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心中拥有梦想、你的生活中就不能没有诗歌。这里汇集了百年来令人难忘的诗歌佳作。这些诗歌或苍莽雄浑,荡气回肠;或缠绵悱恻,感人至深;或温婉细腻,情真意切……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长久地存留于你我的记忆之河,伴随我们,直到老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相信未来(诗歌卷)/百年百篇文学精选读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谢冕 |
出版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你的心中拥有梦想、你的生活中就不能没有诗歌。这里汇集了百年来令人难忘的诗歌佳作。这些诗歌或苍莽雄浑,荡气回肠;或缠绵悱恻,感人至深;或温婉细腻,情真意切……它们就像一粒粒珍珠,长久地存留于你我的记忆之河,伴随我们,直到老去…… 目录 刘大白 邮吻 (1) 鲁迅 《野草》题辞 (3) 我的失恋 (4) 沈尹默 三弦 (6) 周作人 小河 (7)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11) 胡适 一颗星儿(13) 一念(13) 郭沫若 地球,我的母亲! (15) 徐志摩 再别康桥(20) 沙扬娜拉(21) 我不知道风--(22) 康白情 江南(24) 疑问 (26) 田 汉 黄昏 (28) 王独清 我从Cafe中出来 (30) 但丁墓旁(31) 闻一多 死水 (33) 口供(34) 穆木天 落花(36) 冰心 一句话(38) 诗的女神 (39) 纸船(40) 俞平伯 孤山听雨(42) 暮(44) 应修人 妹妹你是水(46) 李金发 弃妇(48) 琴的哀(49) 冯乃超 残烛(51) 废名 十二月十九夜(53) 胡风 小草对阳光这样说(55) 汪静之 蕙的风(59) 伊底眼(60) 林徽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62) 别丢掉 (63) 常任侠 春曦之歌(65) 朱湘 葬我 (68) 采莲曲 (69) 戴望舒 雨巷(72) 我的记忆(74) 臧克家 老马(76) 有的人(76) 冯至 蛇 (79) 十四行(选二首) (80) 邵洵美 季候(83) 阿垅 无题(85) 不要恐惧(86) 徐讦 时问的去处(88) 画像 (89) 高兰 哭亡女苏菲(91) 罗大冈 珠有泪 (98) 殷夫 孩儿塔 (101) 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 (104) 林庚 五月 (109) 洗衣歌 (110) 卞之琳 古镇的梦 (112) 断章 (113) 公木 我爱 (115) 陈梦家 一朵野花(119) 雁子 (119) 何其芳 预言 (121) 赠人 (123) 覃子豪 黑发桥 (125) 距离 (126) 金克木 雨雪 (128) 辛笛 手掌 (130) 纪弦 一片槐树叶 (133) 你的名字 (134) 徐迟 苕霅的溪水上 (136) 江南(一) (137) 鲁藜 星 (139) 山 (140) 野花 (140) 泥土 (141) 阮章竞 风沙 (142) 田 间 赶车传(节选) (145) 陈敬容 珠和觅珠人 (151) 邹荻帆 在天池的下面 (153) 穆旦 赞美 (155) 诗八首 (157) 蔡其矫 雾中汉水 (162) 祈求 (163) 杜运燮 秋(165) 郭小川 甘蔗林--青纱帐(167) 郑敏 金黄的稻束(170) 心象组诗:"门"(171) 唐祈 女犯监狱(173) 晏明 黄山印象(175) 唐浞 诗(177) 我的欢乐(178) 青勃 苦难的中国有明天(180) 袁可嘉 冬夜(182) 上海(184)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节选) (186) 曾卓 悬崖边的树(190) 有赠(191) 绿原 惊蛰(194) 小时候(196) 牛汉 悼念一棵枫树(198) 华南虎(201) 闻捷 苹果树下(204) 贺敬之 回延安(207) 黄永玉 曾经有过那种时候(212) 王尔碑 南河(214) 李瑛 石头(217) 张志民 倔老婆子(221) "人"这个字(222) 罗洛 我和时间(223) 雁翼 在云彩上面(226) 公刘 上海夜歌(一)(228) 运杨柳的骆驼 (229) 罗门 流浪人(231) 车祸(232) 洛夫 金龙禅寺(233) 烟之外(234) 余光中 寻李白(236) 乡愁(238) 白桦 去年冬天(240) 未央 祖国,我回来了 (244) 流沙河 就是那一只蟋蟀(248) 梁上泉 月亮里的声音(252) 吻(253) 痖弦 红玉米(255) 忧郁(256) 邵燕祥 晴天(259) 昌耀 木轮车队行进着(262) 刘章 乡音(265) 杨牧 水之湄(268) 孤独(269) 傅天琳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271) 夏夏的花(272) 叶延滨 想飞的山岩(274) 食指 相信未来(276)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277) 江河 太阳和他的反光(280) 北岛 回答(286) 宣告(287) 是的,昨天(288) 雁北 二十四支(290) 伊蕾 黄果树大瀑布(294) 舒婷 致橡树(296) 四月的黄昏(297) 神女峰(298) 马丽华 我的太阳(选一首) (301) 于坚 南高原(303) 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305) 杨炼 蓝色狂想曲(308) 冷焰 沉陷的大地(311) 顾城 生命幻想曲(316) 唐亚平 黑色沼泽(320) 海子 亚洲铜(32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323) 编后记(325) 试读章节 邮 吻 我不是不能用指头儿撕, 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儿剖, 只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挑开了紫色的信唇; 我知道这信唇里面, 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从她底很郑重的折叠里, 我把那粉红色的信笺, 很郑重地展开了。 