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记述本世纪初期最伟大的股票和期货投机人Jesse Livermore生平事迹的经典作品。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金融专业人士和交易员都阅读过这本书,从中学习金融操作所应秉持的态度、反应及感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股票作手回忆录/华安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埃德文·拉斐尔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记述本世纪初期最伟大的股票和期货投机人Jesse Livermore生平事迹的经典作品。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金融专业人士和交易员都阅读过这本书,从中学习金融操作所应秉持的态度、反应及感受。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的是20世纪初最显赫的股票与期货投资者——利维摩尔生平事迹的经典作品。本书的中文版在上个世纪末曾经出版过;这次出版的译本,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全面展示了80余年前这本书在美国《周六晚间邮报》上进行系列连载时的原貌,并配以当时的插图,真实地复原了当时的历史。值得指出的是,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证券投资人,均通过阅读本书,从中学习金融操作所应秉持的态度、反应和感受。 目录 总序 译者序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华尔街最大的空头 劳伦斯·利文斯顿掀起的风波 谁是华尔街最大的空头 利文斯顿的个性 一个单刀直入的问题 华尔街商人 莫须有的罪名 内幕消息 研究轮盘赌 采访技巧 做出正确判断 形形色色的交易者 自动报价机意识 投机客的弱点 第二章 少年交易手击败投机商号 学会解读报价纸带 利文斯顿的第一个内线消息 打败投机商号 离奇的报价纸带解读能力 一件棘手的事 他们是怎么干的 在纽约的头几个星期 少年赌客破产了 换地方 圣路易斯历险记 在泰勒公司发生的一切 老迈克戴维特的秘笈 算一笔旧账 泰勒又被修理了一一回 第三章 我绝对正确——却赔得身无分文 詹姆斯·基涅的回忆 当三点的钟声响起 检验正确性 代价不菲的经验 摊低亏损 有缺陷的交易方法 一位新朋友 地下股票经纪公司 被屠宰的羔羊 遭受欺骗 轻微的惩罚 一次有收获的中途停留 重返华尔街 第四章 25万美元的直觉 图表与报价纸带 空前的暴跌 阿默愤怒了 老帕特里奇先生的智慧 市场教训 一种神秘的预感 潜意识的冲动 报价纸带会撒谎吗 警世之言 一次便宜的教训 利文斯顿的交易方法 迪肯·怀特的消息 迪肯采取行动 选择操作时机 第五章 我的鼎盛时期 为大操作做准备 理论正确,实践错误 操作正确,却破了产 关键的日子 策划袭击立鼎公司 可靠的盟友在起作用 对安纳康达产生的预感 工作的安慰剂 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走上正确的道路 资金调度站 当厂一天的国王! 市场颠覆 突然的转变 街头行乞 亏损100万 第六章 迄今为止无人能与股市匹敌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商品交易 最小阻力线 推市场一把 一个例证 摸清趋势 粗心的代价 无法击败的游戏 靠策略挽救 内部消息 天才的策略 七月棉花的一次交易 快速行动的时机 纯属运气 第七章 无意中给别人占了便宜 单枪匹马闯荡华尔街 利用错误赚钱 在画点的线上签字 个性的高昂代价 转瞬即逝的财富 华尔街瘟神 败于投机业 回到纽约 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 感激的羁缚 亏损的启示 颗粒无收的5年 第八章 100万美元的债务,100万美元的回报 客串内幕人士 少年赌客在拼命 天意不饶人 100万美元的债务 全新的开始 观望与等待 