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相册里,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华裔女性的身影,有这样一位可亲的保险大使的笑容,令人顿生敬意。30多年前,她以一个留学生的身份,只身到美国发展。虽然在旧金山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却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存,她加入了保险行业,从挨家挨户地找寻客源,到现在积累了世界各地4000多个客户。如今,她是全世界第一个成为MDRT中TOT终身会员的华裔。这是保险行业中的最高荣誉。她就是林国庆女士——一位成功人士的典范。她是如何“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成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永远令人着迷和探寻……透过这本书,她会告诉你个中的道理。
24年前,她差一点因性格内向而无法进入金融保险业。但她在1982年开始销售保险的一年后,即荣登美国百万圆桌协会(Million Dollar Round Tadle,MDRT)的会员殿堂,而今已是MDRT的终身会员。她的销售成绩17次达到顶尖会员(Top of the Table)的资格·她的客户群遍及世界各地,客户已累计达到4000多个保户。她勤奋工作每天达十六七个小时,多少年来如一日,除了星期日,她的手机365天24小时开着,随时准备着为客户提供保险咨询服务。她的成就已名列《美国名人录》与《世界名人录》。她堪称成功的典范。
她是如何“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成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永远令人着迷和探寻……透过这本书,她会告诉你个中的道理。
当哥哥知道我要进入保险业的时候,又把他的邻居贾女士介绍给我,让我去问问是否还有其他的择业机会。这位贾女士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副总裁。贾副总裁当场没有推荐我去她所在的公司,而认为纽约人寿在业界评价不错,鼓励我去那里锻炼一下。在保险界历练三年后,还可以去找她。贾女士认识纽约人寿这个地区的经理,劝我不要去那么远的旧金山了。她打电话给她的那位保险经理,推荐了我。我和那位经理在电话中聊了几句,之后就没什么音讯了。三年后,我已是TOT(百万经纪)的会员。几年后,当我再见到这位贾副总裁的时候,她后悔当时没有重视我,没有录用我,在她的事业上做了错误的决定。
客观地讲,在背水一战的情形下,我只好到旧金山的纽约人寿去学习、上班了。那个时候,我刚刚离婚,寄居在哥哥家,他的别墅在山上,我又没有车,每天我都要去打听有哪一家哪一位在相近的时间,能捎带我去山下的火车站,这样,我好搭火车再去上班。回来也是一样,到了HAYWARD,再找人家带我上山。我很感谢张云薇女士给我这个实习的机会,所以我告诉自己:我要珍惜这份工作。
刚去上班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公司的小阁间工作,那空间小的身边只够放部电话。公司还要放个很大的垃圾桶在我们旁边,不晓得有什么用。我记得我的左边是个金发女郎,右边是位蓝眼睛的帅哥。当年我很害羞,胆子又小,讲话的声音轻得几乎都听不见。金发女郎与蓝眼帅哥都把他们的垃圾桶放在我的小阁间,挤得我几乎难以放脚。每周一早上都会有个对新人的检讨会,一方面检讨上周的工作,另一方面讨论这周的计划。金发女郎总是说她有很多的男朋友,因此有做不完的业务。蓝眼帅哥也说他有很多的亲戚。而我却说不出什么。
公司要求我们每天至少打10个电话,访问两个客户。我没有男友,也没有很乏亲戚,必须以勤补拙。而在入行的第一个月,我的业绩已经成为新人中的第一名,一直维持了三年,除了我母亲去世的那一个月之外。而当年的金发女郎和蓝眼帅哥在我入行半年不到,不知何故,先后中途离去,杏无音讯。
创业维艰,往往是没有捷径可寻的。但认清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地去打拼。不轻言放弃,不畏惧坎坷,不图一时之利,勤勉踏实,总有出头之日。
P8-9
寿险是以仁为本的事业
