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生于8O年代的名校大学生的成长故事。成长的烦恼,前途的茫然,人生的迷失……能不能承诺?需不需要承诺?面对承诺,美丽的青春是变得脆弱,还是坚强?书中名校大学生所经历过的大学生活或许能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带来借鉴作用,他们的青春闪光或许能照亮别人前方的路……四年来一千四百多个日子里有你有我,让我们依然记得那些美丽的故事,那些知晓或不知晓结局的故事,再度体会那些刻骨铭心的青春滋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春没有承诺(生于80年代的名校大学生的成长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宏杰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生于8O年代的名校大学生的成长故事。成长的烦恼,前途的茫然,人生的迷失……能不能承诺?需不需要承诺?面对承诺,美丽的青春是变得脆弱,还是坚强?书中名校大学生所经历过的大学生活或许能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带来借鉴作用,他们的青春闪光或许能照亮别人前方的路……四年来一千四百多个日子里有你有我,让我们依然记得那些美丽的故事,那些知晓或不知晓结局的故事,再度体会那些刻骨铭心的青春滋味……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生于8O年代的名校大学生的成长故事。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接近2000万人,为世界之最。作者张宏杰采访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所城市十所名稗大学的在校生,将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大学体验写成此书。这十所名牌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青春同路,相约有你。认识自己需要参照物,如果不了解别人所走的人生道路,那就很难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成长的烦恼,前途的茫然,人生的迷失……能不能承诺?需不需要承诺?面对承诺,美丽的青春是变得脆弱,还是坚强?书中名校大学生所经历过的大学生活或许能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带来借鉴作用,他们的青春闪光或许能照亮别人前方的路……四年来一千四百多个日子里有你有我,让我们依然记得那些美丽的故事,那些知晓或不知晓结局的故事,再度体会那些刻骨铭心的青春滋味…… 目录 前言 高校扩招的一代/1 第一部 在“学生社团”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11 成长之一:体验做事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12 成长之二:活着要的是一种状态/17 成长之三:大学生是否要讲究自己的生活质量/22 成长之四:人年轻的时候应该登一座真正的山/27 成长之五:玩摇滚的北大“德性青年/32 成长之六:尽可能多地体验生活/47 成长之七: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找到自信/45 成长之八:从“坏孩子”变为“优等生”/49 成长之九:每天都过得挺精彩/55 成长之十:不能改变就去适应/59 成长之十一:毕业后没法去过苦日子/63 成长之十二:喜欢打太极的小女生/68 第二部 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帮助成长/71 成长之十三:清华学生艺术团舞蹈队的美女/72 成长之十四:钢琴公主的美妙时光/79 成长之十五:上清华是一种幸运/84 成长之十六:从来没有想到大学生活会这么苦/88 成长之十七:有什么能力在北大都能发挥出来/92 成长之十八:太多的选择让自己感到迷茫/97 成长之十九:渴望飞翔的跳舞女孩/104 成长之二十:传说中的北师大“校花”/111 第三部 高校“学生干部”的青春体验/117 成长之二十一:在专业里找到一种成就感/118 成长之二十二:做辅导员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124 成长之二十三:希望自己能去影响别人/132 成长之二十四:自己的路靠自己去摸索/138 成长之二十五:选择专业跟完善自己的人格有关/144 成长之二十六:在北外男生要学会如何生存/148 成长之二十七:大学生活是否完整/154 成长之二十八: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158 成长之二十九:大学的成长就是认清自己的过程/163 成长之三十:每一天的选择都会决定着未来/169 成长之三十一:一个复旦班长的苦与乐/173 成长之三十二:名校给一个人的成长提供最好的资源/184 成长之三十三:有遗憾但并不后悔/188 成长之三十四:只有一种失败,就是半途而废/192 成长之三十五:从“原料”到“半成品”的过程/196 成长之三十六:华工是我成长的地方/201 成长之三十七:梦想着将来过上很好的生活/206 第四部 大一到大四你改变了多少/209 成长之三十八:学会怎么样去看待这个社会/210 成长之三十九:生活重在体验/216 成长之四十:最大的遗憾是没遇到什么挫折/227 成长之四十一: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225 成长之四十二:宁愿选择差的专业好的大学/230 成长之四十三:一个幸运女孩的非凡经历/235 成长之四十四:人都喜欢在有荣誉感的地方成长/239 第五部 青春是怎样炼成的/243 成长之四十五:性格决定你的命运/244 成长之四十六:和赖斯站在一起的北大女生/251 成长之四十七:活着就想感受更多的东西/254 成长之四十八:不知道以后能做什么/258 成长之四十九:世界上真的有人爱学习吗/267 成长之五十: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能更优秀/267 