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文学简史(日本文学史要说)/外教社外国文学简史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叶渭渠//唐月梅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外教社外国文学简史丛书”是国内出版的首套供一般读者(而不是研究者)参阅、了解文学的普及性读物。丛书作者都是我国国别文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从事国别文学研究多年,有较深的造诣。每册文字控制在20万字左右,简明扼要,浅显好读。

本套丛书提供国别文学发展的一般知识,简要勾勒有关国家文学发展概貌,包括发端、沿革、嬗变的历史轨迹、重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各册开篇为“绪论”,简述该国文学特点及走向。然后以时间为顺序,按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含若干流派,每一流派含若干作家。阶段为“编”,流派为“章”,作家为“节”。每一编以概况起始,介绍该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貌,是为“面”;随后几章分别介绍流派和作家,是为“点”,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既可以使读者对各国文学发展有整体认识,又可以了解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为日后研读文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推荐

在世界文学史上,没有一国的文学像日本文学一样如此执著于本土文学的传统,又如此开放和广泛地摄取外来文学;如此反复交替地出现全盘的“汉风华”、“欧化主义”的风潮和“国粹主义”的风潮,又如此艺术地调适和保持平衡。日本文学历史的发展,纵向传承本土与传统文学,横向移植外来与现代文学,是一部以日本传统文学为根基与外来文学交流而结晶的“融合”的历史。本书把日本文学分成古代、近古代、近代和现当代四编,对日本文学从古至今出现的各种文学体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扼要的介绍,并对当代日本文学的走向进行了评论与展望。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古代编

第一章 日本文学的起源

第一节 诸种文化混沌期与口头文学

第二节 引进中国典籍与文字文学诞生

第三节 从古代歌谣到《万叶集》

第二章 贵族社会与散文文学

第一节 散文文学的诞生

第二节 物语文学高峰之作《源氏物语》

第三节 随笔文学的鼻祖《枕草子》

第三章 和歌与汉诗共荣

第一节 汉诗的兴起与三大汉诗文集

第二节 和歌中兴与《古今和歌集》

第三节 引进中国诗学与歌学理论的形成

第二编 近古编

第一章 武家社会与文学

第一节 战记物语及其代表作《平家物语》

第二节 《方丈记》、《徒然草》与随笔庶民化

第三节 俳句的流行与松尾芭蕉

第二章 戏剧文学的出台

第一节 能乐与狂言的艺术形态

第二节 从净瑁璃到歌舞伎

第三节 剧作第一人近松门左卫门

第三章 通俗文学的流行

第一节 通俗文学的流行及其类型化

第二节 井原西鹤与“浮世草子”

第三节 上田秋成与《雨月物语》

第四节 式亭三马与《浮世澡堂》

第五节 曲亭马琴与《八犬传》

第三编 近代编

第一章 近代文学的诞生

第一节 启蒙思潮与近代文学

第二节 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与写实主义文学

第三节 森鸥外等与浪漫主义文学

第四节 田山花袋等与自然主义文学

第五节 白桦·新思潮·新浪漫三派鼎立

第二章 近代文学的几大家

第一节 岛崎藤村与夏目漱石

第二节 芥川龙之介

第三节 永井荷风与谷崎润一郎

第三章 诗歌·新剧与近代文学的终结

第一节 象征诗与民众诗

第二节 新剧运动与两种戏剧时代

第三节 现代艺术派的萌芽。

第四编 现当代编

第一章 现代文学的探索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学与小林多喜二

第二节 新感觉派与横光利一

第三节 现代诗歌与戏剧

第四节 战争黑暗时期的文学

第二章 现代文学的重建

第一节 战后民主化与战后文学

第二节 存在主义的再传播

第三节 现代文学三大家

——川端康成·井上靖·三岛由纪夫

终章 当代文学的走向

试读章节

《古事记》是日本古代文字文学的滥觞,成书于和铜五年(712),分上中下三卷。它既是一部最古的典籍,也是第一部朴素地再现从上古传承下来的口头文学的书籍。作者太安万侣(?-23),史学家。此书是奉元明天皇的敕令而于和铜四年(711)九月开始编著的。此前天武天皇让舍人(侍从)稗田阿礼背诵熟记帝皇的继承和先代的旧辞,但天武天皇于天武十五年(686)驾崩,此事业中断。元明天皇继承天武天皇未竞之业,于迁都平城京翌年,命太安万侣撰录稗田阿礼所诵习的历代帝皇继位之事和旧辞。稗田阿礼向太安万侣口传时,以天皇敕令诵习的旧辞为中心,加上继承的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原初歌谣,这便成为《古事记》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文学性。

