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以和谐为主调的世界,和谐的基本职能体现就是协同。本书指出只有协同力才能让组织焕发活力、像生命体那样生长。作者从组织的生命体精神切入,谈论生命体组织的优势和奥秘,并且提供了切实的打造协同力的操作方法。协同——21世纪企业组织的基本成长方式,协同力——企业精神塑造、团队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协同力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翟耘锋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以和谐为主调的世界,和谐的基本职能体现就是协同。本书指出只有协同力才能让组织焕发活力、像生命体那样生长。作者从组织的生命体精神切入,谈论生命体组织的优势和奥秘,并且提供了切实的打造协同力的操作方法。协同——21世纪企业组织的基本成长方式,协同力——企业精神塑造、团队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内容推荐 协同,是21世纪企业组织的基本成长方式。 协同力,是团队精神的核心推动力和粘合剂。 没有协同力的企业就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以和谐为主调的世界,和谐的基本职能体现就是协同。本书指出只有协同力才能让组织焕发活力、像生命体那样生长。作者从组织的生命体精神切入,谈论生命体组织的优势和奥秘,并且提供了切实的打造协同力的操作方法。 尤其精彩的是,当作者把眼光转到团队建设方面的时候,发现正在被一再重复的团队建设方法,都只不过是舍本逐末的叫嚷而已。团队是协同力的执行单位,要实现真正的团队建设,我们需要的是协同的精神,我们要的是开阔的团队生命体方式,而不是不得要领的纸上谈兵。 当中国众多企业沉迷于“执行力”神话时。 “协同力”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只有打造了协同力,才能产生真正的团队,才能谈得上执行。 本书是企业进行企业精神塑造、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本专业指导书。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生命体精神:协同力保证完成任务 第一节 企业的“诺曼底登陆” 第二节 像生命体那样生长:企业与协同力 第三节 协同效应的实现:组织的生命体化 第四节 竞争还是协同:企业的协同生存模式 第五节 无间道途:生命体组织的奥秘 第六节 无缝天衣:生命体组织的简约和优美 第七节 生命DNA:让企业生命之树常青 第二章 价值系统中的企业:只有协同才能创造价值 第一节 海鸥与雁群:大企业的飞行方式 第二节 与对手共舞:行业中的协同资源 第三节 丛林生态:生命体组织之间的协作 第四节 与顾客协同:理解顾客就是理解市场 第三章 管理协同:协同力使组织焕发活力 第一节 没有协同力的竞争优势构不成竞争力 第二节 没有协同力的战略只能产生战术效果 第三节 没有协同力的执行只能是表面的执行 第四节 没有协同力的流程只能是表面的流程 第五节 大象也能跳舞:多元化经营和产业整合 第六节 没有协同力的管理就没有1+1>2的效果 第四章 团队协同:没有协同力的团队不是团队,是团伙 第一节 梁山泊和纳特岛:团队建设的误区 第二节 要团队,不要团伙:团队的协同整合艺术 第三节 团队的生命体方式:打造协同力的执行单位 第四节 自然而然的过程:协同是团队建设之魂 第五章 文化协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一节 文化是协同的音律和节 拍 第二节 生命体的灵魂:打造内部协同文化 第三节 随势而动,因势利导:企业文化的动态协同 第四节 “和为贵”的反思:建设协同力的中国方式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面对自然界的真实生物,人们总忍不住要产生种种疑惑: (1)变形虫没有大脑,也不能思考。那么,一只只独立的变形虫怎么会知道自己应该集合,甚至还知道自己应该到哪里集合? (2)就算能聚集在一起,千千万万个变形虫组成的这个单细胞的生物群,既没有大脑指挥,也没有个体思维,怎么会知道,它们应该在哪里生出菌秆,又应该在哪里生出孢子囊? 作为单细胞生物的变形虫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除了本能之外,它们几乎一无所有。但是,它们却能如此奇妙地联系在一起,让群体之中的每只变形虫都活得相当不错,即使面临着水尽粮绝的危险也能脱离困境。作为生命体,它们已经非常出色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生存下去,并且繁衍种群。 相比之下,人类社会里各种精心设计的组织,其绩效又如何呢? 不需要太过仔细的比较,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尽管人类的确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体,但有些时候、甚至是在大多数时候,这种高级生命体聚集起来所形成的人类组织,反倒不如最原始、最简单、甚至连个体思维也没有的单细胞生物群体的运作效率高、运营效果好! 甚至,当我在考虑这支先头空降部队的这次奇迹般的胜利时,所愿意相信的解释还是一种本能,一种无间的配合。这种本能和这种无间的配合只能来自生命体组织。 说到这里,很不自觉地就想到我们中国人常爱说的一句话:“一人成龙,三人成虫。” 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组织生命体化:破解“一人成龙三人成虫"的悖论 说到这里我开始觉得自己正在接近我上文所说的“变形虫精神”。 