伯利恒飞涨 熊市的初现 一次补仓的机会 簿记问题 为琐事而掏钱 第九章 黑猫吉运与无法抑制的冲动 黑色吉祥物 抓门的声音 利文斯顿的奇怪行为 实情 将账面盈利兑现 凭经验兑现 行情萌兆 汽车板块中的跛脚鸭 圭亚那黄金沉浮记 负债100万 利用行情赚钱 空方打压热带贸易 利文斯顿的策略分析 第十章 咖啡垄断与定价委员会 昂贵的第八 追随利文斯顿 迷惘的追随者 让人无奈的赖账者 利文斯顿的咖啡交易 不可预知之事 归咎于空方的打压 婆罗洲锡逸事 餐桌上的消息 维森斯坦的失算 定期放纵希望 感激的约翰·盖茨 再遭亏损 评说阿奇逊 塞姆·斯隆的撙节 第十一章 为什么公众老输钱 恭维之词 没有最佳时机 失去士气的人 拉瑞·利文斯顿的至言 健全的法规 大扩容 未署名的观点 隐姓埋名的情报贩子 吸筹待涨 内幕抛空 纽海文的实例 利文斯顿:替罪羊 第十二章 国王、平民与投机的弊害 经纪商辅佐内幕人士的格套 额外红利 内幕人士签名的观点 报价机夺福 雅各布·利特尔辉煌的事业 多头头目交易室里的一幕 悉数偿还 英雄末路 摩斯的洛克岛集合基金 投机埃里 王者的废黜 从名声显赫到邋遢龌龊 英文版跋 试读章节 劳伦斯·利文斯顿掀起的风波 可能那个客户记得弗雷德的这个习惯,因此他坚持问道:“你听到了些什么?” “什么也没听到,”弗雷德答道。他皱起了眉头。弗雷德拿公司的钱,其责任就是要打破僵局,于是他继续说道:“你听到的越少越好。不管怎样,都是一些有关下跌的谎言。如果你坚持想听,听到的无非只是灾难。”他稍作停顿,然后缓慢地令人难忘地说道:“我是田野里的一头牛。你无法让我相信,一夜之间,农场里的土地已经变得荒芜,泉水已经干涸,太阳已经罢工。无论我怎么看,我都看不到庄稼有任何变化,或钢铁交易有什么变化,或……” “此次崩盘一定有原因!”那个客户禁不住打断了他的话。 “原因?”弗雷德轻蔑地重复道。但是,那个客户脸上的表情促使他很快地补充道:“我会跟詹姆逊联系,看看他们那边怎么说。”随后,他便离去了。 其他的一些客户无动于衷地听着他们之间的对话。他们已经无药可救了。只有奇迹的出现,才能使他们复活,而他们不断地祈祷着奇迹的出现,已经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了。 职员弗雷德又回来了。 “当然喽!”他一进门便嚷嚷道,“我知道是这样!我早说过了!” 客户们不满地看着他走到最佳的演讲位置——疯狂的股票行情收报机旁。就算他真的知道或说过些什么,他们也都没听见。正是这样,他们在崩盘前才没有抛出手头的股票,这全是弗雷德的责任。 “劳伦斯·利文斯顿在袭击市场!”他得意地叫道。 我一下子变得很轻松,又充满了活力和热情,生活在向我微笑,哪怕在华尔街都一样。我笑了起来,由衷地感到快乐。 弗雷德突然转身,皱着眉头。但一想起我是老板的朋友,一位潜在的客户,他的眉头就舒展开了。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客户们也都瞪着我,那天交易室里还是头一回传出笑声。 我的一位性格温和、业务老到的朋友转过身,亲切地问我:“什么事触动你了?” “消失的过去!”我愉快地回答道。 客户们礼貌地把头转了过去,只有一个人在笑,而他在经纪人那儿早已欠了一屁股债。 “这回形势跟往常不同,没那么明朗,我想我可能是老了,无法与你苟同。”我朋友说道。 “不,那是因为我每次一听到弗雷德的演说,就会变得年轻。”我宽慰他。 我朋友出于职业的原因,涉及他的客户利益时,通常显得比较保守。他感觉到别人在纷纷议论我,对我的观点表示不满,因为我总是认为,没有人在股市里会一直赢。为了防止别人听到我的话,他很明智地先发制人,朝我亲切地笑笑,说道:“跟我来,小家伙!” 我来到他的私人办公室,把隔音门关上。他示意我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我坐下了,他看上去一副想讨好我的样子。 “尽管你让客户过久地相信上涨行情,可我并不想因此责怪你。”我向他保证。 “不,但我猜你打算讲几句有关华尔街专业人士愚蠢之类的话。我这儿没有为你准备演讲台,而我听罗伯特·查姆伯尔斯(Robert W.Chambers)说,他们在你那地窖般的俱乐部里为你提供了演讲台,但是我会阻止你这么做。你为什么笑?” “当我听到你那个年轻的弗雷德如此肯定地宣称,股价暴跌是由于劳伦斯·利文斯顿的掼压袭击引起的,我不禁感到,我又回到了19世纪晚期或20世纪初的华尔街,当时我正在为一份午报的华尔街栏目撰稿。