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爪子嚎叫与飞舞/动物镜像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玄武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想说的是神秘的物象对写作者产生的诱惑,神秘的物象与文字的渊源。写作着渴望模拟那原初状态的生命,渴望在文字中留住它们的痕迹。它仍呼唤写作者的灵感,它们成为写作的题材。

内容推荐

本书不是科普,不是故事。其中的想象有失疯狂,观点可能偏颇甚至鄙薄。有一点仇恨,一点莫名的恶意,一点冷漠和拒绝;最初的设想,试图拉远了距离来审视人的生命。书的语体风格,可能有悖于人们的阅读习惯,幻象丛生,不断跳跃,思辨、描写、叙事、意象的展开、人与兽彼此混淆在一起,书的一部分又融入神话,写到物的起源,动物的生活与人的生活的糅合。

本书不是一部畅销的书,缺乏畅销的噱头、畅销的所有理由;它绝不是一部完美的书,或者说尚且远离完美,但它的写作者付出了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精力和心力,当然这并非作品舍有纰漏的理由。他的下一部书有可能距离完美稍近一点点。他不会谄媚地对他的读者说: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但他会感激读者的认真阅读。如果他们在他的字里行间心灵渐渐安静下来,并且有所收获,他会感到多幸福。

目录

自序/1

第一辑

无声无息的豹/3

鹰/7

孔雀/11

狮/14

虎,老虎,大老虎/21

狼/27

象/31

驼/37

牛/40

马/44

鹿/49

鸦/55

燕/61

雁/69

喜鹊/74

鸡/78

蝇/82

蜂/86

蚁/90

虱蚤/96

鱼/100

蛤蟆/105

第二辑

猫/111

乌鸦/122

龟·蛇/128

青鸟/135

精卫/140

蚕马/157

盘瓠/174

第三辑

另一只虎/197

豹/201

龙/205

蛇/213

猿/218

狐/222

驴/226

羊/230

兔/235

异犬/239

鼠/245

猎/250

第四辑

狗仇/259

剪鹰/263

恶鸡/267

杀猪/271

鸽事/276

猫命/279

缚蝶/282

狼患/286

养蜗/291

蝠舞/296

野兔/302

闯入都市的豹子/309

松鼠/314

城市怒马/320

追赶/325

豹皮/331

后记/334

试读章节

孔是孔雀的简称。古汉语中,孔有美和大的意思,就是说,孔雀是一种又美又大的鸟儿。叫孔子的人曾称赞老子是一条龙,他自己和孔雀有没有联系?他在暗喻自己是一只唯美的鸟儿么?

我相信孔雀就是方位里的朱雀。不知何故,人们用它象征南方和主宰火德。后来又说它在火里能得重生,这样子,其实它就又变成凤凰了。凤凰是神鸟,凤雄凰雌,没有什么人曾经真的看到过它们,只是在目睹某人高贵的风范,不由自主联想到凤凰翔舞的姿态,并做出附会的比喻。长时间人们只好用对孔雀的认识来替代凤凰,大概的意思,后者比前者更美而已:但直到唐朝,还把两者混为一谈。有个孤陋寡闻的家伙见了孔雀,为其美所震惊,跑去女王武翌那里汇报见到了传说中的凤凰。女王接受了他无知的说法。其实她知道对方指的是自己。女王武氏是我的老乡。

孔雀就是这样一种美得总让人想入非非的鸟儿。据说它周身绚丽的羽毛,曾使人类中每一位目睹它的人产生了短暂的晕厥,就像在丛林中遇到虎豹那样的猛兽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一样。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人是因为美产生了强烈的恐惧。

因美而战栗,现在这样的体验在人心中已经不多见了。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在文字里重现过那些美的辉煌。他在混乱的生活中偶尔告诉了人们痴狂的美,美让人产生的恐惧,以及美的可怕和残酷。愚昧的人们以为他在发疯:唯有很少人相信,他是至今为止人类中道破美的禁忌的为数不多者之一。

孔雀群居在热带森林中或河岸边。主产于东南亚和东印度群岛,属陆栖雉类。它有许多不可理喻的生活习性,比如小心翼翼地用月光、日光、树叶的阴影来喂养自己华丽的羽毛,生怕羽毛损坏,夜间都不肯躺下睡觉。它极为挑剔栖息场所,低矮的灌木丛不屑一顾,只会在枝叶疏大的树木歇息。更离奇的是传说中,它连性生活都否定了,雌孔雀仅仅依靠雄孔雀羽毛上晕斑光线的折射就能受孕。

孔雀甚至为美牺牲了智慧。它摇曳多姿的长尾、人兽为之目眩的羽斑,压榨着它的脑袋,这让我们不合时宜地想到,一种如此华贵的物种却只有小得可怜的头颅,又多么让人遗憾。

但人在动物园的铁丝网,见到它已经因囚禁和毫无生活质量可言、变得了无生气的华羽,仍然赞叹不已。他们专注于欣赏它正在开屏的尾部,原谅了它的虚荣、它可笑的嫉妒,它在细沙上随意屙下的粪便,原谅了它开屏的同时,愚蠢地暴露出丑陋的屁股。

人为美女也是这样做的,总有理由谅解她们各种粗俗的生活习性和匪夷所思的索取。孔雀一般在二十五岁时死去,这也是每一个美女生命中风华绝茂的时刻。

人在各种形式的意会中都暗指孔雀为阴性,但自然界里唯雄孔雀才拥有美羽。孔雀在华丽的羽毛中藏有一个可怕的物事:剧毒的孔雀胆。它要这剧毒的东西做什么?人在堕入毂中、为美女所惑终于醒悟的时候也会问:她藏着那么恶毒的心思做什么?P11-13

