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晋)陈寿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三国志》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代表的多种新版本。书中所选图片资料,遵循忠实于历史的原则,力求选取富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图片,配入《三国志》相应的文字部分,以图辅文,以图证史,图文结合,内容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风俗等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真实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原貌,方便读者对这一时期丰富的历史文化有一个较为形象的、直观的认识。

内容推荐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作者陈寿,以其史识及叙事能力,在当时已有“良史之才”的称誉。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像《史记》那样的通史,也不像《汉书》一类史书那样的断代史,它平行地叙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峙的史实。虽然名之为“志”,但是书里面只有纪和传,没有志。

本书是裴松之的注释本。从现代人的角度论,裴注不单单是陈书的助读“功臣”,甚至可以将之和陈书视为反映魏蜀吴三国六十年鼎立历史的“双璧”;两著合刊,才算得上是记载中国古代这段辉煌历史的完整充实的巨著。

目录

三国志上册目录

卷一魏书一

 武帝纪 (1)

卷二魏书二

 文帝纪 (41)

卷三魏书三

 明帝纪 (67)

卷四魏书四 三少帝纪

 齐王芳 (85)

 高贵乡公髦 (95)

 陈留王奂 (106)

卷五魏书五后妃传

武宣卞皇后 (112)

 弟秉 (113)

 秉子兰 (113)

 文昭甄皇后 (114)

 侄像 (116)

 像子畅 (116)

文德郭皇后 (118)

 从兄表 (118)

 明悼毛皇后 (119)

 父嘉 (119)

 弟曾 (119)

 明元郭皇后 (120)

 叔父立 (120)

 从父芝 (120)

卷六魏书六

 董卓 (121)

李催 (128)

郭汜 (128)

 袁绍 (133)

 子谭 (143)

 子尚 (143)

 袁术 (148)

 刘表 (150)

 子琮 (153)

卷七魏书七

 吕布 (156)

 张邈 (158)

陈登 (164)

 臧洪 (165)

陈容 (169)

卷八魏书八

 公孙瓒 (170)

鲜于辅 (176)

阎柔 (176)

 陶谦 (176)

 张杨 (179)

 公孙度 (180)

 子康 (180)

 康弟恭 (180)

 康子晃 (180)

 康子渊 (180)

 张燕 (186)

 张绣 (187)

 子泉 (188)

 张鲁 (188)

卷九魏书九

 夏侯悖 (191)

子桥 (192)

韩浩 (192)

史涣 (192)

 夏侯渊 (193)

 曹仁 (196)

 子泰 (197)

 弟纯 (197)

 曹洪 (198)

 族父瑜 (199)

 曹休 (199)

 子肇 (200)

 曹真 (200)

子爽 (201)

子羲 (201)

子训 (201)

何晏 (206)

邓飚 (206)

丁谧 (206)

毕轨 (206)

李胜 (206)

桓范 (206)

 夏侯尚 (210)

子玄 (211)

李丰 (213)

许允 (216)

王经 (217)

卷十魏书十

 苟或 (218)

 子恽 (226)

 孙施 (226)

冀 (226)

 苟攸 (227)

 贾诩 (231)

 子穆 (235)

卷十一魏书十一

 袁涣 (236)

 从弟霸 (238)

 张范 (239)

 弟承 (239)

 凉茂 (240)

 国渊 (240)

 田畴 (241)

 王惰 (244)

子忠 (246)

 邴原 (248)

 管宁 (251)

 王烈 (252)

宁子邈 (255)

张鞯 (255)

胡昭 (256)

卷十二魏书十二

 崔琰 (260)

娄圭 (262)

孔融 (262)

许攸 (262)

 毛蚧 (265)

 徐奕 (267)

 何夔 (267)

子曾 (268)

 邢颢 (270)

 鲍勋 (270)

 司马芝 (272)

子岐 (274)

卷十三魏书十三

 钟繇 (274)

子毓 (281)

 华歆 (282)

子表 (285)

 王朗 (286)

子肃 (291)

孙叔然 (294)

周生烈 (294)

董遇 (294)

卷十四魏书十四

 程昱 (297)

孙晓 (301)

 郭嘉 (301)

子奕 (304)

 董昭 (304)

子胄 (3()8)

 刘晔 (308)

 子陶 (312)

 蒋济 (313)

 刘放 (317)

孙资 (318)

卷十五魏书十五

刘馥 (322)

子靖 (322)

 司马朗 (324)

