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振甫讲修辞/周振甫讲谭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周振甫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振甫先生的一生,是研究、编辑和普及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生。本书是《周振甫讲谭》系列之一,本书从历代浩繁的古籍中,爬罗剔抉出有关修辞的言论,成古代修辞史的一家之言。另有修辞札记多篇,对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加以阐发,既充实了修辞史的内容,又使枯燥的理论,有了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历代浩繁的古籍中,爬罗剔抉出有关修辞的言论,成古代修辞史的一家之言。另有修辞札记多篇,对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一一加以阐发,既充实了修辞史的内容,又使枯燥的理论,有了可读性。而《通俗修辞讲话》则是作者把修辞学向普通读者普及的一种尝试。

目录

谈修辞学

中国古代修辞学略说

儒家的修辞说

《春秋》三传和《国语》的修辞说

《易传》、《周礼》和《礼记》的修辞说

墨家的修辞说

道家的修辞说

法家的修辞说

纵横家的修辞说

《世说新语》中的修辞学

比兴

言外之意

改诗

推敲

警句

夸张

夸张和跳跃

互文和互体

曲喻

博喻

喻之多边

喻之二柄

通感

奇偶

质语

点染

设彩

衬垫和衬跌

顿挫

正变和新变

文采

词采精拔

尚文与崇质

实中文外

文小指大

劝百讽一

蕴玉怀珠

言不尽意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别立新机杼

经诰指归,迁雄气格

雄深雅健

风行水上

想象和核实

风格浅谈

谈文学风格的刚与柔

谈情采

通俗修辞讲话

 一 修辞是什么

 二 修辞的两种手法

 三 选词的标准

 四 怎样造句

 五 修辞的积极手法

 六 结语

试读章节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成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因此范成大可以离间说:“已觉笙歌无暖热”(《石湖诗集》卷二九《亲邻招集,强往即归》)。……我们的《礼记·乐记》有一节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通连。“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毛诗正义》对这节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说明。“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乐记》里“想”声音的“形状”那一节体贴入微,为后世诗文开辟了途径。

钱先生以上讲的是文艺性修辞学。又钱先生讲《老子》的“正言若反”,提到“翻案语”与“冤亲词”(见李耳节),都是《发凡》里所没有的。即就《发凡》里有的,钱先生从文艺角度讲,讲得跟《发凡》也有不同,如《宋诗选注》第4页讲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注四:

这首诗很像唐朝韦庄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是江南。”但是第三、第四句那种写法,比韦庄的后半首新鲜深细得多了,后来许多作家都仿效它。周邦彦甚至把这首诗整篇改写为《尉迟杯》词:“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得离恨归去”(《清真词》卷下)。石孝友《玉楼春》词把船变为马:“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驼得动”(《全宋词》卷一百八十);王实甫《西厢记》里把船变成车,第四本第一折:“试着那司天台打算半年愁,端的是太平车儿约有十余载”;第三折:“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陆娟《送人还新安》又把愁和恨变成“春色”:“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钱谦益《列朝诗集传》闰四,陈田《明诗记事》乙笺卷十三作吴镇诗)。

钱先生在这里提出“仿效”,即《发凡》里讲的“仿拟格”,是《发凡》里也有的。但限于体例,《发凡》里只能说明什么是“仿拟格”,再加上例证而已。不可能像钱先生指出仿效有种种变化,指出仿效的“新鲜深细得多了”,即艺术上的成就。说明同样讲修辞,语文修辞里讲的,跟文艺性修辞里讲的还有不同。

P7-8

序言

周振甫先生生前曾说过,他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编辑工作,二是普及工作。

周先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成功的。1987年中国出版家协会和中华书局在他80岁时,曾为他召开了一个“周振甫先生从事编辑工作50年大会”,表彰他50年来从事编辑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绩。出版界的领导和学术界的著名学者出席了大会。几乎从不出席会议的钱钟书先生都到会祝贺并讲了话。钱先生说:“振甫和编辑工作的关系是50年,我和振甫的关系是40多年。10年、20年、30年、40年,我们的关系是愈老就愈接近、愈好。”著名学者和书法家启功先生用朱笔画了一幅《松竹图》送给周先生。那一丛挺拔的幽篁,是虚心高洁之美的象征;那一挺铁干虬松枝的老松,则是轩昂坚贞之气度的写照。出版界的领导王子野先生,著名学者、资深编辑杨伯峻、刘叶秋等先生还当场题词赋诗:

