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估价本国的国际地位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外战略的客观基础,本书正确分析了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格局的特点,从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更,以及从亚太地区和全球两个层面上分析中国综合国力的要素及其国际影响,指出中国目前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也对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做了展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国际地位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陈岳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正确估价本国的国际地位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外战略的客观基础,本书正确分析了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格局的特点,从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更,以及从亚太地区和全球两个层面上分析中国综合国力的要素及其国际影响,指出中国目前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也对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做了展望。 目录 引言…………………………………………………………………l 第一章 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和评价…………………………1 第一节 冷战后初期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理论观点………1 第二节 中国威胁论的产生和发展………………………13 第三节 对中国威胁论的质疑……………………………35 第二章 正确评价国际地位的理论依据………………………43 第一节 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43 第二节 综合国力的评估…………………………………49 第三节 确定一国国际地位的标准和依据………………58 第三章 中国国际地位的历史演变……………………………71 第一节 17世纪中叶以前…………………………………72 第二节 清朝统治时期……………………………………81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87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92 第四章 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98 第一节 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98 第二节 相互依存趋势的深入发展………………………112 第三节 国际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12l 第四节 全球政治问题的出现与和平发展的世界 主题………………………………………………128 第五章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137 第一节 冷战后亚太地区的新均势…………………………137 第二节 亚太地区迅速崛起的经济巨人……………………144 第三节 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155 第四节 地区稳定的坚强柱石………………………………162 第五节 亚洲文化的重要渊源………………………………170 第六章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179 第一节 亚太大国的全球性影响…………………………180 第二节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独特作用……………191 第三节 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对于全球政治的影响……199 第四节 中国对南南关系的积极影响……………………211 第七章 21世纪中国国际地位展望……………………………224 第一节 21世纪的世界……………………………………224 第二节 2l世纪的中国……………………………………236 结束语……………………………………………………………246 后记………………………………………………………………263 主要参考书目……………………………………………………265 试读章节 第七章 21世纪中国国际地位展望 通过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两个不同层次的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我们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定位。这就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这一过渡性的定位与冷战后国际形势的过渡性特点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特点是相适应的。众所周知,一超多强或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是一种介于单极与多极之间的过渡性格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力量还在发展变化之中,分化组合加速调整。那么,这种变化和过渡将会持续多长时间?未来国际关系的格局究竟如何?中国作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在未来21世纪里的地位与作用究竟怎样?所有这些都是世人共同关注的。社会科学的任务不仅要解释历史和现实并揭示其本质与发展规律,而且还要根据历史和现实对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和展望。尽管国际形势的发展千变万化、扑朔迷离,要作出准确的预测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只要对目前中国国际地位的定位是准确的,对当前世界各种力量的分析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把握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勾画出一幅21世纪世界基本格局的蓝图,从而对中国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作用作出富有依据的展望。 第一节21世纪的世界 所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自然是指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对世界整体以及其他国家的影响作用。世界对于国家而言,是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和首要前提。世界格局和形势的发展制约着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与作用。因此,若要准确地预测中国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作用,必须对21世纪世界的基本形势和基本格局作出展望。 一、21世纪世界的基本矛盾 在长达40多年的冷战期间,整个世界的主要矛盾可以概括为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冷战本身就是东西矛盾的集中表现,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之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的产物,而冷战的发展又强化了这种矛盾,使得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战争的威胁。与此同时,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矛盾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以及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日益现代化,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全球战争和地区冲突的阴影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经济停滞和贫穷落后继续阻碍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和平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只有解决这两大基本问题,人类才能获得新生。全人类在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找到了共同利益。 冷战的结束是由于东方阵营的演变、瓦解和崩溃而完成的。东方阵营的瓦解几乎是一夜之间完成的,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形成了许多力量真空地带,因而导致了原先在东西方关系这一主要矛盾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的尖锐爆发,形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整个世界呈现出冲突不断的动荡局面。因此,尽管和平问题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东西方矛盾,但却远未解决,仍然是人类面l临的重要主题。P224-225 序言 20世纪末,国际社会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冷战的结束及其引发的国际形势、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等一系列震荡和嬗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了40多年的国际政治两极格局最终以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而终结,由此而形成了许多地缘政治的回旋空问及力量真空地带,各种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不断加剧。这种变化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改变其国际地位的机遇,并且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主要出发点。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尤为引人注目。因此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评价和定位等问题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对于中国来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振兴发展、全面走向世界的新世纪。作为一个占世界总人口的1/5的人口大国,一个富强而繁荣的中国必将对世界战略格局产生强烈的影响。 拿破仑曾在19世纪初说过:中国“一旦醒来,她将震撼整个世界”。这句名言现在又被重新提及,并成为许多西方人评论中国发展前景的口头禅。