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返3·19枪击现场(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1)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作者 李昌钰//夏珍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3·19”枪击案,疑点太多,答案太少,陈水扁的衬衫为什么有6个洞?铅弹头上为什么没有找到夹克纤维?……对于震惊台湾内外的“3·19”枪击案,没有人比直接参与此案的刑事鉴识学专家李昌钰博士更有发言权了,本书详细陈述了台湾大选枪击案的各个细节以及办案经过,其中包括伤及陈水扁的两颗子弹以及陈水扁的伤口和现场的照片等图片首次公之于众。全球最顶尖的华裔侦探李昌钰博士,为你解密悬案第一线鉴识知识,披露最精彩的破案手法。

内容推荐

"3·19"枪击案的改造式手枪,莱温斯基案的蓝裙子,辛普森案的血手套,挽回肯尼迪家族颜面的白手帕,波黑灭族大屠杀的真相,等等,凡发生必留下痕迹,证据总有说话的一天。全球最顶尖的华裔侦探李昌钰博士,为你解密悬案第一线鉴识知识,披露最精彩的破案手法。

目录

楔子我的中国情/1

警察事业/1

好友吴东明/7

与台湾警方接触/10

努力与成绩/14

"3285小时"法则/16

对青年的一些话/17

"至诚信义"乃吾华人处世之本/22

第一章:重返"3·19"枪击现场/23

政治因素缠绕,增添复杂度/24

朝野蓝绿争相邀请回台/26

比肯尼迪遇刺案更难破7/27

现场完全被破坏的"3·19"枪击案/29

临危受命,重建现场/30

我心如秤,无畏蓝绿/34

不眠不休,紧急动员/36

从两个弹壳重建弹道/53

地毯式搜索,开创刑事办案新页/66

意外成为唯一配合"真调会"的人/67

大海里头捞到"针"/68

从造枪者追枪流向,破案露曙光/72

死人也能说话/73

继续追枪,仍有可能让"突破"变"破案"/76

聆听证据说话/77

台湾人民令人感动/78

破案小花絮:一件外套/80

第二章:失踪的小女孩/83

不眠之夜/84

现场勘查/85

科学化验提供线索/91

峰回路转/93

抽丝剥茧/97

检方的专家证人/102

科学获胜/107

破案小花絮:灵媒破案?/108

第三章:碎木机下的冤魂/109

第六感/110

太太失踪了/111

锁定目标/113

7个小血迹/117

户外搜索/120

碎木机的预感/121

湖底证据/126

法庭审判/129

现场重建/131

破案小花絮:德州鬼屋/135

第四章:神秘血手印/137

桌脚破案论/138

三代灭门血案/140

户外搜查/153

从"热案"到"冷案"/155

嫌犯剖绘/157

现场重建/160

成立专案小组/161

物证线索/163

节外生枝,欲速则不达/164

法网恢恢/165

破案小花絮:阳气之说/167

第五章:肯尼迪之缘/169

似曾相识/170

棕榈滩强暴案/173

"玛莎悬案"/180

无尽之缘/194

破案小花絮:药剂显像/196

附录一:神探是怎样炼成的/197

科学家的精神/197

敏锐的观察力/199

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200

附录二:重大案件的管理/204

何谓重大案件?/205

重大案件管理逻辑观/207

资讯情报的评估/207

指挥所的设立/208

人员与资源配置、证物搜集与处理、被害人背景资料/210

目击证人的访谈/210

案件侦办流程与设立专案小组/2 11

应对媒体与社会大众/212

拘票与搜索票/212

初步侦查/213

特别处理/213

后记:我的奋斗史/215

家人情深/215

警官学校生涯/219

金门服役/223

缘结一生/225

留美奋斗/230

试读章节

政治因素缠绕,增添复杂度

我这一生协助世界各地的警察机关办过很多案件,其中也有一些和政治脱离不了关系,像是克林顿和白宫助理莱温斯基的绯闻案、白水案、南斯拉夫总统遇刺案、泰国国会议员举枪自杀疑案等,甚至协助重新调查肯尼迪遇刺案等特殊案件。但是,这些案件都没有像"3·19"枪击案这样,给我这么大的压力。或者是因为我的身份是中国人,或者因为这起案件在台湾社会引起的高度关注,以及信者与不信者间的严重分歧,也或者因为媒体过度报道,加上遭到枪击的对象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案发时间又是选举投票前一天这个最敏感时刻,使得这个案子沾染太多、太复杂的政治因素。枪击案后,选举照常举行,最终陈水扁以极些微的优势当选,枪击案俨然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

正因为如此,"3·19"枪击案从发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有太多的揣测、太多的说法。面对各种揣测和说法,民众往往会依照个人偏好"择其所信,弃其所不信"。

对绿军(泛指民进党及台联人士)而言,反应也很复杂:一方面他们很意外、很激动,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甚至立刻传出耳语,指称这是蓝军(泛指国民党、亲民党人士)搞的鬼;另一方面绿军也暗中盘算,这么一来是不是选举的胜算就会增加。对蓝军而言,也是百味杂陈,非常错愕,不知道情况究竟如何,真相到底是什么?对当局正、副领导人遭到枪击,理应视作台湾重大危机,全民一致响应,但民众心里又不得不怀疑,怎么会在蓝军选情一片看好的关键时刻,发生这么重大的政治治安事件?这么一来,选举会不会翻盘逆转?再加上"大陆派遣间谍刺客,意图制造纷乱事件"、"黑道大哥介入,以免赌注一面倒"的谣言满天飞,一时间众说纷纭。