赵咨 (325)

 粱习 (326,)

王思 (326)

 张既 (328)

子缉 (332)

 温恢 (333)

 盂建 (333)

 贾逵 (333)

子充 (336)

卷十六魏书十六

 任峻 (339)

 苏则 (340)

子愉 (341)

 杜畿 (342)

子恕 (345)

阢武 (351)

 郑浑 (352)

 仓慈 (354)

吴罐 (355)

任燠 (355)

颜斐 (555)

令狐邵 (355)

孑L义 (355)

卷十七魏书十七

 张辽 (357)

子虎 (359)

 乐进 (359)

 子缣 (360)

于禁 (360)

张邰 (362)

徐晃 (364)

 朱灵 (365)

卷十八魏书十八

 李典 (367)

 李通 (368)

 臧霸 (369)

 子艾 (370)

 孙观 (370)

 文聘 (370)

 桓禺 (371)

 吕虔 (371)

 许褚 (372)

 子仪 (373)

 兄定 (373)

 典韦 (373)

 子满 (375)

 庞德 (375)

 子会 (376)

 庞清 (376)

 母娥 (377)

 阎温 (378)

 张恭 (378)

恭子就 (379)

卷十九魏书十九

任城威王彰 (381)

 子楷 (382)

 陈思王植 (383)

 子志 (395)

 萧怀王熊 (396)

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

 丰愍王昂 (397)

 相殇王铄 (397)

 邓哀王冲 (397)

 彭城王据 (398)

 燕王宇 (399)

 沛穆王林 (399)

 中山恭王衮 (399)

 济阳怀王弦 (400)

 陈留恭王峻 (40())

 范阳闵王矩 (400)

 赵王斡 (401)

 临邑殇公子上 (4叭)

 楚王彪 (401)

 刚殇公子勤 (402)

 谷城殇公子乘 (402)

 郧戴公子整 (402)

 灵殇公子京 (402)

 樊安公均 (402)

 广宗殇公子棘 (403)

 东平灵王徽 (403)

 乐陵王茂 (403)

 赞哀王协 (z1-04)

 北海悼王蕤 (404)

 东武阳怀王鉴 (404)

 东海定王霖 (404)

 元城哀王礼 (404)

 邯郸怀王邕 (404)

 清河悼王贡 (404)

 广平哀王俨 (404)

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

 王粲 (408)

徐斡 (410)

陈琳 (410)

阮璃 (410)

应玚 (410)

刘桢 (410)

邯郸淳 (412)

繁钦 (412)

路粹 (412)

丁仪 (412)

丁虞 (412)

杨惰 (412)

荀纬 (412)

应璩 (413)

应贞 (413)

阮籍 (413)

嵇康 (415)

桓威 (416)

吴质 (416)

 卫觊 (418)

子璀 (420)

潘勖 (420)

王象 (42())

 刘虞 (420)

 刘劭 (423)

缪袭 (425)

仲长统 (425)

苏林 (425)

韦诞 (425)

夏侯惠 (425)

孙该 (425)

杜挚 (425)

 傅嘏 (427)

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

 桓阶 (432)

 子嘉 (433)

 陈群 (433)

 子泰 (436)

 陈矫 (439)

 子本 (440)

 薛悌 (440)

 徐宣 (440)

 卫臻 (442)

 子烈 (443)

 卢毓 (443)

子钦 (445)

埏 (445)

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

 和洽 (446)

 子迪 (447)

 许混 (447)

 常林 (448)

 子告 (449)

 杨俊 (451)

 杜袭 (452)

 赵俨 (454)

 裴潜 (457)

 子秀 (458)

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

 韩暨 (461)

 崔林 (462)

 高柔 (464)

 孙礼 (469)

 王观 (471)

卷二十五魏书二十五

 辛毗 (472)

 子敞 (474)

 杨阜 (476)

 姜叙母 (476)

 高堂隆 (481)

栈潜 (486)

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

 满宠 (488)

子伟 (49())

田豫 (491)

牵招 (493)

傅容 (495)

子弘 (495)

 郭淮 (495)

 子统 (497)

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

 徐邈 (498)

 韩观 (499)

 胡质 (499)

 子威 (500)

 王昶 (501)

 子浑 (505)

 王基 (505)

三国志下册目录

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

 王浚 (509)

 令狐愚 (509)

 毋丘俭 (512)

文钦 (513)

 诸葛诞 (517)

唐咨 (521)

 邓艾 (521)

