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章回体小说《梼杌萃编》又名《宦海钟》,以反面人物贾端甫为中心,叙述了清末官场商场的黑暗与腐败。
本书结构完整,文笔辛辣。全书十二编二十四回,十二编分别为禹、铸、鼎、温、燃、犀、抉、隐、伏、警、贪、痴,每编分上、下,含两回。首回前有《缘起》,末回后有《结束》。真实细腻地再现了晚清官场、仕林和工商业者腐朽淫糜、放荡庸俗的生活,无情地暴露了上至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总督、巡抚,下到布政使(藩台)、按察使(臬司)、知府、县令以至管家、奴仆,对金钱、权势、女色强烈而无止境的占有欲望。这一幕幕真实鲜活的丑剧,极为深刻地揭示出晚清官场的肮脏污浊、奸诈贪婪和冷酷虚伪。
小说真实细腻地再现了晚清官场、仕林和工商业者腐朽淫糜、放荡庸俗的生活,无情地暴露了上至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总督、巡抚,下到布政使(藩台)、按察使(臬司)、知府、县令以至管家、奴仆,对金钱、权势、女色强烈而无止境的占有欲望。堂堂军机大臣,居然同孀居的儿媳扒灰;道貌岸然的知府,与亲生女儿关系暧昧。州衙钱粮师爷之子,为谋得将死之父的空缺,将年轻美貌的庶母、豆蔻年华的妹妹和妩媚风流的妻子拱手让给知府衙内纵情玩弄;这位衙内后来做了知府,竟当着下属的面,引诱并多次奸污其妾。新任臬司范星圃为逞才邀宠,更快获得升迁,不遗馀力地搜捕缉拿革命党,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地步,连上司和同僚都感到做得太过而于心不忍。范星圃春风得意、受宠重用时,同级和下属官员争相趋奉,门庭若市,风光无限;被罢官免职后则冷落萧条,门可罗雀,当年献媚之人,避之惟恐不及。老奸巨猾的管家张全机关算尽,以女儿的身体为诱饵,又玩弄“捉奸”的把戏,讹骗走贾端甫为官二十年的全部宦囊;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恰恰因为这笔巨额不义之财,被女儿的情人柏义(即白骈仪)推人茫茫大海,死无葬身之地。江西藩台谭梧崦向万安知县任天然索要三千元贿赂,任天然既不愿给,也拿不出,当即被其寻隙黜免。南昌知府亨淡如和新建县令华荫荣因嫖妓耽误了万寿节(即光绪皇帝或慈禧太后的生日)朝贺大典,本应严惩,但花上一万两银子便安然无事。一向标榜“暮夜却金”、“坐怀不乱”的贾端甫,受贿行贿的手段更为隐晦高妙,既收受贿赂,坐享脏银,又沽名钓誉,博取美名;他在妓女面前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回到家里却逼迫妻子做那连“娼妓所做不到”的事;妻子病重期间,他引诱并奸占了婢女小双子,妻子病故后,暗里与小双子长期同居,却拒不正名纳娶,以对外显示自己有“遏欲之功”。这一幕幕真实鲜活的丑剧,极为深刻地揭示出晚清官场的肮脏污浊、奸诈贪婪和冷酷虚伪。
缘起
禹编
第 一 回 龙伯青凑趣开筵 贾端甫临崖勒马
第 二 回 赘姻富室大度能容 买笑秦淮酸怀难遣
铸编
第 三 回 沆瀣相投高谈道学 睚眦必报巧遇冤家
第 四 回 龙伯青忍辱绍箕裘 增朗之避风登仕版
鼎编
第 五 回 戒懔四知正言规友 政成百里密疏荐贤
第 六 回 学步后尘苦心独运 荣膺简擢坦腹双栖
温编
第 七 回 甘小就正士知机 恶作伪才媛择木
第 八 回 屈膝负荆终成佳偶 啮臂断袖别具赏音
燃编
第 九 回 助奁妆院司同掷锦 误朝贺府县共迷花
第 十 回 澄叙官方惊看白简 褒崇勋绩荣擢乌台
犀编
第 十一 回 月夜看山魂销罗绮 凉宵听雨乡恋温柔
第 十二 回 买军火太守展长才 开绮筵钦差饶雅兴
抉编
第 十三 回 长袖善舞利益均沾 新学争鸣诗张百出
第 十四 回 会短离长萧郎萦别梦 情深胆怯弱弟试灵丹
隐编
第 十五 回 侍疾承恩正名有待 酬庸表绩特荐频邀
第 十六 回 得色思财惊传噩耗 以财易色细演奇谈
伏编
第 十七 回 祝融一炬熔尽铜山 飞燕重逢营成金屋
第 十八 回 怙恶不悛远戍榆塞 嗜痂成癖死殉莲钩
警编
第 十九 回 中萋菲飞章移柏座 执斧柯投刺访兰交
第 二十 回 女偿父债供状分明 李代桃僵遗言惨切
贪编
第二十一回 药石误投丧朋抱痛 蒹葭幸托凉血甘居
第二十二回 矢贞珉娇女善承欢 吞巨款恶奴谋反噬
痴编
