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过:“能文者而不知道者有,乌有知道而不明文者乎?对于徐复观来说,他称得起“知道者”,也称得起“明文者”,作为20世纪现代新儒家之一、著名思想史家,他在哲学、思想史方面的成就已引起不少的关注和讨论,而对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研究则相对薄弱。本书重在从文学的进路研究徐复观,主要从三个层面:第一是徐复观本人,第二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第三是徐复观所着力讨论的问题系统。透过本书,对于徐复观“文”的一面你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心与文学--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王守雪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曾国藩说过:“能文者而不知道者有,乌有知道而不明文者乎?对于徐复观来说,他称得起“知道者”,也称得起“明文者”,作为20世纪现代新儒家之一、著名思想史家,他在哲学、思想史方面的成就已引起不少的关注和讨论,而对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研究则相对薄弱。本书重在从文学的进路研究徐复观,主要从三个层面:第一是徐复观本人,第二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第三是徐复观所着力讨论的问题系统。透过本书,对于徐复观“文”的一面你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目录 第一章 徐复观的文学因缘 一、十年攻文武昌 (一)新知与旧学之间 (二)业师王季芗:古文家的渊源 (三)与章、黄学术的歧异 二、两代“五四知识分子” (一)五四知识分子第二代 (二)“让鲁迅坐在历史的正常座位” (三)探胡适的“盲点” 三、安身与立命 (一)促成“现代新儒家”的学术格局 (二)融入台湾乡土文化 (三)压力中的思想突围 (四)借力于《华侨日报》 四、徐复观与大陆学界 (一)层叠的乡愁 (二)打破隔膜后的对话 第二章 从“心的文化”到心的文学 一、“心的文化”的提出 (一)本末与体用 (二)活转心性之学 (三)理论的内部紧张 二、回应西方文化 (一)“心”的资源 (二)“心”对理性的涵容 (三)面对西方文化的窘境 三、理性贯注生命 (一)理性的生命根据 (二)理性的主导 四、生命支持理性 (一)精神的运作 (二)酝酿的工夫 第三章 建立中国的文体论 一、徐复观与龙学 (一)进入研究史 (二)龙学渊源 (三)研究中的“复活”意识 二、文体论的中心意义 (一)文体的根源 (二)历史的文体 (三)普遍的文体 三、“通中西之邮”:文体与形相 (一)形相的意义边界 (二)诠释Style (三)文体论的建设性 四、“窥古今之迹”:文体与文气 (一)文体的因素 (二)文体及气与风骨 (三)多种养气说的打通 第四章 文学批评史纲维研究 一、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 (一)两个典型 (二)艺术精神:人性论上的展开 (三)孔子精神能否呈现艺术精神主体 (四)庄子的“道”向艺术精神的畅通 (五)同归与分流 二、重立古文义法:《史记》研究 (一)义法论的“买椟还珠” (二)义:文学与历史的共同落点 (三)《史记》的文学法则意义 三、苦难精神与诗的境界:杜甫诗研究 (一)忧患意识与杜诗的“苦难精神” (二)境界大小关“优劣” (三)“转益多师”与打通新旧古今 四、用典与比兴:李义山(商隐)诗研究 (一)义山诗与比兴 (二)义山人格及诗的重新评价 (三)义山诗的解读:从故实到兴象 五、“剥落”与“非诗”:宋诗研究 (一)宋诗精神方向的确立 (二)山谷诗学的“创造”意义 (三)宋诗学与古文理论的沟通 第五章 方法论:从追体验到客观化 一、文学后面的“全体” (一)“全体”与“整体”之别 (二)思想是全体的把握 (三)生命的共感 二、客观:仍是研究活动的高标 (一)思想具有知识的形态 (二)文学研究中的考证 (三)研究者的“生命之气” 三、“追体验”方法及其成就 (一)客观的了解:进入研究对象 (二)追索贯通,求全得真 (三)层层转进,生命境界的提升 四、“追体验”的动力支持 (一)心态的诚与敬 (二)治学的“积”与“渐” (三)研究中的反省 五、成就知识,也成就思想 附录一 皎然《诗式》“作用”论 附录二 徐复观和钱锺书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徐复观的文学因缘 曾国藩(文正)说过:“能文者而不知道者有,乌有知道而不明文者乎?”