寿险,从现代经济角度很直观地看待,就是一门生意。从金融业角度很直观地看待,就是一门在钱眼里翻筋斗的生意。寿险从业者,自然也就是一个生意人,或者说商人。此论并无不妥,也正是这种商业视角在几百年来推出了一个庞大的经济行业,惠泽亿万人。我从事寿险业几十年,从东方到西方,又从西方到东方,于商业中看到,寿险是以仁为本的事业。西方《圣经》讲爱,东方儒家讲仁,仁者爱人,保险是仁,也是爱。
林国庆女士24年寿险从业之心路感言,凝集成这本《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实质上讲述的正是一个在保险业中追求仁的历程,一个在有限生命中追求无限的仁的历程。该书前三章“勇往直前”、“排除万难”、“攀登高峰”是讲述作者递进的从业经历;第四章“从业心得”和第五章“以人为镜”分别提炼了在从业中做事和做人的感悟;第六章“世事感悟”则总结出保险之真谛。此为全书之逻辑,30载风雨,无尽甘苦,淘沙炼金,一气呵成。全书虽不着一仁字,却尽得仁之风流。作者在第六章“惠泽后人无怨悔”一节中有言:这种责任和爱心不就是保险的精神所在吗?责任与爱心,就是仁,换言之,仁正是保险的精神所在。作者无须言仁,而其24年的路径正是追求仁的无限,作者是在寿险业中求仁的践行者。
林国庆女士的这本书,读者可以从前至后依序阅读,更建议在顺序之后,再从后向前读。因为领悟了最后一章中作者所言之道,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前面所述之事。之所以说寿险是仁的事业,首先是因为寿险需求者的目的是为了个人、家庭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财务保障,这种需求是源于责任和爱心,是源于仁,通过寿险来实现责任和爱心,实现仁。于此,作者认知到这个保险的真谛。其次,保险从业者的行为,是为了帮助寿险需求者实现这种财务保障,帮助其实现责任和爱心,实现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保险从业者在助人成仁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仁,实现了自身的责任和爱心。于此,作者破除了“保险不就是在赚钱”的误区,掌控住保险之真谛。再次,先有仁,而后有义、礼、智、信,更有仁者无畏,作者在从业中以足够的友善、专业、智慧、诚信服务于客户,以足够的勇敢来勇往直前,去排除万难,最终攀登至事业之高峰;于此,实现了仁,实现了保险之真谛。认知、掌控、实现保险之真谛,是本书亦即作者从业之脉络,是求仁之路径。
林国庆女士以直接服务客户来求仁,我则以服务于寿险公司及团队进而服务客户来求仁,殊途而同归。我所服务的一家在中国的合资寿险公司的愿景是:结合优越的国际经验及符合中国的经营特性,为我们的客户建立财务自主,并成为中国寿险业的领先者。建立财务自主,即是以财务的形式来实现责任和爱心。作者希望把30年来在美国从事保险业和生活的体验,回报自己的祖国,与自己的同胞分享,希望将美国同业的一些新的理念与大家分享,这不正是体现了结合优越的国际经验。近年,我受中外方股东所信托,创建合资寿险公司,确立以“为顾客建立财务自主”为核心的公司愿景,以“正直与诚信”为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贡献服务”为首要的经营原则,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模式,以“保障型”为主体的产品架构,正是基于将保险看作仁的事业而不懈追求。筚路蓝缕,克难创业。公司而今成为中国大陆保险市场最具美誉和成就的新创新公司之一,成为诸多领域的领先者,将求更成为拥有相当市场地位的寿险公司,这不正是仁的力量吗?求仁者,得天下。
林国庆女士在追求仁的事业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职业上的成功,在一个异域市场打下了一片江山。应该说,这并不是林女士所最看重的,她最看重的是责任和爱心,是对仁的追求。职业成功是仁的事业的副产品。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保险从业者能有所感悟,也希望看到这本书的其他行业人士能兼收并蓄。求仁者,得仁,兼得天下。 是为序。
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区总裁
中关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齐莱平
2006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