我把她很郑重地写的, 一字字一行行, 一行行一字字地, 很郑重地读了。 我不是爱那一角模糊的邮印, 我不是爱那满幅精致的花纹, 只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揭起那绿色的邮花; 我知道这邮花背后, 藏著她秘密的一吻。 1923年5月2日【点评】 刘大白是"五四"时期较早的新诗倡导者之一。他的诗由于是从旧诗蜕变而来,所以明显带有旧诗词的痕迹。 《邮吻》是首著名的爱情诗。第一句话就用直白式开头"我不是不能……",一下子诗人的情感就热辣辣扑面而来,诗人不撕,不剖,而是缓缓地、轻轻地"挑"开信唇,一个"挑"字,诗人对信笺的爱护与珍视跃然纸上。为什么要"挑"呢?因为里面""藏著她秘密的一吻"。谜底出来了,怪不得诗人这么小心翼翼,这么郑重其事,爱情的神圣与甜蜜全藏在这里了。接下来诗人开始郑重地展开信笺,郑重地读信,"一行行一字字"地读,用的都是直抒胸臆的笔法,最后诗人重复了开头的句式和动作,只是把"挑"换成了"揭",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咏叹效果。 全诗通过"拆信"、"看信"、"揭信"三个典型细节,细腻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真切地展现了诗人的心态及情绪变化,动作和心理相谐相随,直率而不失委婉,情真意切,颇能打动人。P1-2 序言 我从小学起就爱上了散文这种文体。经过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在国文课上,读的都是中国古代的散文。从先秦的庄子和孟子读起,经过了汉代的司马迁和贾谊等,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和散文,唐初的四杰,以及以后的唐宋八大家,一直到明代的归有光,公安派和竟陵派的小品,最后是清代的桐城派和龚自珍等人的文章,没有读不到的。到了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年,《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书早已从我的书案上绝迹;可是,偶尔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还会背诵起整篇或整段的少年时读过的古文来。那种惨淡经营的结构、铿锵悦耳的节奏、恢宏诡奇的想像、深邃精密的思想、灵动活泼的文体、石破天惊的比喻、丰盈充沛的真情、品味不尽的神韵,所有这一切,都"润物细无声"似地流入我的灵府,使我精神为之抖擞,心情为之振奋,心旷神怡,消除烦闷,仿佛受到了一次净化,乐不可支了。 中国确实是世界散文大国。 可是,这一个彰明昭著的事实,最初我却视而不见,是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我才认识到的。 我在大学里读的是西洋文学系,对西方散文情有独钟,平日侈谈英国散文诸大家,旁及法国和美国。德国也是西方文学大国,诗歌、小说、戏剧,成绩斐然,而散文名家则寥若晨星。可见文学品种是与民族性有密切联系的。这一点好像还没有人明确地谈到过,我颇以为是憾事。 中国的民族性大概最宜于散文和诗歌。我在这里讲的散文是指有真情实感又具有高超的艺术性的散文,一般用散文写成的文字,不管思想性多么高,如果缺少真感情和文采,也算不上文学散文。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文学散文占有很大的比例。经部中有好散文,史部中更多,司马迁不就是公认的伟大的散文作家吗?子部中有好散文,孟子(有时归入经部)和庄子可为代表。集部中除了诗歌外,绝大部分都是散文。我没有做过细致的统计,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散文的分量肯定占绝对的优势。名篇佳作,辉耀千古,中国是世界散文大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吗? 20世纪早期,中国爆发了一场文学革命,就是"五四运动",举凡文学、艺术、哲学,以及政治、经济,无不受其影响,而文学尤甚,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文言改白话,这是几千年文学史上一场剧变。新旧两派争论极为激烈,最后是白话统一了文坛,没有人再怀疑白话的能力了。 到了今天,"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在这一段漫长的时期内,评论"五四运动"的文章,多如过江之鲫,至今未绝。但是,从各种不同的文体上评断其优劣成败者,愧我庸陋,尚未见到。我不是文学史家,对古代文学史和近现代文学史知之甚少。但是,常言道:一瓶醋不响,半瓶醋晃荡。我连半瓶也没有,却偏想晃荡一下。常言又道:抛砖引玉。我的意见连砖头都够不上,抛出去,用意不过是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注意而已。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结果是西方文化胜利了。