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面向未来塑名校(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教育探索)/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丛书
分类
作者 刘彭芝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探索了大学校园的管理经验,其中,颇多教学管理的故事,可读性很强。本书的出版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教师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思想盛宴、实践大餐。有志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将从对这本丰富充实、富有张力的书稿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内容推荐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丛书》以学校教育叙事性研究报告的形式,反映面向新世纪走在改革和创新前沿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本丛书主要汇集参加上述课题研究的部分学校撰写的报告或专著,但不局限于参加课题的学校。本书是该丛书的其中一本。

目录

导言

一、确立新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全面进行改革

二、人大附中八年历程所取得的成绩

第一章 品性塑造是教育的灵魂

一、唤起人文教育的回归

二、教育来源于生活

三、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

第二章 教学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一、走在前面的课程改革

二、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

三、从“教什么”到“怎么教” 

四、在学习中成长

第三章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

二、在科学体验中成长

三、开展超常教育是对超常孩子的公平

第四章 国际的眼光聚焦民族的教育

一、外面的世界好精彩

二、在国际舞台上起舞

三、走进人大附中的外国人

四、与世界名校同行

后记

试读章节

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

有一个同学在集体劳动时因故受到批评,他怎么也想不通,以致到了寝食不安的地步。一次批评为何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呢?在谈话中,我了解到,他认为自己在劳动中是竭尽全力的,即使得不到表扬,也断不该受到批评。由于他处在强烈的对表扬的心理期待中,批评却猝然而至,让他毫无思想准备,于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击中了脆弱的心理防线,如不及时疏导,会对身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交谈中,我跟他说,如果你错了,你就应该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错,错在对方,那你又何必为此不吃不喝,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如果你确实干得很好,你也觉得自己干得很好,说明你对自己作出了客观的自我评价。但你又期待着他人的表扬,似乎舍此不能证明你的价值。这说明你心里更看重的是他人评价。在你的潜意识里,不管自己干得多出色,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认可,自己所做的一切便不复存在。你将自我价值完全置于他人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你的人生感受处处陷于被动。

陷于追求他人的评价,这在中学生中是一种常见的弊病。针对学生们在对待评价问题上的认识误区,我在班里召开了一次有关评价问题的主题班会,就如何看待评价问题、怎样看待评价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我说:“你们应该懂得评价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走上社会以后更是如此。”我给同学们讲了一段趣事,有一段时间,女教师从医务室回来,都为自己的减肥成绩而欣喜,我则为自己的体重减轻而失落。后来才知道,并不是人们的体重有了变化,而是那杆电子秤一度失灵而惹的祸。人作出评价时受到主客观种种条件的影响,评价的标准会因心情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难免会有偏差和错误。

中国有句古话,叫“怒于室而形于市”,说明评价会因心情而异;“此一时,彼一时”,说明评价会因时间变化而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评价会因角度不同而异。同样面对柳树,有人唱“万条垂下绿丝绦”,有人讥“倚得东风势便狂”;同样面对飞雪,有人赞“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人斥“盖尽人间恶路歧”,说明评价还会因人而异。因而,面对种种评价,无论批评或表扬,对你都只是一种参考,重要的不是别人说了你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不是别人说你怎样,而是你做得怎样。尤其要紧的是,你不能完全以别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不然,你就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表扬而忘乎所以,或因别人的一句批评而痛苦不堪,致使心理失去平衡。其实,任何一个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时时刻刻置身于别人的视线中,时时刻刻在接受别人的评价。而且这些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友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可以是有所谓的,也可以是无所谓的……如果你特别在意这些,你会觉得活得很累,你会觉得每时每刻都置身于别人的评价当中,你会察言观色,战战兢兢,心神不安,缩手缩脚。别人的一颦一笑都会让你费尽猜疑、寝食不安,别人的一怒一嗔都会引发你心中的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惴惴不安以致如此,不要说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甚至连生活都了无生趣了,感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长此以往,可就“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再愁中即病中”了,那还谈什么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呢?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如果懂得了这一点,那两个传说中赶驴的父子就不会闹出抬驴的笑话,呼和浩特市那个男孩就不会因老师一句“人渣”而飞身跳下。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一个人的名声如同他的影子,有时比自己长,有时比自己短,但很少和自己相等。”

通过这次班会,学生们普遍受到教益,而那个受到批评的学生更是享受到了心结化解后心灵朗若晴空的愉悦。

P21-23

序言

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波伊尔所著《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的中译本,该书对美国当前和未来的基础教育结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课堂组织等做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展望。波伊尔指出,基础学校就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吕型伟教授牵头,从少到多,全国各地三十多所锐意革新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先后参加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普通教育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验”“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21世纪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验”,并已陆续出版了几本专著。“十五”期间,在此基础上,由吕型伟教授为顾问,顾泠沅、吕达牵头的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进入总结、概括阶段。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引下,课题组对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构建进行了各有特色的探索与实验。大量来自学校、来自教育实践的生动案例以及师生创造的活生生的理论,集中反映了课题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出了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动员令。面对这个崭新的世纪,基础教育的基础正在更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基础学校、新的人才培养方式。面对新世纪、新学校、新基础、新人才的呼唤,课题组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的这套《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丛书》,以学校教育叙事性研究报告的形式,反映面向新世纪走在改革和创新前沿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本丛书主要汇集参加上述课题研究的部分学校撰写的报告或专著,但不局限于参加课题的学校。在共同的理念下,丛书将按照开放的原则,选收其他具有鲜明改革与创新特色的学校的研究报告,欢迎广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与丛书编委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联系,推荐研究成果。

我们希望并衷心祝愿这些“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领头雁。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课题组

人民教育出版社

2O03年6月

后记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子课题的结题成果之一。该子课题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承担,历时四年,负责人是人大附中校长、当代著名教育家刘彭芝女士。本书从各个方面对人大附中这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进行了研究,系统总结了它的成功经验,对建设面向未来的学校富有借鉴意义。

本书撰写人员均为人大附中教师,他们既身处人大附中,真切地感受到这所学校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能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来解读人大附中变化之所在、变化之背后,从而使本书兼具真实性、可读性和研究性。

编者

2006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