“五十年如一日,甘当无名英雄。”(王子野)

稿件编排随意笔,辞章剖析解牛刀。

谦恭足比陈文象,敦厚真如龙伯高。

今日见闻尤可乐,座中不乏方九皋。(杨伯峻)

一代雕龙手,丹铅五十春。

品缘谦益重,情以朴能真。

发蕴文心古,探幽诗话新。

翛然安斗室,不见画梁尘。(刘叶秋)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都作了广泛的报道。为一位编辑召开这样隆重的大会,是没有先例的,在当时曾引起各界人士的注目,而对出版界产生的影响则更大。

1997年,周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主持人请他谈谈六十多年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给年轻一代传授治学之道。周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我没有什么本事,只不过把古代的一些好东西,实事求是地介绍给大家,做了一点普及工作。

周先生说他只做了一点普及工作,其实他做的普及工作,还是不少的。他把影响我国几千年的两部经典著作,《诗经》和《周易》做了译注;他把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本文论专著《文心雕龙》做了注释和今译,还主编了《文心雕龙辞典》。在研究《文心雕龙》的基础上,又深入探索古代文论史,写下《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以及《文论散记》、《文哲散记》、《文论漫笔》等著作。并用“例话”的形式,把深奥枯燥的理论,用生动活泼的例子,做深入浅出的诠释,写下《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风格例话》,构建了中国古典诗文独特的评析系统。其中《诗词例话》自1962年出版后,风行海内外,累计印数达七十多万册。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专谈写作艺术的书籍还很少,《诗词例话》就成了当时大学文科学生、广大文艺爱好者进入我国古典文艺理论大门的一把钥匙。一本文艺理论的读本,印数竟如此惊人,仅此一例,足以说明周先生做的普及工作是成功的。

周先生为来访和来信的大、中学老师,文艺爱好者推荐书目时,总是推荐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谈艺录》和《宋诗选注》。周先生总是说他的一点本事,是从钱先生那里学来的。他说《管锥编》、《谈艺录》的每一则札记,都是发前人所未发,教给我们怎样去读书,怎样去做学问。周先生曾写过两首七律,赞颂《谈艺录》和《管锥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金翮高飞笑二虫,抢榆未至作腾空。

名高不假扶摇力,才美自开阆苑风。

艺撷亚欧贯今古,体分唐宋极精工。

累丸已见承蜩手,下笔如神岂道穷。

高文何绮数谁能,谈艺今居最上层。  已探骊珠游八极,更添神智耀千灯。

九州论学应难继,异域怜才倘有朋。

试听萧韶奏鸣凤,起看华夏正新兴。

而钱先生对周先生也很尊重,钱先生1973年有《偶见江南二仲诗因呈振甫》:

同门才藻说时流,吟卷江南放出头。

别有一身兼二仲,老吾谈艺欲尊周。挚仲洽、钟仲纬。1975年又有《振甫追和秋怀韵再叠酬之》:

杨云老不悔雕虫,未假书空且叩空。

迎刃析疑如破竹,擘流辨似欲分风。

贫粮惠我荒年谷,利器推君善事工。

一任师金笑刍狗,斯文大业炳无穷。

高度评价了周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

1983年,钱先生在《谈艺录(补订本)》的引言中说:“审定全稿者为周君振甫。当时(指1948年《谈艺录》由上海开明书店印行)原书付印,君实理董之,余始得与定交。三十五年间,人物浪淘,著述薪积。何意陈编,未遭弃置,切磋拂拭,犹仰故人。诵‘印须我友’之句,欣慨交心矣。”并在送给周先生的《谈艺录》书上,写下这样的话:“此书订正,实出振甫道兄督诱。余敬谢不敏,而君强聒不舍。余戏谓,谚云‘烈女怕缠夫’者,非耶?识此以为他日乞分谤之券。”钱先生的辉煌巨著,百万言的《管锥编》,序仅有137个字,而谈到周先生就用了32个字:“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小叩辄发大鸣,实归不负虚往,良朋嘉惠,并志简端。”周先生则利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怀着敬意宣扬钱先生著作的学术价值,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钱先生书中所蕴藏的珍宝。虽因违背钱先生反对别人宣传他的心愿,使得钱先生不高兴,但周先生始终没有停止这项工作。他们之间长达几十年的真挚友谊,一直被文坛传为佳话。