当然,他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不让客户有太多的想法,这是他的工作嘛!” “但是,利文斯顿当时没在操作呀,”我朋友抗议道,他不但是一个就事论事的人,同时还是纽约证交所最得力的主管之一。 “他一直都在华尔街。”我说道。 他显得如此困惑,继而又如此不安,我赶紧向他解释: “他不是一个股票操盘手,他只是被当作一个行情借口而已,只是他的名字稍微有些变化。过去是詹姆斯·基涅,在他之前是查尔斯·沃利士欧福尔,更早的时候是丹尼尔·德鲁。你们这些经纪人早就发现一般的跟风者——也就是你们普通的客户——需要的不是理由而是借口——他们交易行为的借口,在他人游戏中盲目跟风的借口,股市在不恰当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行为的借口,以及为他自己和经纪人的低能找借口。只要不是真相,任何一个借口都可以用来解释大伙儿都心知肚明的情况——而情况恰恰是有时客户真的是一头蠢驴。他赔了钱,却还得付你佣金。所以,当上涨行情一到头,利润赚不到手,受托的经纪人就不得不为自己开脱,声明自己与股市暴跌无关。 “嗨!”我朋友突然插话,“你知道想让你客户回去,这么劝说肯定是无济于事的。你还是少费口舌,让那头老骡子来把他们撵走。” “对此我没啥意见,”我说道,“但是,为了证明牛市已经到头,你们每次在自然暴跌来临的时候,总是骗大众说,某个大操盘手正在放空股票,这种惯用的伎俩我很反对。当弗雷德说利文斯顿正在打压市场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你对此是不是很纳闷?” “什么使得你如此确信利文斯顿没在打压市场?”我朋友用既礼貌又生硬的口气问道。一本正经的人在反驳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无言以对时,通常也是这么问的。口气冷冰冰的。 但是,我感激地朝他笑笑,回答道:“是常识让我这么想的。现在正处于熊市,而市场上有太多的低能儿还想着做多头。这次崩盘来得太剧烈、太惨痛,那些盈利几乎化为乌有的人不可能再高兴得起来。然而,这么做是合理的,也就是说,是合乎逻辑的。在这种时候,纯粹怀疑利文斯顿大量放空股票,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恶意的侮辱。你提起他来,就好像他过去是一个场内交易员,专门寻求止损的法则。你究竟为何不把真相告诉客户?” “你认识利文斯顿吗?”我可怜的朋友问道。 我想,如果我说我不认识利文斯顿的话,他就会感到无比欣慰,我也乐意这么做。于是,我说道:“我不认识。” 果不出我所料,他笑了! “我想也是!”他说,“你可能认为,自从你15年前离开华尔街以来,一切都没变,但是我却知道一切都已改变。” “且慢,老兄,其实我每年都写一篇文章来证明华尔街没有改变,”我抗议道,“我已经连续写了好几年了。” “是,是,我知道。每次看完,我都想笑。”他肯定在嘲笑我的文章。 “有不对劲的地方吗?”我问他,毫无半点挑衅之意。 “原则性的错误。你挑出来写的都是一些本身不会发生变化的东西……” “我写的是股票经纪人,他们的客户,全国各地所有投机商的心理活动,他们的投机理念,证券交易所主管们令人吃惊的短浅的目光,以及这样一个事实:击不垮的股票投机游戏仍旧像从前一样,无法被击垮。股票经纪人所依赖的客户如今把胡子剃得干干净净,回想六年前,他们都留了一小绺胡须。但是,他们到华尔街干的还是一样的差事,赔了钱,随后灰溜溜地离去,跟过去一样。如果拿你当一个典型的例子来看,我敢说,股票经纪人也一点没变。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 “我想说的就是:我知道利文斯顿在打压市场。” “你怎么知道的?” “我当然知道啦!”他自作聪明地笑起来——全然把我当作一个客户。 “你是他主要的经纪人之一吗?” “不,但是他的经纪人一直都是些大操盘手。” P5-8 序言 这本最新出版的《股票作手回忆录》是所有投资者必读的经典之作——无论对新手或是老手而言,都是如此。市场投机客杰西·利维摩尔(Jesse Livermore)从1900年到20世纪30年代期间,赢亏以百万美元计,本书记载的是他当时的一些宝贵知识和经验。在1960年,由于第一版《股票作手回忆录》销售紧俏,我不得不花50美元来购买其中一本。