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投资者服务手册”由《期货市场入门》、《怎样进行期货交易》、《国内期货交易品种——铜、铝、天然橡胶、燃料油》、 《国内期货交易品种——大豆、豆粕、玉米、豆油》、《国内期货交易品种——小麦、棉花、白糖》、《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和《期货投资者维权百问》七个分册组成。
本书由中国期货协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推出!按现货商品知识、基本供需情况、期货交易合约与制度、价格影响因素、主要期货市场等对各品种进行了一一介绍。本书内容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并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刚刚开始进行交易的期货投资者或对期货投资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期货投资者服务手册》丛书共分为七册。第一册为《期货市场入门》,介绍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期货市场构成、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期货合约、期货行情及基本术语等知识。第二册为《怎样进行期货交易》,以一些经典案例揭示了期货交易流程、交易技巧,并介绍了期货交易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指标。第三、四、五册为《国内期货交易品种》(共11种),按现货商品知识、基本供需情况、期货交易合约与制度、价格影响因素、主要期货市场等对各品种进行了一一介绍。第六册为《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介绍了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的基本概念、交易策略、风险控制等,并结合国内各交易所的上市品种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七册为《期货投资者维权百问》,介绍了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框架、法律法规,以及涉及投资者权益和保护等内容。
铝及铝产品的分类
按照铝锭的主成分含量,铝分为:高级纯铝(铝的含最99.93%~99.999%),工业高纯铝(铝的含量99.85%~99.90%),工业纯铝(铝的含量98.0%~99.7%)。
按照铝锭的生产过程分为:铝土矿、氧化铝和电解铝。
按照铝的市场产品形态分为三类:一类是加工材,如板、带、箔、管、棒形、粉末等;一类是铸造铝合金、盘条线杆电缆等;一类是日常牛活中的各类铝制品等。
铝的生产
铝的生产是由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铝的电解等环节构成的。铝土矿是铝的重要来源,一般而言,制造一镑氧化铝约需要两磅铝土矿,而制造一磅金属铝也需要两磅氧化铝。
生产氧化铝的铝土矿主要有三种类型:三水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一水软铝石。在已探明的全球铝土矿储量中,92%为风化红土型铝土矿,属三水铝石型。这些铝土矿的特点是低硅、高铁、高铝硅比,集中分布在非洲西部、大洋洲和中南美洲。其余的8%是沉积型铝土矿,属一水软铝和一水硬铝型,中低品位,主要分布在希腊、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等地。
由于三种铝土矿的特点不同,各氧化铝生产企业在生产上采取了不同的生产工艺。目前,世界上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拜尔法、碱石灰烧结法和拜尔一烧结联合法。后两种方法主要用于中低品位铝土矿。拜尔法由于其流程简单,能耗低,已成为当前氧化铝生产中应用最为主要的一种方法,产量约占全球氧化铝生产总量的95%左右。拜尔法的生产原理是用苛性钠(NaOH)溶液加工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溶液与残渣分离后,通过降低温度,加入氢氧化铝作晶种,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洗净并在950~1200。C温度下煅烧成氧化铝成品。
铝的电解是以氧化铝为原料、冰晶石为溶剂的电解过程,其原理是使直流电通过上述溶剂组成的电解质,在950-970"C使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铝分解成铝和氧。由于比重的差别在阴极上析出的铝液汇集于电解槽槽底,而在阳极上析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铝液从电解槽中吸出,经过净化取出氢气、非金属和金属杂质并澄清后,铸成各种铝锭。
P32-33
影响小麦价格的主要因素
全球供应状况
对单个国家而言,小麦的供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期库存量、当期生产量和进口量。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库存低于正常水平意味着供应比较紧张;反之,则供应比较宽松。当期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播种面积、气候和作物生产条件、生产成本以及政府的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而影响进口量的因素则有: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进口政策、价格水平等。
然而对全球而言,起决定因素的是前期库存量和当期生产量。各国的产量有大有小,产量不足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来调整,产量过剩的国家可以通过出口来调整。但如果全球供应量普遍减少,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必将造成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反之,则很可能造成价格下跌局面。正因为如此,交易者才会非常关注全球小麦期初库存量大小及当期生产量的情况。有关的数据在美国农业部的网站上可以随时查阅。
气候与灾害的影响
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非常大,投资者除了关注有关的供需报告外,最热衷的莫过于天气因素了。麦播种面积和播种生长期的天气直接决定小麦的产量,常常成为期货价格炒作的重要题材。小麦自出苗至成熟,需100~250天,会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害。如苗期的盐碱害、冻害和渍害,起身拔节期的晚霜危害,抽穗及籽粒灌浆期倒伏及干热风的危害,以及病虫害等。这些灾害影响了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小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生产成本与比价效应
小麦种植成本的高低及与其他农作物的效益比将影响种植者的积极性。如果成本高涨,或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效益太低,种植者就会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造成供应量减少的局面。
比如,农业部在1999年所做过的一个抽样调查表明,1998年全国每公顷小麦平均产值为5240.85元,比1990年增长了1.2倍,净产值由1207.8元上升到2340元,仅增长了93.7%。小麦每百元产值实现的净产值由51元下降到43元,下降了15.7%。减去税收后每公顷纯收入由“八五”时期的979.05元下降为-123.75元,成本纯收益率由“八五”时期的41.2%下降为-2.41%。每个劳动日获得的税后纯收入由1990年的2.51元下降为-0.64元。我国小麦产量之所以自1997年之后大滑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民种植小麦不挣钱。
