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平凡走向辉煌(三星和现代创始人的传奇历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韩)洪夏祥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身无分文的穷学生到腰缠万贯的商业巨头,从默默无闻的庶民之子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重量级人物,郑周永、李秉哲的创业之路已经成为韩国乃至世界商业领域所共同关注与赞叹的焦点,郑周永和李秉哲,作为现代和三星这两个世界性知名品牌的创始人,他们不仅创造了20世纪韩国的商业神话,本身更是承载了一段段发人深省、诱人沉思的传奇与佳话,本书不仅记叙了三星企业的辉煌历程,更再现了郑周永和李秉哲的创业之路!

内容推荐

亚洲新兴企业三星,几年前还是索尼的追随者,而现在,却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成为了许多中国企业的追随者,是什么成就了三星企业的辉煌呢?本书作者对三星公司进行大量追踪研究,写成了这部全面诠释三星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力作。本书大胆采用了分析加评论的语言风格,旨在深入浅出地阐述三星公司的成功精髓,为那些有志于以三星为学习标杆,成为与三星公司一样卓越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目录

1.大地主的儿子和贫农的儿子

2.“海归”和离家出走的少年

3.年轻的米店老板和二十出头的大地主

4.星标面条和阿道汽车修理厂

5.三星物产公司和现代汽车工业公司

6.理发师的启示

7.大麦草坪和白糖

8.高级布料和高灵桥工程

9.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

10.汉江大桥和东京构想

11.权利面前的两个人

12.开办工厂和对外出口

13.越战工程和韩国肥料公司

14.Pony(小马)汽车和东洋电视台

15.郑周永的船和李秉哲的彩色电视

16.中东特运和三星电子

17.先想后做和先做后想

18.李秉哲、郑周永在半导体业的较量

19.对属下的爱与培养

20.优秀的企业家具有识人的慧眼

21.信任与考察

22.玩出名堂

23.正规的高尔夫和红色的高尔夫

24.李秉哲和郑周永的节俭

25.两位巨人的最后时日

26.王子之乱和接班人们

27.王国的功臣们

28.巨人的时代结束后

后记

试读章节

1945年韩国解放,韩国的民族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韩国的民族企业只有金研洙的京城纺织、朴兴植的和信百货商场、李东万的大东矿业等屈指可数的几家。

很多企业家开始创业。郑周永的老乡,今天大农集团的朴龙学,开始在家乡江原道通川经营酱油工厂,解放后到了首尔。李洋球从咸兴来到首尔,开始用自行车销售点心,1948年在西小门洞成立了东洋食品公司,也就是今天好丽友东洋集团的前身。新东亚集团的创始人崔成模开始在沙里院经营米加工厂,后来到首尔开办了橡胶工厂。可隆(Kolon)集团的创始人李源万在日本开办帽子工厂,携180万元巨款回国开办了一家名为庆北企业的化纤公司。

另外,双龙集团的创始人金成昆在那个时候移居首尔,把他在安阳的朝鲜纺织公司出售,在首尔成立了金星纺织,这就是今天双龙集团的胚胎。

LG集团的创始人具仁会也于1945年在釜山成立了朝鲜兴业社,主要是以日本对马岛为对象经营木炭,由于风浪遭受失败,转向了化学工业。

也就是说,伴随着韩国的解放,韩国本国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那些企业为现在的大企业奠定了基础。

1945年刚刚一解放,李秉哲就来到了首尔。大邱的三星商会和朝鲜酿造厂蒸蒸日上。可是,他抱着在首尔开创更大事业的想法来到首尔。李秉哲把家搬到首尔是那年的五月份。原本在大邱经营酿造厂和三星商会的他带着家小搬到了首尔,住在惠化洞125号的传统韩式住宅,这个地方现在就是拍摄《共同警备区》的电影公司——明电影公司的办公地。

