赵汝愚是怎样“助宁代光”的 (169) 6.开禧北伐为何草草收场 (171) 7.韩侂胄被杀内幕 (174) 8.卓越的军事将领毕再遇 (176) 9.一手遮天的权臣史弥远 (178) 10.真德秀是怎样复兴程朱理学的 (180) 11.宋理宗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183) 12.宋理宗为何要联蒙抗金 (186) 13.功名比肩岳飞的孟珙 (188) 14.英勇殉国的猛将曹友闻 (191) 15.“端平人洛”收复三京了么 (193) 16.余玠是如何经略四川的 (195) 17.意义深远的宋蒙钓鱼城之战 (197) 18.历时弥远的襄樊之战 (201) 19.祸国殃民的奸相贾似道 (203) 20“鄂州大捷”的真相 (207) 21.宋理宗是怎样宠奸误国的 (209) 22.《九章算术》是怎样的一本书 (211) 23.荒淫丧国的宋度宗 (215) 五 破国亡家——末代三朝 (219) 1.宋军鲁港之役为何大败 (220) 2.郑虎臣真的杀死贾似道了么 (222) 3.“得之于小儿,失之于小儿”的由来 (224) 4.瀛国公被忽必烈赐死的真相 (226) 5.荡气回肠的扬州城之战 (228) 6.可歌可泣的重庆之战 (230) 7.感人肺腑的《正气歌》 (233) 8.文天祥是怎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236) 9.亡命天涯的宋端宗 (240) lO.宋元间的最后一次大战“崖海大战” (242) 11.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陆秀夫 (244) 12.矢志抗元的张世杰 (247) 13.谢枋得的“铮铮铁骨” (249) 14.景德镇缘何名动天下 (251) 15.宋代的“交子”所指何物 (254) 16.宋朝军队作战的兵器与配备 (256) 17.宋代的枢密院是怎样一个机构 (258) 18.宋代的台谏制度 (261) 19.宋代是怎样使用火器的 (264) 20.“八帝九陵”之迷 (267) 21.宋代蹴鞠为何十分流行 (270) 22.追寻南宋帝王陵墓地址 (272) 试读章节 中国五代前后有两位花蕊夫人,这里说的是徐氏,四川青城人。她聪明贤淑,不但貌若天仙,且才情出众,尤其擅长宫词,著有《花蕊夫人宫词》。当时的后蜀主孟昶少年风流,广征蜀地美女,时年14岁的徐氏进得宫中,迅速受到蜀主孟昶的宠爱,被封为费贵妃。费贵妃喜爱芙蓉花和牡丹花,为讨得美人欢心,蜀主孟昶就命人特地修了一座牡丹苑,并在城墙上种满了芙蓉花,要求寻常百姓也家家种芙蓉。每到芙蓉花开的季节,成都城中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如火如荼,远观如灿烂朝霞,近嗅而花香四溢,成都也因此而得其雅名“锦城”。孟昶带着费贵妃登城赏花饮酒,见人比芙蓉美,感慨万千,说:“你真是太美了!连芙蓉花也比不上你的妩媚,牡丹也比不上你的明艳,你是人中之花,花中之蕊啊。那朕就封你为花蕊夫人吧。” 花蕊夫人与孟昶虽然恩爱有加,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后蜀主孟昶生活奢华无度,穷奢极逸,不理朝政,不见烽火,宫廷中日日笙歌,夜夜美酒。但好景不长,965年元宵节后不久,宋军兵临成都城下,孟昶才大梦初醒,无奈之下,只得自缚出城请降。孟昶与花蕊夫人被押赴汴梁,受到宋太祖赵匡胤优待。但是,宋太祖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他以不近女色而闻名,但久闻花蕊夫人有倾国倾城之貌,着实让他心动。但是直接召见,怕招人议论,于是赵匡胤想出个好主意:重赏孟昶一家,恩及家眷侍从,料定他们必定进宫谢恩,便可一睹花蕊夫人芳容。果不其然,孟昶一家特地进宫谢恩。孟昶走在前面,其母尾随其后,接着便是花蕊夫人。只见花蕊夫人腰似柔柳,眉含远山,唇若朱涂,远远的暗香袭人,令人心醉。顺眼望去,确实是千娇百媚。花蕊夫人上前拜见道:“臣妾费氏见驾,愿吾皇圣寿无疆!”太祖方回过神来,而刚才那天籁之音,似莺啼百啭,不绝于耳。太祖忙收回目光,为掩饰刚才的失态,都不敢多看眼前的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始终低垂着头,宋太祖厉声指责道:“人说,女色是亡国的祸水,你依仗美貌,引诱孟昶荒于游乐,穷奢极逸,败了国家,该当何罪?”按常理,见圣上如此声色俱厉,都会闻声丧胆,可花蕊P38夫人绝非等闲之辈、怯懦之人。她面无惧色,坦然陈词:“做君主的掌握军政,占有权力,却不理朝政,难以强军卫国,自己迷恋女色,却要加罪于宫妃身上,这又是何道理?”没想到纤纤弱女子,好生伶牙俐齿,为缓和气氛,太祖又道:“朕听说花蕊夫人才貌双全,如此盛会岂能无诗,朕命你作诗一首,意下如何?”花蕊夫人很快将一首《述亡国诗》一挥而就:“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宋太祖立刻被这小女子的才气、勇气和锐气深深震撼了。太祖逼视着花蕊夫人,一动不动,一言不发,空气中凝结着一股杀气,众人心惊胆战,焦急地等着皇帝发话。端坐良久,太祖忽然起身,二话不说,携诗卷拂袖而去。 从此,花蕊夫人被太祖收入后宫。而蹊跷的是,七天之后孟昶在其宅第中神秘死去。皇帝闻知噩耗,叹息不已,追封孟昶为楚王,除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之外,自己竟也为孟昶而停朝五天,素服发哀并亲自到孟府致奠。 