因此可以归纳地说,《古事记》具有历史性和文学性两方面的内容。卷上,全部是所谓“神代”的事,即旧辞——神话和传说;卷中,叙说“神代”与“人代”间世代,即神武至应神的世代传说;卷下,叙述“人代”即仁德至推古的人皇时代的事迹。也就是说,卷中,从神武天皇东征始到应神天皇驾崩,虚构与史实混杂,有的属于历史传说,不完全是帝纪;卷下,从仁德天皇到推古天皇,基本上属于帝纪。

全书由神话传说、古代歌谣和宗谱史传三部分构成。尽管编著的动机不是作为文学作品,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它以朴素的上古神话、传说作为素材,也反映了文学意识的最初抬头。而且在朴素地再现的神话、传说的叙事中,编织了113首上代朴素的歌谣,加强了叙事中的抒情性,也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生活感情。这些歌谣,有祭祀歌、恋爱歌、求婚歌、战斗歌、酒宴歌,送葬歌、思乡歌等等,都是与当时先人的生活结合起来的。关于《记·纪》的神话、传说和歌谣,上节已述。在这里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以大国主神(八千矛神)为中心的传说、倭建命的东征和思乡、皇后石之比卖嫉妒天皇他恋、轻太子与轻大郎女的悲恋等的传说中,充分发挥了文学的想像力,在技巧上运用各种比喻和夸张的同时,编人了许多素朴纯真而又富含感情的歌谣。比如有名的“八千矛神的歌话”就唱出:“张开白皙的双臂,紧紧拥抱柔雪般的酥胸,枕着白玉般的双手。双腿伸平美美地做个好梦。”这种接近浪漫的抒情歌的恋爱歌谣与散文融合的形式,增加了文艺上的叙事抒情诗的性格。同时,作为独立歌的“八云神咏歌”——“云霭腾腾起,出云的八重垣,与妻子共住,造一个八重垣,造一个八重垣”,初含五七五七七歌体的某些要素,不仅孕育着日本民族诗歌——短歌的胚胎,而且涌动着文学意识。这是《古事记》的一个特色。在这里还可以发现其后出现在日本文学史上的“歌物语”形态的源流的存在。尤其是轻太子与轻大郎女恋爱的故事,插入对歌,以及最后殉情事件的描写,叙事与抒情结合,颇具文学性,开了日本古代此类文学主题的先例。

《古事记》问世8年后,即元正天皇养老四年(720)又编撰了《日本书纪》全30卷,其中前两卷为神代记,余28卷则是从神武天皇至持统天皇的纪事,按照编年体编著。神代记两卷内容包括神世七代、八洲起源、诸神出生、瑞珠盟约、宝镜出现、宝剑出现、天孙降临、海宫游行、神皇承运等神话、传说。但从整体上说,《日本书纪》不以神话、传说为主,而以记载史实为重,且尊重古传,尽量保持正史的特质。因此作为国史,它比《古事记》较为详尽周密。编撰者特别参考了我国的《史记》、《汉书》、《后汉书》、《魏志》、《艺文类聚》等大量史籍,采用我国编史的干支纪年法,重视史料,广泛参照和录用《古事记》等日本国内的古文献,比如各氏族的家记、诸寺院的缘起。此外还大量引用我国上述经史诗文的典故和成语,以及作为文学作品的《文选》的语句和修饰词。

这部书纪具有文学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记载了128首原初歌谣,不仅比《古事记》多15首,而且在与《古事记》重复或类同的58首歌中,对歌的本意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它将本是独立歌的“八云神咏歌”,组合在本文歌中,没有加上说明文字,就使之具有不同的文学意识。书中还首次出现童谣,在皇极纪中讲述苏我入鹿试图暗杀山背大兄,拥立古人大兄为天皇一节,在逼真生动的叙述中,推出“岩石头上猴烧饭,光吃白米又何妨,斑白乱发似山羊”这样一首童谣,以猴子要烧死山羊,来暗喻苏我要弄死老翁山背大兄之意,赋予它文学上的讽刺性并创造了戏剧性结构之美。

