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系列】图书中的一册,它主要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展开讨论。由于高中生处于青年的初期,其心理的发展接近成熟但还未达到成熟,加上学习压力过大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容易在各种冲突和挫折面前出现心理的困扰和障碍。本书共十章,包括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与技术,以及高中生在学习、人际、自我意识、情绪、性心理、不良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疏导方法。本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对问题的处理不仅提供了相应的策略,而且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疏导的过程与要求。能够为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提供有用的参考,对增强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末期,按年龄划分,属于青年初期。这一时期个体的整体生长发育在经过青春期的急骤发育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人体的组织与器官机能逐步达到成熟阶段。与之相应,其心理的发展也向成熟迈进,但还未达到成熟。因此,高中生同样也会出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而且因为学习压力更大了,情绪情感更丰富了,人际关系也更敏感了,这些都会使得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比初中生更加突出。要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懂得应用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去帮助他们,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本书共十章,包括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与技术,以及高中生在学习、人际、自我意识、情绪、性心理、不良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疏导方法。
(三)家庭方面的疏导
进入高中阶段,孩子与父母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疏远和冲突。这一阶段是孩子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暂时冲突与对立的阶段,也是父母感到教育孩子最困难的阶段。这时的中学生已经具备很强的独立意识,而许多父母往往不理解孩子的这一心理,不善于或不愿意使孩子获得与自己平等的新地位,从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他们逆反心理的形成。因此,如何尽快地消除亲子间产生的隔阂和冷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高中生逆反心理的消除有重要意义。
首先,父母应该理解、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作为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从对自己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学会独立生活与独立判断问题,是孩子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应该关注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孩子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应当满足。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子女,父母适当放手是处理好与子女关系的必要方法。但是,由于孩子还不成熟,看问题容易偏激,处理问题容易片面化、简单化,因此,父母必须做到:要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但又不能放任;要关心子女的成长,但又不能管得太死;要满足子女的合理要求,但又不能干依百顺;对子女的学习、生活要进行指导,但又不能一切都包办代替。
其次,父母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专制型、包办型的家庭教育往往引起孩子的不满乃至反抗,等到逆反心理产生后,即使家长的合理要求也会遭到孩子的抗拒。这时候家庭教育的效果往往很差,亲子间的感情有时从表面上看来也如同寇仇。因此,作为父母,在面临一些重大的家庭决策的时候,要认真、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当与孩子在某些问题上产生意见分歧时,不要以强权或暴力强迫孩子屈从,而要本着共同协商的原则来解决,这样一种民主的氛围,能有效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最后,作为父母,当与孩子关系很僵、彼此难以沟通的时候,千万不要气馁,而是应当树立信心,相信坚冰一定能打破;然后就需要主动退让一步,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并且尽可能作同感的理解。孩子在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接纳与理解后,往往愿意逐步打开自己的心扉。如果父母和孩子“硬碰硬”,只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加剧。
P112-113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在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起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开始,一些学校自发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除心理的困扰。到了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开展了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将心理健康课列入教学计划,每周或每两周上一次,通过故事、阅读、讨论、游戏、心理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真正领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有的学校将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或成长的困扰给予有效的干预和提升;有的学校特别注重校园环境的优化和心理氛围的改善,借助板报、橱窗、广播、报刊及影视等媒体,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并透过各科教学、日常管理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的地区还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课题,通过科研活动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开展的同时,高等学校也从原来单纯面向问题学生的心理咨询模式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国家教育部多次颁发文件,反复强调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招标课题,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许多高校开设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并通过心理成长小组、拓展训练、朋辈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及心理健康月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辅导专业水平的提升也逐渐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因为要想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绩效,就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因此,许多教育部门加大了对老师的培训工作。比如广东省在各地市分别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对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C证”的培训;而挂靠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又负责对全省中小学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B证”和“A证”的培训。几年来,有上万的中小学老师接受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老师们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怎样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具体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只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培训,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论,能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但因为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而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内容更为全面、实操性更强的书籍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一【当代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系列】图书,就是为满足上述老师们的需要而编写的。该套图书共有4册,包括《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此套图书的总主编王玲同志具有多年的心理咨询教学和实践经验,各书的主编都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的老师和博士。他们作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主要成员,不仅承担了对中小学老师的培训任务,还经常下到基层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有时还直接给学生做咨询,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丰富经验,因此,由他们编写的丛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每本书都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中肯的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疏导的过程与要求。这些内容对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初人道者无疑具有较大参考和借鉴价值。
理论不空洞,方法可操作。相信大、中、小各级学校的学生、老师及家长均可从此套图书中受益。
郑日昌
2005年10月15日于上海浦东
本书是【当代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系列】图书中的一册,它主要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展开讨论。由于高中生处于青年的初期,其心理的发展接近成熟但还未达到成熟,加上学习压力过大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容易在各种冲突和挫折面前出现心理的困扰和障碍。一些统计学资料显示,高中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大约占15%~19%。因此,加强高中生的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书共十章,包括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与技术,以及高中生在学习、人际、自我意识、情绪、性心理、不良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疏导方法。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对问题的处理不仅提供了相应的策略,而且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疏导的过程与要求。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提供有用的参考,为增强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做出一定的贡献。
全书由王玲负责设计与架构,具体分工为:第一、第八章由王玲编写,第二、第三章由董广敏编写,第四、第七章由许婵贞编写,第五、第十章由黄福生编写,第六、第九章由赵玲编写。王玲负责最后的统稿。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其他专家的意见和资料,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对出版社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也表示谢意。由于时问仓促,加上经验的限制,本书肯定存在不足之处,请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编者
2005年12月于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