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权先生研治政治学,精湛笃实,然未尝一日从政。萧先生曾言“不做官并不就是漠视政治,不关心国事。”
政论文字原有时间性。萧先生针对抗战前后国内的重大政治问题,所发之言论,诸如对国家体制的商榷、对宪法的评议、对民主与自由的阐述,以及对选举的检讨等,已成明日黄花。但宪政与民主的大课题并未过时,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何况萧先生的实言论风度与细密思考精神,足为后人的典范。书中之言论具有高度的权威性,足可引导我们对抗战前后中国追求宪政与民主的曲折道路,有深一层的了解。对研究民国宪政史者,尤可得启悟的效果。
本书收录萧公权先生1932年移讲清华大学起,至1949年去国止,关于宪政和民主的一系列著述,计22篇。曾于1948年题为《宪政与民主》,合集刊布。所论既有宪政与民主的一般原理,对于外域政制的介绍,更多的还是对于当日中国的实际所作的阐发,特别是对于中国施行宪政和民主的现实途径的剖析,而寄希望于批评,寓建议于分析。先生文风平实,运思细密,将实证与学理沟通,解释与建构合为一体,足堪垂范后世;其思其虑,不仅有助于省思过去,而且裨益于措置当下,瞻望将来。
本书适合于从事法学理论与宪政研究的学者、教师和研究生学习,同时也适合于对宪政和民主有兴趣的其他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