序言

我想在这里诉说什么,我开口,依然感到艰难。我们已经知道许多作家,他们怀有造物的热忱和雄心,莫可名状的物在他们笔下一点一点显现.他们以文字构成和赋予另一些物魂灵。庄子写下巨鲲、飞舞的蝴蝶,李贺写下瘦马;蒲松龄写了狐狸,《圣经》中写到邪恶的蛇。卡夫卡写了甲虫,他变成一只甲虫;梅特林克写了青鸟,青鸟在他笔下飞走和消失。还有麦尔维尔的白鲸,福克纳的熊,博尔赫斯的老虎,杰克·伶敦的狼,法布尔的昆虫,爱伦·坡的乌鸦和猫,史蒂文斯的黑鸟,安徒生的美人鱼。例子不胜枚举,就连盲目的老荷马也曾吟唱到海中人鱼,他甚至认为,人鱼的美妙歌声远胜过他自己的竖琴。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大名著《红楼梦》和《西游记》,则分别演绎了两块神奇的石头的故事。

我并非要模拟他们的伟大,伟大岂能模拟。我想说的是神秘的物象对写作者产生的诱惑,神秘的物象与文字的渊源。写作者渴望模拟那原初状态的生命,渴望在文字中留住它们的痕迹。它们呼唤写作者的灵感,它们成为写作的题材。

我想说我如此喜爱那些狂野的自由的生命,在极度的厌倦甚至在对写作的厌倦中,会想念它们,那些渺茫的飞鸟,孑然独立的兽。在深夜的不眠和睡梦中它们给我慰藉;在很多恍惚的时刻,我会退回去,退回一只兽,孤寂,悄然,蜷缩在黑暗之中舔着自己的伤口。

也许因为这些,我写下这本关于动物的小书。它不是科普,不是故事。其中的想象有失疯狂,观点可能偏颇甚至鄙薄。有一点仇恨,一点莫名的恶意,一点冷漠和拒绝;最初的设想,试图拉远了距离来审视人的生命。书的语体风格,可能有悖于人们的阅读习惯,幻象丛生,不断跳跃,思辨、描写、叙事、意象的展开、人与兽彼此混淆在一起,书的一部分又融入神话,写到物的起源,动物的生活与人的生活的糅合。

它不是一部畅销的书,缺乏畅销的噱头、畅销的所有理由;它绝不是一部完美的书,或者说尚且远离完美,但它的写作者付出了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精力和心力,当然这并非作品舍有纰漏的理由。他的下一部书有可能距离完美稍近一点点。他不会谄媚地对他的读者说: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但他会感激读者的认真阅读。如果他们在他的字里行间心灵渐渐安静下来,并且有所收获,他会感到多幸福。

后记

本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六年,零星地中断,零星地以另外一个名字发表。那时刚刚放弃写诗,胸中积郁很多,想找一个载体,于是找到随笔,写了一些动物题材的东西,将所思所想以及盘绕不去的幻象放入。不停地中断,又继续写,时间过于长久,使得整部书的风格严重不统一,不少篇章显得幼稚。笔者在整理出版时,删去一些文字,个别做了补充。

我从一九八九开始写作,经历和见证了社会商业化的整个进程。写作时断时续,时而放弃,最终成了疲惫生活中的巨大安慰。我总是沉迷于冥想,这让人讥笑我是个与世格格不入的诗人。但我已经不再写诗。写诗是一个曾做过的梦,这梦也可能做在将来。

我的写作速度不快,可以称得上缓慢,这让我从疲惫生活的安慰中走向另一种疲惫和懊恼。我的父母还有邻居,他们说看不懂,说不明白我这样写来写去要做什么,其实我也不明白我写来写去要做什么。

我并不是说我有多高尚。高尚这个词与我无关,加在我的头上很像一个讽刺。我是极普通的人,耽于梦想,胸无大志,对世界和现状时有不满,想到的很多,却很少去做过或试着做过。在写作和生存的沮丧中我曾想过写一本畅销书,因为我想得到厚厚的钞票,想去漫无目的地旅行,孝顺父母,购书,或者很随便地花掉。我去试了,但发现这样的写作于写作者诚实的内心有所违背。事实上我发现的还有:我根本没有能力来写那样一部书。

将来也许又会去尝试,谁知道呢。

这样子,写作对我而言就成了生活中的消耗品和奢侈品。它是一个人在纸上的游戏,纸上的冒险。它已经失去世俗意义。这一定不是我希望的,但眼下的确就成了这样。我已经在这样的状态下变得安静,在纸上的游戏和冒险中变得安静。

有时候我会突然难过起来,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世界在周围发生的变化;

我住在太原一个叫狄村的地方,这里已不是村子,也很少姓狄的人。我在叫桃园的地方上班,绕城走很远的路,但那里并没有桃花盛开或者衰败。我的职业是记者,在业余时间写作和获得写作的乐趣,于是工作成了休息。我甚至乐意去采访某一个拙劣的作家,把他(她)说得天花乱坠,这是我的工作;乐意接受一个小小官员的训斥,以便让他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但人们还是说我高傲。

我想这大概部分地说明了世界的混乱;世界的称谓总是混乱,名与实不符,就好比小姐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鸡和鸭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我生于七十年代,要写下与自己有关的一切,曾见证的一切,却无意中写下这本似乎与自己、与时代无关的关于动物的书。

也许有人从关于动物的文字中读到别的东西,谁知道呢。陈寅恪晚年最后的著述是关于妓女的书,也许那是他在当时唯一想写和能写的题材。大家都知道他要说的,并不只是一个伟大的妓女。我没有与陈老先生搅在一起的意思。我没有他的学问,他的智慧,甚至连他的骨气也没有。

但也许我学习了他的逃避和厌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