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世一断(历史的第二种读法)/百一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史良昭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代的讲史小说,一段叙述既毕,便接以“有诗为证”,来一首绝句、律诗,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华五千年历史人事代谢,浩如烟海,将散见的咏史诗串联讲说,倒不失为学习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这便是尝试写作这本小书的意图。

鉴于这一意图,书中仅通过注释扫除对原诗字句理解的窒碍,不作艺术上的鉴赏,而主要针对全诗内容所涉的史事及相关背景进行讲说,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多介绍一些历史知识。

内容推荐

历史倒真像个女孩子:尽管容不得旁人随意为她打扮(整容更不必说),却禁止不住人们对她各个细部的美妍进行不同角度的审视和评价。诗人们越俎代庖,对局部的历史作出了一连串的评断。我们不妨就这样来阅读一朝朝的历史……

本书精选历代咏史诗119首予以简注,内容自上古至南宋。就原诗所涉及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相关背景进行评议解析。

目录

前言

燧人氏

谒轩辕庙

唐尧

虞舜

夏后氏

少康中兴

商郊

伊尹墓

过武丁墓

文王演易

孟津

封建

周公

汉江

瑶池

西周

郑庄公

二姜

题息夫人庙

鬻拳

咏史

宋襄公

晋文公

吴宫词

西河

孙膑

商鞅

鲁连台

易水

焚书坑

长城

读陈胜传

书项王庙壁

谒留侯祠有感

田横岛

萧相国庙

彭城道中

汉嗣

贾生

晁错墓

西域杂咏

过李陵台

苏武庙

读戾太子传

咏史

读汉书

读史偶感

咏史诗

张公子

王莽

读光武纪

题伏波将军庙

桓帝

献帝

题阳人城

伤人

官渡

赤壁

楼桑村

咏怀古迹

孙权像赞

魏文帝

司马懿像赞

高贵乡公

晋武帝

贾后

怀帝

金陵怀古(其二)

王导

桓宣武墓

八公山

读谢安传

会稽王

金陵怀古(其三)

丹徒行吊宋武帝

二废帝

齐太祖

郁林王

戒诗

齐废帝东昏侯

梁武帝

简文帝

梁元帝

陈武帝

陈宫

后魏行

北齐

周文帝

北齐

隋文帝

隋宫

唐太宗

过魏文贞宅

咏唐

武后

读明皇杂录

再题马嵬驿

题张睢阳庙壁

谒郭忠武王祠

韩碑

文宗

过黄巢故城

唐庄宗

咏史

冯道

周世宗

寄题陈桥驿

澶渊

怀古

金源绝句

王介甫

汴城怀古

过黄天荡演韩蕲王与金战事

绍兴

金海陵

韩偏胄

闻蔡州破

书文信国公集后

试读章节

燧人氏

民食腥膻鸟兽同,岂知钻燧利无穷。

今人但问句芒祀,新火清明别样红。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楚辞·天问》)远在屈原的时代,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可知中国远古的历史,只能靠传说来承载和“传道”了。

传说白盘古开天地后,便接上了三皇五帝。“三皇”的说法多种多样,入围者有十余人之多。排除抽象色彩的“天皇”、“地皇”和显然不合格的“共工”、“祝融”之类,现代学者多定义三皇为燧人、伏羲、神农。这三位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其命名按照语义学角度来看,“燧人”钻木取火,属于原始的克服自然;“伏羲”又写作”庖牺”,懂得煮食野牛,表明以狩猎为业;“神农”赞美农作,则已进入了农业活动领域。“三皇”的顺序,恰恰反映了远古初民生产、生活实践的三个进化阶段。

《韩非子·五析篇》说:上古之世,人类少而野兽多,不胜禽兽蛇虫之患。有圣人出来,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众人便推他领导天下,号“有巢氏”。人类生食野果、虫蛤,既腥臊难吃,又容易得病。于是又有圣人出来,钻木取火,使熟食得以实现,众人便推他领导天下,号“燧人氏”。先解决居住,后改善伙食,次序固然不错,但领导天下云云,则纯是后人的臆测。“有巢”仅是猿人直立后的第一步,“燧人”才是人类得以告别动物的象征。所以虽然前者为早,却是连“三皇”的候选资格也够不上的。

希腊传说中火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帝宙斯处偷盗而来,亩斯掌握雷电,所以那里人类最初的火种可能是得白雷击,属于自然的赐予。而中国的燧人氏则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向大自然索取的。顺便一说,全球古老民族的远古传说中都有一场大洪水,几乎毁灭世界:在西方是等待神灵的救助,而在中国则不是为女娲所平息,便是为大禹所治服。先人们这种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自然观,极大地左右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走向。

诗人缅怀“燧人氏”这位远古的传说英雄,重新肯定了他对后世“利无穷”的丰功。诗的后半说,现在的人在春天来临时祭祀木神句芒,已不是为了取火的需要,而是一意祈求丰收;只有在清明节朝廷“改火”的仪式上,才象征性地进行一回钻燧的表演。诗句看似惋叹,其实是对燧人氏的礼赞:正因为他的发明,才改变了后世人类的全部生活和命运。

