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代的外来文明(彩色插图珍藏本)/发现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美)爱德华·谢弗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发现中国彩色插图珍藏本系列之一,是对唐代文化一次令人着迷的考察。原名为《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189幅绘画精品,106件文物珍宝,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物质生活,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内容推荐

《唐代的外来文明》原名为《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目录

汉译本序/6

译者的话/7

汉译本再版赘言/15

前言/16 

导论/17

第一章 大唐盛世

历史概况/26唐朝的外国人/32商船与海路/34商队与陆路/36

唐朝境内的外来居民/37唐朝外来居民的待遇/49进贡/53胡

风/55外来事物在文学中的反映/62

第二章 人

战俘/70奴隶/74侏儒/78人质/79贡人/81乐人和舞伎/81

第三章 家畜

马/92骆驼/107牛/109绵羊和山羊/112驴、骡与野驴/113犬/114

第四章 野兽

大象/116 犀牛/121 狮子/123 豹与猎豹/125 黑貂或白貂/127

瞪羚或小羚羊/128未确认的有蹄动物/129一种未确认的食肉动

物/130土拨鼠/130猫鼬/131鼬鼠或白鼬/131

第五章 飞禽

鹰与鹘/133孔雀/137鹦鹉/140鸵鸟/143频伽鸟/144

第六章 毛皮和羽毛

鹿皮/148马皮/149海豹皮/150貂及貂类动物皮/150豹皮/151

狮皮/151其他兽皮/152鲨鱼皮/152兽尾/153羽毛/153孔雀

尾/155羽衣/157虫饰/161

第七章 植物

保鲜与传播/166枣椰树/169菩提树/170娑罗树/171郁金香/172

那伽花/175佛土叶/175水仙/176莲花/176青睡莲/180

第八章 木材

紫檀/184榈木/185檀香/186乌木/188

第九章 食物

葡萄与葡萄酒/192诃子/197蔬菜/198珍馐美味/199海味/200

调味品/202糖/205

第十章 香料

焚香与香炉/208沉香/218紫藤香/220榄香/221樟脑/221苏合

香/223安息香与爪哇香/224乳香/225没药/226丁香/226青木香/227

广藿香/228茉莉油/228玫瑰香水/228阿末香/229甲香/230

第十一章 药物

药物学/231质汗/240底也迦/240豆蔻/241肉豆蔻/241郁金

与蓬莪术/24I胡桐树~/243木蜜/243吉莱阿德香膏/244波斯

树脂/244 阿魏/244 蓖麻子/245清泻山扁豆/246 海藻/246人

参/247各种药草/247毛粪石/249腽肭/249蚺蛇胆/250白

腊/250人发/250绿盐/251

第十二章 纺织品

金衣/256毛织品1256毛毯/257石棉/258毡/259布/260越诺

布/260茧绸/260绸/261彩饰丝绸/261水羊与冰蚕/262棉

布/263 “朝霞”/265

第十三章 颜料

猩猩血/268紫胶/270龙血/271苏方/271骨螺贝?/272青黛/272

婆罗得/272栎五倍子/273藤黄胶脂/273扁青/275雌黄/275

第十四章 工业用矿石

盐/277明矾/278硇砂/279硼砂/279硝石、朴硝与芒硝/279

硫黄/280雄黄/281密陀僧/281纯碱/281金刚石/282

第十五章 宝石

玉/284水精/288光王髓/289孔雀石/290天青石/291金精/295

玻璃/296火珠/298象牙/300犀角/301鱼牙/303真珠/303

玳瑁/305车渠/306珊瑚/306琥珀/308煤玉/309

第十六章 金属制品

黄金/31O紫金/315银/315黄铜/316金币与银币/317

第十七章 世俗器物

各种器皿/318灯树/319盔甲/321剑与枪/322弓与矢/324

第十八章 宗教器物

舍利/325佛像/327

第十九章 书籍

字、纸、书/330书肆与藏书/334旅游书与地理书/336宗教书

籍/337科学书籍/341弦线标谱法与地图/343

原书插图/345 注释/353 参考书目/399 词汇表/408 索引/410

试读章节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43。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附近温泉地方的废弃的宫殿244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胸臆。在很久以前,这里的官殿曾经是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过冬的寓所245。诗中谈到了一种奇怪的驿骑,这些驿骑专门负责将荔枝由广州运到华清宫,以满足杨贵妃任性的要求。九世纪时,第三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诗人是元稹。这位伟火的作家热切地向往传说时代的古朴、典雅的准则规范。例如泗水河边有一种石头,在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中,这种石头是以制作磬的原料而闻名的。八世纪时,人们放弃了泗滨石,转而选用一种新的石料作为制作磬的原料246。元稹对此痛惜不已;他也悲叹当时几乎已经无人欣赏古乐。元稹曾经不无感慨地写下了“玄宗爱乐爱新乐”(即唐玄宗虽然喜爱音乐,但他喜欢的是“新”的音乐)的诗句。甚至在他以当时流行的形式创作的歌诗中247,元稹也在哀惋新事物和外来事物的侵入。尽管元稹的诗歌力求归朴返真,但正是因为诗人在诗歌中讨论了与外来事物有关的主题——进口的犀牛、大象以及突厥骑手、骠国乐等等——这些诗歌才得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简而言之,元稹是一位奇特的,反对外来事物的诗人。

