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清代著名的小说家王韬的一部笔记本小说集,全书集鬼神、异怪、剑仙、名娼、艳妓、道士之事等到元素于一身,引人遐思,书中的故事又以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鞭挞贪婪暴戾的统治,赞扬自强不息的儒生为线索,表达了当时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及其独特心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淞滨琐话/笔记小说精品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王韬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由清代著名的小说家王韬的一部笔记本小说集,全书集鬼神、异怪、剑仙、名娼、艳妓、道士之事等到元素于一身,引人遐思,书中的故事又以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鞭挞贪婪暴戾的统治,赞扬自强不息的儒生为线索,表达了当时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及其独特心态。 目录 前言/1 自 序/1 卷一 徐麟士/1 药娘/4 李延庚 /8 田荔裳/12 画船纪艳/16 倪幼蓉 /20 卷二 魏月波 /25 白琼仙/29 卢双月/33 金玉蟾/37 煨芋梦 /42 巷三 刘淑芳/48 柳青/52 仙井/56 严寿珠/59 真吾炼师/63 邱小娟/68 卷四 辛四娘/73 沈兰芳/77 皇甫更生/82 徐希淑 /86 反黄粱/91 卷五 龚蒋两君轶事/96 乐国纪游/100 梅无瑕 /104 袁野宾/108 刘大复 /112 纪四大和尚 /116 卷六 剑气珠光传/121 花妖/125 箫仙 /129 画妖 /134 孙伯篪 /138 水仙子/142 卷七 谈艳 上/147 谈艳 中/151 谈艳 下 /156 粉城公主 /160 邹生 /165 记沪上在籍脱籍诸校书/170 卷八 顾慧仙 /177 杨莲史/181 罗浮幻迹 /185 梅鹤缘 /189 杉口夫人/194 卷九 红豆蔻轩薄幸诗 上 /202 红豆蔻轩薄幸诗 中 /206 红豆蔻轩薄幸诗 下/210 朱素芳/214 东瀛艳谱 上/219 东瀛艳谱 下/223 卷十 徐太史/228 玉香 /233 因循岛/238 梦中梦/242 卷十一 燕台评春录 上 /252 燕台评春录 下/256 珠江花舫记 /261 记双烈 /265 瑶池仙梦记 上 /269 瑶池仙梦记 下/273 卷十二 瑶台小咏 上 /278 瑶台小咏 中 /283 瑶台小咏 下/287 沪上词场竹枝词 /290 蕊玉 /293 李划蹶自述始末记/298 陈仲蘧/300 试读章节 女如其言行之,一符甫焚,即从床上踣地,衣冠如蜕,视之则修尾茸毛,一纯黑狐也。女从未见此,手颤身战,勉再焚符,狐遂伏而不动。女但以黑索拘挛其身,环之三匝,莲因乃从床上跃起,泫然出涕日:“杀我婿矣!我见道士,必手刃之,以报斯仇,虽然姊心亦何忍也,独不念同衾共枕情耶?”女日:“观此蠢蠢者,岂得为人类哉?”莲因日:“此乃道士施其诡计,将人变畜,幻化以惑人耳!请去此索,以净水沐浴之,即现原形,姊如不信,如静观妹之所为。” 于是既去索,复于狐毛片中,搜得符,并红绿缕,悉投之火。水至,和以药粉,戟指向水作画符篆状,自首至身,淋之殆遍,黑狐滚地一转,顷刻间,复变为人,美如其旧,但似觉不胜其惫耳。低声谓莲因日: “余千年道行,今日尽为汝辈所隳,行将入山修炼,不再履尘世。”回首谓女日:“忍哉!”匆匆出门,倏忽已杳。 须臾道士至,莲因逸去,问女日:“此事如何?”女为缅述其异,道士出至庭中,仰空望气日:“其遁犹不远,我当追及之,不然,将仍为汝患。”掷剑向空,如长虹腾身,跨之而去,未一炊许,空中掷下一巨黑狐,其首已殊,毛革犹殷。女惧甚,不敢正视,闭门而泣,痛自悔恨。莲因为收葬之,别女出庵云:“将哭诉于师,以正道士擅杀之罪。”女仍返父家,嫁一士人,邑中名孝廉也。 明年士人联捷,成进士,选授四川某邑令,道经峨眉山下,层峦叠嶂,道路纡险,兼以林木丛茂,白日欲翳,忽闻山谷中有虎啸。P23 忽爱妃染病,药石不灵,王忧形于色,偶向生言之,生作毛遂自荐,日:“某于医道,虽未折肱,亦略窥其奥,曷请试之?”王喜,即命入诊,生按脉而出,药进,半夜微汗,三日大愈。王深感其惠,谢以金,不受,乃设席大享。王见生有忧色,垂问日:“先生何故不乐?”