后来我还送了一本给格里·蔡(Gerry Tsai),他当时是费德利逖(Fidelity)对冲基金的一名高级经理人。之后,格里告诉我,《股票作手回忆录》已经成了他上司——波士顿费德利逖基金创始人——老爱德华·约翰逊的投资“圣经”。 杰西·利维摩尔是他那个时代最好的股市行情分析家之一。我们不妨品味一下他的一些至理箴言: “华尔街没有新事物,今天在股票市场发生的一切都‘曾经发生过,并且以后还会发生。”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演。” “赚大钱得靠定力,而不是靠动脑子。很少有人能够挺直坐着就做出正确的判断。” “关键不在于一定要以最低价买入或高价抛出,而是买进卖出要把握住恰当的时机。” “我一直跟行情走。” “我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才学会一些聪明招术,能够依据正确的判断来赚取大钱。” “没有什么能比输更能教你不该做什么。而当你知道了不该做什么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开始明白你应该做些什么来取胜。” “股市里只有两种情感——希望和恐惧。问题只是,当你该恐惧的时候你却满怀希望,而该满怀希望的时候,却又十分恐惧。” “了解自己,提防自身的弱点。” “稍有反弹,随即卖出,反弹并不代表持续回升。” 利维摩尔引用年迈的男爵巴伦·罗斯查尔德(Baron Rothchild)的话说,他赚钱的秘诀是:“我从来不在最低点买入,并且卖出的速度极快。” 由此,你应该看得出,《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本书是智慧的结晶,其灵感来自于多年以来每日的市场实际运作和人性如何违背合理有效的规则、体系和方法的一些真实情况。 这本新版的投资杰作不但附上了有趣的插图,而且还包含了作者在第一版没有收录的发表在20世纪20年代的《周六晚间邮报》(Saturday Evening Post)上的一篇文章。多年来,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最初的那本《股票作手回忆录》,并用不同颜色的水笔在书上做了许多注释,如今这本书已经破旧不堪了。数年前,我购买了一千多本股市和投资类的书。然而,根据我45年的从业经验,我发现仅有10~12本书真正是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而《股票作手回忆录》就是其中的一本。 对于大多数投资客而言,股票市场风云莫测,因为它的运作方式往往与具备一定智商的正常人的思维和反应模式恰好相反。人们会想到去购买某个看似便宜、价格低廉、表面上挺划算的股票,但他们几乎都会失算!因为股票的价格经常会出于某种原因而下跌。而且,人们一般不会意识到,无论他们有多聪明,他们总会犯很多错误。为了不铸成大错,以及避免日后巨大的损失,投资客可能必须习惯性地减少每一次的亏损。其他人则想轻轻松松地赚钱,不付出任何的努力,仅听信他人的诀窍、小道消息或建议。这真是一个国耻。美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巨大的机遇、无限的新思想和冷面无情的新的企业家、投资客及商人。一些事业心极强的新的企业家每年都会公开发售原始股。到时候,其中一些股票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投资,任何人只要手头积攒一些钱并阅读现有的最好的投资书籍,就能学会从中得益。这些书的作者都曾在第一线战斗过,并且已经学会如何用赢利的目光来选取美国最优秀的企业。一般来说,最最好的股票通常价格比较高一些。 《股票作手回忆录》将会帮助你开始形成你自己的良好的投资理念,从而有可能使你跻身大赢家的行列。如果你真的想这么干的话,就不妨试一下。 威廉姆·欧尼尔(William O’Neil) 《每日投资者商报》(Investor’s Business Daily)创始人、董事长 后记 人们都爱听绝妙的故事。《股票作手回忆录》就不失为这样一个妙不可言的故事。这部书首次出版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并令无数人心悦诚服。这一新的插图版的面世经历本身就是一个独特而美妙的故事。 