这种说法,如果放在现在专业越来越细、通人越来越少的学术语境中,无疑是费解的。而对于徐复观来说,他称得起“知道者”,也称得起“明文者”,知“道”与明“文”在他身上也像古圣先贤一样是贯通的。“道”的一面,作为20世纪现代新儒家之一、著名思想史家,他在哲学、思想史方面的成就已引起不少的关注和讨论,而“文”的一面——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研究相对较为薄弱①。从他的生平来说,他的一生,文学因缘很深,他的学术生涯,基本上是在文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早年求学,就以攻“文”为主要目标,中年投身于政界、军界,晚年回归学界后,他的学术生涯基本上是在大学中文系度过的,教的是文学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性作品,培养了不少的文学人才,生平与台、港文艺界息息相关,出版了相当分量的文艺研究专著。相关的事实既有待于掘发清理,相关的评论也有待于进一步研讨。况且,如果忽略了他的文学生涯,无疑抽掉了他思想、学术的重要部分,对其人其学的整体,不可能有确切的把握。甚至可以说,剔除了他的“文”,将难以问津他的“道”。本章梳理他与文学发生的机缘。 一、十年攻文武昌 (一)新知与旧学之间 十年“攻文”武昌,指的是1918—1927年,徐复观从15岁至24岁。这十年①,徐复观并非一直生活在武昌,中间有三次短暂的教书生活:第一次是回浠水县城。第二次是赴离武昌不远的汉川县,时间分别是1923年夏和1925年秋,但似乎加起来的时间也没有半年。第三次是1927年10月,他做了省立第七小学的校长,学校的校址在武昌水陆街。1928年初便前往日本留学,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十年,徐复观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完成了五年的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业和三年多的湖北国学馆的学业,这是他主要的求学读书时期。 关于这十年的收获,有人加以概括:一是研读儒家的典籍,二是对现实生活有所认识②。按,这只是大致轮廓,但不够深入不够具体,关键一点是,忽视了“攻文”一节的具体情况。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湖北国学馆在办学精神上有相通的意义,其中不少教师,如刘凤章、黄侃(季刚)等先生,前后兼在两处任教,是徐复观在两处长期受业的老师。两处办学具有地方特色,与国立学校不同①,办学精神与张之洞主政湖北期间兴办湖北教育一脉相承,从根本上是宋明儒讲学的精神,“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徐复观称:“湖北创办国学馆……一复宋明书院讲学之遗规。”记述湖北第一师范学校又以三点加以概括:“第一,他们讲学的动机是来自继往开来的真实责任感。第二,他们所追求的是要能证验之于身心,证验于社会的‘真知灼见’。第三,他们要培养出的是在人格上能担负得起人类运命的考验。”这种保爱旧学、开创新知的格局,对徐复观中年以后的学术路向不能不说具有极大的潜在影响。 然而,引导徐复观求学之路的,冥冥之中似乎一直有一个“文”字。他在师范时读的是普通班——相对“英文班”而言,普通班特别重视的是国文、历史、地理、修身等课,略等于现在高中的“文科”。就读于国学馆时,在四科——经、史、文、理中,他读的仍是“文”科,这就比师范学校时在范围更小的意义上,更近于现在的“文学”专业。后人提到徐氏的文学修养,往往追溯到他的任天而动的性情,他自己也说过自己的生活历程是“糊涂官打糊涂百姓”,有学者研究他的生平转折的选择只是生计的偶然④。这些判断当然都是有根据的,但这些都是不可解释的解释,流于表层而不能令人意惬。蔌原朔太郎是徐复观很重视的日本学者,曾经讲到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认为人的选择总是和自己的意志有关系的: 人凭着其真实意志,如果想成为有钱人,便一定能成为有钱人; P1-3 序言 从柏林寺到丽娃河 胡晓明 王守雪博士的《人心与文学——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就要出版了,灯下翻书,想起我与新儒家学术的一些个人因缘。有些事情,可以借此略略一说。 二十二年前(1983年),我千里负笈,来到长江边上的一个江南小城读书。当时,那还是一个比较安静、颇富于过日子意味的小城市。学校在城里的湖边。读写之余,我沿湖而行,穿行于城市的街巷人群之中,常会有异乡人的感觉。而且,偌大一个城市,似乎只有我一个异乡人,操着与大家不一样的语言,抱着与大家不一样的思想。