成长之五十一:让我自由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270 成长之五十二: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宽容/273 成长之五十三: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276 成长之五十四:不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东西/280 成长之五十五:北外让女生变得更美/285 成长之五十六:希望自己活得精彩一点/289 成长之五十七:欲胜人者先自胜/294 成长之五十八:痛一次就会长大一点/298 成长之五十九:一个贫困生的平凡青春/302 成长之六十:变化越大,人的成长就越快/305 后记 为2000万在校大学生书写青春与成长/309 试读章节 成长之二:活着要的是一种状态 在2005年初春的一个夜晚,我在清华大学大礼堂看了一场清华学生艺术团汇报演出,其中话剧《天鹅之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剧较多地融合了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表演“天鹅”的女主角是一个北京女孩,她叫珊珊(化名),是清华中文系大四学生,2001年入学,1983年出生。大概过了十天,我跟珊珊相约在清青餐厅见面。那天晚上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在舞台上表演的她,甚至看不清她的脸庞,只觉得她很活泼,有几分调皮。 她很快就要毕业,已经定下来直读清华新闻学院影视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回顾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她说自己的生活主线跟艺术团的话剧社有关,她不是特长生,但她在话剧社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访谈的过程中,她一直喜欢笑,从她灿烂的笑容中,我看到了青春的影子。她在大学里经历了父母的离婚和自己爱情的失败,但是她对生活一点也不悲观,我暗地里佩服她的坚强。 【珊珊自述】 当时考北大没有信心,所以报了清华的文科,其实后来成绩出来我的分数够北大录取分数线。我想文科生在高中不太懂事的时候都向往着北大,因为北大很自由,有个性。来了一阵发现清华也挺好的,甚至比北大好。当时来清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看中了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我就报了,第一志愿是新闻,第二志愿才是我现在念的中文,我没有报那些热门的英语、法律、经济专业,我就觉得如果学不到自己第一喜欢的专业,就要学到自己第二喜欢的专业。清华我就报了这两个专业,在这之前北京科技大学已经确定要我了。当时我们高三班主任拿着我的志愿表跑到我爸面前说:“你们家的孩子还要不要考虑?多报几个学校吧。”我爸说:“不用了,我听她的。”然后我们班主任很愤怒地走了,(笑)看我很不顺眼,觉得这个孩子太狂妄了。当时我就觉得,我再差也不至于上不了北京科技大学吧。虽然最后没有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新闻),但是也并不很失望,因为毕竟进了清华嘛。 记得当时报到的时候,我们家离清华不太远,我跟我妈一人骑辆自行车从清华西门骑进来,清华校园很大,我边骑自行车还边想呢,怎么还没到呀?新生报到的地方在哪呀?一路上可以看到新生报到的路标,我说这学校怎么这么大啊!我妈当时就特别激动说:“孩子呀,这是清华呀,我好激动呀,我女儿读清华了。”(笑)后来骑到东操场体育馆那边,看到两旁有绿草坪,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洒在草坪下显得特别的亮,我妈就盯着那个草坪说:“你看看——这就是清华呀!”可我当时想的是——还有多远啊? 我是来了这里之后才慢慢发现清华原来是有一个光环的,所谓的名校。上高中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胸无大志吧,不觉得大学怎么样怎么样,尤其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放弃了自己梦想中的北大,就更觉得自己这辈子变灰暗了。后来发现做名校的学生确实不一样,虽然不是你最喜欢的名校,但它毕竟是名校。 大一时比高三忙。每个学期第一星期的时候,学校各个协会呀纷纷招新,我一看自己的课表,太好了,老有半天是空着的,所以我觉得有时间就报了好多协会。后来才明白,虽然课表上那些半天是空着的不用上课,但你要用它来看书呀,做作业呀。大一的时候我在三个协会做,话剧社、学生网络电视和学通社。一学期过后只剩下那个话剧社了,另外两个没时间干了。当时为什么还要留在话剧社呢?好像是因为自己在那呆了一学期过后还没有交出一个像样的作品来,所以不死心。那一学期话剧社对我们刚招进来的新生进行训练,我们没有演角色的机会,但我还是留下来了,一直留到现在。 接下来的三年大学生活,我跟话剧社就分不开了。清华的话剧社比较特殊,跟别的学校的话剧社不太一样,有些官方色彩,不是你想排什么戏就可以排什么戏。怎么说呢?清华话剧社是一个有着血泪历史的组织,进来以后,你会发现这里有一些被称为“老人”的前辈,其实就是队里的师兄师姐,他们对队里的感情非常深,把话剧社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我们这边曾经有个三字班的队长,1993年入学的一个班长,在队里丢掉了一只小手指头,是因为演出的时候出了一个事故,他的故事一届届传下来,传到我们这一届的时候已经把他当成一个英雄,我听到的故事版本是当时他的小手指头有机会接上去,但当天晚上队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出,而他在里面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在医院的时候说:“我不能做接指手术,我晚上有演出。”后来他把那节手指头埋在了大礼堂门口的一棵松树下面,现在去大礼堂门口看到有棵松树长得有点歪,而旁边有棵松树长得非常笔直,长得非常笔直的那棵松树就埋着他的小手指头。