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希特勒身边12年--希特勒贴身女秘书回忆录(1933-1945)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克里斯塔·施罗德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克里斯塔·施罗德的经历太震撼人心了!1930年她沦为德国700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1933年却一跃成为希特勒的私人秘书,追随希特勒12年,日夜听命于他。在总理府,在伯格霍夫,直至柏林地堡中,她一直跟在他身边,仅在他死前最后几天才离开他。本书是她对这12年秘书生涯的回忆录,将一个不简单的希特勒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希特勒及其最内在的人格。

内容推荐

克里斯塔·施罗德追随希特勒12年,日夜听命于他。在总理府,在伯格霍夫,直至柏林地堡中,她一直跟在他身边,仅在他死前最后几天才离开他。

纳粹的形成及其奉行的扩张政策,尽管许多有关的历史文献已为我们所熟知,但这位二次大战的始作俑者的真实面目,却始终被新闻记录影片的一些片段所掩盖,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有他面对文明世界疯狂叫嚣的形象,而克里斯塔·施罗德的见证最为确切。

目录

序 言 一个女秘书震撼人心的经历

第一章 静夜出妙思

第二章 你想到的问题,前人早就想到了

第三章 不是我弄错,是作曲的人犯了一个错误

第四章 我不能让自己病倒

第五章 我永远不会拥抱有抽烟习惯的女人

第六章 最漂亮的女人理当属于战士

第七章 在政治上,必须有女性的支持

第八章 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忘恩负义的倾向

第九章 从崇高到可笑,仅有一步之遥

第十章 将领必须和他的部属同甘共苦

第十一章 这场战争的悲剧在于,它是三个天才的男人在决斗

第十二章 你们在战争期间最好的盟友是希特勒本人

第十三章 人死后留下的一切,是他的作品和他的回忆

第十四章 我没有敌人,如果我发现了,我就消灭他们

第十五章 我没有接班人

第十六章 我不想离开柏林,我宁可自杀

试读章节

1938年,由于我的同事经常感到不适,所以便招了一个新女秘书。新来的女秘书不仅因为工作能力强,而且还因美貌受到瞩目。从此以后,我们两个秘书陪伴他度过他所有的旅程。他睡眠极差,尽管服用催眠药;他有每晚喝晚茶的习惯,晚茶往往会持续到深夜。所有的秘书,包括副官身边的秘书,他的私人医生以及鲍曼的秘书都得参加。

因此,我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时间耗费在元首的特别专列里。在旅途中,即使是在大热天,希特勒也要让人放下他车厢的窗帘。他只要电灯光,因为太阳的光线使他难受。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着实让人吃惊:,他非常欣赏我前面提到过的新来的女秘书化的妆,喜欢在一种人造的光线下将她好好欣赏一番。希特勒不断地赞美她,使得他身边的男人们也不得不跟着鹦鹉学舌。毫无幽默感的鲍曼也笨拙地模仿,我们大家都觉得好笑。

谈话一成不变地围绕着希特勒的汽车旅行转。只有在不方便时他才会放弃出行。希特勒之所以欣赏这种穿越德国的无休无止的旅行,不仅仅因为他喜欢速度,还因为这能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民众接触。作为一个狂热的汽车爱好者,希特勒构思的几项改进措施后来都被奔驰公司所采用。

然而,有时候专列里也会出现兴高采烈的气氛,那是希特勒和他的随员们在做游戏。比如说,让我们数一天里见到的留大胡子的人,数得最多的那个会得到一件礼物作为奖励。他还自编一些别的游戏,这时希特勒的脾气出奇地好。在这种放松的时刻,他开始模仿他以前的“同志”们的手势和说话方式。他擅长此道,于是一些外国政要便成为讥讽的对象,他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观察过他们滑稽的手势和怪诞的举止。他惟妙睢肖地向我们模仿维克托·埃曼纽尔的刺耳的尖笑声,还有趣地给我们表演。那位意大利国王由于腿太短,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是一样高。

在大战爆发前的这段时期,希特勒情绪愉快,有幽默感。“在适当的时候开一个玩笑能在最困难的情形下创造奇迹。”他喜欢这么说,“对此我深有体会,不单是在1914到1918年的战争时期,在我们取得政权之前的那段斗争时期也是如此。”