傍晚时分,有时去江边漫步,望着茫茫的江水,想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来要什么?我那时刚刚经历了四年的本科学习,那是极为充实而富于思想激荡的岁月。我现在自愿离开了一切喧闹,然而生命忽然变得空无着落,狂奔之后的失却方向,而面前的江水似示我以宇宙人生的苍茫无边。……快到放假时,江边一声声汽笛,又教我魂飞梦萦于家乡、亲人。总之,我的生活世界似乎正弥漫着一种感伤、怅惘、自我放任,以及虚无主义。我似乎变得很“小布尔乔亚”(今天的说法是“小资”)。正是在这个时候,我遭遇了熊十力。一开始是《新唯识论》,然后是《十力语要》。——这个顺序很重要。《新论》的语言太好了,刚健、清新、有力量,也有嚼头,一扫洋八股味儿。而且,《新论》的系统很舒服,很适合于我们那总是不满、总想颠覆点什么(八十年代人的通性)的狂想。《新论》还有些传奇,如熊与欧阳竟无的故事、与王恩洋的故事,以及周恩来下令只印了五十部以赠友邦,再加上我个人的师友因缘与这部书的联系等等。那时,书的“在世”意味,总是比现在要本真得多。接下来的《十力语要》也很重要,又纯正、又随意、又直指人心。总之,将我从“小布”里拔出来,开始企慕着“大人之学”。接下来那几年我常常来往于长江上,看鸥起鸥落、日出日没,“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的情绪,不是没有了,而是,我将它作了一个底子,翻上来,正是透破那“物与我皆无尽”的天机。从此浩浩长江、一天星月,皆成此妙谛法身。我于是懂得那古时的文学不止是美文,这是通过熊才有的歆喜。熊成了我通往中国文化幽深处、佳胜处的一个桥梁。后来,熊先生也成全了我和导师王元化教授的一段因缘。记得那年和先生在复兴路上散步,车水马龙、灯影婆娑,先生一路说熊,从性情到学问,索性又带我去看淮海路熊先生的故居,我们踩着吱吱作响的楼梯拾级而上,敲开那久已换了主人的房门……这都是后话了。 熊十力先生,那是我生命中的一段风力,借得这风力,便通得过人生的关口。海德格尔曾说:“没有无的原始启示,就没有我性和自由。”然海氏说也不周,只是光秃秃的无,哪里够。我先是放下一切,体认原始的无,然后由此翻上来,抟成我性,开启自由。我生命中有此一转,前面便觉风光精彩,从此便是不厌不倦。熊说来便是如此简单的好。 还要提到的是,接下来的第二年冬天(1984年),我只身往北京访学。北图的管理员告诉我,我所需要看的那些书,包括钱穆、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徐复观等的书,以及《学原》、《鹅湖》等杂志,现已迁到一个叫柏林寺的地方。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坐落于雍和宫东侧的柏林寺。至今已不甚记得,这是清代哪一个皇帝修过的古寺,当时感觉阅读的环境极佳。一间长长的厢房中,两面都是开敞明亮的玻璃窗。气氛出奇的安详、踏实而宁静。外面是刺骨的寒风,里头温暖如春。火炉上一只大铁壶总是“滋滋”地冒着热气。开水是免费供应的,中午,我常常就着火炉烤馒头吃,然后直到关门才离去。我惊异地发现,那里的书已经等我很久。如果说,我今天已了解,讲中国的历史与文学,除了讲辞章之学,考据之学外,仍须讲文学大义,那么,这一新的天地,正是柏林寺为我打开的。柏林寺不啻为我的学问生命的一种特殊地缘。这些年,我时时在想,冬天里的柏林寺,几扇疏疏地洒入阳光的窗棂,异样隔绝而充实的读书气息,以及那个“滋滋”冒着水气的大铁壶……还有么? 当然,我还没有提到我的祖父易建文以及他的同事、我的古典文学启蒙老师赖高翔先生(唐君毅先生曾赞他为“足下之心性行为,可为中国文化之代表”,见《唐君毅全集》30卷120页),我的祖母,也是我的《论语》启蒙老师胡佩玖先生,以及引我读熊著的挚友邓小军教授。长时间来我一直对所身受的学术文化机缘,怀着深深的幸福感,道出其中的好处,这需要另外的篇幅了。 于是,大约从九十年代中期,有关熊十力、牟宗三等人原典的硕士生课程,以及有关徐复观的博士生专业课程,就在丽娃河畔,一年年开讲了。当然,这不仅在上海一地,是特出的,在大陆的中文系里,也是特出的。硕士生的课程即《国学概要》,由我与系里的其他老师合讲,分义理、考据、辞章,我负责义理部分。选《论》、《孟》原典和现代新儒家原典,如《十力语要》和《生命的学问》、《五十自述》等讲读。博士生课程即《现代中国学术原典》,试图透过徐复观、钱穆、钱锺书、陈寅恪等近现代文史大家的作品,研读之讨论之,由此进入中国文化思想的幽深处。高翔师曾说:近人著作不可不读。今人去古已远,近人恰如座座桥梁,可以因其接引而进入古代。这正是我的宗旨。 教学相长,我也发表了系列论文,其中重要的如《中国千年文学的守灵人》、《重建中国文学的思想世界如何可能》、《二十世纪中国诗学史小言》、《中国文论的正名: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的“去西方中心主义”》,以及陈寅恪诗学的一系列论文,旨在表明西方诗学与现代诗学之外,有另外一支系统存在。