实际上,这个故事有两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一家名为“证券投机客图书馆”的小公司着手向职业投机客和自主投资人销售投资书籍。《股票作手回忆录》即刻成了垂询量最大的一本书。职业人士对拉斐尔的经典著作更是爱不释手一读了又读,而且还推荐给同事、新雇员以及顾客,称赞其为投机行为的普遍真理,并声称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对今天的投机很适用,与首次出版时的效用并无两样。至今,这本书仍然是证券投机客图书馆垂询量最大的书籍之一。然而,许多年来,得到这本书并非易事。许多小出版社开始出版拉斐尔的经典著作,想当然地认为这本书的历史已久,应属“公共所有权”财产。尽管如此,在大部分书店里,此书仍然稀缺。 证券投机客图书馆决定合法地出版《股票作手回忆录》,于是便着手从拉斐尔的财产所有权和家人那里获得出版权。找到其财产所有权与家人并非难事。虽然拉斐尔先生早已仙逝,但他92岁的儿子仍居住在老拉斐尔先生曾住过的威蒙特城。小拉斐尔先生十分惊讶地发现,人们竟然还在读他先父的大作!他虽然对此书的信望仍存怀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此书的出版,因此这本经典著作的新版本才得以面世。小拉斐尔同意出版此书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他的子孙后代——埃德文本人的孙子们和曾孙们——将能够受益于他先父著作畅销所挣来的版税收入。最终,老拉斐尔的子孙们能以这样一种方式与他们的家祖取得联系,不啻浪漫而且公正:1994年,约翰·威利出版公司和证券投机客图书馆出版发行了《股票作手回忆录》作为威利公司新推出的投资经典系列中的“市场版”。 其后的十年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牛市行情,大批的新投资者以空前的速度涌入股市。尽管新技术能使那些资金少但想参与股市投机的人进入股市,但是《股票作手回忆录》这部历经70年而经久不衰的著作仍然在训导着这些股市投机新手如何去面对投资中更加永恒不变的东西——人的心理、获得丰厚利润的荣耀以及损失的苦痛。尽管1993年的社会现实与1923年的现实大相径庭,但是很多方面仍旧如出一辙。这本书的销量急剧上升,并继续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投资书籍之一,拉斐尔家人也因此从版税中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 这一结局不出众人所料——重现一部经典并让其重返市场,而且作者的子孙也得到了合理的补偿。接着在2003年,比尔·米伊尔斯先生拿出一套原版的《周六晚间邮报》来,《邮报》不仅部分连载了《股票作手回忆录》,并且有自1922年开始配有的插图,这使得他的儿子,证券投机客图书馆的创建人克里斯·米伊尔斯大为惊讶。原始资料以及《邮报》著名的插图让杰西·利维摩尔的故事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再现于世。插图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栩栩如生,从而把故事置于一个让整个作品更富魅力的背景之中。不久问世的插图版《股票作手回忆录》会让这个魅力无穷的故事更具阅读价值。为了进一步丰富阅读体验,威利公司确保了在每一章的开头附上作家兼金融历史学家查尔斯·盖斯特的评论。评论让读者以新的眼光审视利维摩尔以及他生活的多彩年代。一本漂亮的新书最终面世,这不仅是对这部美国经典著作的肯定,同时也再次印证了其经久不衰的名声。 于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得以继续流传。书中箴言永不过时,也永远有效。金融报社仍旧称颂其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投资书籍之一,投资大腕们继续给予其极高的评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拉斐尔和利维摩尔的教诲永远受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