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德雷克(Susan M.Drake)教授和伯恩斯(Rebecca C.Burns)教授总结了她们多年来对综合课程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综合课程开发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在书中,作者详细阐释了综合课程的定义及其开发的必要性;论述了如何运用“知/行/为”(KNOW/DO/BE)的框架,结合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综合;介绍了综合课程开发的模板和来自多所学校的实践案例;并针对教师在综合课程开发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了精要的解答。本书能为教师进行综合课程开发起到较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本书不仅适合于各学校的管理者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对综合课程进行深入研讨,同时也能为广大一线的准教师以及在职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种实践上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具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系统性强。全书的框架非常清晰,从对综合课程的界定,到阐明开展综合课程的原因,再到为实施综合课程提供具体的步骤,作者娓娓道来,知识结构很明朗,以“知/行/为/”框架为核心,层层递进,逐步展开,既保证了课程本身的严密性,同时又使课程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易理解。本书的行文流畅,没有晦涩难懂的地方。在对抽象观点进行理论阐述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并且提出了实操性很强的综合课程设计模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得相当好。非常实用。作者在阐述实施综合课程的具体步骤的同时,还针对实施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给予读者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导言
第一章 什么是综合课程
为综合课程下定义
三种方法彼此之间如何建立起联系
第二章 在讲求责任心的时代为何要对课程进行综合
在讲求责任心的时代我们能够对课程进行综合吗?
学生和教师应该如何做出反应?
跨学科工作的历史
支持性研究
如果这是不完整的,为什么不完善它?
第三章 搭建“知/行/为/”的桥梁
追溯设计
“知/行/为”框架
学生们最想“知”的是哪些知识?
学生们最想去“行”的是哪些事情?
我们想要学生成“为”哪种类型的人?
创建“知/行/为”桥梁
第四章 使用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综合
联合
责任心抑或相关性
对现存标准进行解释和分析
课程的绘制
浏览和集合标准以实现综合
第五章 通过“知/行/为”桥梁将评估和教学联合起来
“知/行/为”的评估
教与学的法则
第六章 设计跨学科课程模板
完成模板
实施后的反思
第七章 城堡、国王与标准:一个班级实施综合课程的经验
探索全景图
学习桥
中世纪时代
面对意外
学生的反应
反思
第八章 构建联系:一种跨学科模型
构建联系的主要步骤
使用这个“构建联系”的模板
研究
它为什么会起作用
第九章 一个改革教育的任务:纽森帕克小学
纽森帕克小学的改革
项目发展的几个阶段
教师的反思
学生的学习
第十章 阿尔法计划:学生作为基于标准的课程的设计者
阿尔法的进展
家长的参与
协商课程
协商课程计划
评价的实施
学业成功
阿尔法是否有效?
第十一章 疑问与解答
第十二章 综合课程的未来:让钟摆停止摇摆
持久性的证明
我们对未来教育的展望
附录A:中世纪时代单元的跨学科课程模板
附录B:“构建联系”的模板与细则
B-1在东海湾高级中学使用的“构建联系”模板
B-2来自东海湾高级中学的一个“构建联系”的细则
附录C:阿尔法计划表、细则和个人自我评价标准
C-1在学生自创课程中使用的计划表
C-2学生自创的细则
C-3依据佛蒙特州“重大成果”的自我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