由于小麦是人类食物的主粮,为了防止种植者减少种植面积,各国政府都会采取一定的扶助政策。有的直接采取补助方式,也有的采用间接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力度及变化会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我国从2004年起,国家大规模减免农业税,并实施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等政策,其目的就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增产。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首次扭转了小麦产量继续下滑的势头。
24-25
相关产品的价格
作为食品,大豆的替代品有豌豆、绿豆、芸豆等;作为油籽,大豆的替代品有菜籽、棉籽、葵花籽、花生等;作为饲料蛋白又有鱼粉等。这些替代品的产量、价格及消费的变化都会影响大豆的需求量。
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1)农业政策的影响。在国际上,大豆主产国的农业政策对大豆期货价格影响很大。例如,1996年美国国会批准新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使1997年美国农场主播种大豆的面积猛增10%,成为推动大豆价格大幅走低的因素之一。
国内农业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大豆价格产生影响。例如,2000年我国鼓励农民多种大豆,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后来,我国又启动大豆振兴计划,以高油高产大豆为发展目标。尽管这些政策并没有直接干预大豆市场的价格,但由于这些政策会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自然起到了间接影响大豆价格的作用。因此,上述因素经常被用于期货市场的炒作。
(2)贸易政策的影响。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可供应量,对商品的未来价格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对出口国而言,出口补贴或优惠政策的调整都会对出口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进口国而言,是否采用进口限制政策及关税的高低也会对进口数量和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2000年10月下旬,由于欧洲爆发大规模的“疯牛病”,不少国家都实行了全面禁用肉骨粉制作饲料的政策,同时鼓励使用豆粕代替,导致大豆需求猛增。又如,我国在2002年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时,由于配套措施尚未出台,采用临时性的过渡政策,一时间,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受到了限制,国内企业把需求转向国产大豆,致使2002年国内大豆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大豆国际市场价格
我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要占大豆消费总量的50%左右。在世界大豆贸易量中,我国的进口量也是高级别的,可以说已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上的大豆价格自然不可能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有很大的背离。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必将引发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反之,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也必将引发国内大豆价格的下跌。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国是消费及进口大国,国内需求量的变化也会对国际上的供求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这几年的实际效果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与国内大豆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了。
P28-29
范福春
作为期货工具的使用者和期货行业的服务对象,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是期货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期货市场充满活力的动力之源,因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历来为各国监管部门所重视。从国外成熟期货市场的经验看,对投资者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贯穿于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全过程,包括事前教育、事中保障和事后依法补偿三个环节。在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前,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使投资者真正了解和理解自己即将进行的投资行为;在投资者进行交易的过程中,要加强立法,严格监管,打击违规行为,保证投资者受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待遇;在投资者受到非法侵害时,建立事后对投资者损失的赔偿机制。作为投资者保护工作的第一环节,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投资者教育工作是帮助投资者认识和了解期货交易机制,理性参与期货交易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步增强,个人财富的逐步积累,以及企业对期货套期保值认识的提高,对期货交易感兴趣的投资者越来越多,期货市场呈现出蓄势待发的势头。然而,期货交易作为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并非对所有的投资者都适合。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对期货市场认识不够、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仅凭着对期货交易一知半解的认识,抱着急于获利的态度,盲目投身于期货交易,结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对投资者进行期货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投资者的认知水平,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风险意识和合规避险的方式,是维护投资者信心,保障期货业稳定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
其次,投资者教育工作是提高投资者自我保护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期货投资者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期货市场的明白人。只有当投资者知道期货市场是如何运作的,知道期货市场运行的规律及现有的市场法规体系之后,才能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在受到不法侵害后,知道如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投资者教育工作是吸引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期货交易,促进期货行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渠道。期货行业开展投资者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向公众宣传期货投资理念和知识,增强投资者参与市场的信心,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只有更多理性的、成熟的投资者活跃在期货市场上,才能促进期货市场最终走向规范和成熟。
