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是什么属性的学科?它与其他相关学科有什么样的关系?……本书将一一给你满意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索 |
分类 | |
作者 | 李康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是什么属性的学科?它与其他相关学科有什么样的关系?……本书将一一给你满意的答案! 目录 前言 / l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本质 /l 一、对教育技术的几种认识 /1 二、教育技术的本质 /5 三、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13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14 一、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变迁 /15 二、我国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18 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21 四、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25 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属性 /26 一、教育技术学学科属性问题 /27 二、教育技术的职能 /29 三、教育技术的地位 /3l 第四节 教育技术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3 一、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的关系 /34 二、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理论的关系 /35 三、教育技术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37 四、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38 五、教育技术学与媒体技术的关系 /39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 /41 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的起源与发展 /41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42 二、教育技术学的起源 /46 三、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阶段 /47 第二节 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 /49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发展概述 /49 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 /53 第三节 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 /55 一、教育工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55 二、教育工艺学的发展 /58 第四节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 /61 一、我国早期教育技术学的研究 /61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 /63 第五节 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 /67 一、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层面 /67 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69 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视角 /71 第三章 教育媒体论 /78 第一节 媒体概述 /78 一、什么是媒体 /78 二、媒体的基本属性 /8l 三、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 /82 四、教育媒体的种类和特点 /84 五、各种媒体之间的关系 /88 第二节 媒体研究的理论 /89 一、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 /90 二、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94 三、媒体研究的心理学观点 /97 第三节 教育媒体与教育 /102 一、媒体发展与教育变革 /102 二、两种对立的媒体观 /110 三、教育媒体与教育的关系 /118 第四章 教育信息资源论 /122 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 /122 一、信息的概念 /123 二、信息的种类 /129 三、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132 第二节 教育信息资源 /134 一、教育信息 /134 二、教育信息资源 /136 三、课程与教育信息资源 /140 四、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141 第三节 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的理论 /142 一、课程理论与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142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个观念 /147 三、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趋势 /149 第四节 教育信息结构设计的思想 /152 一、影响教育信息结构设计的因素 /152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设计思想 /153 三、认知理论的设计思想 /156 四、建构主义理论的设计思想 /160 五、人本主义理论的设计思想 /162 六、技术化的设计思路 /164 第五节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模式 /165 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环节 /165 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模式 /167 第五章 教学设计论 /177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177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177 二、教学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181 三、教学设计的种类 /185 四、教学设计研究的脉络和趋势 /188 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思想 /192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背景 /192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特点 /194 三、评述 /198 第三节 加涅的教学设计思想 /199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99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201 三、教学设计的特点和作用 /204 四、教学设计过程 /205 第四节 巴班斯基的教学设计思想 /209 一、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思想的理论背景 /209 二、教学系统构成要素 /211 三、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标准 /211 四、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步骤 /212 五、教学最优化的方法体系 /215 六、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和步骤 /216 第五节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观 /218 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的理论背景 /218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观 /22l 三、评述 /226 第六章 信息化教学论 /229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 /229 一、教学概述 /230 二、信息化教学的概念 /234 三、信息化教学过程 /237 四、信息化教学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240 第二节 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46 一、模式的概念 /246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247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251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方法 /262 一、概述 /262 二、讲授一演播法 /265 三、探究一发现法 /267 四、问题教学法 /269 五、程序教学法 /272 六、微格教学法 /274 七、模拟训练法 /276 八、成绩考查法 /278 第四节 网络教学的观念 /279 一、影响网络教学的观念 /280 二、各网络教学观的理论背景 /284 三、对网络教学观的反思 /286 第七章 远程教育论 /290 第一节 远程教育概述 /290 一、远程教育的概念 /290 二、远程教学的概念 /294 三、远程学习的概念 /296 第二节 远程教育的理论 /299 一、各种远程教育的理论 /299 二、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308 第三节 远程教育和远程教学的模式 /312 一、远程教育的模式 /312 二、远程教学的模式 /315 第四节 我国远程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317 一、远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7 二、远程教育的使命 /319 第五节 我国远程教学观念的变革与发展 /32l 一、促进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32l 二、远程教学观的变革与发展 /324 三、远程教材的变革与发展 /327 四、远程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329 参考文献 /33l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