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传媒界风云人物彼得·巴顿的传记。彼得·巴顿有过两次人生,一次是疯狂的,一次是雅致的。他参加过60年代的反战大游行,登上过哈莱姆阿波罗剧院的舞台。他成功地创办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媒体公司,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他的一生充满冒险、奇险和奋斗。当他47岁患了癌症时,他又开始了一段痛苦,但也充满了奇迹和发现的旅程。在这本书中,他邀请了作家劳伦斯·谢姆斯和他一起回顾自己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并回顾他们这一代人拥有的充满希望和奋斗的经历,以惊人的勇气和坦率,直面死亡,试图从不可避免的死亡中,寻找生命和死亡的意义,并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彼得·巴顿是成功的企业家,有线电视的开路先锋,传媒界的风云人物。他是著名媒体公司“自由媒体”的创立者和第一任总裁,一手创办了探索频道、福克斯体育网、音乐电视、电视购物网等著名有线电视频道。他于1998年患癌症,于2002年9月去世。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中写成了这本书。
在回忆青春期深深的苦恼时,我突然意识到了苦恼的根源:
你发现自己正处于某个全新而未知的阶段——成年——的起点。在内心深处,你担心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你不了解这个游戏。你不喜欢它的规则。你害怕被吞没,被羞辱。你越害怕,就越痛恨自己的这种处境。
现在我明白了,不治之症也会经历这样的青春期,因为非常类似的原因。
又一次地,你处在一个新阶段的边缘。又一次地,当你怀疑自己没有做好准备时,困惑、恐惧和愤怒也随之而至。只不过,现在的下一阶段是死亡。
我的疾病的“青春期”出现在2000年春天。
前面我已经说过,我的病是1998年底诊断出来的。我的第一次手术被认为很成功。我被告知,如果癌症一年之内不复发,就基本上没问题了。我相信这个预测。为什么不呢?
刚开始的时候,我每个月都做体检。在去体检的路上,我会敲很多次木头。我很紧张,不在乎向迷信屈服一下。你也可以说我开始记得如何祈祷了。
我的表现不错。体检变成了每季一次。我顺利通过了6个月、9个月的体检。年末的检查结果也是干净的。
这次体检后,我拥抱妻子,喜极而泣。我想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年我有多害怕。现在这些恐惧全部倾巢而出了。
我感觉自己重生了。我不是指精神上的,而是名副其实地指身体上的。我的身体又是我自己的了。我的皮肤摸起来像新的一样。我对着镜子,看到了一张依然年轻、勇敢的脸。我躲开了子弹。我打败了癌症。
可惜我没有。
在第18个月的检查中,恶性肿瘤再次出现了。这是令人震惊的,无法理解的,不公平的。我已经在炼狱中煎熬了一年,遵守了缓刑期间的所有条款。他们已经告诉我我会康复。为什么游戏突然又变了呢?
我勃然大怒——像所有在敌对而顽固的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青少年一样困惑与愤怒。私下里,我开始想谁是这里的罪魁祸首。
我的大牌外科医生失了手,他让一丁点儿致命的东西逃过了手术刀。肿瘤学家谎报了康复的可能性。实验室技术员在检查无癌组织时出了纰漏。我对每一个人都很恼火。我的愤怒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必须的。但不管怎么样,它什么也改变不了。
我又得癌症了。这里的数学是很令人遗憾的:得两次癌症比得一次癌症的两倍要糟糕得多。复发是疾病的战斗呐喊,是无可置疑的赌注升级的信号:现在已经是生死交关了。
P051-052
彼得·巴顿有过两次人生,一次是疯狂的,一次是雅致的。他参加过60年代的反战大游行,登上过哈莱姆阿波罗剧院的舞台,游历过科罗拉多亚斯本的雪山;他也是著名媒体公司“自由媒体”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裁,有线电视的开路先锋,传媒界的风云人物。他永远在风风火火地忙碌着,尽情地享受着运动,音乐,美酒;生意,谈判,项目……
直到癌症的出现让他停下来。他开始反省人生,思考生活的真谛,寻找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以及即将踏上的旅程的意义,并决定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记载下来,给所有最终都将踏上死亡之旅的人一些启迪和安慰。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与他年龄相仿,但个性和经历都截然不同的作家劳伦斯·谢姆斯的支持。他们合作的结果,就是《永不凋谢》。
