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抬的轿子,到人拉的洋车,再到机动的电车和汽车,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进步,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城市转型的轨迹,折射出新旧文化演进的复杂历程。本书带你走进这段近乎尘封的历史,以图文相生的形式向您讲述近代中国城市形成背后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中国近代城市文化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作者 | 王瑞芳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人抬的轿子,到人拉的洋车,再到机动的电车和汽车,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进步,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城市转型的轨迹,折射出新旧文化演进的复杂历程。本书带你走进这段近乎尘封的历史,以图文相生的形式向您讲述近代中国城市形成背后的故事…… 内容推荐 1840年以降,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伴随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开埠通商,带有商业性质的码头出现了,由此刺激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举凡刻有西方烙印的各种外来文化,如以教堂为首的西洋建筑、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工具开始登陆中国,就连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婚丧礼仪也悄然改变,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娱乐,一种迥异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新型城市文化由此萌生。这套丛书将带您走进这段近乎尘封的历史,以图文相生的形式向您讲述近代中国城市形成背后的故事…… 目录 序 引言 一、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 旧式代步工具 西洋马车风靡上海滩 人力车的引进 从人力车到三轮车 自行车的出现与流行 电车在津沪的出现 北京电车发展的艰辛 从奉天“马铁”到“电铁” 驾驶汽车成时尚 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诞生 中国第一条铁路的际遇 京城环形铁路的修建 二、新式马路的修建 上海租界新马路的开辟 上海马路向城郊的延伸 “夜上海”的由来 地下排水道的装置 天津租界的修路情况 青岛街道的建设 津沪掀起筑路潮 京城铺设碎石路的高潮时期 南京的街道建设 内陆主要城市街道的整修 公路连接下的城市 三、新式交通管理及公交体系 上海租界初期的路政 上海租界交通管理的加强 上海新式交通法规的施行 交通管理遍及华界 南京街道的养护 汽车学校与司机考试 公交公司在上海的创办 内陆城市公交的兴起 南京公共交通的发展 陪都重庆的公共汽车 战后天津的公共交通 民用航空业的崛起 上海公交运营网的建成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既不需要有轨缆车所需的大量地下设施,也不需要对马匹、饲料和马厩进行大量投资。而且,它还将城市运输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时20英里以上,并降低了车费的平均价格,因此它能够迅速风靡欧美。到19世纪90年代,达一突破性技术传遍了整个美国。至1903年,美国长达3000英里的有轨电车线路已有98%实现了电气化。到20世纪初,有轨电车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1899年,有轨电车开始传到中国。天津是除香港外中国第一个靠电车的通行建立起现代公共交通的城市,也是清末最早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的城市。 天津电车公司是由直隶总督袁世凯特许授权、比利时商人创办的,其总部在布鲁塞尔。1906年2月16日,在天津电车公司正式营业的当天,观众人山人海,孩子们乘不起车,就跟着电车跑,电车靠站后,他们手攀电车,一会儿上去,一会儿下来,十分好奇。电车的运行,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现代交通的感受,也给人们带来了现代文明的观念。由于电车最早是外国人创办的,比商电车公司不断发出通告,要求乘坐电车的市民,在“车上不许吐痰涎”,“乘客在车上不得用污言秽语,亦不得污秽本公司之车,又不得侮弄同车之客”。人们要乘电车,就不能不遵守这些西方人制定的规矩。久而久之,这些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逐渐被广大城市市民所遵守。 比商电车公司开设的这条有轨电车线路,使天津成为中国城市中最早拥有近代公共交通的城市。电车按预定的路线行驶,收取吲定的费用。到1927年,天津共有6条电车营运线路,总长23.2公里,遍及天津旧城区和租界。电车线路所经之地,逐渐发展成为比较繁华的商业区。 1905年到1912年,上海铺设了3条电车运输系统,分别由英国、法国和中国商人经营。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蕾运。第一辆电车从静安寺出发,途经愚园路、赫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过南京路(今南京东路)沿外滩南行,终点站设在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这一贯穿东西的线路,全程6.04公里。车厢分头等、二等两种,分段计价(每段2.01公里)。头等每段5分,全程15分;二等每段2分,全程3分。参照当时物价,2分可买猪肉1两或土豆1斤。车票定价拉开的差距表明,公司既考虑营运成本、利润及税金,也能较好地兼顾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序言 1840年以后,西方殖民者以大炮为后者,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强迫清廷开辟通商口岸,设立租界。在租界内,列强们从本国移植了一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这里建立“国中之国”,实行管理。为了方便其统治,他们在租界的交通运营中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如引入新式交通、修筑马路、加强交通管理,这些给近代中国城市的交通带来了新的变化。 从人抬的轿子,到人拉的洋车,再到机动的电车和汽车,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进步,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城市转型的轨迹,折射出新旧文化演进的复杂历程。 马路是城市的命脉,市政的现代化首先是从路政的现代化开始的。与新式交通工具引入相伴而来的,是近代新式马路的修筑。当洋人们在上海租界开始修筑新马路时,华界也在它的影响下,开始了修路步伐。中国传统城市便开始了向近代的转轨历程,并逐渐形成了修筑新马路与整修旧街道的热潮。 城市新式马路的修筑与旧街道的改建,大大方便了租界内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各种活动。与新式马路的兴修相配套,是新式路灯、排水管道等近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修建。 伴随着新式马路的建成,马路的维修和管理也提到了日程,现代化的路政管理随之诞生。当代近意义上的路政从租界开始后,中国近代城市的交通管理体制,便在租界路政的强烈刺激下,逐渐走上了路政近代化之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