州泰 (527)

 钟会 (527)

 王弼 (535)

卷二十九魏书二十九方技

 华佗 (537)

吴普 (540)

樊阿 (540)

 杜夔 (542)

 朱建平 (544)

 周宣 (544)

 管辂 (545)

卷三十魏书三十

 乌丸 (559)

 鲜卑 (563)

 东夷 (566)

夫馀 (566)

高句丽 (568)

东沃沮 (569)

挹娄 (570)

涉 (571)

马韩 (571)

辰韩 (573)

弁辰 (573)

倭 (574)

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

 刘焉 (581)

 子璋 (583)

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

 先主备 (586)

卷三十三蜀书三

 后主禅 (602)

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

先主甘皇后 (610)

先主穆皇后 (610)

 兄吴壹 (610)、

 后主敬哀张皇后 (611)

 后主张皇后 (611)

 刘永 (612)

 刘理 (612)

 后主太子培 (612)

卷三十五蜀书五

 诸葛亮 (613)

 子乔 (628)

瞻 (629)

董厥 (629)

樊建 (629)

卷三十六蜀书六

 关羽 (633)

 子兴 (636)

 孙统 (636)

 张飞 (637)

子绍 (638)

孙遵 (638)

 马超 (638)

 从弟岱 (640)

 黄忠 (641)

 赵云 (641)

 子统 (644)

广 (644)

卷三十七蜀书七

 庞统 (645)

 子宏 (648)

 弟林 (648)

 法正 (648)

 子邈 (652)

卷三十八蜀书八

 许靖 (652)

 孙游 (655)

 麋竺 (656)

 弟芳 (657)

 子威 (657)

 孙照 (657)

 孙乾 (657)

 简雍 (657)

 伊籍 (658)

 秦宓 (658)

卷三十九蜀书九

 董和 (662)

 刘巴 (662)

 马良 (664)

 弟谡 (665)

 陈震 (666)

 董允 (667)

陈祗 (667)

黄皓 (667)

 吕义 (668)

杜祺 (668)

刘斡 (668)

卷四十蜀书十

 刘封 (669)

 孟达 (669)

 封子林 (670)

 达子兴 (670)

 彭蒹 (671)

 廖立 (673)

 李严 (674)

 子丰 (674)

刘琰 (676)

魏延 (676)

杨仪 (678)

卷四十一蜀书十一

霍峻 (679)

 子弋 (679)

 罗宪 (679)

 王连 (680)

 向朗 (681)

 子条 (681)

 兄子宠 (681)

张裔 (682)

 子髦 (682)

郁 (682)

杨洪 (683)

 何祗 (684)

 费诗 (684)

 王冲 (686)

卷四十二蜀书十二

 杜微 (687)

 五梁 (687)

 周群 (687)

张裕 (688)

 杜琼 (688)

 许慈 (689)

 子勋 (689)

 孟光 (689)

 来敏 (690)

 尹默 (691)

 子宗 (691)         

 陈术 (691)

 谯周 (691)

 子同 (695)

卷四十三蜀书十三

 黄权 (702)

 子崇 (703)

 李恢 (703)

 弟子球 (704)

 吕凯 (704)

 王伉 (704)

 马忠 (705)

 张表 (705)

 阎宇 (705)

 王平 (705)

 句扶 (706)

张嶷 (706)

卷四十四蜀书十四

 蒋琬 (709)

 子斌 (711)

 斌弟显 (711)

 刘敏 (711)

 费棉 (711)

 子承 (712)

 姜维 (713)

梁绪 (713)

尹赏 (713)

梁虔 (713)

卷四十五蜀书十五

 邓芝 (719)

 子良 (720)

 张翼 (720)

 宗预 (722)

 廖化 (722)

 杨戏 (723)

卷四十六吴书一

 孙坚 (732)

 子策 (738)

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

 吴主权 (748)

卷四十八吴书三三嗣主

 孙亮 (774)

 孙休 (777)

 孙皓 (781)

卷四十九吴书四

 刘繇 (798)

 子基 (800)

 太史慈 (800)

 士燮 (804)

 燮弟壹 (804)

燮子徽 (805)

壹子匡 (805)

卷五十吴书五妃嫔

 孙破虏吴夫人 (806)

 弟景 (806)

 吴主权谢夫人 (807)

弟承 (807)

 吴主权徐夫人 (807)

 真子琨 (807)

 吴主权步夫人 (807)

 吴主权王夫人 (808)

