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点击”系列的第三本书。此书是对2005年中国建设主要方面的生动记录,内容精选于《中国建设报》。读者可从一篇篇精彩文章中分析出2006年及今后中国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可对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回顾和重新审视,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前两本书相比,本书加大了对建筑人物和建筑评论的内容比例,希望能够引起更多读者对建设行业的关注。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建设行业从业者,经济学、社会学研究人员及关注中国建设发展的人们。
代前言:希望它是品牌
1.建筑行业
建设部要求:依法进行校园工程建设
——中小学、幼儿团周边施工的建筑工地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
从民工荒看民工权利保障
2005:十大建造关键词快读
“黑白合同”以谁为准?
——解读高法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上)
双方合意的垫资施工有效,垫资施工不再尴尬
如何理解及合法规避诉讼风险
——解读高法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下)
我国铁路建设市场进一步开放
——拥有相关资质的非铁路建设企业均可参与
警惕工程招标中的“陷阱”
——招标骗局路线图揭秘
“战争”就在你的身边
带资施工:想说恨你不容易
谁来对500万元的烂摊子负责?
迎战“天下第一难”
信用,怎样打开你的大门
韩建集团为什么不姓“田”
——从“民工韩建”到“人才韩建”的专题调查
戴高乐机场是设计惹的祸吗?
“最低价中标”:是非留待实践说
关注建筑业工人的“综合贫困”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展望
无“安全证”,禁止从事建筑施工
——建设部重申做好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准两项行政许可工作
建筑节能,从方案设计开始
关注城市建筑的风环境
旧楼翻新:节能省地的重要途径
建设部规定重大事故上报时限
“风险责任承包”好富了和尚富了庙
——与中国建筑土木四公司经理刘国平关于工程风险责任承包的对话
请为农民工养几条“金鱼”
合作与发展:携手选择未来
——“全国首届工程咨询与勘察设计高峰论坛”侧记
建筑节能:什么阻碍了你的前行
建筑节能呼唤思路创新
国产机械除了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工程质量岂能如此儿戏
——银川市行政中心工程两起质量事故的前前后后
建设部要求“包工头”限期退市
北京市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有了“紧箍咒”
“老”标准面临“新”问题
——智能建筑领域制定国家标准相关体制亟待完善
“正规军”取代“包工头”箭在弦上
——访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司长王素卿
“包工头”即将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谁在玩这样的“积木”?
一位项目经理的讨债历程
警惕!花样翻新的工程招标“陷阱”
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制渐入佳境
建设部谱就工程监理“主旋律”
第五批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揭晓
——国家体育场等一百一十项工程榜上有名
你是“存续单位”吗?
我们向“狗狗们”学什么?
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创新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访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工程技术发展处处长赵宏彦
奥运工程建设对中国建筑业影响有多大?
串标:工程招投标的难言之痛?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让人欢喜让人忧
2.城市建设
3.设计理念
4.房地产业
5.城市安全
6.风景园林
7.建筑人物
8.建筑评论
附录 汪光□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要求
——切实做好2006年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