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孟子(全文注释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刘宏章//乔清举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尽管现而今,我们早已习惯并使用白话文近一个世纪了,可中国世代流传的诸子百家典籍,尤其是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里依然要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宋代赵括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孟子则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虽然书中多为治国平天下一类的言论,其实在我们今人的生活中依然可以得益颇多。

目录

论语…………………………………………(1)

学而第一……………………………………(15)

为政第二……………………………………(19)

八佾第三……………………………………(26)

里仁第四……………………………………(33)

公冶长第五…………………………………(38)

雍也第六……………………………………(46)

述而第七……………………………………(53)

泰伯第八……………………………………(61)

子罕第九……………………………………(67)

乡党第十……………………………………(75)

先进第十一…………………………………(82)

颜渊第十二…………………………………(90)

子路第十三…………………………………(97)

宪问第十四…………………………………(104)

卫灵公第十五………………………………(115)

季氏第十六…………………………………(122)

阳货第十七…………………………………(128)

微子第十八…………………………………(136)

子张第十九…………………………………(141)

尧日第二十…………………………………(146)

孟子…………………………………………(149)

梁惠王上……………………………………(157)

梁惠王下……………………………………(172)

公孙丑上……………………………………(189)

公孙丑下……………………………………(206)

滕文公上……………………………………(221)

滕文公下……………………………………(238)

离娄上………………………………………(253)

离娄下………………………………………(267)

万章上………………………………………(281)

万章下………………………………………(296)

告子上………………………………………(309)

告子下………………………………………(322)

尽心上………………………………………(336)

尽心下………………………………………(350)

试读章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天下可运于掌②。《诗》云,‘刑于寡妻③,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④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⑤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老”,为动词,尊敬的意思。第一个“幼”,动词,意为爱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老人,进一步达到尊敬他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儿,进一步达到爱护他人的幼儿。②运于掌:如放在手掌上翻转,很容易做得到。⑧刑于寡妻:刑,同“型”,示范,做榜样。寡妻,嫡妻。④御于家邦:御,进,进一步达到家、邦。P168

序言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和思想的一部书,同时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和思想。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言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所以,《论语》就是孔子的弟子把听孔子讲课以及孔子与时人、弟子谈话时所作的笔记,加以整理、编纂而成。

《论语》的成书,大约在战国时期。传到汉代初年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这就是《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比《鲁论语》多出“向王”、“知道”两篇,其它篇章的章句也多有不同。《古文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在曲阜孔子旧宅的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有二十一篇,也没有“向王”和“知道”两篇,但把《尧曰》篇“子张问”又另为一篇,于是便有了两个“子张”篇。《古文论语》当时没有传授,所以在汉代初年,实际上只有《鲁论语》和《齐论语》两个本子流传。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以《鲁论语》为基础,把《鲁论语》与《齐论语》融合为一,称《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作《论语注》,成为后世的流传本。后人为《论语》作注释的极多,主要有三国时何晏《论语集解》,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北宋邢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清朝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近人主要有程树德的《论语集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等。

《论语》在汉代是被作为传,列为初学者的必读书,先学习《论语》和《孝经》,然后再进而学习五经(《诗经》、《尚书》、《易经》、《仪礼》、《春秋》)。从宋以后,《论语》被列为经。从汉至清朝二千年间,《论语》一直是中国初学者的必读书,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形成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今天,《论语》也是我们研究儒学,特别是研究孔子的最主要的思想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孔子自己也说:“而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周武王灭了殷商,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即是宋国的宗室。到孔子曾祖孔防叔时,因避宋国内乱而迁居到鲁国。孔防叔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夫。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其母颜征在。叔梁纥做过陬邑宰,人称之陬人纥。孔子生于陬邑昌平乡阙里(今山东省曲阜东南)。孔子三岁丧父,家道衰落,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二十岁左右曾作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放牧),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官吏。三十岁左右即以知礼著称,开始招收学生,以讲学为业。三十五岁因鲁发生内乱,第一次离鲁适齐,一年后返鲁。五十一岁时,孔子任中都宰,颇有政绩,“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主管司法工作。五十五岁时,因与季氏的矛盾,弃位,第二次离鲁,周游列国,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陈国、蔡国等,十四年后,孔子六十八岁又返回鲁国,继续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孔子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有七。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完整的、系统的思想体系,创建了儒家学派。“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颜渊》)。爱人包括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颜渊》)两个方面。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认为自己的学说有一贯穿始终的基本观念。据曾参的解释,这个基本观念就是“忠恕”。所谓忠,就是对待人、帮助人真心诚意,积极为人,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推己及人,对人宽容、谅解,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概括了孔子“仁者爱人”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忠恕之道”蕴含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承认除了自己之外的他人,也是人,和自己有同样的欲望和要求,这表现了孔子对他人人格和意志的尊重。孔子的爱人虽然不可能是超阶级、无差别的,而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为根据,有层次上的差别,但不能否认,爱人的思想,忠恕之道,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的观念。