生日: “佳人一去无消息,同心不遇。久居于此,殊闷人耳!”王慰之日:“天下多美妇人,何必尔尔?如故剑尚在,本藩当代求之,或得报命。今晚宜行乐,勿向隅也。”即命召歌姬来,为先生解闷。少顷,幼姬数人,珊珊来迟,皆有殊色。王问新进花姑,何故不至,左右奏日:“初学未精,且病已半月。”王不语,诸姬于堂下各唱新歌,丝竹纷陈,酒肴并列。席半,生告醉告饱,辞归卧所。 夜半有媪叩门人,生问何人,媪日:“老身王府乐师傅氏,新来弟子,不知染何恙,恒抑郁不欢。闻先生善医,求人诊视,但勿为王知,发觉不宥也。”生不敢允,媪一再叩请,始随入,曲折数门,抵一室,位置亦颇幽雅。媪令生暂坐外舍,先入寝室,喁喁数语,然后引生入,银灯乍剔,光焰通明,榻上罗帐高悬。一女子病骨支离,倚枕斜坐,生视之,蕊玉也。女亦耽耽谛视,彼此大惊,相对呜咽,媪不知所云。先是某观察欲得美缺,知王欲选女乐,因于教场中购美姬八人,只得其七。观察亦茸城籍,春荣以同乡故,往贷百金。观察将行,索之急,春荣无以偿。观察怒,密商某坊官诬陷之,系于狱。见蕊玉美,遂强夺归,足八人数,进之王。王嘉其能,未见,竞放浙江某缺。女人王府,执意自戕,而守者甚严,不得死法,至是见生,疑在梦中。于是向媪各述前事。女深感生情,求媪设计,媪沉思日: “王爱妃感重生德,婉求之,或当有效。且先生大被宠,可乘间进言事即不谐,亦不至被罪也。”。生以为然,即恳媪转语爱妃,媪首肯。生不诊而出。 P297 序言 天下之事,纷纭万变,而总不外乎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生堕地即哭,盖知所入非快活世界,而有生亦非乐趣也。人生于世,不过数十寒暑耳,有生则必有死。此数十寒暑中,自孩提无知,以迄乎龙钟待尽,其间或疾苦,或颠连,或忧愁,备人世诸苦恼,而一身受之,此即由佛经所谓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诸境而出。夫人一心在无挂碍,故富贵而忧戚,不如贫贱而快意肆志焉。今使问于人日:“处逆境而心安,与处顺境而心劳,二者孰胜?”则必以心不困于境者为优。然人能知之,而不能行之,则已入于苦海中也。世间富贵荣华贫贱屈辱皆境也,境也者,不过暂焉而已,优游恬适,舒畅怡悦,所以养乎心者也。心能入乎境之中,而超乎境之外,且能凭虚造为奇境幻遇,以自娱其心。人于世间有父母妻子兄弟友朋,而忧喜哀乐会合别离以是而生焉。备历乎诸境,胶扰于心,宜乎发之无者白,齿之坚者危,魂魄一去,同于草亡木卒。顾此言乎处顺境而未及乎逆境也。其有极人伦之变,而涉夫人世之险峨,其境为至难,其心为独苦。 然则人自有生以来,浮湛阎浮提中,一苦恼众生耳。故曰:“我之所患在乎有身。”身自有生得来,而为诸苦丛射之鹄。人自乐有生,我自求无生。而生在世,其亦赘疣而已。余今年六十矣,虽齿发未衰,而躯壳已坏,祈寒盛暑,不复可耐,偶尔劳顿,体中便觉不快,略致思索则通夕不能成寐,见客问姓名,转顾即忘,把卷静坐,即尔昏然欲睡。思有所作,握管三四行后,意即不相缀属,以此而尤欲著书立说,其可得哉?倦游归来,却扫杜门,谢绝人事,应酬简寂。生平于品竹弹丝、棋枰曲谱,一无所好。日长多暇,所以把玩昕夕,消遣岁月者,不过驱使烟墨,供我诙谐而已。以此淞滨琐话,又复积如束笋,裒然成集也。 《淞隐漫录》所纪,涉于人事为多,似于灵狐黠鬼、花妖木魅,以逮鸟兽虫鱼,篇牍寥寥,未能遍及。今将于诸虫豸中,别辟一世界,构为奇境幻遇,俾传于世,非笔足以达之,实从吾一心之所生。自来说鬼之东坡,谈狐之南董,搜神之令升,述仙之曼倩,非必有是地,有是事,悉幻焉而已矣。幻由心造,则人心为最奇也。余于生老疾病,悲欢离合,已遍尝其境。所不知者,死耳。向居香海,入秋咳作,气上逆能着枕,终宵危坐达旦。日在药火炉边作生活,去死几希。长夜辗转,一灯荧碧,几于与鬼为邻。然昏厥瞀眩中,此心湛然,尚觉可用,追思前后所历,显显在目。感恩未报,有怨胥泯,痛知己之云亡,念知音之未寡,则又蹶然以兴,滋泗滂集。故兹之所作,亦聊寄我兴焉而已,非真有命意之所在也。岂敢谓异类有情,幽途可乐,鸟兽同群,鹿豕与游,而竟掉首人世而不顾也!夫荒唐之词,发端于漆园;怪诞之说,滥觞乎洞冥。虞初九百,早以是鸣。降及后世,抑复工已。余向作遁窟谰言,见者谬加许可。江西书贾至易名翻板,藉以射利。《淞隐漫录》重刻行世,至再至三,或题曰《后聊图说》。售者颇众,前后三书,凡数十卷。使蒲君留仙见之,必欣然把臂入林曰:“子突过我矣!聊斋之后,有替人哉!”虽然,余之笔墨,何足及留仙万一,即作病余呻吟之语,将死游戏之言观可也。 光绪丁亥中元后三日,天南遁叟王韬,序于沪北淞隐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