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卫生的基本工作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环境卫生好了,个人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好了,人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尽管疾病不可能完全消灭。拉马克的进化法启示我们,地球上疾病彻底消除的那一天,就是人类免疫系统彻底退化的一天。作者相信,这一天不会到来;反之,人类在与各类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免疫机制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希望本书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吕建国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医学卫生的基本工作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环境卫生好了,个人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好了,人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尽管疾病不可能完全消灭。拉马克的进化法启示我们,地球上疾病彻底消除的那一天,就是人类免疫系统彻底退化的一天。作者相信,这一天不会到来;反之,人类在与各类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免疫机制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希望本书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目录 第一篇 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1)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健康(2)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5) 三、心理过程健康(13) 四、人格心理健康(20) 五、人际环境健康(26) 第二章 身-心-社会和谐(31) 一、和谐是一种最健康的生存状态(31) 二、认识大脑与身心和谐的关系(34) 三、社会事件的应激与心身疾病(45) 四、疲劳、疾病与心理健康(57) 第三章 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63)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63) 二、21世纪的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72) 三、当代产业进步与行业发展对大学生的挑战(77) 四、做学习人,做健康人(83) 第四章 学会学习,学会交往与求助(88) 一、学会学习学会生存(88) 二、社会交往的黄金规则(95) 三、学会与异性交往(102) 四、学会助人、求助与自助(109) 第二篇 心理问题与鉴别诊断(115) 第五章 重新认识心理问题(116) 一、心理问题分析(116) 二、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122) 三、心理问题成因的综合分析(144) 第六章 社会认知与意志行为问题(147) 一、青年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47) 二、思维、态度、意象与心理能力发展(151) 三、社会认知偏差与学习(155) 四、印象整饰:根据环境调整自我行为(158) 五、网络成瘾与健康生活方式(160) 六、意志行为的培养(166) 第七章 情绪与恋爱婚姻问题(178) 一、情绪问题一焦虑与抑郁(178) 二、恋爱与失恋问题(184) 三、婚恋心理的准备(196) 第八章 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206) 一、神经症(206) 二、人格障碍(223) 三、重症精神病(234) 第三篇 心理调节与潜能开发(243) 第九章 认知调节(244) 一、理性情绪疗法(245) 二、认知行为疗法(251) 三、归因调节法(256) 四、信念破框法(261) 第十章 行为调节(268) 一、自我管理(269) 二、时间管理法(278) 三、合理宣泄法(288) 四、放松训练与体育锻炼法(291) 第十一章 自我分析与自我暗示(301) 一、自我深层心理探索(301) 二、自我行为习惯分析(318) 三、自我积极暗示(326) 第十二章 潜能开发的自我训练(339) 一、自信心训练(340) 二、团队精神训练(344) 三、记忆力和想象力训练(347) 四、创造性与人格整体性提升(353) 附录(367) 参考文献(387) 试读章节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解决好一个人所面临的这些必然遇到的问题,我们就会获得新的成长。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段十分重要的经历,它是一个人完成社会成熟、进入职业社会的响亮前奏。与中学时期成长任务的差别、行为要求的差别、人际关系的变动、内在需要的变化、校园亚文化价值冲突、选择自由度增大与后果责任链的加强等,都需要我们学会成熟面对。 因此,大学是我们人生发展跃上的一个新台阶,是我们告别中学,迎接新的人生挑战,塑造崭新自我的一个新起点。 面临新的情景,不懈学习、不断调适、积极成长中的人,就是健康的人——一个心情愉快、关系融洽、内心幸福、身体健康、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P1) 序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后,时代变化的节奏加快,变化的幅度与强度增强,社会结构性变化周期也在缩短。这种急剧的社会变化、文化变迁,要求人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人类在时间维度取向上的重要变化,正在挑战自身的潜能。成长中的人,面临着比过去更多的学习与适应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助人、求助和自助,自信、理性地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人成才的生存智慧之所在。 中国二十多年的高校心理卫生实践,从消除少数人心理障碍到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到倡导创新学习与潜能开发,从心理技术应用取向到校园文化建设取向,走过了西方心理卫生运动近百年的历程。一种与时代精神合拍的工作理念——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加上在大学生个体价值系统中的社会理想的内化,方能构成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正在成为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共同认识。 和谐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社会心理特征,在于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是别人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别人愉快的一部分,而别人也正是自己愉快、幸福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人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存在。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所说:“Human is nothing but social animal.”(人不过是一种社会动物)从而,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地调节自己,使自己健康,同时也要主动成为他人健康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理解他人的需要,理性地选择自己的生存、奋斗目标,充分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生命资源,懂得调整自己维护健康的方法,学会一些科学、有效的自我调节技术。 医学卫生的基本工作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环境卫生好了,个人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好了,人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尽管疾病不可能完全消灭。拉马克的进化法启示我们,地球上疾病彻底消除的那一天,就是人类免疫系统彻底退化的一天。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到来;反之,人类在与各类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免疫机制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同理,大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是个体发展中的必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就是生存智慧的增长过程,就是个体成熟的过程。高校心理卫生要做的,正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协助他们通过这个过程。 从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出发,立足学习与发展,编写一本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内容的读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一种挑战。在四川省教育厅领导的关怀、牵头组织下,我们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它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知识、方法与技巧。 本书由绵阳师范学院吕建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心理学博士)主编,承担全书构架设计、各篇导言撰写与全书的统稿工作。各章编写人员分别为:第一章,孔勤副教授,冯卫东讲师(西南财经大学);第二章,吕建国教授、博士(绵阳师范学院);第三章,章锐副教授,吕建国教授、博士(绵阳师范学院);第四章,徐鸿教授,赖芳副教授,张晓维讲师(西华大学);第五章,吕建国教授、博士(绵阳师范学院),肖旭教授(四川大学);第六章和第七章,宁维卫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第八章,辛勇教授(西南科技大学);第九章和第十章,陈华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一章,吴薇莉博士、副教授(西华大学);第十二章,陈寒博士、副教授(绵阳师范学院)。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引用了同行专家的有关资料,在此特表感谢!本书可用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可作为高校心理辅导人员培训资料。 由于编写时间紧,书中疏漏在所难免,恭请专家、同仁、读者不吝赐教。 吕建国 2005年4月 后记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本书终于“杀青”。本书编写的艰苦,主要在于主编和编者的工作都十分繁忙,因此,可用于沟通、讨论的时间资源太少太少。信息的不确定性、不充分性,对于当代具有强烈“信息寻求”倾向的人,特别是我们这类在高校中做事、做学问的人来说,是最大的苦事;加上时间资源的紧张,那就更苦。 好在有关心本书的各方面力量的支持。首先,我们要感谢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周光富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唐小我副厅长,四川省教育厅思政处钱仁芳处长、苏萍副处长对本书编写工作的关怀和指导;同时,还要感谢主编所在学校——绵阳师范学院苏智先书记、院长,黄开国副院长对本书的编写给予的不可缺少的帮助;还要感谢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同事们的热心支持,这是一个和谐的团队。 绵阳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的陈寒博士、谭小宏博士,协助主编做了一部分统稿工作;应用心理学实验室的权珍桢老师做了一部分材料的输入与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吕建国 2005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