其特点,既有中国文化的学养,又有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心灵。至今,这一项工作仍在继续中。 三年下来,弟子们深受此一学术传统的吸引,纷纷以诗学为范围,以沈曾植、陈衍、陈三立、钱穆、徐复观、陈寅恪、马一浮等为个案研究来选题,其中有的已经毕业,论文答辩均广受好评。此一“近现代学人与诗学博士论文系列”,答辩委员也鼓励有加。 守雪博士早在1996年即以“曾国藩的人格与学问”为题完成硕士论文,对于近现代学人与文学思想一脉,投入极大关注。进入《现代中国学术原典》的课程,自然与徐复观一拍即合。我们往复讨论,守雪思想活跃,有探索热情,对材料也非常用心地搜集。课里课外,有关理性与生命,理性在当代的有限与使命,有关士人的文学传统,以及关于《文心雕龙》,关于庄子艺术精神,关于读中国文学的方法等问题上,他都沿着徐复观的路子,往复于文学与思想,诗与政治文化之间,有深入的思考。作为第一本讨论新儒家诗学个案的博士论文,比起那些走马观花或追赶时尚的,要真诚得多,学理充实得多。对于徐复观深闳大美的文学思想世界,发明不少,所论每有启人深省之处。他的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这有待于有心的读者以更多的真诚态度,更丰富的学理,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关于徐复观文学思想的得失,我已经在其他文章里写了,这里不再赘言。我有三点感想,也想借此机会简要表述,以结束此篇序言。 一、十年前,我在一本书的小引里写道:“我总固执地相信,研究中国文学的大路,重要的是由中国哲学与历史文化思想的中心,一层一层地透出去,而不应只是从分散的文体、语言、风格、作家的研究,再慢慢地综合起来。没有思想的文学,只是僵死的文学、幽暗的文学,文学史的研究者的心灵不应只是在一棵大树的叶面上盘桓,而更应深入其树汁流淌的根干,体会那些枝叶与枝叶如何交会于中心的根干的。以中国文化思想为主位的研究心态,即不止是凭吊古迹,不只是参观博物馆,不止是分析古代的化石,而应是视我们的研究对象为一整幅活的生命,活的生命的灵根,活的生命的情种。”现在看来,虽然将本末对立起来的看法是有些简单化,然而我着眼于文化意涵的大判断仍基本不变。最近也曾撰文提倡文学研究中多一点文化心灵的关注。在我看来,尽管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度,但是文化心灵的同情体认、深入了解,仍然是不够的。再具体而言,像徐复观这样的观照于文学与思想之间,一方面提炼出儒道释思想与文学相互交涉而产生的结晶,另一方面深入理解与抉发文学背后的历代士人真生命真性情的活跃与沉潜、悲喜与高致、病痛与境界,这完全可以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学派,可惜至今仍然不成气候。 二、以我对二十世纪中国诗学学术传统的观察来看,不管他们有多少不够精密之处,甚至不管他们有多少摆脱不了的时代有限性,但是在今天看来有一点仍是不可及的,那就是真切的人间情怀,遂使此种研究本身,成为一种有性情有思想的诗学。环视今天的学坛,回顾我自己所参与的各种学术会议,所听所想所感所见,则无论是鲁迅的传统还是徐复观的传统,各自都是寂寞。庄生所论:不闻越之流人乎?去故国数目,见其所认识者而喜;去故国数月,见其所见者而喜;去故国数年,则见其似人者而喜。这才是令我辈思之再三而不能不心惊之事。 三、当下,中国文化的复兴成为时代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不看到,这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是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不仅来自全球化与科技至上、功利主义及工具主义的空前强劲势力,而且也来自西方文化内部自身的空前危机,即所谓“排他性物质主义的宗教”(史华慈语);不仅有中国社会自身巨大转型的迫切问题,而且又有由于上述全球化而来的多重困境,以及新老意义迷失和由此而来的认同与选择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中国文化经徐复观先生等人的惨淡经营,已经从一个“已陈之刍狗”(陈寅恪语),变成了文化思想建设的“资源”。那么,我们在读徐复观有关中国文化的那些文字时,倘不仅仅以专家之学视之,而能从更大的文化精神层面着眼,或将有更多的启示乎? 2005年7月21日 后记 本书系根据博士论文《心的文学——徐复观与中国文学思想经脉的疏通》改定。