书评家和普通读者都给予《永不凋谢》高度评价。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吉姆·莱尔说这是自己读过的书中“最诚实的一本”,是“一部每个人都应该读的杰作”;著名专栏作家戴夫·巴里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给我们……的一份慷慨礼物”。《永不凋谢》是一本关于爱的书。作为一个温柔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彼得在书中从始至终流露出对家人令人动容的真挚情爱。对彼得来说,建立一个充满柔情蜜意的家庭是人生最主要的追求,拥有三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是一生最大的幸运和成就。当他走向生命的尽头时,心中最强烈的情感,也是对所爱的人深深的不舍和依恋。不过,虽说与亲人说再见是死亡最残酷的一面,最终让彼得在死亡面前获得心灵宁静的,也是他对亲人的坚定信念。因为他骄傲地知道,在经历了他的死亡之后,他们的“精神依然能够完好无损”,他们的前方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悲痛会消退。有一天,记忆在带来泪水的同时,也会带来若有所思的微笑”。他知道他们会继续感觉到对他的爱,“爱可以超越失落,充实他们的生活。虽然缺了席,我依然是他们的一部分”。爱是彼得的生命重心,也是他的精神支柱。爱使他的欢乐更甜美,也是他痛苦时心灵的安慰。
彼得·巴顿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短暂的一生却精彩纷呈,充满了奇遇与冒险。由于临近死亡,彼得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感觉更清晰,更敏锐,态度也更坦率,更诚恳,这使他的故事有了一种难得的细腻、鲜活和深刻。彼得是一个“大胆而有趣”的人物,他热情乐观,疾恶如仇,既是精明成熟的商人,又保持着孩童的顽皮、天真与生命力。但在彼得多姿多彩的个性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也许还是他追求自己梦想的执著。由于这种执著,他敢于偏离正常的生活轨道,敢于放弃唾手可得的机会,敢于花费比常人长得多的时间来“不慌不忙地寻找自己”;也是由于这种执著,他可以不必“用时间换取金钱那样意气消沉地工作,而是带着愉快的理想去创造些什么”,可以始终保持饱满的生命热情,在事业上硕果累累,无往而不利;也正是由于这种执著,他才能拥有充实而丰富的一生,并在生命的尽头无怨无悔地说:“我真的尽了力,我尽了全力。”
当然,彼得·巴顿最不同凡响之处,也是《永不凋谢》这本书最震撼人心的地方,还是彼得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智慧和勇气。癌症的出现让他踏上了一段痛苦而恐怖,但也充满了奇迹和发现的旅程。正如彼得自己所说的,“癌症有一个好处:它不会让你立刻毙命……它给你时间思考,给你时间总结”。他思考“生活在现在’’的意义,向自己保证要尽情享受剩下的每一天;他思考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决心不让肉体的痛苦给灵魂蒙上阴影;他回忆生活中充满喜悦与情爱的时刻,意识到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他在死亡面前保持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选择感激而不是失望,选择好奇而不是抱怨,选择希望而不是绝望”;他用逻辑、用渴望、用个人化的信仰追求心灵的宁静:“一种安宁的歌唱将我笼罩”,“它不是消极的,只是静止着。它接近死亡,却依然充满生命”;更重要的是,他决定与我们分享他走向死亡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见证了一场每个人都将经历的无与伦比的冒险,让我们对这个神秘的过程减少了一分恐惧。 彼得·巴顿已经在落基山的青草墓地里安息了,但他以坦诚、勇气、智慧和优雅留给我们的这份慷慨的礼物仍然活跃着,流传着。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在纷繁芜杂的追求中,我们经常会为眼前的小事所羁绊,而忘记了生命的短暂,情谊的珍贵,忘记了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这本书会提醒我们,以一个普通而卓越的人热情洋溢的生,高贵典雅的死,以永不凋谢的爱。
张力慧
2006年2月
于美国加州
一部每个人都应该读的杰作;可能是我读过的书中最诚实的一本。《永不凋谢》点燃了我的思想和精神——我是不是还敢加上“灵魂”?——洼我思考自已的生活及其目的。
——吉姆·莱尔
这是一本睿智、幽默而且异常真实的书——一个了不起的人给我们这些忙于生存以至于忘记了生活目的的芸芸众生的一份慷慨礼物。我们迟早都要踏上彼得·巴顿所经历的旅程。由于他的缘故。这个旅程不再显得那么可怕。
——戴夫·巴里
如果你认识彼得·巴顿的话,你就知道他一定会以最大胆、最有创意的方式面对死亡。这是一本充满远见和安慰、智慧和希望的书。
——巴里·迪勒
彼得·巴顿和他请来帮他讲这个故事的优雅的作家劳伦斯·谢姆斯,共同创造了一座有价值的纪念碑:一本告诉我们怎样生、怎样死的书。
——肯·欧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