所以我们队每一次的队长和团支书的交接仪式都会选择在大礼堂举行,那个地方非常神圣,对我们来讲,是一个让生命变得很沉重的地方。 我们这个组织非常快乐,刚进来的时候,那些被称为“老人”的师兄师姐对师弟师妹非常照顾,不仅是在表演指导上,还有生活上、学习上,方方面面,他们就像家长一样照顾你,你在这个地方很容易找到归宿感。而且,在这个组织里的人都非常牛,要不就是某省的高考状元,要不就是“清华十杰”什么的……你就会觉得:我在这个组织里我也很牛!现在我也成了队里的“老人”,有人叫我“姐姐”。当你来照顾那些小师弟师妹,带给他们快乐,这个时候生命就变得沉重了。 可能因为这个吧,我很庆幸自己当年来到了清华,我觉得我要是在北大可能找不到这样的归宿。 话剧跟我学的中文专业还是有关的,我在大学写的好多论文都跟话剧有关,包括我想上研究生、想读影视传播也跟我演话剧有直接关系。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在别人看来,说好听一点是浮躁,说难听一听就是疯疯癫癫,现在也挺疯疯癫癫的。在清华久了,人就慢慢变沉静了。我懂得如何去判断一件事情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很冲动地去做,觉得自己很酷。其实我是一个特别情绪化的人,我特别怕自己情绪化的时候,真的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特别吓人。 一个人的心愿有近期的,有长远的。在当时看我近期的心愿是希望考北大或读清华的新闻传播,都没有实现,但我长远的目标实现了,我在大学这几年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我老说,如果明天我死于非命,我也死而无憾了,所以能达到现在这个状态就足够了,至于中间你什么东西有了什么东西没有不是最重要的,那只不过是为长远的目标所做的取舍,不能算是一种损失。 我一直觉得人活着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目标,所以我一直在追求我理想中的状态,而不是某种目标。大学四年来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明白了很多东西,其他的没什么变化,我的心态和价值观都没什么大的变化。我对待生活的态度没有变,只是对待什么事情比过去看得更加清楚,更加明白。我对我现在的状态挺满意的,很安静。 我对什么事都不做长远的打算,像推研,临开学的时候我才想,噢:我是不是该联系导师了?包括你现在问我将来做什么,我也不知道,到时候再想吧。可是在别人看来,我是个很能拼的人,其实我现在很忙,这个学期我要做三个演出,经常一天早中晚都要排练,然后晚上回宿舍还要改剧本。 我希望年轻的时候保持这种拼搏的状态,做到有一定知名度或信誉的时候,等到35岁或许40岁以后吧,你不用自己去找活干,也会有人来找你了,总会有活干,到那个时候我把工作辞了,然后经常去旅游什么的。最好在意大利某个小半岛买一个花花绿绿的小房子,阳台上种上会飘花瓣的花儿,每年去上两三个月,我妈什么时候高兴就接过去住,我爸就不太可能了,我爸特别痛恨资本主义社会。而且,我将来还要这么教育我的孩子,人嘛,就是地球上的一种动物,别的动物有它的生存状态,人也应该有他的生存状态,那么人就要做人应该做的事情。像穿貂皮大衣什么的,都不是人应该做的事情。我现在想得很好,将来很有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宿愿又没有实现。 我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比如在人际关系上很不上道,我是一个特别不会装腔作势的人,所以在跟人打交道上不懂得游戏规则。其实我还是挺敏感的,比如我能看出来他现在不高兴了,那么我应该那样去做,但是让我去做的话我又特别为难。我虽然演过很多戏(话剧),但是人生和戏不一样。当我面对一个我讨厌的人,我真的没法装出我喜欢他。我这种直率性格的人经常会无意伤害身边亲近的人,如果对方是很会宽容我的人,那么他就宽容我了,当然我一旦意识到自己错了也会主动向他道歉。 我父母对我的期望很低,就是期望将来找个好男人,结婚生孩子,过得安安稳稳就好,一辈子不要做没良心的事。当然我要是做出一些成绩的话,他们会很高兴,很自豪。我原来以为我爸对我的期望很多,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因为他老了,还是什么原因。因为我爸以前曾经动员我去读博士什么的,我当时想:哇,女博士?太吓人了吧!老爸,您考虑清楚!可是他现在不这么要求我了。 在感情方面,我没有很多恋爱经验,到现在为止我只交过一个男朋友,已经分手了,所以我的恋爱经验是“1”。 【张宏杰小语】 人的状态的确非常重要,状态不好的话,什么事都很难干好。在大学里要保持好一种状态不是小事情,有的人很有激情,很有冲动;而有的人却很消沉,很颓废。一个人不可能一直有非常理想的状态,难免会遇到挫折或打击的时候,聪明的人善于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珊珊渴望的是一种拼搏的状态,拼搏可以激发自己的斗志,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凡是优秀的人都有一股拼搏精神,不畏艰难,不甘落后,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种状态里,青春会更加美丽,更加美好。P17-21 序言 高校扩招的一代1.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扩招轨道,1999年是高校扩招的第一年,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2000年、2001年,扩招增幅分别为38.16%和13.3%。经过三年大扩招,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214万人,净增571万人,几乎翻了一番,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到2002年秋,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突破1400万人,接近1998年美国1420多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上又一个迅速崛起的高等教育大国。