第二十三回 六亲同运幕燕分飞 一梦荒唐辕驹息辙
第二十四回 甘偕隐海陵营别墅 约同心嵩岳访名山
结束
缘 起
诞叟同抱真子是明心见性,莫逆至交。诞叟带着他一妻一妾、一子一女住在上海滩上张园左近。抱真子因事到上海游玩了几时,终日花天酒地,买笑征歌,始而颇觉快心,久亦渐生厌倦。这天因为要回汉口,来访诞叟话别。见他这一间小小书房,摆了一张书案,两只书橱,几张外国椅子,东洋茶几,桌毡地毯,不陋不华,倒也十分整洁。正好绿荫当窗,流莺隔院,两人煮茗清谈,大有俪然出尘之想。因谈着上海近来的时势,泛论起酒、色、财、气四字来。抱真子道:“这四字真是害人,你看五大洲的人,那一个不为他所害?总要把这四字撇开才好。”
诞叟道:“‘酒’字呢,为用有限,为害也还不多,不道(过)常做这‘色’、‘财’、‘气’三字发端的媒头罢了。‘气’字则多因‘财’、‘色’二字不得其平而起,也算贯在这‘财’、‘色’二字里头。至于‘财’、‘色’二字固是害人,然要说把他拿来撇开,那除非叫这五大洲的人皆入了佛家寂灭之教才可,那还成个甚么世界呢?所以《四子书》上也说:‘有财此有用’、‘无财不可以为悦’;又说:‘食、色,人之性也’;‘未见好德如好色也’。足见这‘财’、‘色’二字为人生所万不能少的,故圣贤也不作矫情之论。你看这‘财’字,不但起居日用非他不行,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若无这‘财’字从中联合,怎么能成呢?即如你我两人,现在也还要借重这‘财’字,不然,并此几间破屋、两盏清茶都不能办,岂不成了两个乞儿荒郊对语,试问有何趣味?况就做了乞儿,也还要讨些钱财支持口食,否则必致饿死,连乞儿也做不成了。”说的抱真子不禁拍掌大笑。
诞叟又道:“讲到这‘色’字,若五大洲的人都不好色,这人种早已绝灭。有些人说‘多情而不好色’,又说‘好色而不淫’,那都是些欺人之谈。不淫无以申其情,无情不能动其好。试观古往今来男女相悦,若不得肌肤相亲,总觉此愿未了。即并世旁观、后人尚论,也觉得是一个缺陷。所以《毛诗》上说了一句:‘亦既见止’,还要申上一句‘亦既媾止’。这就是不淫无以申其情的明证。这情呢,不但风流才子、慧业佳人往往由他作合,就是那些蠢女痴男野田草露,也未尝没有这‘情’字行乎其间,情愈深则好愈笃。你看他们泰西人的夫妇总比我们中国笃些,并不是性质各殊,缘泰两人的婚姻皆由男女自主,彼此必先有情然后方成夫妇。中国婚姻多由父母作主,男女一面未识,试问从何生情?到了合卺的时候,以为理所当然,无足为喜,那情自然薄了。其实中国古来婚姻也都是由男女自主,只要看那‘寤寐求之’、‘求我庶士’两语,彼此无情何必去求?不过因情制礼,何尝以礼废情,如现在的流弊呢?所以俗谚有‘妻不如妾’之说,难道这妾之色必胜于妻?因为这妾总是由自己纳的,或出自青楼,或自青衣,或选自小家碧玉。这其间也还有个分别,大约青楼为最,青衣次之,小家碧玉又次之。这是甚么缘故呢?缘青楼必彼此相交已深,那情已缠绵固结于先,然后订这百年之约,故其好最笃。青衣、碧玉又隔了一层。”
抱真子驳他道:“你这话说得不甚近理,你看上海滩上近年如林黛玉、张书玉这些人,今儿嫁张三,明儿嫁李四,嫁了多则一年,少只数日,又复闹了出来,那不是纳青楼作妾的么?怎能说他爱情坚固呢?”诞叟笑道:“像这些人,他们交际之始,原是打‘财’字问题上起的,怎么能在‘色’字上算帐?中国也有一种夫妇,或两家本系亲戚邻里,郎骑竹马,妾弄青梅,彼此知识未开,即已相亲相爱,后来联成佳偶,想到那童年亲爱之情,自然增出无限伉俪之趣。又或既婚之后,遭际艰难,或为翁姑妯娌所不容,或值兵戈饥馑之离乱,彼此如伽陵并命,曲意相怜,自然生出一种爱情,比那平平淡淡顺理成章的夫妇就笃得多了。这就是无情不能动其好的明证,所以这‘情’字‘淫’字皆是附属于‘色’字里的。但是这‘财’、‘色’二字那能个个如愿呢?因为不能如愿,就生出无限的是非,或则忧伤憔悴,夭折其生;或则背礼败常,自罹于法;甚而至于愍不畏死,酿成犯上作乱之事。更有一种人,生质本自不凡,早挟一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之想,无如早年困顿,这‘财’、‘色’二字事事不能遂心,受了多少磨折,耐了多少凄凉,遂激成一种乖谬怪僻、不近人情的脾气。看去这种人似乎也还不失为正人君子,不知他这一种矫揉造作的戾气,小则殃及身家,大则为害邦国。实按起来,比那愍不畏死的为祸还要烈呢。然而这种事休固属个人遭际所致,推原其本,君相亦不得辞其责。”