但是,当德国受到战争的负面影响时,希特勒便完全变了。他越来越封闭,不让任何人接近,每天晚上召集的亲信圈子在一天天地缩小,最后只有他的秘书们被允许分享他那孤独的沉思。在此之前,直到1942年,他还需要某些礼节形式和巨大的空间来构思重要的外交活动和大规模行动,因此伯格霍夫非常适合他的沉思。

“就是在这庄严、宁静的山间我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他肯定地说,“在那上面,我觉得自己脱离了尘世的不幸,超然于压在我的人民身上的深重苦难、我们自身的烦扰和困难之外。这一望无际的视野,萨尔茨堡平原的景色尽收眼底,这使我摆脱各种庸俗的问题,孕育出震撼世界的天才构想。这种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凡人,我的思想已超越了人类的界限,它们将化为行动,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从1943年起,当希特勒为他的新计划展开病态的想象时,他觉得不再需要这种壮观的背景来赋予自己灵感了。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封闭,就像见不得光的爬虫一样,他把自己藏在没有装饰的冷冰冰的地堡里。

他就是这样,并且在长期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于1944年9月构思出进攻阿登高地的行动计划。整整3个星期,他都躺在位于东普鲁士、被称为“狼穴”的前线指挥所的地堡中。在这个空气沉闷、潮湿,没有窗户,没有自然光线,混凝土墙壁仅用石灰水刷过的房间里,他的想象在远离现实世界的地方漫游。电灯永远也不熄灭,只有过滤室内污浊空气的氧气机的嘀哒声给他的思绪打着拍子。外面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回响是不会传到他这里的,他所得到的消息已经过他的副手们的层层筛选。在这种氛围中,他的幻想就像是暖房中有毒的植物,疯狂地生长。他不能接受任何反驳或是建议。他两眼发直,注视着光滑无物、不值得目光留驻的四壁,让自己的想象在上面投影出一个他拼凑出来的世界,坚信能够通过这最后一战来赢得战争的胜利——这个极度虚弱,只能靠医生莫雷尔的输液来维持生命的人,在坟墓般的氛围中制定着新的进攻计划,毫不担忧这会使他已经毫无生气的子民再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

P18-20

序言

克里斯塔·施罗德的经历太震撼人心了!1930年,她沦为德国700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只身来到慕尼黑,想寻找一份工作。她去了纳粹党总部,因为听说那儿在招秘书。施罗德在速记和打字方面具有特别的天赋,所以在申请同一职位的87位年轻女性中脱颖而出,被纳粹录用。然而,这段被希特勒政党聘用为行政人员的历史,使得施罗德在二战之后不得不面对记者们提出的同一个问题:“你是纳粹吗?”她听到这种问话总是感到很生气。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克里斯塔·施罗德离开位于斯切林大街50号的纳粹党总部,于同年3月4日启程赴柏林。那时,她还是希特勒的副官威廉·布鲁克纳的秘书。希特勒在与布鲁克纳突然决裂之际,注意到了这位年轻女性。施罗德优秀的职业素质及速记能力使她赢得了希特勒的喜爱,并成了他的私人秘书。在此后的12年间,克里斯塔·施罗德日夜追随希特勒左右,参与每次正式出行,是元首总部的成员之一,直到陪伴他进入总理府地堡。第三帝国分崩离析的最后关头,希特勒曾在自杀的前几天亲自命令她走出地堡投降。

1945年5月28日,克里斯塔·施罗德被美国军队监禁,直到1948年5月12日才被释放。她被一个清算纳粹罪行的法庭认定为普通纳粹,这个判决使她免于到纽伦堡法庭受审。

在奥格斯堡兵营被关押期间,一名为法美情报部门工作,名叫阿尔弗雷德·左勒的情报人员开始接近施罗德。他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使她相信他叫贝尔纳。其实,他是为美军第七军服务,受命从施罗德嘴中套取情报。开始时,他们相处得并不好,但最终这名法国和美国的双重情报人员获得了她的好感。关于他,克里斯塔如此描述:“他应该是45岁左右,德语说得非常好,带阿尔萨斯口音。”

