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一本有很强可读性的书。在本书中,作者将在当今美国使用的法医学技术以一个专家亲历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包括:弹道学、DNA比对、指纹分析、血型测定、犯罪现场勘验、死后检验等内容。用一个虚构的谋杀事件作为本书的开始,向人们展示了刑事学专家是如何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破解犯罪的。几根纤维,累年之久的喷溅血斑形状,子弹掠过而形成的小凹痕……所有这些是如何将一个清白的人无罪释放?又是如何将一个杀人犯送上法庭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怎样破解一桩谋杀案--物证勘验手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美)迈克尔·克兰 |
出版社 | 群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集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一本有很强可读性的书。在本书中,作者将在当今美国使用的法医学技术以一个专家亲历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包括:弹道学、DNA比对、指纹分析、血型测定、犯罪现场勘验、死后检验等内容。用一个虚构的谋杀事件作为本书的开始,向人们展示了刑事学专家是如何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破解犯罪的。几根纤维,累年之久的喷溅血斑形状,子弹掠过而形成的小凹痕……所有这些是如何将一个清白的人无罪释放?又是如何将一个杀人犯送上法庭的?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集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书,是一本有很强可读性的书。 科学、信息学、直觉、侦查全都能找到它们的位置,都有其用武之地,但是,犯罪的最困难部分需要在犯罪实验室内解决。从有几个世纪之久的跟踪寻迹方法到现在最新的DNA指纹技术(截止到1995年——译者注),在全(美)国范围内执法官们仰赖物证鉴定科学技术,从而或可直接认定犯罪分子,或可得到一把“冒烟的枪”(指直接可用的证据——译者注)。 在《怎样破解一桩谋杀案》这本书中,刑事学专家迈克尔·克兰将在今日美国使用的物证勘验及鉴定技术以一个专家亲历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包括:弹道学、DNA比对、指纹分析、血型测定、犯罪现场勘验、死后检验等内容。 用一个虚构的谋杀事件作为本书的开始,克兰先生向人们展示了刑事学专家是如何把这些技术的每一项应用于破解犯罪的。在此过程中,克兰先生向读者提供了一些影响很大的犯罪事件的轶闻详情,颇能引人产生兴趣,比如几根纤维、累年之久的喷溅血斑形状,或是子弹掠过而形成的小凹痕,等等,所有这些是如何发挥其作用,从而或将一个清白的人无罪释放,或将一个杀人犯送上法庭的。 对真正犯罪案件和悬疑事件着迷的人,对任何一个有意写一个侦探故事的人,或者对于我们当中那些恰好想着要帮助解开夜间新闻播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谋杀案的人,《怎样破解一桩谋杀案》应当是一本必读书。 目录 引言/1 序幕:犯罪/13 专家/24 勘验调查/31 医学检验官/53 枪/74 多变的手指/104 谁是那个蒙面人/134 在血液中/160 DNA(脱氧核糖核酸) /182 最细微的踪迹(微量物证) /197 所有大小事情/207 参考书目/211 试读章节 现在让我们编排一个犯罪事件,当然这是一个虚构的犯罪,一桩神秘的谋杀案,我们将对它做一些裁切使它符合我们的需要。我们还将跟随谋杀者去观察他的恶毒犯罪行径。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杀人犯,既不太聪明也不太愚盹,但却费尽心机想侥幸逃脱其罪行。小说中的杀人犯常常设计一系列的行动使其犯罪复杂化,从而骗过警察,他们会构想出完美的上锁的房间等那些只有小说中的侦探才能破解的神秘事件,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真正的杀人犯对于欺骗愚弄侦探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不被警察抓往。真正现实生活中的杀人犯有极少数会设计复杂的、其目的在于误导或使有关部门的行动受挫的阴谋,这些人通常都有反社会的品性,他们自恃甚高、相信自己有超人一等的能力,因而忽视了那些会直接把勘验者引到他们身上的简单的细枝小节。有人会因此而马上想到利奥珀尔德和里奥波,他们在处置可怜的鲍比·富兰克斯的尸体时信手丢弃了一副眼镜;或者有人想到了茹兹·辛德,她声称其丈夫是被夜贼杀害的,但却把推测起来应当是被偷走的珠宝藏在了她的床垫下,可是警察把它们找了出来。 我们神秘的谋杀案一旦发生,罪犯刚一逃离犯罪现场,我们就会看到刑事学家便开始工作,他们尝试揭开犯罪之谜的全过程我们都会悉数见到。这样,我们就能把焦点集中于一些细节上,从而可以最好地显示办案的整个过程。 因此:地点:哥潭市,美国东部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为多种族混居区,人口接近200万(包括郊区),相对来说其市民行为得体、举止端正。虽然警署专员戈登认为如果市议会能准予拨付更多的经费,他会再招收50名警官以便更好地调配使用,但是就这个城市的规模来说其警力是足够的。哥潭市的犯罪实验室,其设施是现代化的并可根据需要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人员构成上则既有宣过誓的警官又有文职技术人员,但不管身份如何,他们全都能熟练地做好其本职工作。而对于更专业化或更复杂的操作及程序,比如DNA分析,实验室会将样品送往华盛顿特区的联邦调查局(FBI)实验室,或遍布国内被许可进行该类工作的某一民间实验室。 P14-15 序言 本书英文原版于1995年面世。那为什么时间过去了已十年,还要翻译这本书? 从事物证鉴定或刑事侦查的人都知道破解犯罪需要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多学科的参与,需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疑问。因此,虽然物证鉴定技术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比如DNA分析就早已不是1995年时的情形,耗费检材多、费时而又容易出错的DNA指纹技术已不再使用,而更多的是使用检验时间短、准确性更高、检材相对更为稳定且微量、并具有高度重复特点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即STR)分析。但是,本书对如何勘验犯罪现场、犯罪物证检验鉴定的各门学科、各种技术、原则原理的运用介绍,当今美国使用的犯罪破案技术和操作实践,以及一些技术的历史发展沿革等内容的分析描述还是给我们许多启迪。我想作者将此书称为物证勘验手册——即物证勘验工作的指南——的道理或许正在于此。基于此,我翻译了这本书,目的是为了给国内的法医或物证鉴定工作者,以及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公安民警一个借鉴,较全面地了解美国的犯罪现场勘验及物证鉴定分析技术概况,从而更好地搞好我国的物证鉴定工作,搞好我国的公安工作。 当然,译者水平有限,可能书中有很多不准确或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译者 2005年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