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的学说体大思精,他的交往理论和对话主义,提出了人类生存的一种新的形态,其思想核心即是人类社会数千年企盼、呼喊、奋斗的民主、平等和社会正义。人类历史过往今来的各种理论、观念、形态、体系都在相互交往中对话,各自有一席之地,各自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种理论摒弃话语霸权,与一神教崇拜格格不入。这本书就科学地阐明了巴赫金学说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价值,是研究巴赫金的一部力作。
总序 钱谷融(1)
序 黎皓智(1)
第一章 “超语言学”的语言哲学 (7)
第一节 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8)
第二节 对传统语言哲学的批判 (15)
第三节 表述与语境 (24)
第四节 言语体裁与风格问题 (32)
第五节 “他人话语”与言语的“内在对话性” (39)
第二章 语言的对话性及其文本分析 (47)
第一节 双声与微型对话 (48)
第二节 大型对话与复调 (66)
第三章 语言的狂欢化及其文本分析 (79)
第一节 狂欢化语言的体裁形式和特征 (80)
第二节 狂欢化语言的形象体系及其文化和意识形态 (93)
第四章 巴赫金的文艺学方法论 (107)
第一节 文本及理解问题 (107)
第二节 文化、语境与历史 (111)
第三节 形式与内容并重 (118)
第四节 符号与意识形态相结合 (126)
第五章 巴赫金语言思想及文艺学方法论的价值与地位 (13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134)
第二节 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的批判与接受 (138)
第三节 对符号学、阐释学、接受美学和后结构主义等的启示 (142)
主要参考文献 (147)
后记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