第四,投资者教育工作是促进我国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期货市场的各种创新必将层出不穷。但是,任何一种创新只有被广大投资者接受,并吸引投资者积极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只有持续不断地向投资者普及各种期货新知识,才能保证投资者能够了解和熟练运用新的投资工具,才能保障期货创新的成功和市场的稳定。
中国证监会十分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近年来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推动投资者教育工作。期货投资者的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各级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交易所、期货公司以及媒体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切实把投资者教育工作转到适应和推动市场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近年来,期货行业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中国期货业协会开展的法律法规咨询、纠纷调解和投诉处理了工作,交易所举办的“千村万户工程”、“期货大讲堂”、“期权系列培训”,期货公司开展的各种形式多样的期货投资报告会等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期货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在开展全行业的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早在2001年,全国证券监管系统投资者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证券期货业协会要发挥自律性组织功能,在投资者教育工作中,充分充当监管机构与证券期货营业机构、投资者三方面之间的桥梁,切实起到协调推动证券期货机构开展投资教育的作用”。今天,由中国期货业协会精心组织编写的《期货投资者服务手册》的出版,就是其落实期货行业投资者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期货投资者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一、普及期货市场基础知识;二、宫传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三、进行风险教育,特别是围绕新的投资品种的出现进行风险提示;四、帮助投资者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五、为投资者维权提供法律法规咨询和投诉受理等服务。中国期货业协会按照上述要求编写的丛书由《期货市场入门》、《怎样进行期货交易》、《国内期货交易品种——铜、铝、天然橡胶、燃料油》、 《国内期货交易品种——大豆、豆粕、玉米、豆油》、《国内期货交易品种—一小麦、棉花、白糖》、《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和《期货投资者维权百问》七个分册组成。与以往的普及教材相比,该丛书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并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刚刚开始进行交易的期货投资者或对期货投资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在此,我对为编撰这套丛书付出辛劳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希望中国期货业协会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期货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对丛书进行补充和修订,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变化的需求。我衷心地希望这套《期货投资者服务手册》的出版在推动期货投资者教育深入发展,提高期货投资者的交易技能和素质,以及建设和谐、繁荣的期货市场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书关于各交易所的有关规则、合约内容及相关数据来源等内容的截止时间为2006年2月。此后如有变动,请查阅各交易所网站或利用其他渠道获得最新的相关信息。
对广大投资者开展期货基础知识培训及风险教育,是中国期货业协会自律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中国期货业协会于2003年开始着手《期货投资者服务手册》丛书的编撰工作。本丛书由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刚牵头组织,培训部主任余晓丽具体负责,刘仲元主笔撰稿。张天明、杨东辉、曹胜、吴亚军、王定红、杨明、崔家悦、甘正在、王乐、王希中、李晓红等参与了本丛书的大纲制订、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初稿的编写工作。吴运浩、张育斌、程海霞、余晓丽、王乐、徐欣、钟益强、鲁静、杨金忠、刘俊、刘保宁、林楠、王春卿参与了具体撰写、漫画创意与制作及出版推广等工作。
《期货投资者服务手册》丛书共分为七册。第一册为《期货市场入门》,介绍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期货市场构成、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期货合约、期货行情及基本术语等知识。第二册为《怎样进行期货交易》,以一些经典案例揭示了期货交易流程、交易技巧,并介绍了期货交易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指标。第三、四、五册为《国内期货交易品种》(共11种),按现货酉品知识、基本供需情况、期货交易合约与制度、价格影响因素、主要期货市场等对各品种进行了一一介绍。第六册为《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介绍了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的基本概念、交易策略、风险控制等,并结合国内各交易所的上市品种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七册为《期货投资者维权百问》,介绍了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框架、法律法规,以及涉及投资者权益和保护等内容。
本丛书凝聚了期货业内众多专家和协会工作人员的心血,在此,我们要向支持和参与本丛书编写的所有单位、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要特别感谢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感谢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为本丛书提出的建议,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在丛书出版和审校方面所做的辛勤工作。
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