在这个地方,李秉哲花了一年的时间对于未来的事业苦思冥想,最终下决心从事贸易。

当时正值韩国物资匮乏的时期,他判断如果从事贸易的话,一定会大有作为。

1948年11月,他在位于钟路二街的英保大厦附近(现在的YMCA)借了一座200平方米的建筑物,悬挂起了“三星物产公社”的牌匾。

三星这个品牌现在闻名于世,可最早开业时,连房子都是向别人借的。

把公司的名字起为“公社”,是由于当时韩国国内商家的主要客户都是澳门、香港的华商,这个名字便于他们的理解。

三星物产公社是以股份制的形式起步的。李秉哲出资’75%,剩下部分是由赵洪济(后来创办了晓星集团)、金生基(后来创办了永进药品)、李午硕、文哲浩、金日钰等人共出资剩余的25%。李秉哲担任社长,赵洪济担任专务,金生基担任常务。李秉哲没有一个人出资,他采用一种合资的方法是他的一种经营策略。

当时李秉哲经营公司的方针大致如下。这是他到首尔后一年休息时间里思考的成果。

第一,公司的职员,不限金额,都可以投资入股,最终的利益分配根据出资的多少按比例进行公平的分配。

第二,无论是社长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本着彼此相互尊重的精神恪尽职守,在公司建立根据能力的大小进行赏罚分明的制度。

第三,要保证员工们的生活,在不妨碍公司运营的前提下,尽可能营造一家人的公司氛围。

当时李秉哲让职工们拥有25%股份的理由,在于让每一个出资者都感觉到公司的利益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奋发向上。P30-31

序言

2000年,大学三年级,我初次去韩国。

当时是作为国家基金委选派的留学生,在庆熙大学进行语言学习。记得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参观蔚山现代造船公司的车上,忽然看到车窗外闪过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明媚婉约,恍如隔世;亦好像一段午夜幽篁,一阵山风振衣,穿窗入车,令人顿醒。导游介绍说,这便是现代创始人郑周永会长心爱的竹林,他有时会抽闲在此小住。

2001年,我在首尔(汉城)国立大学攻读硕士。

校园中有一座“湖岩会馆”,是教授们开学术讨论会的地方。前后青石绿草,树碧花白。四围是高山排闼,令人望之怡情。这是我两年留学生涯中的难忘之地,后来知道这“湖岩”正是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会长的号,而据说首尔(汉城)国立大学的校园也是出自李秉哲会长的捐赠。

虽事事历历,恍如昨日,但时光飞逝,已然是过了五年。机缘巧合,我恰在这五年之后获得了翻译本书的机会。

郑周永、李秉哲作为现代和三星这两个世界性知名品牌的创始人,他们不仅创造了20世纪韩国的商业神话,本身更是承载了一段段发人深省、诱人沉思的传奇与佳话。而人们对于这些商业巨子的认识总是仅仅停留在他们辉煌灿烂的成功和《福布斯》的名单上那一串令人惊愕的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无限风光的背后是多少年刻苦创业的积累与酝酿,这看似可以平步青云的康庄大道下面又隐藏着多少满含血泪的坎坷与艰辛。郑周永和李秉哲亦不例外,而这本《从平凡走向辉煌》则正是他们两位在韩国商业史上创造的旷世传奇的见证和记录。

翻译《从平凡走向辉煌》,让我仿佛亲身体验了韩国20世纪的商业发展历程。而这两位已然被载入史册的人物传奇性的一生更是本书最引入入胜的看点之一。从身无分文的穷学生到腰缠万贯的商业巨头,从默默无闻的庶民之子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重量级人物,郑周永、李秉哲的创业之路已经成为韩国乃至世界商业领域所共同关注与赞叹的焦点。对此,《从平凡走向辉煌》一书亦有极为详尽的记述。

然而,与其说《从平凡走向辉煌》是一本传记,我认为它倒是更像一本励志的精英教材。书中通过丰富翔实而又具体生动的案例在潜移默化中告诉读者怎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怎样面对困难、通过自信和智慧对困难发起挑战,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而真正站在时代变迁的风口浪尖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但是,尽管刹那间就是斗转星移,转瞬间就是沧海桑田,可是,在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沉淀下来,永恒不变的;也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值得我们为之在无怨无悔中苦苦追寻,并且奉献终生的。这便是《从平凡走向辉煌》所带给我们的,在这个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时代中,那些真正的。英雄的故事。

