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晚会上一个由邰丽华等21个聋人演绎的《千手观音》舞蹈,唤醒了我们沉睡的心灵。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的观音精神再一次的被发扬光大。
本书通过观音的由来、事迹以及形象向我们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博大精深的观音文化。
在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社会里,一个人有困难,整个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来给予帮助;一个人在一生之中,应该主动地伸出一千次手来帮助社会上各种有困难的人。在这里“千”字代表无量无边之义,“千手”象征着人们互帮互助的方法、方式无量无边。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观音就是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灾害与人为祸难还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境况下,观音菩萨就是人们心中的永远的信仰。因此一提到“观音菩萨”,人们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崇敬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那种能够无私地充满爱心地对他人、对社会体现慈悲精神的人,也就自然地被视为“观音菩萨”。
金鸡报晓,万物和春。中央电视台鸡年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舞蹈已成为新年涌动在中华大地上一个特别的庄严景观。观音被公认为中国民间信仰的第一神,观音文化被公认为是整个东方文化的精神象征。千手观音的形象,更是生动地表现了观音菩萨慈悲利他精神的无量无边,《千手观音》舞蹈寓含着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济世利人的教化精神。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不仅已成为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男女老幼人人敬仰的道德准则,已成为整个亚洲文化的中坚信仰,而且也是作为21世纪东方和平使者在全球化时代的应时济世的体现。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和谐社会就一直是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它既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兴盛的根本前提。特别是当今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竞争与竞赛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能否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先导作用。没有大众健康的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
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条件下,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应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观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人人能够安乐祥和地生活,要求人人能够慈悲喜舍地做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和平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潮流中,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光大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根植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民族,正是依循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千手观音》精彩舞蹈,应“和平、和谐、发展”时代精神的需要,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倡导和谐社会积极健康的文明风尚,促进和平发展的人类幸福走向,而编排演出成功。这部《千手观音》图书的编集整理,有利于每位读者通过观音事迹、形象,了解博大精深的观音文化,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借本书出版之际,对廖于祈、张满秀夫妇及其北京福满得家政的大力支持致以谢忱!
作者
2005年2月28日
于香山明阳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