专就文学而论,德国大诗人歌德晚年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想法。他究竟是怎样想的,我们并不完全清楚。事实是,随着西化在全世界的推进,欧美文学也一步一步地影响了全世界的文学创作。中国加入文学西化的行列相对来说是比较晚的,比印度晚得多。据我个人的看法,中国是从"五四"开始的,鲁迅的《狂人日记》可为代表。文学的世界化或者干脆说就是西化,其含义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形式上,西方的文学创作形式,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几乎统一了全球,而其思想内涵和感情色彩,则仍然是民族的,这是轻易化不了的。 从小说来看,鲁迅以后的短篇小说,在形式上,同欧美的毫无差异。唐代的传奇一直到清代《聊斋志异》等等的影响一点也没有了。茅盾和巴金以后的长篇小说,情况也一样,《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的痕迹一点也不见了。从戏剧来看,曹禺的名剧在形式上同易卜生有什么区别呢?在其中还能看到关汉卿的影子吗? 诗歌的情况有所不同。西方诗歌,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诗歌一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很难说,西方的诗歌在形式上统一了世界。中国古代诗歌,形式虽然也比较多,但数目究竟有限。"五四"改写白话诗以后,形式如脱缰的野马,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形式,每一首诗形式都可以不同。有的诗有韵律,有的诗则什么都没有,诗与非诗的界限难以划分。我不是诗人,本来对新诗不应当乱发表意见。但是,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旧诗能背上一两百篇。我虽然不会摇头晃脑而曼声吟咏之,读来也觉得神清气爽、心潮震荡。但新诗我却一首都没背过,而且是越读越乏味。到了今天,看到新诗,我就望望然而去之。我以一个谈禅的野狐的身份感觉到,新诗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形式。既然叫诗,必有诗的形式。虽然目前的新诗在形式方面有无限的自由性;但是诗歌是带着枷锁的舞蹈,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除掉枷锁,仅凭一点诗意--有时连诗意都没有--怎么能称之为诗呢?汉文是富于含蓄性和模糊性的语言,最适宜于诗歌创作,到了新诗,这些优点都不见了。总之,我认为,"五四"以后,在各种文体中,诗歌是最不成功的。 谈到散文,则情况完全相反。散文也没有固定的形式,所以,很难说中国现代散文在形式上受了西方什么影响。在情调方面,在韵味方面,中国散文受点西方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但中国白话散文凭借的是丰厚的几千年的优异传统。恐怕20世纪的散文家都或多或少地读过古文,受到古代散文的熏陶。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不会不受到古代散文的影响。古代优秀的散文名篇没有哪一篇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这一点也会影响当今的散文作家。总之,20世纪的中国散文,上承几千年的遗绪,含英咀华,吸萃扬芬,吞吐百家,熔铸古今,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成功的文体。 由谢冕教授主编,范希文先生襄助的《百年百篇文学精选读本》,必有极其精到之处。谢冕教授是著名文艺批评家,自己又是诗人和作家,范希文先生是著名编辑家,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见解都向有独到。我相信,这套书的出版会对读者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令文坛发出新的更晃耀的光芒。 2000年10月14日 后记 本书是在谢冕老师指导下编选的。原设想是百年百篇,但诗不好选,只好选百年百人了。就百年来说,选出百位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也是非常困难的。最后研究定下这样一个原则:所选作品,首先着眼其艺术性,其次是题材的多样,手法的不同,而且还要照顾到各风格流派等。这样,我们舍弃了先确定作者那样通常的做法,而是先筛出好的作品。作品定了,作者也就定了。也就是说,开始时选谁不选谁,没有框框,首先考虑的是他的作品是否可以入选。当然,即使这样也不一定是公平的,因为本书是以短诗为主,有些好诗由于篇幅过长,也不得不割爱,想来这也是一种遗憾吧。 现在选出的作品,就作者的作品来说有多有少,这也不是按作者的影响所定,而是依作品的艺术层面和题材、手法的特异性。这样的选法是我们的一个尝试,好不好,有待方家批评指正。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为此书付出辛劳的有关专家、学者,当然也要感谢作家、诗人及其家属的支持! 2001年4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一百年文学不乏大师和巨匠,他们的业绩凝聚在传达中国人的世纪情怀,形象地展现追求百年梦恕的精神历程上。……大至家国兴衰,小及儿女悲欢,文学均为后世留下了真实的世纪图景。--谢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