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领域里表现为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治国。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认为对社会的治理,最根本的途径是进行道德教化,阐明了道德的作用以及道德与法制的不同特点。孔子认为,实行德治,进行道德教化,首先要求统治者提高道德修养,先“修己”,后“安人”。上行下效,“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认为当政者的“正己”是“正人”的先决条件,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同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孔子提出“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作为德治的施政纲领。爱人是精神,敬与信是态度,节用和使民以时是办事的原则。孔子很注重民众的物质利益和生存权利,要求统治者通过减轻赋税和节用,使民众富裕起来。《尧曰》篇引用了尧对舜的一句话:“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是说,如果统治者使四海穷困,那么他的统治也就永远地完结了。所以孔子认为富民是德政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富民主张的思想家。孔子“所重”的“民、食、丧、祭”(《尧日》),把食放在重要地位。又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把“足食”放在首位,看成是民信的条件。认为民事首先要做的是“庶之”,使人口增加,然后使之“富之”,然后再“教之”(《子路》),这便是有名的“庶、富、教”的方针。富裕起来之后要进行教育,这是孔子德治的重要思想。

在哲学世界观上,孔子虽然还承认天命,但在内涵上已与殷周时代的天命有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是指自然的必然和人不可抗拒的命运,已没有多少上帝的色彩了。孔子在肯定天命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主观的努力去尽人事,强调“为仁由己”,孔子自述其生活态度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表现了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对待鬼神问题上,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孔子重视的是人间社会,对“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不语怪、力、乱、神”(《述而》),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在哲学世界观上,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以“中庸”为核心的方法论。在孔子那里,“中庸”不仅是一个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孔子评论他的弟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而“过犹不及”(《先进》)的“过”和“不及”都不合于“中庸”。在孔子看来,处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量界限的问题,即执中、用中,“过”和“不及”是相对于中的两端,都和一定的度量要求相违背,从不符合“中”来说,“过”和“不及”都是一样的。所以孔子的“中庸”,不是折中、调合,而是主张适中、适度。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事物中,适中的关系并不一样。这表现了孔子的深刻的辩证意识。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招收弟子的教育家,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打破了殷周以来“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第一次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主张,招收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把文化教育下移到民间,对中华民族的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符合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孔子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提倡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虽然承认有“生而知之”,但强调的是“学而知之”,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提倡学习要“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要“每事问”;提倡学与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等等。

孔子的思想也还存在着许多保守的因素,如过份重视血缘关系,维护宗法制度和现存的社会秩序,夸大道德的作用,忽视法治,轻视生产劳动和工艺技术,等等。但总起来说,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的显学之一。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并没有受到统治阶级的特别重视,仅仅是先秦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汉代以后,孔子及其儒学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汉代统治阶级接受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自此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近二千年的统治思想。

孔子及其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继承和弘扬孔子思想中珍贵的、优秀的精神遗产,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是我们今天文化思想战线的重要任务之一。本书在注释过程中,参考了下列著作:

①朱熹《四书集注·论语注》。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册, 中华书局1954年版)。

③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1985年版。

⑥钱逊《论语浅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⑦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⑧刘俊田《论语译注》(《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⑨《孔子研究》杂志1986年至1994年各期。

除上述著作外,还参考了有关著作中关于孔子的论述,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常读传世经典,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开启智慧,拓宽视野,健全人格,增广心量,加深涵养,提升心灵境界。

本套诸子经典全文注释本具有三大特色:权威专家博采众长,精心注释;开本新颖,国际流行口袋书,便览便携;注释全面通俗,凭藉准确原文及注释,即可品味微言大义,寻回中华古典智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