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茶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茶马古道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孙炯
出版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通过六年的藏区生活,期间收集了大量文史资料及历史图片,以及自己无数次在香格里拉沿途的寻访,给大家呈现出那个既神秘又让人神往的藏区历史文化的轮廓,以一个汉族青年干部的身份与眼光,阐释着他对藏族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古老的藏族历史与文化,因而生发出另一种光彩。

内容推荐

丛书全面介绍了“茶马古道”区域的香格里拉、怒江大峡谷、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产茶地的西双版纳、思茅以及中国大西南的其他地方,但是丛书仍扣紧了“茶马古道”四字。对于茶马古道而言,旅人、商人、探险家、僧人……却是匆匆过客。而在人类历史过程中最漫长的这条限险之道上,推动古道繁荣的茶马贸易已经消失,但仍能想像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和热气腾腾的生活,那人类不畏艰难的“茶马古道”精神,将会给中国的大西南带来灿烂的前景。昔日的辉煌已沉入西方的地平线,而来日的壮美将升起在东方的天际。

目录

001 序一 格桑顿珠

004 序二 汤世杰

001 西藏近代史上著名的热振活佛和热振事件

002 身世·坐床

005 十三世达赖圆寂及这段时期所发生的几件大事

019 五世热振活佛摄政

030 热振事件

051 历史上担任过西藏摄政的活佛世系

052 丹吉林第穆呼图克图世系

057 锡德林热振呼图克图世系

062 策墨林呼图克图世系

066 功德林济隆呼图克图世系

068 达扎呼图克图世系

074 一张照片上的西藏藏族历史人物

076 嘎伦阿沛·阿旺晋美

077 卸任司伦朗顿·贡嘎旺秋

079 嘎伦拉鲁·次旺多吉

095 首席嘎伦然巴·图登贡钦

096 札萨擦绒·达桑占堆

105 卸任嘎伦嘎雪·曲吉尼玛

109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凄美的一生

116 七世达赖喇嘛

119 甘苦法缘

121 从云南藏区走出去的大活佛朗仁·阿旺平措

131 雪域圣地拉萨行

131 走近布达拉宫

142 藏民族心中最神圣的殿堂—大昭寺

148 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

152 格鲁派大寺—色拉寺

154 宗喀巴创建的圣寺—甘丹寺

157 全藏最大的喇嘛寺—哲蚌寺

162 全藏最神秘的护法神寺—乃琼寺

165 白教的祖庭—楚布寺

171 附 录

173 旧西藏最大的贵族拉鲁·次旺多吉访谈录

181 雪山环抱中的天主教堂—寻访香格里拉的笔记

188 德钦茨中教堂总管张先生的女儿麦当娜访问记

193 德钦茨中教堂管委会主任吴公底访问记

199 跋

201 后 记 木霁弘

试读章节

  热振寺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唐古乡境内,风景十分优美,是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大活佛—热振呼图克图的驻锡地。相传很久以前,那里寸草不生,藏王松赞干布有一次路过那里,在山上休息,他洗完头后将水泼洒 掉,又祈祷祝福,没想到山上居然长出两万五千多棵柏树。藏北大草原上只有这里生长着大片柏树。寺院附近环境幽静,山径曲折,泉水淙淙,鸟兽群栖,寺里供奉有相传是莲花生转世的阿底峡尊者等中外高僧的灵骨舍利佛塔1080座。  热振寺是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仲敦巴于公元1057年开始修建的,至今已将近有950年历史。每年藏历7月15日,人们都要到这里聚会,过帕邦塘廓节。