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基本原则、各国教育财政的规模进行介绍、比较和分析,从教育全成本角度出发,对政府教育支出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类,进而研究政府教育支出的效率。并根据统计数据和已有的计算成果,对中国教育财政的成本也进行了核算,本教材同时也涉及经济学、财政学和教育经济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财政学/21世纪经济与管理规划教材财税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廖楚晖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基本原则、各国教育财政的规模进行介绍、比较和分析,从教育全成本角度出发,对政府教育支出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类,进而研究政府教育支出的效率。并根据统计数据和已有的计算成果,对中国教育财政的成本也进行了核算,本教材同时也涉及经济学、财政学和教育经济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 内容推荐 本书在介绍了教育财政的基本概念和指标分类后,从教育财政的相关理论、教育财政与经济增长、教育财政的成本与效率、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及教育财政与等方面入手,对政府教育资源配置行为及效率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本书认为教育财政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基础且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受到能力的约束,政府不可能无限扩大教育财政的投入。因此应调整教育财政经费的使用结构,提高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教育资助体系.保障政府教育资源的 目录 第一章 教育财政学导论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第一节 教育财政概述 第二节 教育财政的规模 本章提要 练习与思考 小组讨论 辅助阅读资料 第二章 教育财政学相关理论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第一节 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教育经济学思想简述 第二节 公共财政基本理论与教育财政支出 第三节 教育财政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问题 本章提要 练习与思考 小组讨论 辅助阅读资料 第三章 教育财政与经济增长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第一节 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与核算 本章提要 练习与思考 小组讨论 辅助阅读资料 第四章 教育财政的成本分析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基本状况 第二节 教育财政成本的分类与核算 第三节 教育财政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第四节 教育财政成本的负担、补偿与分担 本章提要 练习与思考 小组讨论 辅助阅读资料 第五章 教育财政的效率研究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第一节 理论依据、内涵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教育财政效率配置标准与分析 第三节 中国教育财政的效率分析 本章提要 练习与思考 小组讨论 辅助阅读资料 第六章 教育财政的管理体制研究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节 多级教育财政体制中的政府教育支出 第三节 中国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的问题与探讨 本章提要 练习与思考 小组讨论 辅助阅读资料 第七章 教育财政与非政府教育投入及其政策分析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第一节 问题分析与本章研究重点 第二节 高等教育收费的决定、机制与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不同主体投资办学的问题与政策研究 第四节 教育投入在中国: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本章提要 练习与思考 小组讨论 辅助阅读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全球教育需求的增长,对各国政府的教育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需要政府合理制定教育政策目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正确引导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当今,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政府参与教育资源的配置已经不是单纯的政府提供教育财政资金的问题,它还涉及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和政府行为本身。因此有必要从教育成本角度出发,对政府教育财政的效率、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效益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 基本框架及主要观点 本书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有必要在第一个部分先从教育财政的概念和指标体系两个方面进行界定,然后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基本原则、各国教育财政的规模进行介绍、比较和分析,使读者对各国政府教育支出的规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章我们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教育经济思想进行简要介绍后,着重分析了作为一种政府行为的教育财政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本文在理论研究中可以运用的方法。第三章在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对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对中国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进行了估算。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从教育全成本角度出发,对政府教育支出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类,进而研究政府教育支出的效率。在第四章中我们对政府教育支出成本进行分类,并根据统计数据和已有的计算成果,对中国教育财政的成本进行了核算。第五章是政府教育支出的效率研究。在本章的第一节确定了政府教育支出效率的分析方法后,接着对政府教育支出效率的配置总量标准、公平标准和结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对中国政府教育支出的效率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针对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及政策进行分析。第六章在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教育支出体制比较后,对中国政府教育支出体制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七章中,我们对教育财政和非政府主体对教育经费投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财政始终要受到政府财力和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目标的限制,从而不能达到政府教育支出效率的最优状态。然而,随着教育财政规模的调整和教育财政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政府教育资源用于社会时取得的边际效益将会逐渐减小,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和宏观教育目标应该进行及时调整。因此,提高教育财政的效率的关键是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公共教育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的公共支出政策。 学科发展及致谢近四十年来,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西奥多·舒尔茨、马克·布劳格(Mark.Blaug)及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F.Denison)等为代表的教育经济学家,通过对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及教育经济意义的数量化研究,推动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的蓬勃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制度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其为财政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公共财政理论也接踵成形。在这一领域,借助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教育被看做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益的混合产品,因此这种产品应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提供。其中,义务教育产品应该由政府来提供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已经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在这一段时期,政府教育支出的一些内容就以“教育财政”及“公共教育支出”等形式出现了。 国外在教育资源的政府提供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起初都是从教育成本角度出发,来研究教育经费及其负担的公平。近十年来,他们转而研究国家的宏观教育目标、教育质量和效果等,进而与人El质量、就业及分配等问题联系起来。这些研究大都是由国际组织和各国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对世界各国的调研、评估和分析所提供的,为教育财政的行为和效率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也成立了教育经济的研究机构,一些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教育经济学专业,开始了教育领域的经济研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一些学者曾经直接运用西方学者和前苏联学者的一些模型,对中国教育收益进行了一些可行的分析,当然也少不了政府对教育成本的负担、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政策、教育财政配置公平与效率以及政府经济调控等与政府教育支出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将西方国家的教育财政学的理论、实践经验和分析方法引入中国,为教育财政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 本教材是在“第二届黄达一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政府教育支出的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9月)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主要归功于那些对经济学产生过卓越影响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思想和研究:亨法的启迪。国内一些著名教育经济学学者(王善迈、赖德胜、王蓉、林荣日等)的著作及文献使本书受益颇多;陈共、贾康、高培勇、杨灿明、李俊生等财政经济学专家在本书的形成过程中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和有益的评价,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学习准备与教学进度 本书主要涉及经济学、财政学和教育经济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此外,在本科阶段进行学习时还应初步了解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博弈论:等知识。这些对于学习教育财政学基础理论和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本书教学进度可安排18周36课时。每一阶段课程覆盖本书的每一大部分,即对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的介绍,教学进度也可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学生层次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本书的第三至七章中,都有对中国具体情况的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