P1-3
多年来,为广大初读古典名著的朋友们编印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一直是萦绕在我们心头的一个愿望。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是为广大初读古典名著的朋友们编的,她们不仅便于读者随时阅读,又能陈列在书架上点缀书房美观,书的定价在同类书中也是较低的。我们的初衷想是能为广大读者理解的。
长篇章回体小说《梼杌萃编》又名《宦海钟》,署“诞叟”著。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知作者为钱锡宝,字叔楚,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但据忏绮词人《梼杌萃编序》所说“诞叟落魄江湖,致身卿佐”、“闻是书成于光绪乙巳,正诞叟驰驱戎马之际”,可知作者政治上并不得意,只做过级别不高的小官或仅侧身幕僚,于戎马倥偬之际,“磨盾馀闲”,“筹帷幄之笔”,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写成这部愤世之作。但梓行问世却晚了十一年,于民国五年(1916)由汉口中亚印书馆排印出版。书首有丙辰(1916)仲春忏绮词人的序和闻妙香主人(即作者之兄钱锡案)的题词《莺啼序》。全书十二编二十四回,十二编分别为禹、铸、鼎、温、燃、犀、抉、隐、伏、警、贪、痴,每编分上、下,含两回。首回前有《缘起》,末回后有《结束》。
小说真实细腻地再现了晚清官场、仕林和工商业者腐朽淫糜、放荡庸俗的生活,无情地暴露了上至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总督、巡抚,下到布政使(藩台)、按察使(臬司)、知府、县令以至管家、奴仆,对金钱、权势、女色强烈而无止境的占有欲望。堂堂军机大臣,居然同孀居的儿媳扒灰;道貌岸然的知府,与亲生女儿关系暧昧。州衙钱粮师爷之子,为谋得将死之父的空缺,将年轻美貌的庶母、豆蔻年华的妹妹和妩媚风流的妻子拱手让给知府衙内纵情玩弄;这位衙内后来做了知府,竟当着下属的面,引诱并多次奸污其妾。新任臬司范星圃为逞才邀宠,更快获得升迁,不遗馀力地搜捕缉拿革命党,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地步,连上司和同僚都感到做得太过而于心不忍。范星圃春风得意、受宠重用时,同级和下属官员争相趋奉,门庭若市,风光无限;被罢官免职后则冷落萧条,门可罗雀,当年献媚之人,避之惟恐不及。老奸巨猾的管家张全机关算尽,以女儿的身体为诱饵,又玩弄“捉奸”的把戏,讹骗走贾端甫为官二十年的全部宦囊;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恰恰因为这笔巨额不义之财,被女儿的情人柏义(即白骈仪)推人茫茫大海,死无葬身之地。江西藩台谭梧崦向万安知县任天然索要三千元贿赂,任天然既不愿给,也拿不出,当即被其寻隙黜免。南昌知府亨淡如和新建县令华荫荣因嫖妓耽误了万寿节(即光绪皇帝或慈禧太后的生日)朝贺大典,本应严惩,但花上一万两银子便安然无事。一向标榜“暮夜却金”、“坐怀不乱”的贾端甫,受贿行贿的手段更为隐晦高妙,既收受贿赂,坐享脏银,又沽名钓誉,博取美名;他在妓女面前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回到家里却逼迫妻子做那连“娼妓所做不到”的事;妻子病重期间,他引诱并奸占了婢女小双子,妻子病故后,暗里与小双子长期同居,却拒不正名纳娶,以对外显示自己有“遏欲之功”。这一幕幕真实鲜活的丑剧,极为深刻地揭示出晚清官场的肮脏污浊、奸诈贪婪和冷酷虚伪。