2003年,我国一千多所普通高校共录取新生340多万人,是1998年的三倍多。据官方媒体报道,2005年我国高校新生计划招生510余万人,其中本专科生计划招生475万人,比2004年增长8%左右;硕士生计划招生31.6万人,比2004年增长15%;博士生计划招生5.5万人,比2004年增长2%。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居世界首位,已经接近2000万人。在“文革”后高校恢复招生的1977年,全国只招生27万人。时至今日,高校一再扩招,高校门槛一降再降,使一大批高中生圆了大学梦。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高校扩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中国青年一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综观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之间,用了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才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有专家指出,过去我国高校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里,高校垄断了很多的社会资源,有限的教育资源有相当部分投到了高校。与此同时,适龄青年的高校入学率低。由此看来,扩大高校学生的入学率,使更多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无疑是一件造福国民、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事情。高校扩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启动,创造了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从1999年扩招开始,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到2003年我国高校在校生就增长了一倍多,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达到了15%,我国由此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行列。 在1998年11月的时候,亚洲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和夫人左小蕾呈交给国务院领导一封信,信中他们建议,在三至四年内让中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汤敏博士这样认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大学是一个好的事业前途的敲门砖。这种观点极其不对。本质上,中国人的就业观念必须改变。美国大学生能去餐馆端盘子,能去开出租车,中国大学生为何就不行?”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认为,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我们国家包括自考、电大在内的大学入学率约为15%,而15%是个分界线,标志着大学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部介绍,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9%,处于世界上第六十多位,大体相当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000万,人数居世界首位。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包括: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成人高校本专科、军事院校本专科、学历文凭考试专科、电大注册视听生专科、网络学院本专科、电大开放式本科、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除以全国18~22岁学龄人口总数,再乘以100%。 高校扩招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1999年扩招的第一批大学生在2003年毕业,当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创下了建国以来的最低纪录,接下来关于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无钱上学的报道又不绝于耳。显然这一切与四年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密切相关,从1999年开始,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同时上大学也不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必须交纳一笔数目不小的费用。 1999年至今,对于这次改变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质疑的声音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人们的批评主要有以下数端:过高的学费断送了很多孩子上大学的梦想,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由于高校原有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急剧增加的学生的需要,造成了培养的困难,最后是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高校收费扩招确实存在弊端,但是它也有利的一面,那场改革给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带来了巨大利益。