因为这一天“密集空行母”(即明妃,指与活佛合修密宗双修功的女子)荼吉尼卡卓玛等10万天女将下凡到热振寺前面的草原上来给人们祝福。  五世热振活佛于公元1912年(藏历水鼠年)出生在西藏贡布加察县一户以缝纫、修鞋及租种少许耕地糊口为生的寺院属民农奴之家。  据说灵童降生之时,他的母亲躺在床上看见屋顶上有一个妇女正看着她分娩,她便冲着那女人说:“有什么好看的,天下的女人生孩子都一样。”当晚即下了一场大雪,次日早上,村民们都发现他家屋顶上的积雪被乌鸦踩满脚印,看上去像很多藏文字母。这一奇迹在全村引起震动。由于孩子的父母目不识丁,就请附近寺院的二位僧人来辨识。等僧人赶到时,大部分积雪已经融化,只有檐角避阴处积雪上可依稀辨出类似藏文楷书的“热振”两字。根据这个吉兆,附近一个叫帕日寺的小喇嘛寺的主持强白伦珠活佛占卦认为“此子乃活佛化身”,年满3岁后须送往寺院学法,并赐法名“强白益西·丹贝坚赞”(藏语意为文殊智圣佛幢)。这孩子年仅3岁时即显灵相,据说他在离家不远的一块岩石上留下清晰手印;5岁时这孩子有一次放羊走在冰封的水沟里,失足滑倒,脚掌踏在水中石头上,也留下了一个脚印。这块脚印石后来被供奉在热振寺大殿内。孩子5岁时被送入曲科杰寺学法。  四世热振活佛圆寂后,经十三世达赖批准,热振寺派出了以达珠活佛为首的寻访队开始寻访。十三世达赖经过卜卦指出“灵童出生地附近有一座俨如雄狮的山岩,一条小溪向西边流淌,主人家的房门前生长着翠竹”。同时告知了灵童及其父母的年庚属相,所在方位是在贡布加察县一带等重要线索。  当寻访队伍来到贡布加察县热麦村时,看见一个小孩正在岩石上钉上了一根木桩,并说:“这是拴我的坐骑用的”。岩石上的凿眼痕迹至今还可以看到。后来寻访人员化妆成过路香客,到小孩家歇脚时,小孩竟毫无拘束地投入到寻访团成员、已故四世热振的索本(藏语意为大活佛的司膳僧)的怀中,并指着放在面前的几把同样的佩刀中的一柄说:“那是我的刀,请还给我。”这一点灵迹令经过千辛万苦的寻访队成员惊喜万分,但是此刻他们还不敢表露,只是叮嘱孩子的父母细心照顾好孩子。回拉萨后,寻访团立即向十三世达赖报告。一年之后,达赖下谕,经过神谕,这个出生于贡布加察县热麦村的孩子为四世热振活佛的转世灵童,立即将其全家迎接到拉萨,并在热振寺举行坐床大典。  按惯例,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大昭寺主持了灵童的削发剃度仪式,并赐法名“图登强白益西·丹贝坚赞”(藏语意为,法门文殊智圣佛幢)。据说当灵童第一次朝觐十三世达赖时,十三世达赖便对他慈祥地说:“您说过不再转世,大概是夙愿未了,又转世的吧”。随后色拉寺的“阿巴”扎仓和热振寺都举行了隆重的坐床大典。灵童正式成为五世热振呼图克图。  在经过良师大德们精心教育下,五世热振活佛于公元1931年(藏历金羊年)在拉萨传昭法会上力战群雄,考取“拉然巴格西”学位(藏传佛教格鲁派一等佛学博士)。获得学位的五世热振活佛循例向拉萨三大寺及热振属寺发放布施,然后回到林周县的热振寺。  1932年(藏历水猴年)5月,十三世达赖莅临林周县的热振寺,并应全寺僧众请求,举行了隆重的怙主无量寿佛加持仪轨。十三世达赖在热振寺驻锡了15天,人们经常看到年过半百的十三世达赖在年轻的五世热振活佛陪同下,一同在柏树林间散步。有一天十三世达赖突然说道:“我年幼时,因为布达拉宫视野开阔,觉得住那里快活,现在年纪大了,又觉得罗布林卡(达赖喇嘛在拉萨的夏宫)舒适畅快。我看今后您也夏季住罗布林卡,冬季住布达拉宫为好。”后来这话被认为是十三世达赖属意五世热振活佛在他往生(又称圆寂,活佛去世的一种说法)之后担任摄政的暗示。又有一天傍晚,两位活佛在热振寺前的柏树林中谈心、聊天,当走到一棵巨柏前时,十三世达赖停下步来,若有所思地观察着,他突然语气深沉地说:“我死了以后,请用这棵柏树作为处理我法体的主要材料。”说罢亲自在柏树身上作了记号。当时五世热振活佛立即跪下拜伏在十三世达赖膝下,以示忠心不矢。临别之时,十三世达赖让近侍图登贡培将一册《卦神预言经》赐予五世热振活佛,并嘱咐:“请切记,今后凡遇选定、辨认活佛等重大法事,只要按照这本《卦神预言经》就不会讹谬。我也一直以这部经文为依据。”起程时,十三世达赖又赐五世热振活佛一条洁白的哈达,并依依不舍地说:“今后不知能否再见,请不要再送了。”十三世达赖看重五世热振活佛之意溢于言表,这些都为五世热振后来出任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打下了基础。P1-5

