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着意彰显的是,晚清文界革命的发生、新名词的输入、报章文体的出现,以及拼音化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白话文(包括政论文与学术论文)的书写,对于“五四”文学革命、国语运动、现代文体意识,以及现代散文与论说文走向的意义。由此,从晚清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文章观念与白话文变迁,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本书的考论对象。该书采取了通论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内容翔实,观点明确,适合高等院校的文学专业学生阅读。
“尝试论丛”总序/陈平原
序/夏晓虹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形成说略/夏晓虹
晚清拼音化与白话文催发的国语思潮/王风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王风
从“自由书”到“随感录”王风
近代散文对“美文”的想象/季剑青
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洪竣荧
梁启超的文类概念辨析/夏晓虹
章太炎的白话述学文体/陈平原
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与论争背景/王风
周作人与清儒笔记/葛飞
废名《桥》与《莫须有先生传》语言研究/张丽华
梁遇春与“新文学中的六朝文”/陈洁
江绍原的医药民俗研究与报章小品写作/秦燕春
白话与模拟口语写作
——《大公报》附张《敝帚千金》语言研究/杜新艳
启蒙的两种向度
——晚清京沪白话报之比较(1904—1906)/杨早
栏目设置与文体风格
——《现代评论》的“时事短评”与“闲话”/颜浩
小品文的危机与生机
——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为中心/杜玲玲
选家眼光与史家意识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与出版/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