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施罗德女士后来的说法与先前并不—致。她甚至控诉左勒窃取了她的首饰,并一直没有再还给她。

开始时,左勒(又名贝尔纳)要她讲述在希特勒身边的生活。“贝尔纳——也就是左勒上尉——向我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我是怎么被聘用的,希特勒以什么方式向我口授信件及演说稿,等等。他想知道元首为什么不抽烟也不喝酒,他的生活方式,他对他最亲近的手下的看法,他与他的外甥女格利·劳巴尔的关系,还想知道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的一切。他每天都来,一天早上,他叫我把告诉过他的一切都写下来。”

克里斯塔·施罗德获释后找到了一份工作,1948年到1958年间,她就职于格明德的一家出售轻金属的企业。1959年9月1日,她重新回到慕尼黑,被一家建筑公司聘用,在那里一直呆到1967年。59岁时,她因健康状况不佳而退休,1984年6月28日在慕尼黑去世。

施罗德女士去世前的几个月在回答一名记者的提问时,承认自己的个人生活是一场灾难。希特勒反对她和与她相爱的南斯拉夫外交官的婚姻,而二战之后,她又没能得到她认为自己有权享受的安宁,因为她一直被研究人员、历史学家和记者们纠缠不休。

支离破碎的人生是这位女性的莫大悲剧,她被不由自主地卷进历史的漩涡,她所见证的事情,使我们能最大程度地接近那个死后60年仍引起人们憎恶的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至今仍能迷惑一些人。

克里斯塔·施罗德的文稿曾一度散失。经过德国和美国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它在不久前又被重新找到。

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文献,它向我们生动地描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私人生活。的确,这份资料中关于希特勒阴谋策划的重大军事行动以及屠杀犹太人、茨岗人的史实并没有多少,但我们在这些资料中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对这个使欧洲燃起战火的“自学成才”者有更多的了解。因为,纳粹的形成及其奉行的扩张政策,尽管许多有关的历史文献已为我们所熟知,但这位二次大战的始作俑者的真实面目,却始终被新闻记录影片的一些片段所掩盖,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有他面对文明世界疯狂叫嚣的形象。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说出并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克里斯塔·施罗德这样认为:“希特勒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一个集数种人性于一身的人。他的身上融合了谎言与真实、质朴与暴力、简单与丰富、和蔼与粗野、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以及对艺术和野蛮行为的迷恋。”

同样,根据他以前的那些秘书的证实,这位“元首”还有一种奇异的、十分迷惑人的力量。他具有本能的第六感和预言家般的直觉,这些直觉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他能避开威胁其生命的危险,他懂得捕捉人群中潜在的反应,并以一种难以解释的方式迷惑谈话对手。

在下面的篇幅中,我们将认识这样的一个希特勒:他永远沉湎于建立新计划的狂热之中,为获得的胜利喜不自禁。通过克里斯塔·施罗德的记述,我们还将了解:在某些方面,这个远离人群、被宣传和个人威信织就的帷幕包裹着的人,与一般的布尔乔亚毫无二致。野蛮人也能采取像普通人一样的文明姿态。

克里斯塔·施罗德见证的事实证明,不应该把这个同样是人的历史人物公式化。他的各种表现、态度及其反应,与对他的性格基本特征所做的分析是相吻合的。

因此,这部文献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希特勒及其最内在的人格,了解他在权力中心里和亲信们在一起时,是如何表现和生活的。

书评(媒体评论)

希特勒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一个集数种人性于一身的人。他的身上融合了谎言与真实、质朴与暴力、简单与丰富、和蔼与粗野、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以及对艺术和野蛮行为的迷恋。

克里斯塔·施罗德

希特勒具有一种奇异的、十分迷惑人的力量。他具有本能的第六感和预言家般的直觉,这些直觉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永远沉湎于建立新计划的狂热之中,为获得的胜利喜不自禁。克里斯塔·施罗德见证的事实证明,将这个同样是人的历史人物公式化是不可能的。他的各种表现、态度及其反应,与对他的性格基本特征所作的分析是相吻合的。

这部文献使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希特勒及其最内在的人格。

拉菲尔·德帕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