小说在一片黑暗的描写中也透出一定的亮色,表现出对民主和自由的热切向往,肯定并赞美了任天然与顾媚芗、王梦笙与谢警文之间建立在两相爱悦、志趣一致和相互尊重、体贴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尽管作品并没有否定封建男权主义的一夫多妻制,但从爱情婚姻观念上说,与此前作品相比,仍体现出一种进步的倾向。小说对清末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清政府残酷镇压革命党人表示了极大的义愤,给予强烈的谴责,尽管这种同情和义愤较多地出于人道主义思想,但依然显示出正义和进步。同时,小说还深刻地揭示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生活哲理和矛盾法则。范星圃这颗政界耀眼夺目的“新星”从崛起到最终陨落,管家张全从卑鄙地一夜暴富到落海而死,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因。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对畸形欲望的过度追求,到头来都是在为自己创造垮台的条件。他如增朗之、贾端甫、龙伯青、柏义等人的所作所为及各自命运结局所蕴含的祸福相倚、乐极生悲的哲理,同样可以给人以长久的思考和深深的启迪。
《梼杌萃编》的艺术描写十分精湛,其所创造的艺术成就、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在众多晚清小说中罕有能与之相媲美的。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相当成功,也很有特色。区区二十几万字的小说,却成功地塑造了将近二十个性格丰富复杂、生动传神、个性鲜明独特、彼此判然有别、不易混同的人物形象,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物具有鲜明、浓重的典型特征,汇聚着特定历史环境所赋予的时代特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主要人物的性格内核中,个性大大多于共性,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有血有肉而不苍白,饱满丰实而不干瘪,读后给人以很深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如对主人公贾端甫“夜拒奔女”、“暮夜却金”和标榜“遏欲之功”的描写,非常生动准确地描摹出一个极端虚伪卑鄙的伪君子的形象,可谓入木三分。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作者并不平均使用笔墨,不到展示其性格的恰当时机绝不轻易用笔,但时机一到,则不惜笔墨,浓墨重彩,纵笔直书。贾端甫之妻周似珍的性格描写即是如此,虽落墨不多,却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她的出场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单纯幼稚、情窦初开、有着朦胧的性的渴望因而轻易失身的少女形象。嫁给贾端甫之后,作者似乎将她“冷藏”起来,直到柏义再次闯入她的生活,这个被贾端甫长期的精神桎梏折磨摧残得心如死灰的女人才又重新复活了,面对旧日的情人,平日罕言寡语的周似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放声哭诉忍受了十几年的非人生活和沉重的精神苦难,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如此精彩的人物性格刻画,在晚清小说中是不多见的。作品注意将人物性格放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依据生活常情和人物性格自身发展的逻辑,合乎情理地流动演变,基本摆脱了简单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自然平实,多姿多彩,雕琢之痕较轻。坏人不全坏,也恰当地展露其人性中积极或较好的一面;好人亦不全好,也写出了消极、丑陋的一面。这就使得人物性格呈现出多重性、复杂性,更为鲜活,真实可信,富有神韵。贾端甫、范星圃和增朗之是小说针砭的主要对象,贾端甫极端虚伪自私,但在范星圃落难后投奔自己时,他并未像许多势利小人那样冷酷无情,而是一如往日,热情相待;范星圃热衷于功名,为了升官可以不顾一切,但他做官却并不十分贪婪,不属于巧取豪夺、盘剥百姓、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故而罢官后宦囊空空,几乎成了穷光蛋;增朗之过于好色,但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明显的人品上的缺失或恶行。