后记

李秉哲和郑周永,郑周永和李秉哲。

现在他们二位都已经离开了人世。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但是两位巨人都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家,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首先,他们两人都有一种无论任何事一定要做好的积极态度和热诚。即使旁人都说不行,他们还是不会放弃。

郑周永经常挂在嘴的一句话是“试过了吗?”连试都没试过,没经过挑战就放弃,这样的事在他的身上从未发生过。

李秉哲会长也一样,即使是在别人看来可能成不了的事,他也一定采取缜密的调查研究态度,一旦有很小的可能性也会放手一搏。

韩国有这么一句话:“从果川到首尔,得爬着去。”借此来形容首尔的可怕。李秉哲会长孤身一人来到首尔,并创造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第二,善于用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人员管理方面有着卓越的能力。

李秉哲和郑周永,两人都重视录用人才,并与他们一起开拓走向世界市场的路。

第三,即使在看起来不可能的情况下,他们也能想出好的点子,从而达成自己的目标。

郑周永在修筑朱拜勒港工程时,李秉哲在开发半导体产业时都曾遇到过困难。他们在不利的情况下还是想出了解决办法,并最终克服了困难。他们从来不相信所谓的运气,在不利的局面下也尽最大的努力,尽量使问题得到解决。三星在半导体上的成功,便是很好的例子。

第四,两个人都曾遭遇过失败的挫折,但是他们都没有就此消沉下去。

郑周永会长在修建古灵台工程时负债累累,光是还清债款就花了近20年时间。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在泰国修建那拉提瓦高速公路时也一样,当时出现了很大的赤字。但是在认真积累经验后,此项目最终在越南战争中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像郑周永会长这样经历过这么多失败的企业家,也许没有几个吧。汽车修理厂刚刚建成,就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连送来等待修理的汽车也一起被烧光了。虽然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但是他从未向任何困难低过头。经济上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向别人借高利贷,但他始终相信明天是美好的。

李秉哲会长也曾因为走私事件被勒令把韩国肥料公司交给国家。后来又闹出5·16非法敛财事件,政府曾一度宣称要没收他的全部财产,1980年政府将他旗下的东洋电视台收归国有。6·25战争中,他的财产丧失殆尽。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在房地产业上的失败,使他又回到了原点。他经历过了很多的失败,但同时他也是克服困难方面的天才。如果说他比平常人强,那也是他从不过多地去想失败,而是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做得更好。

相同的情况下,普通人有可能去喝得酩酊大醉,从此成为一个废人。但是他们不会这样,而是会再次站起来。虽然经历过不只是一两次的失败,但是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们还是会打起精神,像不倒翁一般再次站起来。

第五,郑周永和李秉哲都善于应对时代的变化,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郑周永曾先后参与建筑、造船、汽车、半导体领域,李秉哲则先后在制糖、毛纺、家电、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接受挑战。从这些轨迹能够看出他们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是何等出众。从这个方面来看,他们都是头脑相当灵活的企业家,并不是那种固步自封的顽固派。

现在韩国的经济状况很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学习这两位巨人进取性的气魄和勇气的话,谁都可能再站起来。真正应该从两位巨人那里学习的东西,就是这个。

我能行的执著信念和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这是我们从李秉哲、郑周永两位巨人的人生中应该学习的东西。

现在韩国的国民收入不过一万美元,将来我们要将这个数字提高到三万美元左右。韩国和韩国人不能老足在现在暂时的困难中消沉,而是应该勒紧腰带再次走向国际市场。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次回味一下郑周永的一句话。

“虽然会有考验,但我决不会失败!”

是的!现在我们正在经受考验而已,并不是失败。在它变为失败之前,我们要再次站起来,向世界市场发起新一轮的冲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