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中国--优秀科教专家风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认识几个我国科研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他们都有哪些科研成就?他们的科研项目又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如果是,那就翻阅本书吧。它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讲述了我国各个科研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在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优秀人才、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所做的贡献。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大型画册。它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讲述了我国各个科研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在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优秀人才、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所做的贡献。展望科学技术的突破将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光明前景,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教兴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为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目录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

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

汕头大学物理系

天津市托福医用原子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大学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椎病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香港大学植物学系

西藏农牧学院

国家海洋局发展战略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

厦门大学财政系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科

中国地质大学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

武警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河北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络研究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第一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景观生态研究组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海军研究院

大连水产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

两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生物学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西藏大学工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学系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上海市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云南师范大学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工程分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

泸州医学院心肌电生理研究所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兽医学系

云南省红河州茶桑果站

中国地质大学

清华大学物理系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香港大昌港龙机场地勤设备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

广西玉林市人民政府

沈阳药科大学药理系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台湾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所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天津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技术研究所

广尔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广西中医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福建省血液痫研究所

第四军医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河海大学

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厦门厦华新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香港挑战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数字地球工作室

上海(国际)数据库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

塔里术大学生物研发中心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重庆交通学院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工学院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河南省扶沟县科学技术协会

河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浙江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东南大学卫生法学研究所

香港职业及专业考试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城市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福建省闽清县林业局

石家庄公路工稗管理处

试读章节

叶奇蓁20世纪6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座牛产堆的设计和渊试启动工作,为确保生产堆的安全、稳定运形做出了贡献。70年代负责生产发电两用堆的设计,任设计总工程师。80年代初主持等建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卢厅并任所长期间,组织开发了计划协阔技术应用软件,为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编制了工程网络计划,指导了工程建设。存筹建秦山二期600MWe核电站工程中,主持可行性研究,完成多种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参加技术路线、堆型选择、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等决策性工作。主持厂址选择、现场勘探,以及厂址的评估和论证。主持总体设计,确定标准规范的选取、主参数、主要工艺系统功能,以及厂房总体布置等。组织初步设计及重大技术方案的审定,提出121组17x17AFA组件的堆芯设计方案;确定主回路参数、汽轮发电机组、主变等设计参数及其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直接安注系统方案和4xl 00%冗余度的辅助给水系统改进方案;为节省厂用电,存国内首次实施核岛、常规岛不同J坪标高的设计方案等。主持确定控制捧驱动机构、装卸料机科研攻关方案,人员闸门、棒控棒位测量系统、电站计算机系统、常规岛数字化手卒制系统、设备国产化研制方案等。主持制订了流致振动的实测方案,并在围内首次实施了堆内实测。制定接口处理的原则,处理协调了大量接口技术问题和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为秦山二期1号机组提前投产和2号机组建设努力推进做出了卓越贡献。

秦山二期首次按照国际上先进的核电站建造标准,不经过原型阶段,自行设计建造,一次成功达到商业化核电站;在反应堆热工安全裕度,安全性能及压力容器耐辐照寿命上根据国际上对先进堆的要求进仃改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首次在统一标准规范体系下,对主设备选取或研制技术性能优越的设备,科学、合理地处理了技术接口问题,与当前围际同炎核电站的水平相当;核电站的出力和毛效率亦较同炎二环路压水堆核电站高。

秦山二期1号机组在投产当年共发电34.9亿千瓦时,负荷因子达到74.9%,远高于65%的发计值。2003年发电46.17亿千瓦时,负荷因子达到81.2%,均高于设定的机组忡能指标。在1号机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同时,2号机组于2004年3月11日O时30分首次并网发电,并于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此外,公司目前正在抓紧进行3号、4号两台机组扩建项目的立项申请工作。届时,秦山第二核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O万千瓦,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超过160亿千瓦时的电力。

秦山二期2002年率先接受了国内核电厂运行评估委员会的第一次运行评估。2O03年3月,又接受了国际核营运者联合会尔京中心(WANO-Lc)组织的为期2O天的全方位的同行评估。WANO同行专家给秦山二期提出了四个强项。在运行小满1年的时间里,秦山二期先后数次接受国内、国际同行专家的评估,丌创了国内核电厂同行评估的先例。  这些结果表明,秦山二期的设计是成功的,工程质量是好的。所有这些,都与作为总设计师的叶奇蓁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分不开。

由于叶奇蓁在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成绩,1988年起,他先后在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中国核动力学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兼任委员、常务理事等职。199O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P1

序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科学遗产。例如,火药、指南针、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西传,促进了近代欧洲的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以至祭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巨大源泉。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人科技工作者始终顽强奋斗、执著追求,在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基础科学和当代各丰要科学技术领域里部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历史向我们证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不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小凝结着一代又一代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辛勤和智慧。依靠科学精神,崇尚科学道德,尊重科学规律,探求科学真理,使科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向着更高的文明不断前进。

科技的本质在于创新,而科技的创新又要以人为本。我国已拥有了一支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他们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我们特编辑出版了《科学中国一优秀科教专家风采》大型画册。它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讲述我国各个科研战线的科技工作者,在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优秀人才、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所做的贡献。展望科学技术的突破将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光明前景,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教兴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为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团结拼搏,勇攀科技高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和单位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值此专刊出版之际,本刊编辑委员会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科学中国一优秀科教专家风采》编委会

2006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