但是,外来事物传入的历史在唐代诗歌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关于外国题材的传奇文学比反映外来事物的诗歌要有名气得多,反映外来事物的传奇故事构成了唐代传奇的一个重要流派。八世纪末的二十年和九世纪初的一十年,即八、九世纪之交的四十年间,是反映外来事物的传奇最兴盛的时期。特别是在九世纪初年,各种各样的奇妙的想像以及新奇的内容,形成了传奇文学的流行模式。幸运的是,许多反映外来事物的传奇作品一直流传到了二十世纪。通常有这么一类关于神奇宝石的故事,它或者由诡密的异域人带入唐朝,或者是他们在唐朝境内寻找。这些宝石具有澄清污水的妙用,还有揭示埋藏的宝藏的功能,它能够为航海者带来顺风,或者天生就具备了其他一些同样能够满足人们的欲望的属性248。追求怪诞离奇的风气249,在晚唐那种令人惊叹不置的,嵯峨险劲、凛然肃穆的风景画中也表现了出来250。当然,这种风气也包括艺术品中表现的那些充满浪漫情调的外来之物。从种种荒诞不经的故事里和那些由国外传来的,深受人们喜爱的物品身上,我们可以列举出最典型的例证来证明这些风气。尤其是那些据说在唐代以前就已经进献给了中原王朝的,最奢华的奇珍异宝,是最能说明这些风气的例证。因此,我们将要讨论的并不是真的进口货的魅力,而是在陆地和大海上无处不在的那些商货的魅力;不是真正的黄金制作的礼物,而是以这些贡物为原型而虚构的,传说中的贡品——向往的珠宝和想像的金银织品。

P63

序言

美国学者谢弗的《撒马尔罕的金桃》(本书原名),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著作。现在吴玉贵同志将此书译成汉文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专门研究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源远流长,而有唐一代,则是中外交流的辉煌时期。从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外来物品是何等的丰富多彩,而这些外来物品对中国社会、中国原有的文化又发生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很多逐步溶入中国原有文化之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的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国文化既包含汉族的,也包含其他兄弟民族的;既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成分。这是我们可以从本书得到的一个很好的启示。

本书研究唐代的外来文化,实际上也就是从一个侧面探讨唐代的中外关系。严格地说,我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是从本世纪的二十年代开始的。而且无可讳言的是,这门学科从开始之日起,便受到西方汉学的强烈影响。早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者,如冯承钧、张星烺、向达诸先生,都翻译过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冯先生贡献尤大。今天来看,对西方汉学的影响应该采取科学的分析的态度。既不要盲目崇拜,又不能完全否定;既要看到西方汉学家中有些人由于条件所限而导致的一些观点和史实考订的错误,又要看到他们善于利用各种文字史料和运用比较语言学方法的长处。已译成汉文的西方汉学作品,如法国学者伯希和等人的论著,美国学者劳费尔的《中国伊朗编》,至今仍是中国研习中外关系史学者的必读著作。我相信,《撒马尔罕的金桃》出版之后,一定也会在中国学者的必读书之列。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问内是比较寂寞的。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提出,中国学术界日趋繁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了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在孙毓棠、马雍二先生的主持下,培养人才,开展研究,为这门学科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孙、马二先生不幸先后去世,但他们在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上的业绩,仍将为人们所缅怀。玉贵同志是马雍的研究生,读书期间,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好学深思,勤奋刻苦。原来研究唐代中亚史,成绩裴然。近年又转入唐代社会和文化史的研究。最近出版的《资治通鉴疑年录》一书,充分体现了他的“谨严务实的学风”(见该书李学勤先生序),为学术界昕瞩目。《撒马尔罕的金桃》的翻译,实际上是完成孙、马二先生的遗愿。此书涉及唐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仅引用汉文史料即达一百九十余种,书中有大量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翻译难度极大。但玉贵同志不畏艰难,奋发努力,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终于以近五年的时间,“啃”下了这部著学术名著。更加可贵的是,他在紧张的翻译过程中,经过认真查考,还纠正了原书中一些史料的错误,使此书汉译本更趋完善。谨严务实的学风,在汉译本中再次得到了体现。此书的翻译出版,是玉贵同志学术生涯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他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我为玉贵同志的成绩感到高兴。同时也相信,这本由他以刻苦认真态度翻译而成的外国学术名著,必将受到学术界的欢迎,对我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唐史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陈高华

1995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对本书原著的评论

“关于本书我们只能告诉你‘去读吧!’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在研究中国方面资料最翔实、最博学精深、并且写得最赏心悦目的著作。这是个令人振奋的信号……表明学者们仍然有兴趣从人的角度研究历史,考察人民对那些占据他们日常生活的小事物的私密反应。”

——《亚洲研究杂志》(Jouraaal ofAsian Studies)

“完全是赏心乐事……谢弗先生几乎没有漏掉唐代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以至于一点一滴地为整个文明建立起一幅合情合理的全景画卷……谢弗先生文笔优雅、睿智。他喜欢这些天方夜谭式的故事,而且把它们讲得非常好。”

——《星期六评论》(Saturday Review)

“对唐代文化一次令人着迷的考察,这可以从唐代对舶来品的使用和需要中反应出来……我们很难得看到这么一本令人愉快而内容丰富翔实的书。”

——《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对本书汉译本的评价

“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著作。”

“一定也会在中国学者的必读书之列。”

“必将受到学术界的欢迎,对我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唐史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陈高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数百条译注纠正了很多原著使用汉籍时的错误,其中一些重要的错误之处,明显地影响了作者对原书的正确理解。更需提及的一点是译者完全还原了原著中征引的汉文原始史料,包括原著中转引的二手材料,甚至一些比较重要的异文,译者都以其专业所长加以说明。”

——《唐研究》第三卷 罗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唐史学会理事,美国唐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