2.高校扩招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4年8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称:“高校扩招是个成就,但是目前,局部高校扩招过热应该适当降温。”纪宝成还说,作为高教工作者,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我们欢欣鼓舞,但是高校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扩招。 来自凤凰网的讯息:曾经有一所中专经过扩招,一路从大专升到本科,从几千人的规模扩大到了几万人。纪宝成把这所学校的状况形象地比喻为“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纪宝成说:“几千人的学校变成几万人,办学条件在哪里?学校原有的师资、科研、教学楼都与扩招后的发展不协调。我听说有的学校300人或是500人同上一堂课,这样的学校怎么能持续发展?”有些学校的扩招有不合理的地方,原因在于,有的高校扩招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迫于地方政府要求学校扩招的压力;有些高校是因为没有钱而扩招,因为国家按照在校学生的人数给学校拨款。纪宝成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与部分高校扩招过热有一定关系。他还担心:这种扩招现象不是为了培养合格人才,而是某些人为了提高入学率,进而谋求政绩的一种手段。纪宝成说,我们经常说教育以人为本,要提供合格的教育来满足大众的要求,但是这种过热的扩招是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发展高等教育的。 来自中国中小学教育网的讯息,高校扩招在社会公众中引起的心理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满足。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家庭消费排序中,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二位的占到了被调查对象总数的68.8%。希望自己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到了被调查者总数的89.8%,其中希望接受本科教育的为47.6%,希望接受研究生和大专层次教育的分别是28.4%和13.8%。这种渴求心理在下岗职工中更为强烈。接受高等教育,增强自身立足社会的竞争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1999年的高校扩招为几十万求学者打开了高等教育的大门。部分地区的高中升学率因而迅速提高,如上海市高中升学率达到了95%,由此也导致了高中入学率的提高和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因此,扩招对全国教育的发展确实有促进作用。 第二,公众开始担忧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由于中国公众追求高等教育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因此他们自然关注扩招可能造成的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带来教育质量下降当然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过去之所以很低,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软硬件建设跟不上。在硬件和软件均跟不上的情况下,扩大招生之后,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难以避免。如果出现这种现象,不但与中国公众强烈的目的性心理相违,也将对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对今后就业难的担忧。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谋取一个收入丰厚的职位,是公众共同的心理预期。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日趋严峻。1999年的扩招虽使几十万人成为幸运儿,但他们今后就业却令人担忧。已经就学的在校大学生对扩招可能带来的就业压力也十分敏感,其表现就是在校大学生要求转换专业的越来越多,一些高校为此对在校学生转换专业实行明码标价。在中国高等教育国家不包分配的背景情况下,中国公众已经把教育投资视为一种风险投资。转换专业和不入学实质上是一种“选择性”投资的表现。 中国高校扩招之所以会在一般公众中引起上述心理反映,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由中国公众高等教育需求的性质决定的。从上述心理反映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的需求有很大区别。发达国家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一种质量需求,即在发展层次上,为追求自我价值更高实现而引发的需求。我国公众的这种需求是基础性的生存需求,即为了求得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而以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来促成的。这种生存需求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而越发突出。例如,我国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但是,大多数报考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问或学到更多知识,而是为了增加求职的资本。受这种需求的影响,基础教育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据调查,多数中小学生已经把“将来找个好工作”排在了读书动因的第二位。 