序言

  我与本书作者孙炯,相识于1996年的那个春节。那时我正在迪庆工作,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和州委一班人关于加快迪庆改革开放的步伐、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建成全国最好的藏区之一的思路已逐步形成,开始着手实施。恰在这时,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我与年轻的孙炯在迪庆宾馆相遇。起初,我以为,他是个到迪庆旅游遇到困难的年轻人,不料他却是有备而来,开门见山,就向我谈到了如今已名扬天下,当时却还少有人知的“香格里拉”。他立足于对迪庆的初步考察与了解,向我提出迪庆的自然与人文历史,与20世纪初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极为相似,建议迪庆州借助“香格里拉”这一概念,开发“迪庆香格里拉”。孙炯的设想与建议,与当时迪庆藏族自治州已经确立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以及我对迪庆发展的思考不谋而合。我立即意识到,从“香巴拉”到“香格里拉”,曾经让世人瞩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美好向往的“香格里拉”,或许将会为新时期云南藏区的发展插上强劲的翅膀。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国内外宣布,半个多世纪人们一直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从而使原来封闭偏僻的迪庆高原寻找到一个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和新的起点。  民族地区的发展,靠党的民族政策,靠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一批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热心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有识之士。迪庆香格里拉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培育和形成一个品牌不容易,但保护和建设好一个品牌更不容易。借此机会,我愿向包括孙炯同志在内的,当年所有参与过迪庆香格里拉策划与开发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达我个人的感谢和敬意。我也相信,迪庆香格里拉的各族干部和群众,对所有为“迪庆香格”的寻访开发和建设做出过贡献的各民族兄弟姐妹,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迪庆香格里拉”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走过了她发展的初始阶段,也必将在大家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下,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那以后,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调孙炯同志到迪庆州工作。至今已是6年了。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一面参与迪庆香格里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一面在工作之余开始了对藏区历史文化的研究。这部《茶马古道上的西藏故事》就是他的一个研究成果。在从1996年春节开始直到今天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仍不时有机会在一起谈论那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孙炯非常注意学习、研究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我的印象中,他不仅是一个富有激情和探索精神的青年,而且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在基层工作的同时,也不放弃任何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学识水平。他从对迪庆香格里拉的考察、开发开始,渐渐迷上了藏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进而产生了进行理论研究的兴趣。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执著的学习态度,让我对这位青年人有了更新的认识与了解。衷心祝愿我的青年朋友孙炯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2003年9月于昆明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原中共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云南省政府香格里拉工程课题组首席顾问)

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工作已整整6年。从29-35岁,我把自己这段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贡献给了云南藏区—这块被称作是香格里拉的高原。  6年的藏区生活不乏艰苦,但迪庆香格里拉的开发作为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对任何人,都充满机遇和挑战。值得欣慰的是,它结出的是这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阶段性的发展成果—一度寂静的迪庆高原,成为今天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回想起来,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记忆,都充满了温馨。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直给予我无私的爱与关怀的父亲和母亲以及我那善良贤惠的妻子。还有我已故的恩师周善甫先生。从16岁起,我一直师从周老先生研习国学,在“人生与哲学”的问题上得到很多的教诲和启迪。  在这里,我要感谢迪庆州和中甸县的领导和同事们这些年给予我的关心和支持。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非凡胆识和干劲,使过去10年成为云南藏区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藏族兄弟、民族出版社的罗杰(洛桑杰布)。2000年,在他被派往民族出版社驻拉萨记者站工作期间,为我从西藏自治区政协、西藏图书馆、西藏社会科学院和西藏大学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及由新华社著名的老一辈摄影家陈宗烈先生拍摄的历史图片。这些资料对本书的写作十分重要。感谢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桑珠同志、自治区统战部宗教处巴桑大姐和丹巴同志,以及中共拉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宗吉同志对我在拉萨期间所给予的热忱帮助,以及对本书写作提供的种种方便和支持。感谢云南当代优秀的摄影家何祥庆、朱运宽、张金明慨然提供了精美的照片。还有,如果没有我的师友,以研究茶马古道和滇川藏大三角文化现象而蜚声学术界的云南大学文化人类学学者木霁弘教授的直接促成,本书是不可能这样快与读者朋友们见面的。他与责任编辑郑卫东先生提出的许多修改意见使我最终顺利完成了本书的写作。此外,感谢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省宗教局和云南省民族学会所给予本书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国民族学界和历史学界的两位老前辈—94岁高龄的马曜教授、90岁高龄的李埏教授对这本小书所给予的关注和厚爱并亲笔题写书名。  最后,感谢我的老领导,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同志和著名作家汤世杰老师为本书作序。  孙 炯  2003年8月于云南省中甸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7: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