在上面的案例中不是已经做到了吗?当我们做到了,我们所做出来的成绩就是惊人的。这是在创造奇迹! 变形虫能做到的,为什么人类不能做到,或者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做到呢?承认这个事实,不免让人有些灰心,但作为组织的管理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垂头丧气。 我们的组织之所以效率低下、成果不佳,并不是组织的成员个人出现了问题——再怎样不济,人类的智商也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体,变形虫这种低等生物根本没有资格和人类相提并论。 因此,我想组织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绝不意味着我们有理由抱怨组织成员的能力。更应该检讨的,是管理者所推崇的、亲自培育出来的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很多情况下,往往是由于管理者过分强调个人智商的作用和技术力量的强大,进而忽视了我们的组织作为人类组织的本质,才使得组织的绩效迟迟不能提高。 那么,什么是人类组织的本质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生命体。 人类社会中的组织,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校、教会等各种机构,无一不是由生命体构成的。既然组织的成员是生命体,为了使组织获得最大的运作效益,组织也必须生命体化,才能为组织成员发挥协同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真正发挥出了组织的协同力,我们可以肯定:变形虫能做到的,我们照样可以做到,而且能漂亮亿万倍! 在这次战斗中我们看见了,我们的每一个士兵就像变形虫一样,都本能地竭尽全力,向着真菌形成的地方靠拢,而不论条件有多么恶劣。 就像有无数条看不见的神经牵引着每个士兵。他们集结起来,举手攻击,做到了单兵作战不可能完成的功绩。而实际上,他们的动作简单而且一致。我们几乎相信,这种攻击只是一个人发出的,一个巨人在挥动他的臂膀。 只有生命体的力量,才能让空降部队在诺曼底登陆的胜利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P8-9 序言 现在我可以一吐为快了,企业的成长方式从来就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管理也并不是我们一直自以为是的那一套方法。自打我开始研究企业管理的有关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简单的方法集合,它也不应该只是一些貌似高深的理念。 当我看见越来越多的组织在企业的丛林里奋力拼杀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些难受。那些有幸生存下来的企业,在志得意满的时候,总是忘不了当年的战争岁月。这些管理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在企业内部培养起一种互相竞争、勇攀高峰的文化,组织就可以永远保持活力,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攻击性、竞争性的行为,最终将导致组织的剧变。企业的活力被摧残,成长的希望也一去不复返。 我以为管理其实是更自然的一些东西。企业其实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生命有机体,而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新陈代谢的自组织力,它是通过本体的协同发展来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本体的协同发展必须同环境一致。 所以,企业的生存状态应该是另一番景象,那应该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每一个组织都是一个饱满的生命,他们聚在一起,互相点头,一起生长。我想这并非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商业既不是杀戮不断的战争,也不是温情脉脉的游戏,只有具有协同力的生命体组织才能在企业的丛林里茁壮成长。 生命体精神才是万物生长的根本,生命生长的过程是如此庄严而烂漫。而我们做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生命力是最值得崇敬的一种力量,生命的力量是永恒的。生命的力量无处不在,它才是真正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在企业内部,这种力量的实现只有靠协同才能完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无间配合,个人与个人的互相帮助,都不过是为了把散乱的一切联结成一个整体,让所有的力量简洁而一致。 为此,管理者必须综合利用组织内外部的各种资源,使之发挥超强效用的能力。通过对组织、人员、流程、战略的有效整合,保证企业自身的运营健康,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把自己的企业建设成一个协调性很强的生命体,并且建立起一种可以与环境和谐一致的成功的生存模式。 如今,全国上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下努力奋斗。在这个时候,我把我这几年以来思索和研究写成的这本书奉献给我们的读者,我想还是有意义的。 