 吴主权王夫人 (808)

 吴主权潘夫人 (808)

 孙亮全夫人 (809)

 孙休朱夫人 (809)

 孙和何姬 (810)

 弟洪 (810)

蒋 (810)

植 (810)

孙皓滕夫人 (810)

 父牧 (810)

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

 孙静 (811)

 子瑜 (812)

皎 (812)

奂 (813)

 庶子壹 (813)

孙贲 (814)

 子邻 (814)

孙辅 (815)

孙翊 (816)

 子松 (816)

 孙匡 (816)

子泰 (816)

孙秀 (816)

 孙韶 (817)

子楷 (818)

 孙桓 (819)

卷五十二吴书七

 张昭 (820)

 弟子奋 (823)

 子承 (823)

休 (824)

 顾雍 (824)

 子邵 (826)

 邵子谭 (827)

承 (828)

 诸葛瑾 (828)

 子融 (831)

 步骘 (831)

 子协 (834)

阐 (834)

周昭 (834)

卷五十三吴书八 

 子玄 (838)

 玄子尚 (838)

 秦松 (838)

 陈端 (838)

严唆 (839)

 裴玄 (839)

程秉 (839)

 徵崇 (839)

阚泽 (840)

 唐固 (840)

 薛综 (840)

子翊 (843)

莹 (843)

卷五十四吴书九

 周瑜 (845)

子循 (851)

惰 (851)

 兄子峻 (851)

 峻子护 (851)

 鲁肃 (852)

子淑 (856)

 吕蒙 (856)

卷五十五吴书十

 程普 (862)

 黄盖 (863)

 韩当 (864)

子综 (865)

 蒋钦 (865)

子壹 (865)

休 (866)

 周泰 (866)

子劭 (866)

 陈武 (867)

表 (867)

施明 (867)

 董袭 (868)

 甘宁 (868)

 浚统 (871)

 徐盛 (873)

 潘璋 (874)

 丁奉 (874)

弟封 (875)

卷五十六吴书十一

 朱治 (876)

 朱然 (877)

 子绩 (879)

 吕范 (879)

 子据 (880)

 朱桓 (881)

 子巽 (883)

卷五十七吴书十二

 虞翻 (884)

 子汜 (891)

忠 (891)

耸 (891)

畏 (891)

 陆绩 (892)

 子宏 (892)

毅 (893)

 张温 (893)

 弟祗 (895)

白 (895)

 骆统 (896)

 陆瑁 (897)

 子喜 (899)

 吾粲 (899)

 朱据 (899)

 子熊 (900)

损 (900)

 孙宣 (900)

卷五十八吴书十三

 陆逊 (900)

 子抗 (908)

子晏 (913)

景 (913)

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

 孙登 (914)

 子英 (916)

 谢景 (916)

 孙虑 (916)

 孙和 (917)

 孙霸 (919)

 子基 (920)

壹 (920)

 孙奋 (920)

卷六十吴书十五

 贺齐 (922)

 子达 (924)

景 (924)

 全琮 (925)

 子怿 (926)

 吕岱 (926)

 周鲂 (928)

 子处 (931)

 钟离牧 (931)

卷六十一吴书十六

 潘溶 (934)

 陆凯 (936)

 弟胤 (941)

 胤子式 (942)

卷六十二吴书十七

 是仪 (943)

 胡综 (944)

 徐详 (947)

卷六十三吴书十八

 吴范 (948)

 刘悖 (949)

 赵达 (949)

卷六十四吴书十九

 诸葛恪 (952)

 子绰 (959)

竦 (959)

建 (959)

 聂友 (960)

 滕胤 (961)

 孙峻 (962)

 孙琳 (963)

 濮阳兴 (966)

卷六十五吴书二十

 王蕃 (967)

 楼玄 (968)

 贺邵 (969)

 韦曜 (971)

 华蕨 (974)

附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978)

 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980)

 《华阳国志·陈寿传》 (981)

 《晋书·陈寿传》 (983)

 《宋书·裴松之传》 (984)

试读章节

武帝纪第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①。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②。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③。嵩生太祖。

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日: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快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于沛。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土,绝而复绍,至今适嗣国于容城。

