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小主人公名叫迪姆,他差不多七岁了。
迪姆常常感到沮丧。怎么回事呢?他是一个特别胖的男孩子,全班数他最胖;加上他又生得特别矮,全校数他顶矮。同学们都管他叫“狮子狗儿”或“小胖墩儿”。他们这样叫并没有什么恶意,可是迪姆听了又伤心又愤怒,他总是高喊着回敬道:
“你们这些可恶的长芦柴棒儿!豆蔓秆儿!篱笆桩儿!”
孩子们一听就更乐了,笑得更厉害了,因为迪姆显得太激动了。为此迪姆时常哭鼻子,谁叫自己这么矮又这么胖来着。
迪姆和他的父母住在一个大城市里。他们的家几乎可以说是在一个地下室里。要是有人来访,得先往下走三个台阶。窗户呢,差不多与地面相平,说来根本用不着安门。
迪姆的爸爸是个鞋匠。可是他不但缝得一手好鞋,而且讲得一口特棒特棒的故事。他挣钱不多,仅够养活迪姆的妈妈和小迪姆。
虽然手里钱不多,但是迪姆的妈妈并不把这放在心上。她总是心满意足,因为她有一个可爱的、聪明的好男人。
然而迪姆情愿做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他常想:这么胖,这么矮,又这么穷,太多的坏事集中在一起了!为此他想自个儿挣点钱。大清早,他时常到学校前面的市场上去帮助售货员卸货。他把甜橙垒成宝塔,把红萝卜和白萝卜摆成图案。这些是他拿手的活儿。他时常得到一个苹果、一支香蕉或者一嘟噜挺不错的葡萄。有时摊主会给他一个十芬尼的硬币作为报酬,卖蛋和卖奶酪的女人甚至会给他两个硬币,如果他完好无损地把货物从箱子里拿出来的话。他把挣来的钱拿去买水果糖,分送给学校的那些孩子们。他盘算,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再嘲笑他了。可是,他们一旦发现迪姆滑稽可笑,他们照笑不误。
有时候,他也把钱攒起来,直到够买一块巧克力、一包雪茄烟外加一根棒棒糖。巧克力送给妈妈,雪茄烟给爸爸,棒棒糖归自己享用。
“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每当这时爸爸总是高声喊道,“我们家过节喽!”他把鞋匠的工具收拾到一旁,点上一根雪茄烟叼到嘴上,接着就扯起自己当漫游鞋匠时的往事。当年,每到夏天他就把工具塞进背囊,走村串户去找活干。他帮人们缝补鞋子,人家就招待他吃喝歇宿。他有过许许多多的经历和见闻,这成了他日后最喜欢的谈资。
每当这时,妈妈总是坐在一旁吃巧克力;迪姆就边听边吮他的棒棒糖,不那么使劲儿吮,为的是多享受一段时光。(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