其实看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就可以发现,协同的力量无处不在。很多的事件都是由于缺乏协同意识而引起的。 国家不能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协同,会引发国家战争和贸易争端;社会不能与人民产生协同,会引发社会动荡和秩序紊乱;企业不与市场产生协同,会引发管理困境和经营失败;家庭不能与每个成员产生协同,会引发家庭矛盾和亲情崩溃;个人不与他人和组织产生协同。会引发人际关系恶劣和被群体抛弃!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协同为手段,同时,也是以协同为目的的。 在管理上同样如此。21世纪,我们的管理与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时,今天中国企业的管理处境尤为艰难,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却没有办法在中国企业身上产生效果,因为我们没有让这些方法在我们企业本身产生协同。当执行力概念满天飞时,我们看到企业的执行力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多少,当细节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的时候,我们发现企业开始弄不清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了。所以,协同既是企业管理的手段,也是企业管理的目的。 8年来,自己在研究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也在实践企业的管理和营销,在多年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我们所服务的上千家中外企业中,优秀企业和一般的企业导入同样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结果却相差悬殊,原因就在于协同力! 再大的企业。失去协同也会瞬间崩塌。24天倒下的能源巨头安然、让常德事件扳倒的保健品旗舰三株、竟想挑战金融和实业均衡极限的德隆,如今都已经没有了声音,一个个昨天还生龙活虎的企业,到今天却难以闻其踪迹,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再小的企业,利用协同也会快速成长起来。笔者的一位好朋友,广东圣雅伦公司的总经理梁伯强先生,几年前受到朱镕基总理一句话的启示,发誓要将指甲钳这一“小东西”做好。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他就将圣雅伦的品牌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梁先生不仅营销做得好,而且管理、市场、品牌、技术、研发、生产,他皆举重若轻,信手拈来。每天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喝茶、休闲,而企业却保持稳定、健康的成长,其企业近乎于“无管理而管理”的境界,笔者邀请他到上海做《中小企业冠军王道》的演讲,沪上企业家蜂拥而至,无不对他的独特经营管理之道和协同力的建设大感兴趣。 我想。在越来越多的管理理念充斥在人们的脑海中的时候,重新回归商业的最古老的协同法则之中,一定会让我们获得真正的智慧。 我真诚地希望我的这本书可以重新点燃企业管理的兴奋点,让读者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管理实践,真正掌握企业成长的协同法则,让自己的组织和团队像生命体那样生长。 书评(媒体评论) 我喜欢“生命体”这个说法,它才是组织建设的最高境界。当人们都在为企业的生长方式争论不休的时候,“生命体”概念的提出可谓适逢其时,它将超越所有机械的理论构架。给予企业真正的生命活力。 ——华硕电脑 在目前的企业界,已经很少有人能把协同法则当成企业发展的至高法则了。这真是很可悲的事情。认识不到协同意义的组织是没有大智慧的组织,是不能长久存活的组织。 ——天士力集团 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你可以一口气读下来;这是一本你读完之后就不会忘记的书,你一定会记住那些令人振奋的精彩之处,并且会不断反思,不断地有所收获。 ——哈药集团 像生命体那样生长吧,这就是我要说的话。读完此书才知道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白自然界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没有明白我们企业界的实际情况,我们按我们所知而建立的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算上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皮尔·卡丹 这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就在不断地叫好。有关“生命体”和“协同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我们是收获颇丰了。 ——新世界地产 只有这本书才真正把团队建设的最终奥妙说出来,只有具备了协同力的团队才是真正的生命意义上的团队。团队的建设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上海大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