二是由中国公众的教育消费心理决定的。中国公众教育消费心理有强烈的功利性。当今社会,人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投入,换得高于一般的回报,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讲,现代人追求的回报更多的是经济利益。公众追求高等教育的功利色彩,使得社会对受过高等教育而待业的承受能力极差。广东一名“博士后”在人才市场上长期“待售”,已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待业造成的社会冲击力就可想而知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必然会引起公众对接受高等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3.生于80年代的大学生是怎样的一代人 当我下定决心接触并采访这批生于80年代的在校大学生时,脑海中立即冒出一个极大的问号:他们是怎样的一代人啊?我生于70年代,1993~1999年的六年时间在北京两所大学度过,当我离开大学校园的时候,正好是1999年的第一批高校扩招生进入大学校园,我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而且还有一份羡慕,我羡慕他们赶上了高校扩招的好年代,比我容易考上大学,我依然记得自己在1993年参加高考时,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只有64万,而1999年的招生人数是160万!如今到了2005年本专科招生人数是475万!我是广东考生,当年(1993年)广东考生有12万左右,录取人数只有3万余人(包括大专),录取率只有25%左右,而十年后到2003年时,广东省的录取率竟然达到82%!可想而知,我那个年代的同龄人想考上大学是多么的不容易!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当年能考上大学的年轻人都感受到了一份荣耀,而且还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名称,叫做“公费生”,是不用交学费的。我当年上大学每年只交445元学杂费,每个月有49元的本科补助金,相当于不用花钱上大学,住宿也是不用花钱的。 用简单的时间段来定义某一代人,也许有些不妥。一代人之所以成为某一代人,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出生时间的相近,而是他们存在着有别于上一代人的成长环境、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有了这些共性,那么就可以称他们为某一代人。生于80年代的这批人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成长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他们属于一个完整而崭新的时代。他们是中国自我改革的第一批完整意义上的受益者,当然也相应地承受了改革过程中的痛苦和无奈。4.名牌大学里的大学生是怎么生活的 能够上名校不仅是一个人的骄傲,也是一个家族的骄傲。每个人心里都有名校情结,每年高考几百万考生挤破了头也要往名校的大门里挤。也许,进了名校的大门意味着前途无量,将来工作不用发愁,而且名校的光环将会一辈子罩在自己的头上,那将终生受益。 几乎每一个上大学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而且都是美丽的,也许对许多大学生来说,那永远只是梦,永远无法变为现实。一个大学生如此描述自己的大学生活——美丽的梦: 曾几何时心中有个很单纯的愿望:在一片青草地上像个孩子似的躺在某个温柔可爱的女孩的怀中沉沉睡去。 可就在我努力去试着实现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在心中的影像经过时光和现实的重重打磨之后变得模糊不清了。硬撑着发酸发痛发胀的眼睛却仍旧无法辨认,剩下的只是在某个地方睡去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实在太疲惫太疲惫了,甚至已超越了身心俱疲的地步!以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使在这样万分疲惫的情况下仍有许多鞭子在驱赶着我,命令我前进前进,不断地前进! 相信这位大学生的感触会引起同龄大学生的共鸣,平时我回到大学校园去跟那些大学生交流,从他们口里说出来的一些词汇是我十年前上大学那时候从未听到过的,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跟上一代大学生的不同。我想关注他们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好奇心,而是一种责任。有一位大学生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他看了上面那位大学生所描述的梦,发出了如此的感想: 生活本是美好的,看你想得到什么,放下包袱,才能真正的去体验生活。 另一位大学生也有自己的感想,他这样说: 不是这个社会亏欠我们,不是梦想太遥远现实太残酷,而是我们还不懂得如何去生活。 我很佩服这位大学生有这么坦然面对人生的心态,他没有把自己的失落或打击谴责于社会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明白了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人生问题——如何去生活?从幼儿园到大学期间的十几年,有谁真正想过自己要如何去生活呢?在自己成长的岁月里,父母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衣食无忧,只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行,至于如何去生活,自己根本就不用管。然而等考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不知不觉走向了独立生活之路,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大学生的生活出乱子自然是情理之中。