如果说拿破仑当时的评价只是一个预测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纪之交的时刻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曾经断言:“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在进入新世纪之时,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未来的新世界?以什么样的战略态势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推进世界的多极化?如何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些无疑都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的重大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均取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准确定位。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对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因此,对冷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反思与定位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 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各大力量分化组合,以及冷战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评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中所关注的焦点之一。部分政治家和学者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中国在冷战时期抗衡苏联的战略作用已经丧失,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下降。但是这种认识没有长期占据主流。许多政治家和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崛起,并成为综合国力全面提高的超级大国。如果中国照此发展下去,若干年后将会形成中国领导世界新秩序的情形。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如何防范和牵制中国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甚至中国周边一些邻国关注的热点。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鼓吹中国强大起来后必将对世界产生威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宣扬“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论”的众多论著。这反映了国外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 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中国国际地位的研究却是滞后的。到目前为止,尽管一些谈论中国崛起之类的书籍犹如过江之鲫,但大都是感慨激动有余,理性冷静不足,从学术角度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加以理论分析和认识的学术专著则是凤毛麟角。由于对研究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国内对中国国际地位现状的认识也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这种状况根本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当前国内外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争论十分热烈,特别是国外的许多观点缺乏客观和科学的根据,并且包含着各种政治经济企图。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保持清醒的头脑。若妄自菲薄,对自己的发展视而不见,势必在对外战略上无所作为,坐失良机;而夜郎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也必然导致对外行为的盲动与冒进。所有这些都是违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因此,尽管对冷战后的中国的国际地位给以准确定位是相当困难的,但却是十分迫切和完全必要的。 正确估价本国的国际地位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外战略的客观基础,而有效可行的对外战略对提高本国国际地位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中国国际地位,并且在理论上客观科学地界定一系列学术概念,对于消除国外种种不实之词带来的不良影响,推动国际政治学研究在国际地位这一特定领域内的发展,正确制定在未来新世纪切实可行的国家对外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确定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是要正确分析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格局的特点,全面分析国家综合国力水平及其各项要素具体配置,认真研究国家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当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加以准确定位。一国国际地位的评判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与当时的国际环境的特点和本国的对外联系状况紧密相关;从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更,以及从亚太地区和全球两个层面上分析中国综合国力的要素及其国际影响,中国目前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同时,本人认为,“中国威胁论”的流行具有深植于历史和现实基础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因而带有某种必然性。 因此,本书将按以下的逻辑结构展开论述:首先试图将目前国外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各种论述进行归类,同时对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实质和后果进行评析;在理论上界定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战略、国际影响、国际格局、极和元等基本概念。同时提出衡量和确定一国国际地位的客观标准及其基本要素;反思中国国际地位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亚太地区的区域层次和整个世界的全球层次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最后对中国在未来21世纪的国际地位作出展望。通过对以上各个要素的分析和纵横两个方面的比较,为确定中国目前只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大国色彩的地区性大国的基本结论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客观地分析和准确地判定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十分困难的。首先,关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评论存在着种种不实之词,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应该区分主流观点和非主流观点,并给予正确的归纳和评析。同时又要注意过滤自身的民族主义感情等主观因素,客观、公正和有说服力地对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定位。其次,分析和判定一国的国际地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传统的综合国力、国际格局、国际力量、国际影响等概念密切相关,但又有区别。应当力图在理论上界定以上概念,并提出判定一国国际地位的全面标准。最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动态过程,必须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指明冷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但同时也必须从冷战后世界政治的角度,通过横向比较,较为清晰地描述中国国际地位的实际状况。 后记 本人选择中国的国际地位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由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国际政治学界对中国的密切关注等一系列原因,还与我个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相关。1992年底,国际社会尚处于冷战后的震荡之中,已经有大批的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开始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进行评论和预测,并很快成为国际研究的一股热潮。此时,我的同事宋新宁教授提出,应当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展开研究,提出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这一选题的研究应当全面梳理国内外各种理论观点,系统提出分析国际地位的基本依据,客观公正地论述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所有这些工作在国际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开始了我对中国国际地位的研究。 1993年暑假我初步完成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世界舞台上的影响以及21世纪的中国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开始发表一些文章,但未能系统成书。1995年9月,我在留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8年之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利用博士论文写作的机会终于将中国国际地位的研究告一段落。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决定编辑出版“当代世界与中国系列学术著作”,同时将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列入第一批出版的著作之一。在学院的安排和部署之下,我在原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终完成了拙作。 本书的编写过程如此漫长,因而也得到了众多帮助。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我衷心感谢宋新宁教授的合作帮助,感谢李景治老师的精心指导,感谢方长平、田野等为本书完成所作的辛勤劳动。同时也感谢当代世界出版社的领导和编审为此书出版所作的努力。 中国国际地位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逐渐问世,本人虽力图在此领域作出一些新的探索,但由于能力和水平的限制,肯定存在着错误和疏漏,诚望同行和读者予以指正,以推动国际政治学理论在国际地位研究领域的发展。 陈岳 2002年夏于中国人民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