关于实事求是,说来话长,应该有专文来谈,这里举几个事例来说说。凡是了解周先生的人,都说周先生做人做学问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

例如《诗经·伐檀》中有一句话“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从20世纪50年代起直到现在,中学课本都讲成君子都是白吃饭不干活的,是作为反语讥讽。通行的有权威的中国文学史,也都是这样讲的。周先生引证了大量的史料,认为称白吃的为“尔”,称不白吃的为“彼君子”,认为旧的解释较符合实事求是的要求。(详见《周振甫讲古代诗词》中的《诗经·伐檀》的分析。)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认为嵇康的被杀,表面上因为他的朋友吕安不孝,连累嵇康,实际上因为他说了:“非汤武而薄周孔”,影射了司马昭的篡位。周先生写了《嵇康为什么被杀》,对此事详加考证,认为嵇康被杀,不是“非汤武而薄周孔”,主要是吕安给他的信,要推翻司马氏政权,跟钟会诬陷他要帮助毋丘俭反对司马氏所造成的。

1986年,周先生的《诗文浅释》(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中收有一篇评析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文章,到1994年,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又出版了周先生另一本《诗文浅说》。周先生在《诗文浅说》的后记中说: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查中华书局本《柳宗元集》是据《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标点的,这本子里对“卷石”没有注,再查高步瀛《唐宋文举要》,对“卷石”也没有注。因此,我把“卷石底以出”解作“潭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完全错了。原来这个“卷石”的“卷”读quan(拳)。“卷石”本于《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注:“卷犹区也。”《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器量,豆、区、釜、钟。”注:“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原来“区”是齐国的度量单位,一区等于一斗六升容量,卷石,指相当于一斗六升容量大的石头。在上本书《浅释》里注错了,特向读者道歉。  为一句话,特向读者公开道歉,反映出周先生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再说一件事,就是对毛主席诗词中的两个字,提出修改意见。这件事周先生从来没有说过,连家里的人也不知道。直到逝世前,他才披露这件事。他在《我的编注生涯》(1999年)中,是这样淡淡叙述的:“(195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向臧克家先生约稿,约他的《毛主席诗词讲解》。臧先生要出版社约人加注。出版社领导就找到我。我看不到毛主席的诗稿,只看到《诗刊》上发表的毛主席的诗词。注到《菩萨蛮·黄鹤楼》的‘把酒酎滔滔’,写信给臧先生,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樽还酹江月’是以酒奠江月。毛主席酒奠滔滔江水,当作‘酹’,怎么作‘酎’字呢?臧先生同意我的意见,主张用‘酹’字。……等注到《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又写信给臧先生说:山盖上雪,用‘银’字来形容。原盖上雪,应用‘蜡’来形容,为什么作‘腊’呢?臧先生同意‘蜡’。……后来他见到毛主席,谈到改‘腊’为‘蜡’,主席也同意了。”在5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周先生能对毛主席的诗词提出修改意见,很能说明他做人的正直,做学问的实事求是。

《周振甫讲谭》系列汇集了周先生有关《谈艺录》、《管锥编》的文章,以及有关文论和诗文鉴赏的文章,编成《周振甫讲(管锥编><谈艺录>》、《周振甫讲<文心雕龙)》、《周振甫讲怎样学古文》、《周振甫讲古代文论》、《周振甫讲古代散文》、《周振甫讲古代诗词》、《周振甫讲修辞》七种读本,也算是对周先生从事普及工作的一个回顾和初步总结,以此作为对周先生逝世五周年的纪念。《周振甫讲谭》系列中的文章,写于1956年至1999年,如《通俗修辞讲话》写于1956年,其中的用语,特别是例子,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为尊重历史,未敢改动,其他的文章,也是如此。《周振甫讲古代散文》和《周振甫讲古代诗词》中有几篇文章,是编者在周先生指导下写的,并经周先生修改审定。《周振甫讲谭》选编仓促,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周先生在书中使用的一些词汇在当前发生了变化,为尊重作者起见,本丛书在编辑过程中,皆未统一改为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规范词汇,相信读者自能辨别阅读使用。

徐名犟 2005年5月15日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18: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