谒轩辕庙

剖破乾坤尚混茫,肇修人纪自轩皇。

开先制器垂千古,通变宜民范百王。

阌县断碑存铸冶,桥陵高冢闼冠裳。

圣功悠久齐天地,蒙利思人永弗忘。

《史记》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称为“五帝”。后四人分别是黄帝的孙子、曾孙、玄孙和八世孙(据《史记·五帝本纪》谱系);黄帝又是商周两朝王室的远祖以及众多外族(如戎、狄等)的祖先,后人将他奉作中华民族的共祖,是顺理成章的。

黄帝是两种身份的奇妙混合。一重身份是传说人物,出于先民溯源认祖的传统习惯,种种人类在漫长实践中创造的成果都被归于他的名下。相传黄帝发明舟车、罗盘、兵法、中医术、占星术及始创政治制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织丝;他的臣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乐器等,诚所谓“开先制器垂先古”。黄帝的另一重身份是历史造型,也就是说,从黄帝身上确可以寻见许多真实的历史因素。比如黄帝母名附宝,之前伏羲母名华胥,神农母名有娀,之后颛顼母名女枢,尧母庆都,舜母握登,禹母女嬉等,都是知其母不知其父,足见远古母系社会的遗存,至少在黄帝时代,还是处于母权制的氏族公社阶段。《国语·晋语》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黄帝一夫多妻,其众多儿子除了一小半跟随他姓公孙外,其余十四子都嫁了出去(母系社会男子出嫁,女子入门为赘室,同现代情形恰恰相反),且有部分嫁到了同一个氏族,这又是远古走婚制的一个佐证。黄帝儿子的后裔们继续“得姓”,瓜瓞绵延,氏族融合后推尊一名共祖的现象便可得到解释。

黄帝“通变宜民”的具体事迹在史籍上不见纪载,强行比附的话,恐怕只能以黄帝的两次用兵作为解释。《史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又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都获全胜,并使炎帝族与黄帝族融合为一。炎帝是神农的后代,蚩尤是东南黎人的首领,现代也有研究者认为两者实是一人。统一天下,使各地区的散居部落互相汇合,对历史进步无疑是好事,也可作为“宜民”的表现吧。

“肇修人纪”的说法则有揣想成分,《尚书》“先王肇修人纪”说的是商汤。中国古代真正的国家,要到夏禹时期才出现,黄帝时还是部落的联盟,至多只存在军队一类的国家机器雏形。不过人类的道德规范、典章制度,是经历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而黄帝无疑开了一个好头。不管怎么说,后人对于黄帝这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与精神领袖,怀有深深的敬意;“圣功悠久齐天地,蒙利思人永弗忘”,也确是我们这些读者的共同感受。(P1-3)

序言

中国不曾产生《吉尔伽美什》、《伊利亚特》一类的史诗,恐怕是因为古代很早就设立了完备的专职史官制度,不需要他人来越俎代庖。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会数典忘祖。历史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共同遗产,生活在一个诗歌的国度里,诗人尤其懂得如何珍惜和支配这笔财富。

受到“六经皆史”的传统观念影响,历代诗人从来就把历史同现实挂起钩来,将它视作修齐治平、服务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借鉴。从前半的层面上说,诗人们力求写出能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留传后世,为史官分担一部分责任,即所谓“诗史”;以后半的意义而言,诗人则独立置身于历史之上,其任务不是对它作浏览式的回顾,而是作审查式的褒贬,惩恶扬善,古为今用,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咏史诗。

咏史诗有的是专篇专题,全力搏兔,作月旦之论评;有的仅是随文而及,一鳞半爪,发思古之幽情。读史、怀古、凭吊、游览、讽谏,都可以促成形形色色咏史诗作的问世。但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从历史的一个断面切入,针对特定的某一事件或人物,点染生发,抒写诗人个人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倒真像是个女孩子,尽管容不得旁人替她随意装扮甚至整容,却禁止不住诗人们对她各个细部的美妍,进行不同角度的审视与评价。这种评价除了取决于诗人本身的立场外,往往还受到审视环境、氛围以至诗人心境情绪的影响,未必便是对历史的盖棺论定,却不无启发读者缅想的功效。每一首咏史诗都代表了对局部历史的一种看法,可以比作法官对个案的审断。百世之史绵延,百世之断也源源不绝。

古代诗歌具有言简意赅、余味隽永的特点,以诗咏史,促人反思,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使人们对所涉的史事印象更为深刻。历代的讲史小说,一段叙述既毕,便接以“有诗为证”,来一首绝句、律诗,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华五千年历史人事代谢,浩如烟海,将散见的咏史诗串联讲说,倒不失为学习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这便是尝试写作这本小书的意图。

鉴于这一意图,书中仅通过注释扫除对原诗字句理解的窒碍,不作艺术上的鉴赏,而主要针对全诗内容所涉的史事及相关背景进行讲说,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多介绍一些历史知识。限于篇幅,咏史的内容截止于宋亡。同诗作者一样,本书所表达的也只代表笔者个人的感受,在视角和看法上与历史学家未必一致。深切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教。

史良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