虽说赵匡胤也曾娶过两任妻子,可花蕊夫人出现时都已经去世了,自娶得花蕊夫人之后,宋太祖才知道真正的女人应该像花蕊夫人这样,集美貌智慧于一身。作为阶下囚的遗孀,花蕊夫人能够得到太祖的宠爱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纵然千般无奈,表面上也要装出一副幸福女人的样子。她陪太祖谈天说地,下棋吟诗,深得宫中上下的尊敬和喜爱。殊不知,花蕊夫人忘不了亡夫孟昶,甚至还在寝宫供奉其画像,以示怀念。有一天,太祖不期而至,发现画像,便问道:“画中人是谁?你房中怎么会有男子画像?”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画中人是张仙。”太祖又问:“张仙又是谁?”花蕊夫人微笑道:“张仙就是我们四川人供奉的送子神。皇上”她娇嗔道:“花蕊夫人日思夜想,只盼着能为皇上生一个龙子,皇上想不想呢?”太祖大喜:“原来是爱妃想为朕生一个龙子啊,太好了!”顷刻间化险为夷。从此张仙送子图的故事不胫而走,宫里宫外的人只要想生儿子,都要供上张仙画像,香花顶礼。 花蕊夫人深得太祖的宠幸,然而宋太祖去世后,这位才名远播的美人命归何处也成了一个谜。有人说赵光义继位后,又逼花蕊夫人就范,她哪肯再度失身偷生,于是被恼羞成怒的赵光义一箭射死。又有人说她怀念前夫,年老色衰,郁郁而终。P39 序言 提起宋朝,人们总认为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软弱无能的朝代,国弱君昏,备受外敌的欺辱,这实在有失公允。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每每朝代更迭无不伴随着血腥、屠戳,唯有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例外。这是由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较有仁爱之心,太祖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并未采取血腥手段,更没有担心前朝龙子龙孙复辟而大加屠戳,而是勤石为盟,要求后嗣新君遵守誓言,善待周室。 以己之见,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在宋代,士大夫的地位相当高,皇帝没有集权,实行开明政治。因此涌现出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相名臣,如清正廉洁的寇准,名垂青史的包拯,推行新法的王安石,精忠不渝实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 宋代是知识分子活得最有尊严的朝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的时代。因此宋朝是中国历史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的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宋还发展起一门新科学——技术科学。这些辉煌成就是与宋朝的综合文明密不可分的。 此外,宋朝还为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是宋代文学史的巨人,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积累贡献了极大一笔财富。 宋朝是一个宽容的朝代。这一朝代国家版图并不算大,帝权也不强,但百姓生活最富足,政治上较开明,是历史上少有的没有人因言获罪的年代。当然,宋初统治者的以文治国方略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使得面对外来强敌时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任外虏欺凌,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仁人志士。 可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朝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因此,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将宋朝历史客观、真实地再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全方位的了解,品味千年以前的宋人的风采的重要性。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本着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将宋代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帝王、名相贤臣的重大历史活动呈献给大家。 本书力求语言平朴,人物刻画鲜活,情节叙述细致,同时配以适当的背景图片,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如梦如幻的宋代历史带给人们的震撼。 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