总的来说,《日本书纪》更富历史书的性格,作为史书的价值大于《古事记》,然而在文学光彩方面,则略有逊色。但以它的神代的神话、传说以及人皇历代的传说和歌谣为主体的部分,文章的表现之美,还是确立了它与《古事记》在日本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口头文学到文字文学的过渡阶段,它们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P17-19

序言

在物质还不怎么丰富,大多数人还安于清贫的日子,阅读文学曾经是一种主要的休闲方式。那时,读一本好的文学作品是莫大的享受,读的人不但自己兴奋不已,而且还急于同别人分享这种愉悦。所以一本好书往往会不胫而走,在邻近的识字群体中传来传去.从而使很多人都得益。那时,读书,尤其是读文学书,蔚为风尚。你可以在简陋的图书室,热闹的茶楼酒肆,僻静的路灯下,梧桐的浓荫里,看到人们在入神地看书。不是出于功利,也不是有谁在背后逼着,只不过自己喜欢罢了。那时候,阅读的动机很单纯,文学离普通老百姓很近。

不知始于何时,这种情况渐渐变了。物质开始丰富起来,生活有所改善,娱乐方式渐趋多元,读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文学也终于离大众远去了。当然,书,照样有人在读,但和以前是明显不一样了。现在,不少人读书很功利:少年读书是因为家长逼着;青年读书是出于升学考研;中年读书是为了升等升级,好像人人都是奔着某个看得见的目标才去读书的。结果,读书的队伍越来越小,因为“目标”不明朗,或者无“目标”者是不大会去读书的;与此同时,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窄,但凡与近期目标无关,或是关系不密切的书,便一律遭到无情摒弃,于是文学书被普遍冷落,也就势所难免了。

现代社会里,究竟还要不要读书,要不要读文学书呢?客观事实是最好的回答。去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翻译(笔译)大奖赛中,捧走奖杯的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更让人吃惊的是,占压倒多数的七百来名中国参赛者,不是输在对原文的理解上,而是落后在中文的表达上。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中国人的中文不如人家外国人,还在于那么多中国人中文都不如一个外国人。无独有偶,据报道在一次大学汉语大奖赛上,中国学生也输给了外国学生。显而易见.这样的恶果是同轻视文学。不读文学书密切相关的。因为当下很多人读书只为了升学、出国、考研,与此无关的书就不读。结果中文表达能力下降;知识面变得很窄;文化修养也越来越差。让人感到忧虑的是,那些视野不开阔,缺乏文化底蕴的人,尽管可以实现短期目标,但将来不可能走得太远,更不可能成就大事业。那些我们所敬仰的大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无论是在国外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杨振宁、李政道,还是在国内成名成家的钱学森、苏步青,这一类大师级科学家,虽然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看似远离文学,但他们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而且都反复强调,文学对自己科学上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明白,读书,读文学书对于塑造人格,丰富学养,拓展思维,陶冶性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学书是无论怎样都应该读的。

我们认为,现代人只要识字,都应该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大学生,或是类似文化层次的人就更应如此。我们还要为此大声疾呼,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文学书,古今中外的文学书都应该读一点。为了提供方便,我们邀集了我国国别文学领域的外国文学专家教授,编撰了这套《外国文学简史》丛书。

这套《外国文学简史》与以往出的大部头《外国文学史》不同。它是属于普及性的,提供国别文学发展的一般知识,简要勾勒有关国家文学发展概貌,包括发端、沿革、嬗变的历史轨迹、重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基本框架是,以时间为顺序,按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含若干流派,每一流派含若干作家。阶段为“编”,流派为“章”,作家为“节”。每一编(章)均以概况起始,介绍该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貌,是为“面”;随后几章分别介绍流派和作家,是为“点”,以期点面结合。全书开篇为“绪论”,简述该国文学特点及走向。

这套《外国文学简史》是供一般读者(而不是研究者)参阅的,所以力求简明扼要,浅显好读,文字控制在20万字左右。

编写成套的《外国文学简史》,在国内还是初次尝试,难免经验不足,不尽如人意,欢迎方家指正。

黄源深

2005年9月于紫藤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8: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