"3·19"枪击案如何发生?过程是什么?出自什么动机?当时都没人知道。坦白讲,蓝绿双方都是处于利弊难料的情境之中。当时,蓝营内部曾经讨论是否建请暂停选举,但依法得台湾领导人发生生命危机时才能终止选举。最后,蓝营选择了让选举继续,但是暂停竞选活动,算是尊重了"国安单位"的危机处理。

相对的,"国安会"和"总统府"在"3·19"枪击案发生后,立刻激活所谓的"国安机制",这也是后来引发重大政治争议的主因之一。什么是"国安机制"?是否因为激活了"国安机制"而限制了军警的投票权?既然"国安会议"决定选举继续进行,"国安机制"的激活是否成为蓝、绿阵营声称停止选举活动之后唯一的造势活动?当时称之为激活"国安机制",事后却指"只是一个会议"的说法,到底"激活"了哪些积极作为?枪击现场未能妥善保全,当局的正、副领导人因枪伤送医过程及医疗情形,甚至连当局领导人安全维护都备受质疑。为什么安全管制会如此松散?当局的正、副领导人为何会同车,以致同时遭到枪击?疑点问题处处,而所有的疑点问题都没有答案,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注定在选后发酵,从而扩大了政治争议。

政治争议增加了"3·19"枪击案侦办的难度,但此种纷争和"3·19"枪击案的真相无关,鉴识人员的鉴定和政治人物的立场更应该无关。在调查"3·19"枪击案的过程中,政治问题应该摆在一边,不论个人政治偏好是什么,鉴识科学是绝对中立、不分党派、不问蓝绿的。P24-25

后记

我的奋斗史

家人情深

我的祖籍在江苏如皋,世代在当地经商,生意做得很成功,家境相当富裕,颇受当地乡亲的尊敬。父亲李浩民继承家业后,不再甘心自己的生意局限于如皋地区,听人说大上海滩是一个商机遍地的好地方,他便到上海、南通一带经营石油及日常用品的贸易,生意非常兴隆。

父亲很疼爱小孩,除了整天在外面忙碌生意家计外,一有空就回家和小孩玩。父亲和母亲李王岸佛原已生了1O个子女,1958年我呱呱落地时,已是第十一个。很多人都担心孩子过多家计负担过重,不过,双亲都觉得他们已经习惯带大了这么多个孩子,再多1个也不会太累。

等到我1岁多时,我们便举家从如皋小镇迁到当时被称为"花花世界"的上海。虽然上海的大都会环境对于我们来自小城镇的外来人来说很陌生,但是我们家人口多,住在一所很大的房子里,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愉快。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大,我们的生活一直十分舒适,不愁吃穿,母亲忙不过来,还请了佣人帮忙。许多同乡亲友到上海投靠我父亲,我父母待人很友善,热心助人,让他们和我们住在一起,因而进进出出的亲朋好友为数众多。父亲在将我们送往上海后工作更加繁忙,不过他总会抽空教我识字,他的管教非常严格,有时我念错了字,他就用筷子打我的手掌,因此我在学习时都不敢有半点马虎,在他回家考我前,我都设法背得滚瓜烂熟。

……

但是,高等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的裁决,震惊了整个警政司法系统,市民纷纷要求州长改革警政。素来以改善社会的治安为诉求的州长,意识到州警政系统必须采用新式的刑事鉴识技术来取代传统的侦查方法。

有一天,州长亲自登门拜访,请求我出任州警政厅刑事鉴识化验室主任一职。我考虑到,纽黑文大学对我十分器重,在任教3年内就授予我终身教授,我倡议设立化验室时,学校马上提供经费,学校还给我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之外,我还有许多时间写文章,协助处理案件;相比之下,州警政厅刑事鉴识化验室主任,该职位等若警察,社会地位远不如教授。不过,一日为警察,终生为警察,想到自己可以归队利用科学专长协助破案,还无辜人士的清白,我终于下定决心出任州警政厅刑事鉴识化验室主任一职。校方对我的辞职表示惋惜,一直想挽留我,我也十分感激纽黑文大学,便答应仍在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每周前往讲课。

1979年初,我走马上任出任康州刑事鉴识化验室。化验室的编制很小,只有27位巡警,2位巡官,1位警长,大部分的职员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有些是因为在执勤时受伤,不能执行巡逻任务而被安排到化验室来工作,因而化验室的水准较差。化验室由一间男厕改建而成,照明及通风系统都很差,全部的设备就只有一具中古显微镜和一些例行性检验工具。

我知道,要提升化验室的水平,必须要扩充化验室的设备,但是在争取经费之前,得先拿出些成绩来,也才能向州长有个交代。

乔安娜一案是我出任化验室主任后的首宗重大案件,也成了康涅狄格州首宗没有人证而完全依赖科学物证的案件。此后,我们化验室的士气大增,在随后几年里,我们利用科学方法侦破了无数案件……

书评(媒体评论)

你可以结两次、三次婚,都没关系,但犯罪现场侦查只有一次机会!

--李昌钰

在回台湾前,我就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这是一个烫手山芋,怎么做都有人会批评的。蓝军要我回来,绿军说我是蓝军大选时的"纽约连宋海外后援会"的荣誉主席,所以我可能会偏袒国亲这边……还有人质疑我和中国大陆的领导人及公安部门的关系很好,一定会偏袒大陆,不会讲是中国大陆派人来的。也有人怀疑,我和当局的正,副领导人及许多民进党当局的高层人士也有交往,我和他们及现任的警政署长,警察局长的关系都不错,我会不会偏袒民进党,帮着他们讲什么话。面对种种猜测,我要说的是:我这一生都是站在科学证据的客观立场说话,根本不会偏袒哪一方面!让证据说话,是我唯一的准则。--李昌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