②司马彪《续汉书》曰: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邻人有亡豕者,与节豕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豕自还其家,豕主人大惭,送所认豕,并辞谢节,节笑而受之。由是乡党贵叹焉。长子伯兴.次子仲兴,次子叔兴。腾字季兴,少除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诏黄门令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配皇太子书,腾应其选。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众有异。顺帝即位,为小黄门,迁至中常侍大长秋。在省闼三十余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豁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于腾,益州刺史种嵩于函谷关搜得其笺,上太守,并奏腾内臣外交,所不当为,请免官治罪。帝日:“笺自外来,腾书不出,非其罪也。”乃寝?奏。腾不以介意,常称叹?,以为?得事上之节。?后为司徒,语人曰:“今日为公,乃曹常侍恩也。”腾之行事,皆此类也。桓帝即位,以腾先帝旧臣,忠孝彰著,封费亭侯,加位特进。太和三年,追尊腾曰高皇帝。

《续汉书》曰: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黄初元年,追尊嵩曰太皇帝。

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悖之叔父。太祖于悖为从父兄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①;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顒异焉。玄谓太祖日:“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②!”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③,征拜议郎④。

①《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喁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日:“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②《魏书》日: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续汉书》曰:玄字公祖,严明有才略,长于人物。张瑶《汉纪》曰:玄历位中外,以刚断称,谦俭下士,不以王爵私亲。光和中为太尉,以久病策罢,拜太中大夫,卒,家贫乏产业,柩无所殡。当世以此称为名臣。《世语》日: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日《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③《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成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④《魏书》曰:太祖从妹夫稳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是后诏书敕三府:举奏州县政理无效,民为作谣言者免罢之。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太祖疾之。是岁以灾异博问得失,因此复上书切谏,说三公所举奏专回避贵戚之意。奏上,天子感悟,以示三府,责让之,诸以谣言征者皆拜议郎。是后政教日乱,豪猾益炽,多所摧毁;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P1-3

序言

岳麓书社纳入《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的《三国志》印行十余年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进入二十一世纪,《三国志》这部古典名著更进一步激发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读者的阅读与研究兴趣。科研的视野不断拓展,研究的成果逐渐积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岳麓书社特推出全本《三国志》图文珍藏版,与《史记》等名著图文珍藏本配套发行,以飨读者。

本书的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代表的多种新版本。此次整理,我们利用各本互校,比较异同,择善而从,同时大量吸收了前哲时贤校勘、整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书在选择图片资料方面,遵循忠实于历史的原则,力求选取富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图片,配入《三国志》相应的文字部分,以图辅文,以图证史,图文结合,真实反映三国时期的历史原貌,以便读者对这一时期丰富的历史文化有一个较为形象的、直观的认识。本书所用二百三十余幅插图,主要包括名胜遗址、三国兵器、三国钱币、三国服饰、三国名碑名印、三国墓葬及文物、三国著名战役示意图、三国著名人物图像、三国历史典故画图及相关文献、古籍的插图及书影等。这些珍贵插图,有的出自名胜遗址现场拍摄,有的是文物实物图片,有的是文物复原模型图版。还有些人物图像及古人依据三国人物故事情节绘刻的版画,则主要选自《图像三国志》(清光绪七年桐荫馆刊本)、《三国志演义全图》(清光绪九年吴友如绘刻本)等清刻图本。插图内容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风俗等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实为研究三国历史珍贵的资料。

还有一点需要坦诚向读者说明的是,《三国志》这部兼具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的名著,在长期的传写刻印流传过程中,虽然版本众多,但至今还未见有一部全本《三国志》插图珍藏本出版。岳麓书社此次整理出版《三国志》图文珍藏本,正是希望在这方面作一些新的尝试。由于《三国志》中所述历史事件往往在魏、蜀、吴三《志》中相互交错,所载人物事迹也往往相互关联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史实线索,因此,这就要求《三国志》图文本的整理、编辑者必须根据历史发展的主线,精心选辑能够直接或间接印证史实、反映时代背景的图片资料,并有所侧重地将其编人相应段落,使之与史文有机结合,相互照应。这样,才能进一步帮助读者加深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与理解,从而体现图文本在阅读过程中的功效。然而,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确非易事。

《三国志》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在本书的整理、编辑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这既是一项使这部名著更加通俗化的普及性工作,也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开拓意义的工作,更是一项严谨的学术工作。我们广泛借鉴、努力探讨,殷殷之意,只是希望本书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具备相应的特色,尽可能为当今的读者增加一些阅读与研究的兴趣,尽可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既便于阅读与研究,又便于收藏的《三国志》较好读本。限于时间和工作水平,本书仍难免存在一些不当之处,敬祈专家及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2005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