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观大学发展史,特别是近代大学的历史,成功的大学式不怎么成功的大学,似乎校长都是一位关键人物。本书向复旦大学校庆一百年送上了一份厚礼。一百年前,马相伯点燃了复旦薪火,此后,李登辉、吴南轩、章益、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等校长代代相传,率领复旦人铸造了复旦的百年辉煌。
前 言 /l
第一章 马相伯点燃复旦薪火 /1
一、复旦降世的前前后后 /l
二、马相伯所受的教育 /4
三、不算成功的政治生涯 /7
四、马相伯的宗教信念与世俗人格 /9
五、复旦降世的洗礼是很具体的 /11
六、民治思想在办学上的实践 /14
七、教育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16
八、中西兼学、科学与人文并重 /19
九、教育救国的旗手 /2l
十、悖论与马相伯之谜 /24
第二章 把一生献给复旦的李登辉校长 /28
一、在复旦的校政年表 /28
二、所受的教育和处世个性 /31
三、复旦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34
四、学校管理体系初成 /38
五、李登辉与复旦校舍建设 /4l
六、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一) /45
七、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二) /48
八、李登辉论教育(一) /52
九、李登辉论教育(二) /56
十、百花齐放的复旦精神论 /59
第三章 乱世校长吴南轩 /64
一、带领复旦西迁避战 /64
二、入川后之总结与遐想 /68
三、复旦还在继续发展 /73
四、校友忆当年 /77
五、吴南轩论复旦 /82
六、疑问:什么是真实的吴南轩 /86
第四章 “处境尴尬”的章益校长 /92
一、章益先生的简历 /93
二、一位学有专攻的学者 /95
三、章益论教育和论治学 /98
四、章益任校长时的一些复旦动态 /102
五、对民主治校风格的传承 /106
六、梦想“四强”,苦干实事 /110
七、如何认识和评价章益校长 /114
第五章 辛苦遭逢起“两经”的陈望道校长 /120
一、生平大事年表述略 /121
二、民主与革命运动的战士 /124
三、初涉校务和出任新闻系主任 /128
四、从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到校长 /131
五、初任校长时的改革 /134
六、更多的社会、政治活动(一) /139
七、更多的社会、政治活动(二) /14s
八、更多的社会、政治活动(三) /147
九、推动复旦科学研究的开展 /15l
十、倡导优良的学风和校风 /157
十一、益友和良师 /162
十二、陈校长心中的校园 /167
十三、在“文革”风暴中 /170
第六章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校长 /176
一、苏步青生平活动年表简编 /177
二、院系调整后的苏步青教授 /181
三、大力推进复旦的科学研究 /184
四、苏步青当年所认识的科学研究 /188
五、老当益壮的“老校长” /192
六、树人犹是百年心 /196
七、重开研究生教育的新局 /20l
八、苏步青教授的教育(一) /205
九、苏步青教授的教育(二) /208
十、苏步青教授的教育(三) /211
十一、苏步青教授的教育(四) /214
十二、苏步青教授的教育(五) /219
第七章 新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226
一、曲折而丰富的人生历程 /227
二、作为物理学家的谢希德 /230
三、面向世界,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235
四、谢希德时期的复旦校政 /238
五、独具一格的治校风格 /242
六、热爱祖国、忠诚于共产党 /247
七、一次开学大会上的讲话 /25l
八、谢希德论复旦教育(一) /256
九、谢希德论复旦教育(二) /260
十、谢希德论复旦教育(三) /265
十一、附录原文两篇 /269
后 语 /276
一、文摘(1):现代大学的理想 /277
二、文摘(2):现代大学的管理 /288
三、文摘(3):现代大学的校长 /297
四、我的心愿(1):复旦要高举五面旗帜 /302
五、我的心愿(2):理想中的复旦大学校长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