除了学业以外,其实大学生多么希望有人能够引导他们怎么去生活啊! 人总是渴望被别人理解的,生于80年代的这一批人也一样,然而我们能了解他们多少?对于生于80年代的这些在校大学生,社会上的人有谁敢说自己非常了解他们?如果不了解就根本谈不上理解。我想,即使是大学生的父母,也很难说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据我所知,现在的大学生也不太爱跟自己的父母沟通。他们想让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我想自己采访他们并把他们的声音传递出来是很有意义的。 关注名校大学生这个群体,并不是因为他们头上有名校的光环,而是考虑到他们走进社会后将会成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主力军,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真正的社会精英,可以这么说,将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跟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了解他们可以看出这一代人到底能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到底能起多大的影响力?不仅是社会上的人想了解他们,那些非名校的普通大学生也想了解他们,一位非名校的普通大学生在网上如此说: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我所在的学校是一般本科,也就是所谓的“二批”官办院校。我们班的人常常不去上课,逃课是经常的,整天就是上网,再不就是在宿舍睡觉,无所事事的样子。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没有勤奋刻苦的态度,只是一群颓废的人,每天上课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看报纸,没有人听课,老师也觉得习以为常了。上了一年半的大学了,可是我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到。只知道自己学的是哪门课,每门课的知识一点也不知道,完全不知道。还有英语,现在真的跟高中无法相提并论。记得高中时还经常背背诗词,可是现在呢? 我觉得真的很惭愧,我想像中的大学不是这个样子的。也许是我太天真了吧。我想像中的大学生应该是积极向上、知识广博、见识远大的,可是…… 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每年要离开学校的时候,都是非常消沉和放纵的,整天从宿舍楼里扔酒瓶子,把宿舍的电线全都弄坏。他们是在抱怨学校不好,抱怨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可是他们怎么不想想他们平时在学校里是怎么过的呢?不好好努力,而牢骚满腹,好像都是学校的错。学习难道不是靠自己的吗? 听到有句话说大学生过的都是白领的生活。我相信这句话。可是凭什么呢?父母又凭什么给我们那么多钱呢?凭我们是他们的儿女吗?我很想知道名牌大学的学生是怎么过的?他们是怎么安排他们的每一天的?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他们对前途和理想是怎么看的呢? 我想自己就像一只井底青蛙,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个小圈圈,可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几乎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中都想上名校,因为名校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在名校能够跟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即使上不了清华、北大,许多人来北京旅游都想到清华、北大的校园看一看。几年前我在清华时,有一次在图书馆前听到一个游人对另外一个游人说: “这辈子上不了清华,但是能够在清华睡几个晚上也好啊。”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报道说,每年中国青少年参加的“名校游”达四百多万人次。一到暑假,清华、北大的校园简直成了全国各地青少年的旅游胜地。有一个高三毕业生站在清华的二校门前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年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但他放弃了,他准备复读一年考清华大学! 名校的魅力无穷,名校里的学生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又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呢?我也很好奇,于是开始了系列采访。我这次选择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大城市的十所名牌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在跟这批生于80年代的名校大学生的交流中,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让我心灵激荡的东西。这次差不多采访了两百位名校大学生,我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了这本书《青春没有承诺》,我想真实地记录下当今大学生的生存状态,这本书记述的人物和事情都是真实的,有时候真实就是最大的价值。 张宏杰 2005年5月于北京 后记 为2000万在校大学生书写青春与成长 写完这本书时,我跟一位朋友说:“我又跑了十所大学采访了一百多个大学生,写成了一本书……”话音未落,他竟然大笑,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笑。