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爱无恐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杰拉尔德·G·詹姆波尔斯基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已经被译成13国文字畅行世界的“心灵处方”,告诉你如何让自己远离害怕、担心与忧虑等不良情绪;12个爱的课题,教会我们“爱,无所不能”;16则的亲历、简明有效的日常练习,让读者实现一次个人生活态度的全然转变。

目录

作者序/001

前言/003

简介/007

[PART 1] 自我转换的准备/011

[PART 2] 自我转换的构成/027

[PART 3] 自我转换的课程/041

LESSON 1 我付出的一切,都归回了自己/045

LESSON 2 宽恕,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057

LESSON 3 我从不因我个人的判断而消沉/063

LESSON 4 我决意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069

LESSON 5 放弃敌意,我便从眼前的世界逃离/077

LESSON 6 我不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083

LESSON 7 今天,我将不对任何事物妄加评判/089

LESSON 8 “此时此刻”就是我所拥有的全部/099

LESSON 9 过去的已经过去,它再也不有能将我触碰/105

LESSON 10 除了它,我尚可选择感知平静/111

LESSON 11 我可以改变一切有伤害性的想法/117

LESSON 12 我对自己的所见负责/123

后记/127

试读章节

什么才是真实的?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纵然我们感受到在我们所能感知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什么存在,我们依然试图建立这样一个现实——一个完全依靠我们的感官发回的反馈信息(即主观感知)而界定的现实。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个“现实”,我们将目光投向社会约定俗成的那些价值观——我们的文化认定什么是正常的、普遍的、健康的,我们便认定这些也就是真实的。

然而,在这个框架里,爱,应该被恰如其分地置于何处呢?如果我们将无始无终视作世间唯一的现实,我们的生命岂不更有意义吗?只有爱,才是最符合永恒的定义的。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因此,也是毫无意义的。

恐惧,只会将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扭曲,让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产生疑虑与困惑。而爱,则会驱散恐惧;爱,从不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提出任何质疑。它的自然状态就是一种延伸和扩展,在爱的世界里没有比较与权衡。爱,蕴涵着所有有价值的事物;而恐惧,则无力为我们提供任何东西,因为它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无法成就。

虽然我们一直所渴望的就是爱,但是我们经常无意识地会对爱感到恐惧,所以对爱的存在,我们常常表现得装聋作哑。然而,当我们决心帮助自己、帮助他人驱逐这种恐惧时,我们即已踏上了一条自我转换之路。我们的视线开始超越被感官所界定的现实世界,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思想都相连在一起,发现我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自我”,发现原来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爱才是真正真实的世界。

当我们视爱为唯一的现实,健康与完整就是我们内心宁静的反映;自我调适的疗程,其实就是一个驱散恐惧的过程。

爱,正让恐惧远离。

昔日重现

我们每个人都在制造着灰尘和杂音——这些唯一用途就是干扰我们和他人对爱的视听与体验的废物。这种自我强制性的干扰让我们陷入一个陈旧的价值体系中,并且一次次重复,即便这个体系无法为我们提供所需之物。

这种思维习惯可以被比做一个专门播放老电影的放映室——专门播放我们在过去经历过的那些事情。这些过去的影像不仅彼此叠加,还出现在我们现如今正在经历的胶片中。结果是,我们从未看清那些事情的本来面目,透过因日积月累而扭曲变形的泛黄记忆,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目前事物的一些断章残片。

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积极热情的想象,有效地抹掉这卷老胶片上对过往的一切痕迹,只让爱留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弃对过去的恐慌与负疚。P013-014

序言

我们教授我们想学的东西;而我所想要学习的,则是如何去体验内心的宁静。  

1975年,在外界看来,我无疑已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学家,似乎拥有了所有我想要的一切。但实际上,我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混乱、空虚、忧郁与虚伪。二十年的婚姻刚刚以痛苦的离异宣告终结。我成了个酒鬼,同时,似乎是由于负疚心理的重压,我还患上了慢性背痛病。

直到我偶然看到《奇迹课程》(《奇迹课程》,静心基金会出版,加州635信箱94920)一书中的部分文章,一切似乎出现了转机。这个课程可以被描述成一种自学式的精神疗法。当我开始沉浸于这个使用了诸如“上帝”、“爱”这些字眼的思想体系中的时候,我也许比任何人都觉得惊讶: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厌恶这类文章的人了。我曾经对那些追寻精神之路的人抱有极端的成见,觉得他们可怕,认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

而当我最初开始学习这个课程时,我体验到了一种让我讶异但却非常舒服的感觉。我听到了一个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或者称其为一种声音的印记也许更为准确——那个声音对我说:“来吧,医生,治愈你自己,这才是你回家的路。”

我发觉这种课程十分有助于我尝试着去进行自我转换,它让我意识到我确实有权力选择体验宁静或是选择体验不安,而这种选择永远会在“接受事实”或“接受幻觉”二者间进行。而我们所有人内在的真实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这种课程表明,生活中只有两种情感:爱和恐惧。前者是我们的天性;后者则是我们的大脑人为制造出来的。课程建议我们通过学会宽恕,通过不去苛责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来驱逐恐惧。我将这种课程的思路与观点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当中之后,竟发现自己终于体验到了那种连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拥有的宁静感觉。

我还想告诉大家,现在的我依然会感到沮丧,时而还会感觉内疚、易怒甚至勃然大怒。但现在,这些不良情绪只会短暂停留——要是在过去,它们往往会像是要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似的。过去,我经常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每当出现了问题,我会忿忿然地责怪眼前的这个世界,责怪那些让我倒霉的人,感觉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现在,我知道自己并非如自己认定的那样是个受害者,因此我也更愿意为所有自己体察到、经历过的情感负责。

我们都是彼此的老师。我写了这本书,只因我相信:通过传授那些我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如何获得内心的宁静——我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取宁静。当然,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那些想成为专家权威的人,因为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老师,也都是学生。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获得内心宁静这一唯一目标而努力着,通过搬走那些阻挡我们意识到爱的存在的障碍,我们还可以体验到让大家的心灵相互融合的美妙感受。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在各自的生活中验证《奇迹课程》里的这句话:

只教给你爱,因为,爱即是你。

杰瑞·詹姆波尔斯基

于加州

1979年5月1日

后记

让我们不要再把过多的目标强加给自己,那样只会导致不安和纷扰,而只将追求内心的宁静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

让我们不断地学着宽恕,把彼此和自己都视为毫无负疚的人。

让我们珍爱“此刻”,因为它蕴涵着永恒的真实。

让我们不断在自我转换的路程上行进,在这路上,我们所关心的只有付出,而不再是索取。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是一个整体,让闪烁在我们身上的爱之光芒照亮这个世界。

让我们猛醒,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本质都是爱,我们,就是照耀这个世界的光芒。

书评(媒体评论)

杰瑞·詹姆波尔斯基所传授的,都是他所亲历的。我知道,这本书来自他内心最细腻敏感的部分,这里所表述的一切都决非遥不可及或不切实际的东西。

我们并没有兴趣去预想爱会在将来带给我们什么,也同样不在意我们过去曾经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关心我们认为错待了我们的那个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此时此刻,才会产生一种极为强大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将把平静的内心调适到极致,那是我们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焦躁——与“相信此刻事实”相反的另一种选择——就是我们固执地认定那些已经过去的或是尚未发生的事情是无可改变和避免的,因此就导致了一种内心世界的凝固、偏执状态。

爱,不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它无法在我们患得患失的想象中被证实。我们只需悠然停靠于它温柔的臂弯,而不去忧虑它何时到来,又为什么愿意驻留。——休·普拉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