而任天然、王梦笙、达怡轩、曹大错则是作品予以肯定的主要代表,在如此污浊虚伪的环境中,他们依然保持着磊落真诚、刚直正义的品格,但他们也都不是道德高尚、品行端庄的正人君子,私生活格调都很低下,频频出入于青楼妓馆,留连于醇酒妇人,过着放荡的生活,只是他们并不沽名钓誉,不虚假伪善,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比自己的灵魂更肮脏,比那些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伪君子显然高尚得多。
小说较好地汲取、借鉴了《水浒传》的艺术结构方法,以若干主要人物的经历、活动为经,以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纠葛为纬,某一回或数回集中描写一两个主要人物,随着主要人物陆续登场,彼此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纠葛也越来越复杂,盘根错节,经纬交织,形成谨严完整、前后贯通、收放自如、和谐统一、脉络分明的立体化网络结构。主要人物的经历活动和命运结局互为因果,相互绾结,彼此密切、有机地联系着,每一个主要人物都不可或缺,牵一发而动令身,通体皆活,而日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伏笔伏线运用得也十分得体,颇有《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趣。如柏义这个着墨不多的人物的几次出场,都使故事情节风云突变,大起大落,跌宕有致。这条并非作品情节主线的矛盾线索,却勾连、绾系并影响着诸多情节线索,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会使前后的情节失去依托、照应而难以存在。如此成功的艺术佳构和摇曳生姿的情节线索的安排设置,在作品中并不少见。讽刺手法的精彩运用,是小说另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其特点是:讽刺尖刻而不浅薄,夸张而不失真,幽默而不贫滑,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自然妥帖,耐人寻味。如第七回魏太史之妾何絮私奔前给魏太史写的那封信,直可与被称为讽刺小说艺术典范的《儒林外史》相媲美。其巧妙高超的讽刺手法不单体现在情节设置上,而且大量出现在许多故事情节描写之后精彩的议论中,似庄实谐,妙趣横生,常常使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此外,《椿杌萃编》的结尾亦新颖别致,独树一帜,不落俗套,出乎意料之外,不仅在晚清小说中,即使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小说中也极为罕见,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本书的校点整理,因抄本未见,故以汉口中亚印书馆民国五年(1916)排印本为底本。小说在内容描写中较多涉及男女两性关系,但大都进入了人物性格刻画,构成展示其性格特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语言较为含蓄洁净,文字本身并不淫秽,没有必要做任何删节,以保存作品原貌。极少量脱字,据上下文意酌情拟补,补字用()括起;少许误字,则予以订正,订正文字用[]标出。女性第三人称的“她”、表疑问的“哪”、什么中的“什”、与钱财有关的“账”字等等,原作中均作“他”、“那”、“甚”、“帐”等,依据古典文学校点整理的通例,一仍其旧,予以保留。程度副词“很”字大多写作“狠”,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着”字大多写作“著”,但也有少量写作“很”、 “着”,整理中统一改为“很”、“着”。错字径改,衍字径删,均不做标记。因受本人学识所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校点者
2005年12月