过了半晌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他在笑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做这种事情呢,这么辛苦图的是什么呀?曾经采访一位清华男生时,他跟我说:“你真不容易,你总是充满激情地去采访每一个人。”的确如此,我采访每一个大学生时都是充满激情地与他(她)交谈,建立一种沟通上的信任。从广州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北京,一路上走过十所名牌大学,个中辛苦,惟有寸心方知。 在广东潮汕老家过完春节,我就去了广州,住在朋友家里,然后开始在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采访,那时候刚刚开学,春雨绵绵,我每天都带雨伞出门。中山大学跟华南理工大学离得比较远,在这两所大学之间跑来跑去,有时为采访不到理想的对象而干着急,再也没有心情去欣赏校园美丽的景色。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很开心的,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在离开广州的前一天晚上,好朋友詹斌超带我去一家名叫绿洲阁的西餐厅好好地吃了顿饭,接着又去一个地方喝酒,我俩都喝了很多,直到凌晨两点我毫无睡意,我俩在一起聊天,一直到天亮。他是一个可以陪我到天亮的朋友,他让我再次感受到友情的珍贵。还要感谢的另一位广州朋友是原来的高中同学张许昌,在广州那段时间一直住在他的家里。 离开广州的时候下起了滂沱大雨,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一夜未眠的我依然精神抖擞,登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最近几年常坐飞机,已经好久没有坐火车了,躺在火车的卧铺上我时睡时醒,想着人生的意义,想着自己消逝的青春,想着发生在大学里的爱情故事……不知道为什么,一种想哭的感觉在心底里油然而生。我是1995年在北京上的大学,在大学一共呆了六年,我上大学时结交的朋友几乎都已经不在大学了,有的早已失去了联系,当我再次回到大学校园来时,触景生情,那些校园的景物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我那些在大学校园结识的朋友如今都在哪里呢?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我的脑海里浮起,耳畔仿佛又回响起跟他们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我真的很怀念自己的大学时代,可是所有的欢乐与忧伤都已化做了记忆。 到了上海,在复旦大学附近的酒店住下来后,我又开始了紧张的采访。在这里还是要感谢老朋友张志安,他是我以前在复旦采访认识的,他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复旦来读博士,而且还当老师。在复旦见到他时感慨万千,他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而且还帮我联系了两位复旦新闻学院的学生,我的采访工作便由此展开。在复旦、上海交大和同济三所名校的采访是非常难忘的,面对这些比我小好多岁的大学生,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上大学时的影子,心情是那样的矛盾,因为我那美好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本来想在上海采访完三所名校后直接去武汉和南京采访,但我实在太累了,于是马上回北京。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北京这座城市还被包裹在严寒之中。在北京我按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五所名校的顺序采访下去,由于天气寒冷,经常刮五六级的大风,在校园里找学生采访的确辛苦,但是有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坚持下去,这个信念就是我认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是有意义的。直到有一天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草坪上采访一位女生时,发现草坪长出了许多美丽的小黄花,我才恍然大悟,严寒已经过去,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我的心如同一朵盛开着的玫瑰。 在这次长达一个多月马不停蹄的采访过程中,我要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同时也要感谢每一位接受我采访的大学生。我采访了一百多位大学生,由于篇幅有限,这本书只写了六十多位大学生的成长故事。他们都是生于80年代的大学生,我敢这么说,我是比较全面记录下他们成长的第一人。这本书《青春没有承诺》只是一个开始,我还要继续去写他们的真实故事,我还要到许多城市的大学去采访……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将近2000万人,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在未来的三年内继续为他们书写青春与成长!在这本书《青春没有承诺》即将出版的时候,我又开始了下一本书的创作,也是为“生于80年代的大学生”而写。不仅要写名校的大学生,也要写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等我的书写得差不多了,我还要到许多大学去作演讲,我要告诉在校的大学生:青春是美丽的,而且是短暂的,你们要好好珍惜! 最后要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林栋先生,他为我精心打造“青春成长”品牌丛书系列,感谢他的慧眼赏识和大力支持。还要感谢许许多多读者的支持和鼓励,我经常收到他们的电子邮件,他们的真诚鼓励真的让我很感动,我相信自己会继续写出好作品来的。 张宏杰 2005年5月30日凌晨三点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