收入本书之前,部分内容先后在新加坡《儒家文化》(3辑,2004)、上海《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1辑,2003;22辑,200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期)等处刊出,发表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和修改。 守雪志学不早,常苦于无门可入,胡师晓明对我说:为学者莫若近其人,宜从一家人,引十力先生语“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论为学之境。我不会忘记在胡老师家上课的情景,或三四人,或四五人,再加上老师和师母;或在房间,或在院中,大家围定一个方桌,讲解讨论,争论激烈处往往要师母来缓解气氛。2003年元旦,我写了一首打油诗为老师贺节:“童子贺春至,莫说儒门微。斗室通院落,书影带芳菲。果浆解馋饥,言语生光辉。又当花叶小,何日再看梅。”诗里用了“今典”,都有真实的根据。讲到徐复观的时候,我被深深吸引。他是一个来自乡间的“草根”学者,又是20世纪政治史上的传奇人物,他那“精悍透辟”的个性、文风、思想,是那样有冲力。其实,若干年前,他的《中国艺术精神》我已经读过,但印象不深,没有读懂。直到现在我在心底里仍然说,那真是一本不好读懂的书,不和他的人,和他另外的著作对戡,是读不懂的。自从选定做徐复观的研究,我常常自我警示,常常自问:你进去了吗?后来,颇有弥坚弥深之感,讨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问题,讨论当前思想文化的问题,每引徐氏为说,觉得大陆一些学者的研究太不行。胡老师又告诫我,思想体系往往有宰制人的力量,当你发觉被宰制时,要跳出来,到相反的意见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古人立德求知,首重体验;鉴赏已得骊珠,自己还得亲自走一遭。 读徐复观,让人兴起浓厚的乡思。他们那一群流落到海外的学人,当时不管是什么背景,现在来看,他们对中国根的怀念是真切的,这个“中国根”是那么具体,那么生动,甚至就是故乡的缕缕蚕丝,蜿蜒的山路,或几间破房子。这种精神升华于学术之中,那便是中国文化的“乡愁”,乡愁是回头看,是寻根,是“上下并作,吾以观其复”。我也常常想念自己的故乡,攻博的第二年,我的父亲在家乡去世了,不知不觉,我常常看着书里所写,就会想到父亲说过相关的话。一点一点来印证,是那么真切。写作间隙,我也常到丽娃河边的大操场上散步,看到学生如潮簇簇拥拥,不禁想起老子所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纯粹是不思不想的宣言!看身边的学生,或在背诵英语准备考研,或在搂搂抱抱谈情说爱,或是风风火火打工找工作。我们生活得怎么样?这样合理不合理?将来会怎样?似乎很少人去理会,老子所云莫非就是世界的大方向吗?不禁心有所惧。徐复观强调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关心,强调忧患意识,强调心的文化,强调生命与理性的合一,强调打通古今中西,那性情充溢的学问与思想,充满了生机,他也许不知,我们现在正面临怎样的吞噬绿洲和吞噬人心的沙漠! 读徐复观,我读到了真诚。本书所写,追慕前人“文章不教一句空”,起心动念,不敢不端正;放言遣词,不敢不踏实。但由于水平有限,错误和不足肯定不少,只有接着努力。目前,在合作导师李维武教授的指导下,已开始博士后课题“徐复观与两汉文学思想主干”的研究,希望能对本书有所补充。本书的发育成长,课题的聚焦,框架的调整,研究路线的导引,老师们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其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当然是我的导师胡晓明教授,另外,还有郭豫适教授和齐森华教授等;一些章节的写作得到了李维武教授的指导;资料方面得到了徐复观哲嗣武军先生的支援。罗宗强教授、蔡锺翔教授、陈伯海教授、蒋凡教授、曹旭教授、陈克艰教授、李维武教授、张伯伟教授在审阅论文和主持答辩中,多所表扬与鼓励,守雪得以吸收意见对文稿进行了修改,特记在此,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郑州大学出版社的领导慨允本书出版,骆玉安副总编费心策划,责任编辑冯俊杰先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以文化学术为第一着眼点,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还不能忘记我的妻子和女儿的支持。 我的心充满感激。 作者 二oo四年六月四日初写于沪上 二oo五年七月二十九日修改于洹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